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如何看待隔代教育?家里老人太宠孩子怎么办?

古月橙


我家父母疼孩子,但也管教孩子,不过也有些地方比较宠爱孩子,这时候我一般都会跟父母说不要这样做,父母当然肯定会反对我,但是我仍然会耐心解释,就是因为孩子小不懂事,但是呢可以给到孩子一段时间,从不会慢慢教他,让孩子慢慢的去懂得这件事情对错,可做或不可做。一般我的父母听我这么说呢。他们自己思考了之后呢,也愿意接受。公公婆婆一般对我家孩子不是特别宠爱,也没有别的原因,因为,我家的孩子是姥姥带大的。婆婆比较疼小姑子家的孩子。[捂脸]


旖旎宝儿


说到这个问题,其实我自己现在已经是深受其害,六岁的儿子现在都不会自己拿筷子吃饭,整天还处在被爷爷奶奶喂饭的阶段,生活上连刷牙爷爷都是直接帮忙了,直接剥夺了孩子成长,学习的机会,学校老师也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跟我打过无数次的电话,我害怕了,怕他成了一个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我尝试过无数次的方式试图跟爷爷奶奶沟通,平和的,激烈的,甚至于争吵式的沟通,但结果微乎其微,他们的理由都是孩子还小,而且从来不觉得自己做的不对,有了老二后,我的精力也大不如以前,整天围着老二的吃喝拉撒转,完全没时间管儿子了,在这一个家里,他爸也是非常愚孝的那种,在自己家的公司里上班,他爸妈一个月给的工资也就一千多,连孩子的纸尿裤都不够,也没能力出去单过,生活一团乱麻,孩子没教育好,跟公婆关系也不融洽,在家里待着都难受,所以有条件的还是不跟公婆一起住,不让他们参与自己的生活,孩子的教育,不然就一个字,乱,乱,乱!!




漫漫余生都是你


真实观点:这个观点我真的要认认真真回答,因为我们家现在就是总是因为隔代亲的教育问题经常吵架!事情是这样的,家里的小儿子今年读三年级,基础不是特别好,因为工作繁忙白天没有时间教育,一到晚上辅导功课的时候,明明很浅很浅的知识,说了很多遍还是不会,学习态度又恶劣。然后就少不了发脾气重重的说几句,有时候拿衣架来给孩子警醒。每到这个时候,老人家出场了,一上来就说: “不能大声骂不能大声说孩子,不能打我的孙子,读不了书就不给他读,大不了回家耕田!!”每当这个时候更加火上浇油……

所以,对于隔代教育,如果爷爷奶奶太宠溺孩子的,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不能让他们看到教育的过程,不能插手教育!!也要跟孩子说清楚,溺爱长大的孩子不会有太大出息。



Fanny论教育


作为一个有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对这个问题真的是感同身受。我个人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循序渐进,我分为下面几步

一、理解万岁,无需时刻严防死守

我们孩子从小到大都是自己带的,就有的时候比如周末会放他们在奶奶家待上两天,所以,孩子大了以后,对于过分的宠爱孩子这件事上,到真的是不是很多,但是就是孩子爷爷总是会在孩子回家时,买很多的零食,这些东西咱们知道,大部分都是垃圾食品,但是孩子爷爷总说,孩子很少回来,他们偶尔吃一次,也是没有很大关系的,对于他的心情我们也都理解,所以就没有再管了。

但是我们的这两个孩子确实是没有要零食吃的习惯的,我们都和他们说过垃圾食品的危害了,他们也都懂,不会主动要,但是回奶奶家的时候吃,我们也不管。就是我认为,不要时时刻刻都对老人严防死守,有时候适当稍微放纵一点,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解放。

二、宠爱其实要看孩子的大小和宠爱的程度

孩子很小的时候,可以随便宠,什么时候呢?懂事之前吧。个人觉得,在孩子开始懂事之后,就要给他定规矩了,有哪些事是能做的,有哪些事是不能做的。不管经过谁的允许。

如果老人的宠爱不是非常严重的,如给宝宝买一些父母不会给他们买的玩具,或者是同意宝宝因为玩耍不睡午觉等。这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也可以比较容易地帮宝宝纠正。

三、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这个原则和底线应当是比较严重的方面,比如孩子的安全、身体、教育等。像这些方面事情,要给孩子制定下比较严苛的准则,不能逾越的。

如果长辈们越过了自己爱孩子、宠孩子的底线,或者是忽略了你精心设下的规则,那么就应该和配偶一起,与长辈进行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在这次谈话中,你应该态度平和地与长辈交流关于疼爱和约束的看法,告诉他们你愿意在哪些问题上灵活处理,哪些问题仍要坚持,并且告诉他们你坚持的原因。

四、肩负起自己养孩子的重任

除去一些工作家庭原因外,我认为孩子还是一直自己带要对孩子的教育好一些,当然会很累,我两个孩子小一点的时候基本每天忙得我头晕眼花,直到都上学了之后才好一些。我觉得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他映射出的就是家长的样子,自己带孩子,可以给予他最直观的教育,言传还有身教。可以经常带孩子去看望老人,这样老人即使对孩子比较溺爱,也不会对孩子造成很深的不良影响,比较容易纠正。


懒妈日记


我是姥姥有两个外孙女,我是幼儿园老师退休的。从骨子里我爱孩子,隔辈亲是真亲。两个孩子我都带了,懂点育儿知识,营养学所以也算是孙女的福气。好吃的做给她们吃。儿歌故事讲给孩子学,手工剪纸绘画我和孙女一起做做玩玩。孩子很健康的成长我很满足的见证两个孙女的成长。很注重孙女的心里健康,快乐生活,做事认真,意志品行全面发展。大孙女四年级了,年年全优,钢琴6级,书画比赛得奖,品学兼优,性格开朗大方。小孙女5岁了喜欢画画,画得很好文静健康,幼儿园的好宝宝。看到两个孩子心里踏实高兴。我生活不可缺失的。实话比自己的孩子还要上心疼爱,甚至是溺爱,还喂他们吃饭,怕孩子没吃饱,受委屈。人就过的是人,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慢慢变老。这就是生活。


手机用户5490583419


这个问题真是说到我心坎上了,我做为80后的妈妈,我姑娘就是从小被她姥姥看大的,现在接回我自己身边自己带着。小的时候老人看着还可以,大了涉及到学习方面老人有点力不从心了。其实说实话我也想自己把她从小带大,但是自己做个小买卖没有时间去看孩子,好多的家长可能和我情况一样,一边放着孩子,一边放着买卖。孩子不管自己心疼孩子,但是不做买卖不挣钱经济来源又没有,哎!苦了孩子苦了老人也苦了我们自己!


奶茶很甜666


我不认可和赞同隔代教育。但现实的生活又很难分离与拒绝隔代教育。家庭生活中,离不开老一辈的参与关怀。但孩子的养育不能生活在真空里,也不能完全让父母关爱,因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全家人的关怀与照顾。

在家庭教育理论和家庭教育活动中,我们往往强调家长的责任与义务。而这个家长是泛指的概念,并不是专属词汇。家长是指以家庭为单位的,年满18岁以上的所有成年人,都是未成年人的家长。当然,爷爷辈与父母更是家长的重要组成成员。所以说,隔代教育是一个现实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只能科学正确的对待,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只有各自明确自己的作用与角色定位明确,责任清晰,沟通交流正常,各负其责。就不会出现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问题。

对于老人溺爱孩子这种现象和问题。这是一个习惯性的行为与问题现象,是中国家庭文化的一种风俗表现,是老人对孩子爱的一种情感方式,是一个人年龄发展成长的一种自觉行为与意识。是正常的,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

对老人宠爱孩子的问题,作为孩子的父母,要正确理解和尊重自己父母对孩子的一举一动。要深刻理解自己父母对孩子的呵护与情感的寄托。他们的身份与作用不能替代自己当父母的职责,他们的身份与位置处于两难的境地,想管孩子,又怕自己的子女不高兴,而又不敢过多的多管多问,他们内心非常矛盾。为此,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往往小心谨慎。而这些在孩子的父母看来,就是溺爱和宠爱。


关注新教育


隔代教育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年轻人没时间,公婆有都有退休工资,年轻人生完孩之后,老人自然而然的就把照顾孙子的义务揽过去了,所以有些不自觉的年轻人就顺水推舟什么也不管了,甚至晚上都是老人带孩子,实际上这样真的把孩子害了,一方面老人不舍得打骂孩子,年轻人又不管孩子,这就形成了孩子的霸道,不讲理,一旦孩子走进学校,他就会称霸四方,再加上老人的呵护,又不讲理,就会给年轻的妈妈惹下很多麻烦所以年轻的妈妈们,你们忙白天没空带孩子,但是到了晚上只要是不出差,再忙再累也要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一是给孩子增加感情,二是,也让老人歇歇,毕竟看了一天孩子还是很累的,同时还能显出你的孝心,又给孩子增加了感情,特别是上学后年轻的妈妈们,更要多带孩子,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写作业看电视都要规定时间,这样,慢慢的他就会变的很有规律,放学后先干什么,在干什么,要是跟着爷爷奶奶,他们放学后,会先玩上一会,然后在吃东西,然后在写作业,甚至是有的连作业也不写,所以,提醒年轻的妈妈们,你们尽量多付出一点,该你们管的事情坚决不让老人插手,特别是教育上的事情,更是不能让老人插嘴,这样久而久之,你一定会教育初一个听话的小天使,加油吧,年轻的妈妈们








农村人的城市生活


时下,隔代教育很普遍,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试看华夏之大,除特殊情况外有多少父母能做到不给子女带孩子,不管教孙辈呢?应该是“屈指可数”的吧,不信,就看看我们身边人,答案会立见分晓。关于隔代教育优势很多,祖孙两代隔辈亲是天下共识,疼爱晚辈,照看晚辈会不遗余力,子女丝毫不用担心父母照顾孩子不周,担心孩子受到“保姆式虐待”(个别无良保姆虐待孩子)。同时,这些老人对孙辈的教育也是“上心+耐心",他们会把全部精力用在孙辈的身上,包括对孩子们的教育,显现出比当年对子女教育还用心用力的特征,这是有目共睹的社会现象。如果说这种隔代教育有什么不利的方面,我想无怪乎老人过于宠惯孩子这个问题。那么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我想应从三方面予以突破。即要经常与老人沟通,私下交流对孩子教育问题,避免老人过于宠惯孩子,当然,这种交流不要当孩子面特别是孩子犯错时进行,否则,孩子易拉上老人当“保护伞”。要经常自己管教孩子,不能把孩子交给老人,一放了之,撒手不管。不然这样时间久了,孩子眼中“父母"的份量就会降下去了,造成凡事听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而不愿听自己父母的,弄不好,有个别孩子甚至与父母形成对立关系。要经常引导孩子自我教育,美丑、善恶、好坏都要让孩子知道,特别是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况且从小就要明白,一旦做错事或造成失误,就要受到相应“惩罚。”这样孩子们从小就会有“底线”思维,使他们知道,尽管有祖父母(外祖父母)偶尔撑腰,但是还是少犯错和少无理为妙,真正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辩事非、知美丑,不自骄、不耍蛮。





渺星人


在我们中国,娇惯孩子宠孩子好像是传统的东西,这和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不同,在中国隔代之间宠孩子更甚,总怕孩子吃不好,自己不吃也要把好东西留给孩子吃,孩子想要什么,老人总要千万百计的满足他,不让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总怕累着孩子,以至孩子到上大学生活都不能自理,可叹呀!这是爱孩子吗?相反这是害孩子!前些天看了一则新闻,一个美国孩子考上了大学,家庭条件也不错,可他不要家里一分钱,提前一个月从家中出发,步行去学校,一路打工挣钱,到了学校时,学费也挣够了,也增长了见识,增加了阅历。再者,凡是成功人士,大多都不会娇惯孩子,都会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力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惯子如害子!大家都从生活中发生的例子去领悟怎样才是对孩子好,让孩子长大后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栋梁之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