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鴻蒙os到底該不該開源?

楊淵濱


不開源的前車之鑑,微軟推得wp手機系統,死翹翹了。要想學習蘋果手機的必源,那就得有蘋果一樣的愛好者才行


A縹緲孤鴻影


鴻蒙必須開源,否則就是死路一條!

這個話並不是危言損聽,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厲害關係。

開源,閉源的利與弊

比較開源與閉源,蘋果和安卓就是最好的例子。

首先,以安卓為例,開源的特性使得大部分代碼透明,無論是誰都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自己的功能,這也是安卓為什麼能成為世界上應用最廣的移動端操作系統的原因。

閉源的好處也很明顯:保證自己產品的“一方淨土”,蘋果除了引以為傲的處理器外,其IOS系統做得也堪稱一絕。所有應用必須在APP store內下載,以防良莠不齊的應用軟件降低產品質量。

但是,二者也各有各的弊端:雖然安卓市場廣,但質量著實不敢恭維,尤其在國內監管機制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大量劣質的APP充斥,嚴重影響了用戶的體驗。很多朋友覺得安卓手機用著用著會變卡,很大程度就是因為這些app的原因,關也關不掉,刪又刪不乾淨,變著花樣的獲取你的用戶權限,浪費了寶貴的系統資源,著實令人頭疼。

同樣的,蘋果的弊端也不小。相信很多人對於蘋果的第一印象就是——霸道!所有的規矩都得官方定了算,用戶想要安裝什麼都必須先通過蘋果的同意。大家在看直播時,經常會看到“不要用IOS打賞禮物”的字樣,就是因為蘋果還要收取30%的渠道費,實在令人不爽。

系統生態圈——鴻蒙最大的難題

我在內容開頭說過,鴻蒙如果不開源,註定死路一條。

原因在於,在當下,閉源這條路的著實走不通,就以移動端為例,蘋果差不多已經把閉源系統玩通透了,從谷歌對於蘋果的策略來看,也從事實上證明了想要和蘋果對抗除了開源再無他法,畢竟質量不夠可以用數量來湊,蘋果成熟完善的軟件體系,目前來看真的可謂沒有對手。

做閉源,蘋果不是第一家。三星、諾基亞、黑莓都想搞自己的閉源系統,但是結果都不怎麼樣。華為雖然在最近幾年非常亮眼,但是在是太年輕了。而且華為並不是一家軟件商,而是通信設備製造商。儘管手機業務佔比在不斷提高,可仍舊是半路出家,距離蘋果還有不小的距離。簡而言之,華為現在賭不起。

相反的,鴻蒙如果開源,又有那些優勢呢?

首先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符合廣大消費者的心理。國內用戶是很反感一家獨大這種情況的,鴻蒙開源能為自己贏得一個好口碑,吸引更多合作方;國外用戶本身對於中國帶有偏見,如果搞個閉源系統,他們不清楚鴻蒙在後臺做了什麼,心裡不踏實,銷量肯定不會好到那裡去。最主要的就是能夠讓用戶放心的去用這個系統,尤其是海外用戶是極其重視隱私的。

其次,開源的特性可以讓更多的組織或個人加入進來,這也是華為希望看到的,一個系統能壽命如何,有沒有活力,關鍵就在於系統生態做的好不好。任總自己也表示:“鴻蒙最難的是如何做好系統生態圈,保守估計也得兩年左右”。更何況鴻蒙是面向物聯網的,要求更高。讓更多的手機廠商和開發者參與到鴻蒙系統的生態中來,遠比華為一家矇頭苦幹效率要高得多


所以說,鴻蒙如果不開源,學蘋果走閉源的路線,註定會失敗的,千萬不敢閉門造車。只有秉承著開放,共贏的商業理念,才能夠讓鴻蒙在未來做強做大!

(最後,看的這麼開心,麻煩點個贊或者關注吧,謝謝~)


愛思考的奧特曼


我個人認為鴻蒙OS想要發展起來,是必須要開源的。

開源和不開源都有各自的好處。開源的系統就比如安卓,代碼都是透明的,所有廠商都能放心去用,不用去擔心谷歌給你留個後門兒什麼的。閉源的系統就比如蘋果的iOS,只有蘋果一家能用,用戶想要安裝什麼應用首先要通過蘋果的同意,在應用中的消費蘋果還能抽取30%的“蘋果稅”,其中利潤非常巨大。

那麼為什麼鴻蒙OS必須要開源不能閉源呢?就是因為蘋果已經把閉源系統這條路給走死了,谷歌也從事實上證明了想要和蘋果對抗就必須開源。三星、諾基亞、微軟不是沒想過搞閉源的操作系統,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華為雖然很強,但已經有失敗的例子在眼前,沒有必要再去撞一回牆。

那麼系統開源有什麼好處呢?最主要的就是能夠讓用戶放心的去用這個系統,尤其是海外用戶是極其重視隱私的。手機系統有什麼權限、上傳了什麼數據到廠商的服務器,很多用戶都要去刨根究底。如果系統是閉源的,用戶就不清楚手機在後臺幹了什麼,他們就會覺得這個系統不安全。再加上很多外國人對中國的產品很有偏見,如果把中國的閉源系統手機拿到歐洲市場去賣,是很難取得銷量的。

其次開源可以讓更多的手機廠商和開發者參與到鴻蒙系統的生態中來。大家都說如果蘋果把iOS賣給小米,小米手機會更好用。但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情,雷軍還不一定敢用蘋果的iOS。因為iOS系統是閉源的,手機買出去之後,系統一切的掌控都在蘋果手裡,用戶所產生的消費和一些“大數據”,都和小米無關了。等於小米只能靠硬件賺錢,最終徹底淪為蘋果的代工廠。這和現在很多手機廠商所強調的“互聯網屬性”是背道而馳的。

所以鴻蒙系統如果想要吸引其它手機廠商一起來用的話,就只有開源一條路可走。因為系統開源了,小米、OPPO、vivo就不用擔心華為控制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反而可以根據各自品牌的特色,來打造不同的鴻蒙系統。同樣的,應用開發者也不用擔心華為會像蘋果那樣收取30%的“華為稅”,這就能夠大大提高開發者在鴻蒙系統上開發應用軟件的興趣。

<strong>

有網友會說說,華為可以學習蘋果,不和其它廠商合作,專心打造封閉的生態環境就可以了,上億華為用戶可以產生足夠的利潤,同時也不愁開發者不願意給鴻蒙系統開發軟件。誠然,學習蘋果搞閉源的OS也是一條道路,但華為的目的應該不僅僅只是一兩億手機用戶。作為一家通信製造企業,華為的根本追求還是打造一個全球化的網絡平臺,讓數以十億人用上華為的產品。而且隨著5G的到來,各種物聯網設備可能都要搭載以鴻蒙為核心的操作系統,華為自己根本沒有這個精力去生產所有的物聯網設備。因此華為需要將鴻蒙開源,讓其它物聯網企業都參與起來,共同打造以鴻蒙系統為核心的5G生態。


貓眼看數碼


鴻蒙必定開源。

如果你是市場上第一家的操作系統公司,那麼你可以選擇開源,也可以選擇不開源。到目前為止,作為市場上兩家操作系統開拓型的公司。他們都選擇了閉環系統,第一是微軟的Windows,第二是蘋果IOS。



如果你是首家公司,那麼搭建應用環境相對是容易的,因為市場上沒有其他的選擇,所有的應用開發商必須基於你的系統做他們的開發平臺,等於你壟斷了這個市場。如果你可以壟斷市場,為什麼你還要選擇開源,沒有必要的。

但是作為第二家公司,那麼往往就會成為第一家公司的挑戰者。在並不佔據市場先機的情況之下,為了拉攏更多的廠商支持自己的操作系統,打造自己的生態環境,那麼選擇開源無疑是最優的方案。開源才能給別人信心,才能讓別人更加擁抱這樣開放的環境,如果別人也可以作為這個系統的貢獻者參與進來,那麼別人也必然更願意接受和支持這樣的系統



糰子舉安卓作為一個例子,安卓系統還不太穩定,生態環境也比較脆弱的情況下,如果安卓不開源,那麼手機廠商會嚴肅地考慮自己開發自己的操作系統取而代之,或者跟市場上第三家操作系統供應商Windows phone合作。如果當時的市場領導者三星在出貨量巨大的情況之下開發自己的系統,無疑對android具有極大的威脅,Android及時選擇開源,穩住了其他廠商像華為,小米,這樣才成就了android。華為積極地參與android社區的各種開發,也是因為自己覺得是安卓的一部分,甚至是主導的那一部分,才會全情的投入,貢獻各種各樣的優化,比方控制文件的碎片化和方舟編譯器。

最後糰子認為,鴻蒙想打造類似的環境,那麼必然是開源的,因為未來爭搶的不止是手機系統,而是物聯網的通用操作系統,只有開源才能團結能團結大多數打擊,打擊該打擊的少數。。如果贏得了多數物聯網大供應商的支持,那麼鴻蒙一定可以取勝。


滾滾糰子


事實上這兩條路其實都有成功者。比如開源的巨大受益者安卓操作系統,以及不開源的iOS,同樣獲得一大部分用戶的支持。那麼對於華為來說,目前其實已經有兩個樣本可以學習,但是否適合自己就要根據現實情況來決定,而不是說單純的從利益角度或者市場角度來考慮問題。

首先我們說如果做一款開源操作系統的話,顯然是要面臨和安卓直面競爭,那麼鴻蒙操作系統的市場號召力能夠有安卓操作系統這麼強嗎?短時間內我個人覺得還是很難做到這樣的高度,原因就在於安卓已經發展了快10來個年頭,這其中國內廠商包括三星這樣的巨頭也都在打磨安卓操作系統,安卓操作系統也早已不僅僅只是一款手機操作系統,它已經延伸到了包括平板一部分的PC,還有大屏時代。

所以如果開源的話,華為要想清楚的是除了自家的系列產品,其他廠商誰會加入,我個人覺得,就目前這個競爭狀況來看的話很難,因為華為本身就是一個手機廠商,其他廠商採用華為自己的操作系統的話,從競爭從品牌影響力以及從市場狀況來看的話,對其他廠商可能都不是很有利。

所以我們發現,無論是高通還是谷歌,都是作為一個第三方來提供相應的核心軟件,以及核心硬件層面,才能夠讓很多廠商放心的去使用,但對於華為來說,在核心層面有自己的處理器在軟件層面也將有自己的鴻蒙操作系統,那華為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手機廠商,所以難免有用戶會擔心華為過度的使用,全力來保護自己。

那麼既然開源無法做到的話,那麼模仿蘋果的不開源狀態是否可行呢?也有很多案例已經證明單純的模仿iOS的閉環其實是不太可行的,此前就有微軟的windows phone,學習iOS的機制,結果是慘敗,最終連一丁點的市場份額也沒有留下。所以封閉的環境其實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也是需要整個行業的創始者才擁有的權力,蘋果作為智能手機的引領者,當然是享受這個權力的,但對於華為來說,只不過是智能手機界最重要的一環,還遠遠達不到創始者。

所以剩下的一條路其實只有半開源狀態了,相比於其他兩家來說,鴻蒙操作系統既需要市場環境的繁榮,又需要提升自己的運行機制和運行環境,所以一方面要更加的開放對於軟件廠商來說提供更大的條件和權力,但另一方面又要加緊監管,比如說對於軟件運行環境的整體把控,這也是需要華為去認真做的事情。






互聯網的放大鏡


別天天琢磨所謂鴻蒙系統了,就和智慧屏一樣,考驗的就是你的智慧。不是說華為沒有在研發手機系統,其他手機廠商相信也是在研發,三星的那套也已經部分投入市場,但是能證明什麼?天天趕超這個,滅掉那個?人家咋就那麼仁慈讓你發展呢?一棍子弄死你不就踏實了?別說啥自主技術,真讓你用老年機,你試試呀!各位有幾個可以放棄現在的智能機,換成老年機堅持一個月的?至於系統,我還有大唐系統呢,你不信?只要資金足夠,一年時間我就能拿出來,沒啥難度,至於好用不好用,能不能普及,管我屁事!?


大尾巴狼飛呀飛


感謝您的閱讀!

必然不會開源!

但大家覺得,鴻蒙系統可能會有兩條路:

  • 類似於iOS系統的必源之路。
  • 類似於安卓系統的開源之路。

我們先探討華為系統會不會開源呢?會不會像安卓系統那樣開源呢?我覺得不可能。這裡從安卓系統開源帶來的弊端考慮的,誠然安卓系統的開源,讓安卓系統迅速打造了生態,真正做到了和蘋果系統分庭抗禮。

在一份數據中,中國安卓系統78.4%的佔有率;而iOS系統的佔比為21.5%。看似繁花似錦,卻“危機四伏”。

安卓系統的劣勢就是開源,確實它帶來了開發者,帶來了生態,卻導致了碎片化。安卓系統的碎片化,會導致各家安卓系統各不相同,不同的手機,需要不同的適配,一款App可能要考慮多個安卓市場的需求,反而讓開發者“不堪重負”,最終開源導致了安卓系統的“破滅”!

鴻蒙系統開源,終究會帶來類似於安卓系統的“碎片化”!

我們不否認,鴻蒙系統在前期的問題就是生態,如果不打通生態,很可能會影響鴻蒙系統的前期落地,所以,有人問:到底要不要先開源?後必源。

必不會出現先開源,後必源。如果前期妥協,後期想收回,那就是難上加難,鴻蒙系統想要有可持續發展的話,還是會學習ios系統,這樣才能讓鴻蒙系統更安全,後期不會出現“碎片化”!

因此,必然不能進行開源。


LeoGo科技


華為的鴻蒙系統在發佈之前,開源還是閉源就引起激烈的討論。開源的好處是什麼?當然是影響力大。試想,中國品牌手機廠商那麼多,如果鴻蒙系統獲得它們的認可,小米、OPPO、VIVO、聯想、魅族等各自搭載了各具特色的鴻蒙系統,那效果絕對具有衝擊性。當然,閉源也有閉源的好處。如果華為將鴻蒙系統閉源,專心打造自己的生態環境,利潤絕對可觀。要知道華為去年銷售的手機就有2.4億部,而且華為在全球影響力大,不愁手機應用廠商不給它做APP。

但華為最終選擇了開源。2019年8月,華為常務董事、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宣佈華為推出自有操作系統鴻蒙OS,並同時宣佈鴻蒙OS系統開源,建立鴻蒙系統開源基金,廣邀全球軟件開發者積極為鴻蒙系統做APP。從這看出,鴻蒙系統一開始就是面向全球,積極打造能夠滿足全場景流暢體驗、架構級可信安全、跨終端無縫協同及一次開發多終端部署的新一代操作系統。未來是萬物互聯時代,接入物聯網的設備形式非常多,包括PC、平板、穿戴設備、VR以及智能電視、智能音響、智能冰箱等智能家電以及汽車等。鴻蒙系統能夠跨終端無縫協同,如智能手錶上沒有攝像頭,可以用手機上的攝像頭。

此外,與安卓及蘋果操作系統基於宏內核技術不同,鴻蒙使用微內核技術。宏內核技術是指除了最基本的進程調度、內存管理等外,文件驅動、網絡協議等其他許多功能都包括在裡面。其優點是開發較容易,畢竟操作系統的絕大部分功能就在裡面;缺點是穩定性差,只要其中一個功能模塊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整個系統崩潰。微內核技術則相反,除了進程調度、內存管理等基本功能外,其他模塊都不具有最高權限,即便一個模塊出錯也不會造成系統崩潰,系統穩定性高。宏內核技術就像有人用多米諾骨牌組成一幅精美的圖畫,有一張牌出錯,整幅畫就完了。而微內核技術是把這幅畫分成若干部分,即使一部分出錯,其他部分也沒事。另外從安全性來說,宏內核技術相當於一套大房子,只要拿了大門鑰匙,可以進入每一個房間;而鴻蒙使用的微內核技術,相當於每個房間都有不同的鑰匙,安全性大大提升。

未來,鴻蒙系統即便得不到其它廠商的認同,但光憑華為自己做的終端設備也讓它可以繼續生存下去。而且華為是不會停止鴻蒙系統的開發和完善的。作為一款開源系統,它應該可以存在很長的時間。


血染戰旗紅


鴻蒙不開源最好,憑什麼要開源給其他國產手機廠商以及國際上的廠商使用,美國整天想著如何制裁華為中興,什麼亞太徘徊戰略,制裁中國反制伊朗,我算想明白了,美國製裁中興華為,就是想看看中國最先進的國產手機制造到了哪一步,美國明的搞不到中國手機制造到了哪一步,就來暗的,美國打壓中興華為無非就是想通過這種途徑看看中國的手機制造到了哪一步,主要是小米OPPOvivo等等國產手機廠商太不爭氣了,不能像華為一樣自主研發處理器和系統,如果他們能像華為能自主研發處理器和系統,我想中國政府早就對美國政府採取反制措施了,就會全面禁止安卓iOS蘋果win英特爾進入中國了,如果採取這樣的反制措施,美國政府就不敢在華為中興面前這麼囂張了,美國政府就是白眼狼,不會感恩的,中國老百姓為蘋果帶來多少效益,貢獻了多少部蘋果手機,難道美國政府心裡沒有數嗎?還對中國的中興華為這樣?難道美國政府從來就沒有想過是中國政府禁止蘋果,美國損失大,還是美國政府禁止華為中興中國損失大,反正如果美國政府如果不對華為中興採取解禁措施,本人從即刻起購買手機只考慮國產,什麼時候美國政府對中興華為採取解禁措施,本人再重新考慮蘋果,打倒蘋果,蘋果滾出中國。


蘋果水軍軍


如果選用Linux內核,那麼只能選擇開源,要麼就像Android一樣,一部分開源,另一部分用聯盟方式進行授權!如果選用unix內核就可以選擇閉源,但是要付費。但是閉源的情況下如何支持Android的應用??那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開發底層!沒有應用的操作系統,最終還是會淪落成Windows phone。

Linux和unix 難道不是外國的? ARM授權不是外國的?Java不是外國的? 自己開發一門語言?framework、library、ide工具就夠喝一壺的了!這是整個體系,不要只看到問題的表象。不要以為只有一個os制約著我們!

話有點多,明白的人自然知道我在說什麼,點個贊讓我知道頭條裡還有明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