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官场文化:副科长主持工作两年,最后科长不是我,原因令人深思

职场的残酷在于“不确定性”,职场的魅力也在于“不确定性”。当你认为这个位置非你莫属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别人;当别人觉得这个位置非你莫属的时候,最终的结果也不一定是你的。

后台有一位朋友留言说,“自己辛辛苦苦一直很努力,副科长主持工作两年,最后科长不是我”,言语中充满了无奈,不解与迷茫。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辛辛苦苦等待的位置,最终却花落他家。

第一个原因,副科长是业务能手,科长才是管理人才

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劳动模范不一定能够担任领导。付出才会觉得委屈,不付出肯定会没心没肺。从这位朋友的牢骚抱怨能够感觉出来,他可能付出了很多,甚至是倾囊付出。也许正因为他的“业务付出”,让领导觉得可以再利用一段,再从他的身上挖掘一点事业价值。但是一定要记住,业务付出和成绩不能等同于管理能力。科长是管理,副科长是业务,两者不能完全划等号。如果副科长不在管理和上下左右协调上展示自己,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为别人“做嫁衣”而已。

第二个原因,爱拼才会赢,拼了命并不等于“爱拼”

所谓爱拼才会赢,并不是低头苦干,也不是拼命死干。很多人都把这句话理解错了。真正的“爱拼才会赢”,指的是学会“拼接”各种资源和人脉,学会朝着领导心里极度渴求的价值,才会真正达到“会赢”的效果。我想这位朋友肯定没有优质的社会关系和资源,至少他没有利用和“拼接”好现有的资源。在他等待领导青睐任命的时候,别人“拼接”了更多的资源,通过“一群人”的实力与这位朋友“明争暗斗”,谁强谁弱,早就有了“定论”。

第三个原因,科长不是单纯的“职务”,科长代表领导的“价值导向”

领导是什么样的人,科长的人选必然是什么样的人。有些人认为,一身正气就会火速发展起来,有些人认为,上蹿下跳才会发展更快,其实这些都是天真幼稚的想法。工作辛苦是一回事,领导“认同”是另一回事。你必须认同领导这个人,必须认同领导这个团队,必须认同领导的价值观和利益观。换句话说,领导是个很俗的人,你就要努力让自己俗不可耐,领导是个高尚雅致的人,你也要把自己闹成“精装修的样板间”。这位朋友也许没有理解,科长这个位置根本不是单纯的职务,科长代表着领导的做人风格,也代表着对人选的“风骨”导向。

祝愿这位朋友拨云见日,早上日见到“风雨后的彩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