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遵义市:老兵“快递哥”“运输队”战“疫”显身手

疫情爆发以来,站在贵州省遵义市高速路口、城市社区门口和乡村道路旁的大部分是党员和退役军人,为了阻断病毒的传播,他们冲在了最前列,有的组成快递服务队,担起乡村群众的生活采买重任,有的免费给医护人员开专车,在疫情面前彰显了责任和担当。

仁怀市:300多名退役军人重返“战场”

在仁怀市高速路收费站,身着迷彩服的退役军人正在配合当地公安、卫生防疫等职能部门人员进行车辆通行秩序维护和体温测量、消毒等工作。

遵义市:老兵“快递哥”“运输队”战“疫”显身手

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在仁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和指导下,迅速向全市退役军人发出组建退役军人疫情防控阻击战志愿者突击队的倡议。广大退役军人纷纷报名请战,全市共有300多名退役军人主动请战参加志愿者突击队。

志愿者突击队共分为12个战斗小组,分别在仁怀收费站、茅台收费站、污水处理厂、妙音桥、磨槽湾等地段进行24小时值守。协助社区、公安、防疫等部门进行车辆通行、居民引导、劝返、登记、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

在志愿者突击队中,有六七十岁的老兵,也有八零后、九零后的退役军人,有的曾是参战老兵、有烈属和伤残军人……但他们履行着同一个诺言:“若有战,召必回!


寨坝镇:有一支“老兵快递哥”志愿服务队

寨坝镇常年在外务工的多人员较,主要在广东、浙江、重庆等地,今年都回家过年了。因疫情形势严峻,2月1日起,寨坝镇就组织了由退役军人和党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104支407人,大街小巷、村组角落,处处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每天义务挨家挨户宣传,对返乡人员进行造册登记、居家留观、监测体温……带着小喇叭在大山里不停地巡回劝说,还排班在进村组路口设卡劝导……

遵义市:老兵“快递哥”“运输队”战“疫”显身手

这支志愿者服务队大部分人,还有一个称呼:“老兵快递哥”。

“娘娘,你需要啥子嘛,我在街上帮你带回来。你就在屋头看哈电视嘛。”

“谢谢你小伙子,还从来没有得到过这种待遇,你们太好咯嘛。”

“老兵快递哥”杨登权走访农户时,顺便登记了群众的需求,回到集镇就到超市紧锣密鼓开始采购。

“娘娘,你们不出门,少串门就是给工作人员最大的支持哦,有哪样需要的,及时给我们说哈。”

2月3日开始,由于部分农户生活物品开始短缺,寨坝镇各村居迅速成立了“老兵快递哥”队伍,每天根据村里群众急需物资,统计后为其代购代送,获广大群众好评。

寨坝镇为解决广大群众民生需求,为每村办理一张民生物资运送通行证,方便“老兵快递哥”进村入户,及时便捷。


遵义市:老兵王大刚免费接送医护人员5600余人次

这次疫情爆发后,遵义城区出租车先后停运,公共汽车也大幅减少,但大量的医护人员每天依旧需要出行。

遵义市:老兵“快递哥”“运输队”战“疫”显身手

退役军人、遵义市大刚出租汽车公司经理王大刚主动请缨,号召公司迅速出动车辆,免费接送医护人员。截止目前,已运送遵义医学医附属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5600余人次。

遵义市:老兵“快递哥”“运输队”战“疫”显身手

王大刚1983年入伍,1987年退伍后被安置到遵义公共汽车公司工作, 2001年创办遵义大刚出租汽车公司。王大刚至今对4年的军营历练心存感激:“当初我是一名农村青年,到了部队后,不懂的东西太多,但部队没有放弃我,给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培养我、锻炼我,才铸就了我军人的性格。今天,我有能力回报国家了,我就要倾其所有,践行军人誓言”。

遵义红花岗区:退役军人赵信带领商会捐款捐物

近日,一条“某商会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累计达130余万元”的消息传遍遵义,这次捐赠的发起人,便是一名退役军人、遵义湖南商会会长——赵信。赵信是湖南邵东县人,1983年10月入伍,在部队服役了5年,退伍后通过多年的打拼,创办了遵义芝林大药房零售连锁有限公司和遵义湘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担任遵义湖南商会会长。

遵义市:老兵“快递哥”“运输队”战“疫”显身手

疫情爆发后,赵信积极发出爱心捐款捐物的倡议,号召商会全体党员、会员及会员企业筹集疫情防控物资,随后将爱心物资陆续发放到红花岗区各街道、区医保局、区交警大队等单位乃至全市一线工作者的手中。“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虽然离开了部队,但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一定会带头冲锋,尽全力支援国家,切实担负起军人的使命。”赵信说。


习水县:军校生万双宇坚守卡点在党旗下致军礼

路过习水县寨坝镇习源村木槐塘进组路口,你会收到一个标准的军礼。

<strong>“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在这里执勤?”

<strong>“我叫万双宇,看见这里党旗在飘扬,我就来了。”

<strong>“你是党员吗?”

<strong>“预备党员!”

遵义市:老兵“快递哥”“运输队”战“疫”显身手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军人叫万双宇,今年26岁,家住贵州省习水寨坝镇习源村群力组,是北京陆军某部队一名现役装甲兵、也是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一名在校学生。

“这么冷的天气,辛苦吗?”

“为了乡亲们的安全,再苦也不怕。”小伙子看了看身边的党旗,一脸笑容。谈起今后的打算,他坚定的说:“今后想到条件艰苦点的地方工作,西藏最好,新疆也行。”

受万双宇影响,大学生万小琴也加入到习源村群力组志愿者服务队。万小琴是贵州财经大学在读学生,因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延迟开学了,就主动到卡口值守,每天劝返过路车辆、行人。“为了全村人的安全,一个也别想从这里经过。”她态度很坚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