02.26 汉字为什么不能音形义做到唯一对应而串义混淆?

布仪


一个有趣的问题。

首先,汉字从造字之初就无法做到音形义唯一对应。我们都知道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指事字(上下本末刃亦)不多,从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来看,80%以上的汉字是象形文字,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但这种造字方法只能对实词有效。

大量虚词无法象形,比如代词“我”,借了表示武器的“我”字(我的右边是戈),代词“汝”,借了河南一条河流“汝水”的名字。再比如方位词“北”,借了表示两个人背对背的“北”字。所以,假借的造字方法,本身就导致了一字多义。

再说转注,《说文解字》上给出的字例是“考”和“老”:考者,老也;老者,考也。所以,转注的造字方法,导致了一义多字。

其次,不单汉字无法做到音形义唯一对应,即使是表音文字的英语,也只是多义词的情况比我们少,也还是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而现代英语的存在时间才几百年。

再说,如果真的做到一字一义了,想想我们要记多少字吧。最初甲骨文有大约4500字就够用,随着人类社会的繁荣,需要表达的意思越来越多,汉代《说文解字》记录了9353个汉字,到了南北朝《玉篇》收录汉字16917,宋朝《集韵》收录汉字53525个,《康熙字典》收录的汉字47035个,《汉语大字典》收录汉字56000个。

而常人能记住多少汉字呢?大概三四千字。我学习《说文解字》,是因为参加了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万献初先生的一个培训,而万教授说,他认识的汉字比常人多一些,也就5000多字。

人类社会越发展,需要表达的意思越多,那么,我们如何解决交流的问题呢?一是赋予旧字新的义项。最有名的是“囧”字,原义是“光明”,现在是网络流行语,意思大家都知道。

第二,也是现代最常用的办法——造词。白话文与古文相比,白话文以双音节词为主,古文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表述概念更清晰,不容易产生歧义,单音节词已经不能跟上现代社会的步伐了。


智勇雨彤


要准确、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汉字的造字法。

我们祖先造字并非心血来潮,想起一出是一出,而是非常讲究,有迹可循的。了解造字法,就是了解汉字的音形义,减少错别字,了解祖先的智慧,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因为祖先造出的每一个字都体现着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感悟与审美观照。

众所周知,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分别是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会意字、转注字和假借字。但严格说来,转注和假借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下面就前四种造字法逐一讲解。

1.象形字,就是用尽量少的线条把看到的实物的形状和特征描绘出来的一种造字方法。例子见下图。

象形字是独体字,它虽是最原始的造字法,但很重要,为后面的进一步造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下”、“中”、“刃”、“本”、”末“、“一”、“二”、“八”等等。

“上”、“下”两个字是用横线“一”为界, 在横线上或下用一竖指出上方或下方的位置,竖上加一点强调,也就是“上”或“下”字;“中”字同理,不过是以“口”为界,中间一竖标明位置;“刃”字是在象形字“刀”字的刀刃部位加一点用来强调;”本“字是在象形字”木“字的下部加了一短横,”末“是在象形字”木“字的上部加了一长横来表示位置。

3.形声字,是合体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与表意有关,称为“义符”或“形旁”,另一部分表示该字的读音,称为“声符”或“声旁”。例如材偏铜冻证骑秧破株(左形右声)、攻颈削瓢放鹉雌故(右形左声)、管露爸芳崖宵界字(上形下声)、架案慈斧贡膏凳赏(下形上声)、固病庭阀园匾裹衷(外形内声)、闷问闻辫(内形外声)、裁 载 栽(形在一角)、醛 渠(声在一角)。

形声字是最厉害的造字法,通过形旁可以看出某个字的大致意思,通过声旁可以猜该字的大致读音,有人说中国汉字90%以上都是形声字,所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是很有必要的。

4.会意字,是合体字,是汉字造字法中的一种,由两个或几个汉字组成一个新的汉字,新字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例如“休”是人累了靠着树休息;"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比",表示两人接近并立;“北”两个人背靠着背,说明意见不一致,后来造出了“背”字把它的这一意思承担了,“北”就单指方向了;"莫"字是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已落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武",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其他还有“尖”“尘”“歪”“粜”“籴”“汆”“卡”“孬”“囚”“析”“男”“妇”“及”“伐”“林”“森”等等。

会意字能看出或分析出字的意思,但丝毫看不出字的读音,这是与形声字的最大区别。

由于汉字形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过程,解放后又以简体字代替了繁体字,有些字从外形已看不出当初的模样,有的看繁体还能看出点端倪。

可以说,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将音、形、义结合得完美无瑕的语言,每一个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令其魅力无穷。

如果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做到唯一的字,那么这样会大大增加造字的数量。而通过四种主要的造字法的演变,字的含义变得丰富、有趣。这方面有点像组词,把你需要的字填到你需要的语境下,他的意思完全不同,省去了像英语那样,一个单词只能代表个别或几个意思的词汇的麻烦。







武毛日记


先生出的这个题目,可以写一篇博士论文,我水平所限,简述一二供参考。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指的是汉朝人才开始正式使用的文字。在汉朝以前是没有“汉字”的。按许慎的说法,秦以前用的是文,叫古文(六国文体)和篆书(周通用文)。汉字是从“文”去掉了“形义”和“音义”而产生的,汉朝开始的时候叫做“今文”,后来叫“字”。

自此原先音、形、义集于一体“文”便失去了音义、形义,只保留了字义。当时体现着以成果的字学经典就是《尔雅》。在接下来由于佛教的传入,梵文,这种拼音文字,影响了汉字发展的方向,学者们开始研究汉字的声、韵(而不再注重音),反切注音法在汉末兴起,从此彻底失去了汉字的“音义”,尽管当时及后世都有有关音义的著作,但古音义均已失传。到了唐代陆明德所著《经典释文》虽说音义,但因去古甚远,其音义已经面目全非了。


要做到音形义的唯一对应,要回到秦以前的六书,也就是许慎给我们留下的《说文解字》。这部书是我们研究古音的基本线索。以六书认文(字)(文),就不会混淆。以现代汉语来说,不同的音只有416个,加上4声,也不过1000多个音,而汉字都是单音节的,无法满足3000-5000汉字发音的需求,这样,古人在造书的时候就把有相近意义的字,用同一个音来表达,这便是同音字的来源 。比如说 lv 这个音,表达的是“按照某种规律排列”这样一个意思。落到实用层面,呂本义是人的脊椎骨,人的脊椎是不同形状的有规律的排列的。呂,只画出了两节。根据这个音义,我们就可以理解什么是“黄钟大吕”,其实讲的就是编钟的音律。旅,甲骨文就是一个人在前面举着旗帜,后面跟了两个人,所以排成一队向前行进就是“旅”。尽管呂、旅、律、率这些字的字形有很大差别,懂得六书分形及音义,我们就能完整地理解一文、一字所表达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人所写的文章。


站在东方看世界


这题目,中文系硕士毕业都不一定能答,读博士的时候再花力气研究。

我们文的声音都来自于自然,字的声音有借用。基本上做到了音形义的统一,但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人的不同,会出现混乱。形义统一没什么大问题,歧义大多出自不能识文断字,不是拆字先生。音统一问题大一点,不做理论研究,只举实际例子:

1,攵,手举藤条,发音pu,打屁股的声音。音形义统一,表示打屁股。不孝就打屁屁——教,不正就打屁屁——政。

2,隹,就是鸟,zhui鸟叫,树上三只隹,叽叽喳喳,ji集,音形义皆统一。隹彳止为进,会飞又会后退的鸟还没发现,而且小鸟一边前进一边就是jinjinjin地叫。雀,小隹。发音为麻雀叫声。

可是,人和人不一样,北方人说que(雀),吴语读qia,传得越南人也读qia,孔雀变成了qia kong。

3,马,画一匹,取嘶鸣的第一声ma。可吴语系就发mo声,马的嘶鸣第一声究竟是ma还是mo?真分不出来,咋办呢?又多出一个声音了。都是力求音形义统一。

各地方的人,对文字都理解,有不同的发音,这是不能避免的。还有很多误读,以讹传讹,惹得有人出来正音,训音,题主您问这问题,就是开始做这事了。

*和汉语一样,拼音语言加上喉音和弹舌音后,依旧几百个声音,不比八哥声音多,只能增加音节以区别意思,拼音语言中有大量的声义借用,造成理解困难,以至于当代人读不懂莎士比亚。*

我们用文造字,拼音是增加音节区别和复合意思。我们新概念越多,造字越多,直到固定词和成语出现,新字由固定搭配的多字代替。

拼音是音节越多,单词越多。直到拉丁语音节多到七八个,成为没人愿意讲的语言。拼音的缩略语,就相当于我们的成语。只不过我们的成语还能依稀判别基本意思,比如,太上老君的宫殿称——兜率,一眼就看得出它的意思。而拼音的缩略语,神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有附上一本解释。



阿奇100


简单来说,作为要发出音的人体发音器官,所能发出的音是十分有限的,而大千世界需要人们表达的内容是无穷的,有限的发音器官要传达无限的内容,自然无法做到音义唯一对应的。同样的,加之人们传递字义的形体也是一样,有限对无限,自然不可能唯一对应。


木子小又又


答:出题人是位方家吧?不过,汉字中的一些字是能做到音形义对应的,好像还是唯一对应。举例如下:

汉字尽管称为“汉”字,实指中国字,在汉朝以前就早已存在。为方便陈述,这里仍以“汉字”相称。汉字的形义音自古以来就是约定俗成的。之后因为年代久远,会有不同的改动,如题中所说的串义混淆。但是,现在仍存在一些字,其形义音在几千年前就在较大的区域里普遍使用过。并且至今不变。

比如“工”字。该字在形 、义、音上就和今天完全一致,但又是在几千年前的中原一带就普遍存在了。时间最早似应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我国半坡遗址存在的年代。“工”字从字形上代表了一种建筑工程中夯土用的工具。该工具是将约一米长的木棍下端插进一个直径约一尺的圆形扁石墩的中心。木棍上端又固定了一个横向把手。立着看就是“工”形。这从甲骨文中可看到。今天在黄土高原的乡村里也仍然能找到实物。那里的施工者从几千年前至今一直在筑墙、打井、修梯田的侧壁时使用它来夯实软土。一人就可以操作。请注意,在我国半坡遗址中发掘出许多(半地下的)民居建筑,地面都是夯实的。从而说明了“工”存在的年代。不管怎么说,这表明了该字在“形”和“义”的对应上没有歧义吧?此后,再说“音”。使用这种工具时要先抓住把手使石墩提离地面约一尺高再自由落下。落地时发出的自然声是“工、工”的!其音与现在的中文发音完全相同!我当年在山西农村插队时就常干此活,也常听此音。在那里,你只要比个手势,嘴里发出“工、工”的声音,没有人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不过,查《说文解字》古著,书中却没有做这样的描述和解释。而只是把“工”字和矩尺什么的工具联系起来了。当然,矩尺和“工”在形和义上也有关,但和“音”就无关了。又常想,许慎为什么会这样处理?不清楚。我不相信他的住房、院墙等在施工时没有经过夯实处理,也不相信他一生中不曾路过工地,没见过这种工具,也没听过那种十步开外就能听到的“工、工”声。

至于“工”以外的别的字,早些时候我在《今日头条》的某评论区留过言。记得和朋友一起谈过其它几个字,比如风、火、虎等。此外,猫、鸡、鸭算不算?


陈若V06


汉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在象形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后逐渐趋于完善。形成了“六书”即六种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前四种叫造字法,后两种叫用字法。古人在运用汉字时如遇到没出现过的汉字,就把另一个汉字拿来用。(把甲当作乙)出现了假借现象。如风吹草底见牛羊,这里的见通现,是显露的意思。这种现象叫通假,造字方法称为假借。还有时用甲乙互相注释,例如“老”考也,“考”老也。这种形式叫转注。因此沿用于至今。

自秦统一六国后,文字统一,用小篆为统用文字。李斯在小篆基础上又研制出隶书。使文字臻于成熟。文字发展史则为甲骨文一一大篆一一小篆,一一隶书一一楷书,行书,草书等。小籇以前称古文字,小篆以后称今文字。

通观文字的造字法和书体形式,我们不难发现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漫长的过程,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才趋于完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汉字作为记录汉语言的符号也随之更新变化,这是历史使然。例如现在一些外来词汇(音译)用汉字表示不一定表达十分严密准确。还有些形似字,多音多义字,就不能达到音行义唯一。这是汉字的特征。所以在使用汉字时,一定要朔根求源,切忌望文生义。





步兰香407


汉字是几千年前从象牙上刻记象形符号,经过逐步改进,成为当代各行各业研究发展应用于记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如果没有文字记录,那么从历史上发展的万千世界,你是不知道从何而来又从何说起,汉字是中华民族用以记录各项事业的方言文字,与世界上许多国家民族发展的方言文字其意义是相同的,用于记载所发展事项的内容,汉字由于极其庞大复杂,尤其与物体象形没有连带意义的抽象文字,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有不少古文字在音形义方面互相串通,有的古人试图在少数文字方面想作一点改进,但不能得到权威及多数认同,可又存在于有研究价值文献里面,象这样情况不在少数,比如书法有不少文字却有很多种写法,汉字经过简化后,仍有几种汉字在音意义通用,如鸿图的鸿,宏,弘等,这都是古人在极有价值文献中留下的,作为后人尊从古意,另一方面也没有矛盾冲突,为何不能留下?这是我个人对汉字的理解。


立体书法


汉字是象形,象义,喻事,会意,指事,专注,所以称六艺,这就是汉字的特色之处。只能是一字多义,这也是犹如古代电脑的另一种字根法!这样还不够用,所以古人又一发明,就是通假字,借音借势而为之。为什么人们读不懂《易经》《道德经》等古籍,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例,坤卦初爻辞,履霜坚冰至。历代解释都雷同,大错特错。译成现代话,“从踏上霜的时后出发,等到河水冻结实了就到达了目的地了。”按卦辞推算,行程两个半月到达目的地。所以这里的“冰”既是指冰,更确切的说是指冻,这里是动词占80%,名词占20%,所以中国文字,中国人未必能全解,就是《说文解字》诸多错误,正因为是这样,使之后学则茫茫然也!


泥水劳人1


字根太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