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貧困大爺為武漢的第二筆捐款:互惠、責任、人格與利他行為


貧困大爺為武漢的第二筆捐款:互惠、責任、人格與利他行為

“我老了,沒法給咱村值勤了,這100塊錢,書記你拿著吧,幫我再捐給武漢!”一邊說著,吳大爺把錢遞給了正在村口防疫檢查站值守的村支書王書記。

“你不是已經捐過了嗎?就在村裡幾天集體捐款的時候!”王書記半推半就。

“這是兩碼事,大家在這兒守著村口,不也捐了嗎?我不能把守村裡的口子了,這樣我心安一點!”

王書記最終收下了這錢,望著顫顫巍巍走遠的吳大爺,全身都被暖熱了。

貧困大爺為武漢的第二筆捐款:互惠、責任、人格與利他行為

之所以不想拿吳大爺這100塊錢,一方面是因為吳大爺前兩天已經捐了200塊錢;另一方面,還在於他是個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老伴兩個人幾乎沒有勞動能力,就靠著國家補助和簡單的勞動收入生活。

在感動之餘,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吳大爺還為我們提供了一面社會之鏡:這面鏡子,映照出危難之際利他性行為中所包含的互惠意識、社會責任和人格特質,也讓我們理解是什麼樣的人為武漢、為湖北、為中國帶來了希望的光。

01 互惠意識:相信“善有善報”,是對人性的信任

貧困大爺為武漢的第二筆捐款:互惠、責任、人格與利他行為

對於那些曾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應當施以幫助,而不是傷害。——社會學家阿爾文·古爾納德

這句名言裡包含著的互惠意識是被普遍接受的,否則,“善有善報”怎麼會成為我們中國人的口頭禪呢?

在一項模擬日常生活情境的心理學研究中,與對自己常接觸的人相比,人們對第一次碰到而且以後不會再見面的人表現出了更多的自私行為。換言之,人們會對日後與自己有接觸的人表現出更多的利他行為。

參加此項研究的人,也許當時沒有清晰地想著“接受了自己‘好處’的人在以後的生活裡會給予自己什麼樣的回報”,但“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利他行為”這一結果,說明互惠意識已經成為了我們內心深處自然的條件反射。

貧困大爺為武漢的第二筆捐款:互惠、責任、人格與利他行為

可能是由於感恩國家和社會平日裡對自己貧困生活的救濟,對於遭遇困難的武漢同胞,吳大爺有著更強的衝動和意願盡到自己的一份力。在這種情況下,他潛意識裡已經把全社會(當然包括武漢人)和自己的關係當做是互惠同盟,雖然說不上“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也可以說秉持互惠意識的吳大爺有著回報社會的美德。

用這樣類似“成本—收益”的模式分析吳大爺對武漢的二次義捐看起來有失體面,看起來過於功利,然而,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難道“善有善報”不正是對人性的一種信任嗎?難道我們不正要鼓勵這種良性的社會關係嗎?

貧困大爺為武漢的第二筆捐款:互惠、責任、人格與利他行為

“2003年,全中國守護著90後;2020年,90後守護著全中國!”

這是可愛的90後們喊出的震撼人心的口號,正是從互惠意識的角度出發,我們才更能理解其中的力量。

02 社會責任:有一份光和熱,就另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


貧困大爺為武漢的第二筆捐款:互惠、責任、人格與利他行為

互惠意識理論提醒我們人要保持社會關係中的予取平衡。然而,如果利他行為只單純地用這一種理論來解釋的話,那麼我們又怎麼理解人們很習慣於幫助那些難以有所回報行為的弱者呢?

在這裡,我們意識到我們有幫助他人的“社會責任”,我們可以把這叫做“社會責任規範”。

社會責任規範,就是人們應該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不要考慮互惠的交換關係。

我們的社會責任感並不是針對於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的。我們會有意識地只幫助那些有需要,但不是由於自己的疏忽或其他主觀原因才產生這種需要的人。比如一位慈善家,更願意幫助遭遇天災的家庭,而不是流浪街頭的懶漢。

貧困大爺為武漢的第二筆捐款:互惠、責任、人格與利他行為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可能就是一座山”,從作家方方的感慨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武漢以及全國新冠肺炎感染者的無辜和無助。

吳大爺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把幫助武漢人、把參與疫情防控當做自己沉甸甸的責任,他也努力用自己老邁且不再結實的肩膀扛起這份責任!

“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另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待火炬。”——魯迅《熱風》

這,不正是社會責任的生動描述嗎?

03 人格特質:世界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貧困大爺為武漢的第二筆捐款:互惠、責任、人格與利他行為

“聖母特蕾莎”,出生在一個富裕的馬其頓家庭,放棄優越的生活去加爾各答的貧民窟為貧困無助和瀕臨死亡的人服務,她認為應該讓窮人死得像天使一樣。她所創建的“仁愛傳教修女會”在100多個國家設立了500多家慈善機構和場所,數以百萬計的人從中得到了幫助。1979年,她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我們可以隱約地感受到,特蕾莎修女具有著一些獨特的人格品質,而這些品質,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就像有的人更願意幫助他人,而有的人卻更習慣於忽略別人的困境一樣。

心理學研究表明,那些情緒積極、共情能力和高自我效能感強的人更關心人,也更容易表現出幫助行為;而那些自尊心強的人在接受了他人的幫助後,如果不能回以幫助行為,那麼他的自尊心就會受到打擊。

貧困大爺為武漢的第二筆捐款:互惠、責任、人格與利他行為

與利他行為有著更強聯繫的一個人格特質,就是集體主義觀念,即集體主義觀念的人有更多的利他行為。例如,科學家巴隆和米勒的大數據調查就表明:在印度這一相對集體主義文化的國度裡,人們比個人主義的西方人有更強烈的支持社會責任規範。

吳大爺就是這麼一位有著強烈集體主義觀念的人,因為他從小生活在我們這個同樣有著濃厚集體主義氛圍的國家,而已經年逾古稀的他早年親身經歷的集體生活,無疑讓他比其他年輕的後人有著更強的集體主義觀念。面對武漢新冠肺炎疫情,吳大爺怎能袖手旁觀?

“世界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這一刻,是人性的關輝在閃耀。

04 如何增加利他行為

  • 一是減少模糊性,提升責任感


貧困大爺為武漢的第二筆捐款:互惠、責任、人格與利他行為

請反思一下,我們有多少次是因為“有很多人看見他有困難了,別人會去幫助”的想法,而打消了幫助人的衝動?

當我們想到我們只是人群中的一份子而且不起決定性的作用時,就會把助人的責任分散給其他所有人,從而不去幫助弱者。而這樣做的後果,常常是所有人都不採取利他行為導致需要幫助的人被忽視和冷落。

所以通過積極展示自己、提升自我意識、降低模糊性,可以提升責任感、增加利他行為。

  • 二是採取個人化的方式求助

心理學教授傑森的調查表明,對於獻血來說,來自朋友的個人懇求比海報和媒體宣傳要有效得多。

這其中的原理在於,個人化的求助激發了被求助者內心的互惠意識和想在他人心裡留下好印象的慾望。

  • 三是樹立利他主義榜樣
貧困大爺為武漢的第二筆捐款:互惠、責任、人格與利他行為

鍾南山院士就是一個典型的利他主義榜樣,他的事蹟被媒體頻繁報道和曝光後,感動了無數國人。

相信有很多志願前往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正是由於對鍾南山“醫者仁心”的認同而挺身而出的。

甚至,也許還有很多父母在對他們的孩子說:“成為鍾南山那樣的人,是讀書的終極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