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茶農“突圍記”

  迎著晨曦,夏呂珍挎上竹籃,在村口卡點測過體溫,繞過幾道山彎,出現在薄霧飄渺的茶園中。

  夏呂珍是天台縣雷峰鄉茶農,天台是個茶葉大縣,有茶園約10萬畝,雷峰鄉就佔了1/6。該鄉因發展了連片的“烏牛早”,是全縣茶葉上市最早的產地,比龍井茶上市要早一個月左右。

  雨水節氣未到,夏呂珍就已經開始上山採摘。茶園內,指尖飛舞間,一片片嫩葉就落入了竹籃中。“早採三天是個寶,遲採三天是根草。”採摘第一天170元/公斤,到2月24日,價格微降至140元/公斤。近一週時間裡,夫妻倆起早摸黑,收入約5000來元,收穫了節後的第一個大紅包。

  正月裡洶洶的疫情,一度讓夏呂珍擔心春茶賣難。但讓她意料不到的是,儘管春茶價格相對有所下降,茶商上門收購的火爆場面不再,但整個市場的銷售流通依然順暢。夏呂珍知道,不愁賣,是一雙雙手凝聚的力量,合力推動著茶農逆勢“突圍”。

  雷峰鄉白坭坦村支書夏積東被茶農推選為茶葉經紀人,他組織人手,從許多像夏呂珍一樣的散戶那裡收集茶青,統一交給茶商。夏積東說:“我們與茶商聯繫,只要他持有綠色‘健康碼’,我們就請他來幫忙收購。如果無法上門,我們就根據訂單發貨。”

  在村裡辦茶廠的茶商徐華慶第一個響應。這位來自外地的茶商主打炒制龍井茶,是天台縣首個龍井茶原產地域保護專用標誌使用權獲得者。他知道疫情對茶農的影響,但他願意與茶農一起共渡難關。他說:“我做了十多年茶葉生意,沒有收購過‘烏牛早’,今年我破個例。”

  市場前景如何,徐華慶並沒有多少底,他做了最壞的打算:“自己能保本最好,適當虧一點也就顧不上了。”他理解茶農的不易,只想幫大家早點賣掉茶青,儘可能多點收入。為此,他增加了6臺炒茶機,每天最多能“消化”1000公斤茶青。

  茶青流通難,在茶商龐標學看來,可以化危為機。他與徐華慶合作多年,這次也被吸引了過來。在考察了雷峰“烏牛早”品質後,龐標學充滿信心地說:“我想通過直播這一透明化的方式,用無接觸銷售模式,把雷峰的好茶‘點對點’推廣到上海的各大專業店去。”

  摘著茶葉,夏呂珍心頭熱乎。在她的不遠處,雷峰鄉青年幹部陳定梁略帶羞澀地嘗試著直播賣茶。雷峰鄉幾十個年輕幹部發揮熟悉網絡的優勢,在下村指導的同時,為茶農拓展新的交易平臺,滾動打廣告,助力樹品牌、促銷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