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皮膚保養總的原則

節選自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實用美容技法》章節

皮膚保養總的原則

皮膚保養的總則

  人的肌膚是人體健康的一面鏡子,需要時時保養並加以呵護,皮膚不是我們所穿的外衣,壞了可以更換、髒了可以再洗,它也不是一層簡單的外殼,它是人體器官的一部分,與人的其它系統有著密切的聯繫,它可以直接反映出人體的健康狀況。由於當今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家庭、婚姻、生存壓力加大,嚴重的環境汙染,營養不均衡的飲食結構,以及濫用各種化學藥品,特別是濫用抗生素導致對人體的傷害,都會不約而同的對人的肌體造成傷害,這些傷害也會從人的肌膚表現出來,因此需要保養我們的肌膚,時時加以呵護。各類皮膚的保養有其細則,但皮膚保養總的原則應該是:

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

  傳統醫療美容的特點就是對那些影響美容,但尚未構成器質性病變的肌膚部位進行調理治療。我們建立的原則應該是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內經》中就有“治未病”的預防思想,強調任何疾病都應當“防患於未然”。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傳統醫學強調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皮膚是內臟的一面鏡子,皮膚的損害主要是由內臟功能紊亂或衰退引起的,是由於陰陽平衡失調而引起的,所以要讓肌膚亮麗,首先要做好皮膚的護理與保養,及時清除的汙垢,但是皮膚護理只是一個輔助手段。重要的是要保養人體的內在功能,預防並防患內要器質的病變,人的正常皮膚新陳代謝有它的週期天數,但隨年齡增大皮膚更新會變得慢點,皺紋也會隨之產生,因此對皮膚的護理也顯得十分重要,對皮膚經常保持其清潔、給予及時的營養(如水分和肌膚所必需的養分)、讓肌膚吸收更多的氧氣、並時而施以按摩、以及其它行之有效的護膚方法,都是防患肌膚衰老的重要保養法則,

總之未病先防,既病防變,防治結合是皮膚美容護理的總原則。

、保持充足睡眠原則

  保持充足的睡眠,是防止彼勞過度產生皮膚衰老的重要保養原則之一;睡眠對皮膚有很大的影響,這是由於在睡眠的過程中,皮膚附屬腺分泌活躍,清除力也增強了,毛細血管循環也增多,加快了皮膚新陳代謝,使得皮膚因勞累過度所造成的顏面憔悴、皮膚出現的細碎皺紋在睡眠中得以恢復,因此睡眠也是皮膚美容的基本保證。如果一個人不睡覺一天一夜則其肌膚水份就會丟失很多,皮膚就乾澀、粗糙、晦暗、多皺,人就顯得憔悴、眼圈就變黑。皮膚與人體其它器官一樣,也需要合理的休息和呵護,因為皮膚的代謝在晚間最為旺盛,其血液供應也是在睡眠時最為充足,此時人體的肌肉、內臟器官尤其是消耗系統出於相對瓶頸的狀態,而皮膚血管則完全開放,血液可充分到達皮膚,為其提供充足的營養和氧氣。皮膚在血液的供應下,進行自身的修復和新生,起到預防和延緩皮膚衰老的作用。同時保持充足的睡眠,除了能使肌膚健康延緩皮膚衰老外,還有其它的幾個方面的作用:

1.消除疲勞:人如果有充足睡眠,人體的精、氣、神皆內守於五髒,若五臟安舒,則氣血和調,體溫、血壓、心率均相對下降,呼吸及內分泌也明顯減少,使代謝率降低,體力得以恢復;

2.保護大腦:大腦在睡眠狀態中的耗氧量大大減少,充足的睡眠有利於腦細胞能量的儲存,幫助恢復腦細胞活力。

3.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睡眠中能產生更多的抗原抗體,增強機體抵抗能力;

  既然睡眠對皮膚有這樣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證皮膚健康亮麗讓你睡得更好,同時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睡覺前需要徹底清潔皮膚,讓皮膚透氣,並得到充分放鬆;腳可以用溫水浸泡幾分鐘。

(2)不能帶妝睡覺,注意在清潔後給皮膚補充一些營養,如塗少量的營養類晚霜或爽膚水就好;

(3)要保證睡眠時間在6個小時以上;

(4)保持床褥、枕頭、被子等睡具舒適透氣,並有一個安靜衛生的環境;

(5)睡房保持一定的溫溼度。

(6)有時間可適當按摩肚腹部(關元穴);

三、適當運動原則

  適當的體育運動是保持皮膚不致衰老的又一重要原則之一;世界萬物只有保持不停的運動才得以更新發展,人體也一樣適當的運動才能保持活力,有一句成語叫“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意思就是說經常流動的水就不容易腐臭,經常轉動的門樞就不容易蟲蛀,運動的東西不易受到侵蝕,皮膚保養也是如此。經常運動一方面能促進血液循環,使你的氣色紅潤有光澤,另一方面促進皮膚以及身體其組織器官的新陳代謝。只有像流水、戶樞一樣,讓皮膚運動起來,發揮出其自身機能,皮膚才能保持青春光彩,才能不易衰老;運動分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被動運動可以到美容院享受適當的皮膚護理、清潔按摩等手法;主動運動可以選擇運動器械或其它方式進行運動,那麼主動運動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1.運動要適當,不宜過度;

2.運動過程中要適當保護皮膚,如戶外運動要塗防曬產品以免太陽紫外線的傷害;

3.運動前要進行御妝不宜帶妝運動;

4.運動前不要剃刮毛髮或鬍鬚,以免運動時汗水刺激疼痛;

5.運動後要馬上脫去汗溼的衣服以免長出癢子或堵塞毛孔;

6.運動後休息片刻可以洗個溫水澡。

四、重視情志調養原則

  重視情志的調養,時時保持心情舒暢是皮膚保養的另一重要原則。祖國傳統醫學認為,肝的疏洩功能具有調暢情志的作用,情志活動本是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但與肝的疏洩功能密切相關,因為正常的情志活動主要依賴於氣血的運行正常,情志活動異常對機體生理活動的重要影響,也會干擾正常的氣血運行,肝的疏洩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和調,人的心情就易於開朗,反之則肝氣鬱結,心情易於抑鬱,稍受刺激就會或怒或悶聲不吭。長期抑鬱心情不開朗同樣也影響皮膚的正常功能,使人皮膚易於衰老;傳統醫學的病因中還強調了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與內臟氣血關係密切,不同的情志變化與各臟腑有不同的影響,而臟腑氣血的變化也會影響情志的變化,如《素問?調經論》說:“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靈樞·本神》又說:“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則悲,實則笑不止”。情志異常波動,有時可導致病情惡化,如高血壓病史的人,如果遇上情志波動引發惱怒則血壓就會升高,同樣情志異常波動也可導致皮膚容易衰老,出現皺紋等,如多愁善感婦女如果遇上不順心事,或環境變遷,或所欲不隨,或親人離散,或驚慌恐懼就常常鬱而不語,長期會導致衰老皮膚的出現下是這個道理。因此時時保持心情舒暢,重視情志的調養,保持良好的心態都是保養皮膚的很好滋潤劑。

五、合理的飲食結構原則

  合理的飲食結構也是保持皮膚青春亮麗的重要手段;飲食是攝取營養物質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資,但是飲食失宜、飲食不潔(節)、或飲食偏嗜則又常常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也是常常導致皮膚失養的誘因。飲食應該以適量為宜,飢飽失常均可影響皮膚亮麗,俗話說得好“吃飯七份飽,身體活到老”,祖國傳統醫學也認為:“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

六、及時給皮膚補充水分和養(氧)分原則

  我們知道皮膚是保護我們身體的一件保護性外衣,它的各個組織結構也是由細胞構成的,其主要組成也是大多數也是由水分和各種養分組成的,而細胞的生命活力同樣需要氧氣才能維持,健康的皮膚往往能自動留存足夠的水分來保持肌膚的自身的柔潤和滑嫩,因此及時給皮膚補充水分就顯得很重要,同時營養成分是維持皮膚細胞的重要物質,有些特定的營養素如脂肪、生物素、維生素B族、微量元素等還能保持皮膚不受汙濁空氣侵襲而衰老,還有的可以抵抗紫外線的傷害,因此要及時補充水分、養(氧)分,讓正常皮膚細胞活力永存。

皮膚保養總的原則

七、清潔與排洩原則

  皮膚表面和毛孔中的塵埃、粉質、病菌、脫落細胞以及過多的油脂和分泌的汗液、代謝產物,都需要及時得到清除,否則就會侵害皮膚,因此要勤用洗面奶潔面、沐浴露洗澡。清洗不僅能祛除有害物,而且能促進皮膚新陳代謝,疏通皮膚、增強皮膚吸收能力。

  腸道中的有害病菌和宿便是引起色斑、粉刺、面色暗晦的因素之一,必須及時清除,因此須養成良好通便習慣,必要時應予以積極治療。排尿和出汗也是皮膚排毒解毒方法之一,有利排除對皮膚不利的乳酸、尿酸等酸性代謝產物,因此要多飲水和適當排汗。

  皮膚與機器一樣,需要時時維護和保養,才不至於過早衰老或發生病變,如果一旦發現病變皮膚,我們就要採取積極治療的原則。這也符合我們傳統醫學的防治原則思想。

  由於皮膚的病變與其它疾病的病變是一樣的,也會出現不同證候,有時也有輕重緩急,而且不同時間、不同季節、不同地點、不同的個體都會出現不同的症狀,因此我們治療要善於從表現現象看到本質,從本質著手治療損美的疾病。按照祖國傳統中醫學治療原則來說,對皮膚病變同樣需要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調整陰陽、調整臟腑功能、調理氣血關係,同樣需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療原則。

1.治病求本:對於任何一個損美疾病,我們都要尋找出造成損美疾病的根本原因,並針對根本原因進行治療。因此《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治病必求於本”。

2.扶正祛邪:傳統醫學治則認為,扶正就是要扶其正氣,增強人體體質,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而祛邪就是祛除感受到的病邪。傳統中醫學扶正多采用補益的方法來達到扶正,它可以用補益的中草藥,也可以用針刺、灸療、推拿按摩、飲食營養的增加、精神調養以及體育運動等方法來達到中醫的扶正。而祛邪常常採用一些瀉下、發表、利水、祛溼、解毒等方法來達到。

3.調整陰陽:傳統醫學認為,任何損美疾病的發生發展根本上都是陰陽的相對平衡受到破壞,出現偏盛或偏衰所致。因此應該通過調整陰陽平衡來恢復其相對平衡,以達到陰平陽秘,在治則上多用“熱者寒之”、“寒者熱之”、“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或“陽中求陰,陰中求陽”等等辦法來調整陰陽的平衡。

4.調整臟腑功能:人體是個有機的整體各臟腑之間都是互相協調互相促進的,在病理上是互相影響的,因此在治療上要調整各臟腑功能。如肝火旺盛者所致的痤瘡,除出現痤瘡症狀外,還出現目赤、兩脅疼痛、小便短赤等肝火症狀,因此必須以瀉肝火為主要原則。

5.調理氣血關係:傳統中醫學認為,人體的氣血關係是“母子”關係,因此當氣血失調時要調理好氣血關係,有餘瀉之,不足補之。

6.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是指在治療損美疾病時要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地區、不同有人群、不同的性別、年齡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

皮膚保養總的原則

九、保持科學的性愛和諧原則:

合理的性愛是保持皮膚滋潤的關鍵,俗話說的好女人如水男人如泥,正是有著適當合理的性愛才能保持身體器官的滋潤,人體會分泌一種激素或其它的有用物質來滋潤肌膚。

皮膚保養總的原則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