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官宣!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构成“大流行病”

当地时间24日,世卫组织在日内瓦召开发布会,总干事谭德塞在会议上指出,“目前中国病例数量的持续下降,令我们感到鼓舞。这个信息应该给所有国家带来希望、勇气和信心,证明新冠病毒可以被遏制的”。

官宣!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构成“大流行病”

病毒DNA没有出现明显变异

中国—世卫组织新冠肺炎联合考察专家组24日在北京通报,新冠病毒尚未发生明显变异。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专家组认为,蝙蝠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宿主,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存在粪口传播风险。新冠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但在中国还不是主要传播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构成“大流行病”

谭德塞24日在世卫组织例行记者会上说,近日意大利、伊朗和韩国等地的确诊病例迅速增多令人十分担忧。不过,新冠肺炎疫情尽管存在发展成为“大流行病”的可能,但根据世卫组织的评估,目前尚未构成“大流行病”。

谭德塞解释说,世卫组织在判断是否使用“大流行病”一词描述疫情时,要对病毒传播的地理范围、所引发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等进行持续评估。目前世卫组织并未看到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不受控制地”传播,也未看到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大规模出现。“我们看到的是世界不同地区发生的疫情正以不同方式影响着各国,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应对措施。”

谭德塞说,目前使用“大流行病”一词不符合事实,无疑会引起恐慌,对阻止感染或挽救生命没有任何帮助。他指出,现在是所有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集中精力控制疫情、并为可能到来的“大流行病”做准备的时候。世卫组织将持续进行风险评估,时刻监测疫情的发展变化。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在同一场合表示,“大流行病”意味着全球人口均面临感染此病的风险,其中一部分人口将可能最终染病。而目前看来,在对病毒的强力阻击下,中国确诊病例数出现明显下降,这与“大流行病”的逻辑相悖。

瑞安强调,现在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大流行病”为时过早。“我们仍在努力避免让它成为现实,有些国家已经成功做到了这点。”

监制:段爽

主编:邓晨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