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世衛組織:一個小組將於本週末前往伊朗提供支持

​​昨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在一週一次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代表團通報會上發表講話,介紹了過去一週疫情的發展形勢以及全球應對的進展。

總幹事強調這一病毒是可以控制的,但也對一些國家病例的驟然增加深感憂慮。出現病例的國家應竭力防控。所有國家,無論是否有病例,都必須為潛在的大流行做好準備。


世衛組織:一個小組將於本週末前往伊朗提供支持

諸位閣下,親愛的同事和朋友們:

首先,早上好。歡迎參加我們每週一次的2019冠狀病毒病代表團通報會。我很高興能夠保持定期舉行代表團通報會。

自上週三向大家介紹情勢以來,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這說明該流行病仍在快速演變。

截至日內瓦時間今天早上6點,中國已向世衛組織報告了78190例病例,包括2718例死亡。

昨天,除湖北省外,中國僅報告了10例新增病例。

但現在不是自我滿足的時候。目前仍應繼續保持警惕。

週一,世衛組織—中國聯合專家考察組結束了考察並提交了報告。

如你們所知,專家組去了幾個省,還去了疫情中心武漢市。

專家組對病毒的傳染性、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所採取措施的效果得出了一系列結論。

他們發現,疫情在1月23日至2月2日期間達到高峰並穩定下來,之後一直在穩步下降。

他們發現病毒本身未發生明顯變異。

專家組還估計,中國採取的措施避免了大量病例。

專家組報告載有大量其他信息,列明瞭我們仍無答案的問題,並提出了22項建議。

能夠給所有國家帶來希望、勇氣和信心的關鍵信息是,這一病毒是可以控制的。

事實上,許多國家正是這樣做的。有14個通報了病例的國家超過一週沒有報告新病例。更重要的是,以下9個國家超過兩週沒有報告新病例:比利時、柬埔寨、芬蘭、印度、尼泊爾、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斯里蘭卡和瑞典。

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國家不會重現病例。但是此前發生的病例已經被控制住了。

在中國以外,目前37個國家有2790例病例,44例死亡。

昨天,中國境外報告的新增病例數首次超過了中國的新增病例數。

意大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和大韓民國病例的驟然增加,令人深感憂慮。

目前,巴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曼出現了與伊朗有關的病例。

阿爾及利亞、奧地利、克羅地亞、德國、西班牙和瑞士目前出現了與意大利有關的病例。

昨天,世衛組織與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成的一個聯合小組抵達羅馬,考察已實施的公共衛生措施,並提供技術支持。

世衛組織的一個小組將於本週末前往伊朗提供支持。

隨著中國境外病例的增加,媒體和政界人士力推宣佈本次疫情為大流行。但在對事實進行認真和清醒的分析之前,我們不應急於宣佈這是一個大流行病。

世衛組織已經宣佈本次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我們的最高警戒級別。

輕易使用大流行這個詞沒有任何實際好處,反而有巨大風險,可能會加劇不必要和不合理的恐懼心理和汙名化現象,並使系統陷入癱瘓。

它還可能意味著我們無法再控制這一病毒了。而情況並非如此。如果我們正確行事,就能贏得這場戰鬥。

當然,倘若大流行這個詞是對局勢的準確描述,我們會毫不猶豫地使用。

我們正在不分晝夜24小時監測疫情的演變,並就此問題與內部和外部專家進行交流。

目前,我們沒有看到這種病毒持續密集在社區傳播,也沒有看到大規模的嚴重疾病或死亡。

在中國14億人口中,不到8萬病例。在世界其他地區,63億人口中有2790例。

請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我並沒有低估形勢的嚴峻性,也沒有低估它成為一場大流行病的可能性。它確實有變成大流行病的可能性。

一切皆有可能。

我們認為這種病毒具有大流行潛力。世衛組織正在為每個國家提供相應的防範工具。

在所有出現病例的國家中,首要目標必須是控制住病毒。正如我告訴各位的那樣,有9個國家已經兩週沒有報告病例了。各國都應竭力防控。

與此同時,所有國家,無論是否有病例,都必須為潛在的大流行做好準備。

每個國家都需要做好準備,及早發現病例,隔離患者,追蹤接觸者,提供高質量的臨床醫護,防止醫院暴發疫情,並防止社區傳播。

有三大重點:

首先,所有國家都必須優先保護醫務人員。

第二,我們必須促進社區參與,保護最有可能罹患嚴重疾病的人,特別是老年人和有基礎性健康問題的人。

第三,為保護最脆弱的國家,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在有能力的國家中控制住流行。

為了支持各國,世衛組織發佈了支持國家做好準備和應對的業務規劃指南。

這些指南提供了循序漸進的指導,要求圍繞八個領域或支柱採取具體行動:


  • 國家級的協調、規劃和監測;
  • 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
  • 監測、快速反應小組和病例調查;
  • 入境點;
  • 國家實驗室;
  • 感染預防和控制;
  • 病例管理;
  • 運作支持和後勤保障。

指南還提供了關鍵績效指標,並估算了防範和應對100個病例以下的聚集性病例所需的資源。

以上指南詳見世衛組織網站,並可點擊右上角切換中文查看部分指南中文版。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technical-guidance


世衛組織:一個小組將於本週末前往伊朗提供支持


除了操作指南外,我們還發布了許多上述領域的技術指導意見。詳見我們的網站(https://www.who.int/zh/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

上週六,我在非洲聯盟國家衛生部長會議上做了簡報。現在有41個國家的實驗室有能力使用世衛組織送發的實驗室試劑盒檢測2019冠狀病毒病。我們正在努力向其他非盟國家運送物資。過去只有一個國家能夠測試,而現在有41個國家。我們應該確保所有國家都具有這種能力。

我還要高興地宣佈,我們任命了六位2019冠狀病毒病特使負責在世界各地提供戰略諮詢和高級別政治宣傳和參與:


  • 埃及前衛生部長馬哈·拉巴教授
  • 前聯合國秘書長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顧問戴維·納巴羅博士
  • 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約翰·恩肯加松博士
  • 前泛美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美洲區域主任米爾塔·羅斯博士
  • 世衛組織前西太平洋區域主任申英秀博士
  • 馬裡疫苗開發中心主任桑巴·索烏教授。

我們還在繼續加強與聯合國危機管理小組的協調。昨天,傳染性危害戰略諮詢小組召開了會議。今天下午,我們將舉行非正式專家組每週一次的例行電話會議,為我們提供諮詢。

我要感謝向戰略防範和應對計劃以及向突發事件應急基金捐款的所有國家和合作夥伴:加拿大、捷克共和國、丹麥、歐洲聯盟、法國、德國、愛爾蘭、日本、科威特、荷蘭、挪威、斯洛伐克、瑞典、聯合王國、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衛健策略組織和“決心挽救生命”項目。

我們還感謝美國政府慷慨承諾支持中國和其他受影響國家抗擊和遏制2019冠狀病毒病。

我們正在努力盡快將這些資金劃撥給我們確定的重點國家。

迄今為止,大部分捐款都是認捐,因此,我們在收到捐款前,利用自己的內部貸款機制加快發放資金。

但我們的資金有限,我們期望儘快收到認捐款。

我們面臨的一項最大挑戰是,太多受影響的國家仍然沒有與世衛組織分享數據。

缺乏分類數據和以表格形式詳細列報的數據,世衛組織就無法提供適當的公共衛生指導。

我們正在與部長們直接溝通,情況已有所改善。我們敦促所有國家立即與世衛組織分享有關數據。

諸位閣下,親愛的同事和朋友們:

我們不僅僅在奮力遏制病毒和拯救生命,我們還在奮力遏制全球大流行可能造成的社會和經濟損害。

我們正與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合作,評估這一流行病的潛在經濟影響,並制定緩解戰略和政策選擇。我們一直與這兩個組織的負責人保持聯繫。

我重申,此時此刻,全球應團結一致,需要在政治、技術和資金上團結互助。

這是預防感染和拯救生命的唯一途徑。

再次感謝各位加入我們的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