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先别急着骂,看看引起国人愤怒的“病夫”是咋回事

2月4日,美国著名媒体《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和新冠肺炎有关的评论文章,标题是《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 (https://www.wsj.com/articles/china-is-the-real-sick-man-of-asia-11580773677)。

文章作者是保守派外交学者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这篇文章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2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线上记者会上对他点名批评:“这位叫作沃尔特·卢瑟尔·米德的作者,你应该为自己的言论、你的傲慢、偏见和无知感到羞愧。“


显然惹祸的是“亚洲病夫”这个说法,但多少人知道这个词语的由来呢?多少人又看过这篇惹祸的文章呢?


“病夫(sick man)”一词,最早起源于“欧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 是西方人自19世纪以来对陷入经济困难或衰落中的欧洲国家的形容,最初即指奥匈帝国,因为昔日曾强大一时的奥斯曼帝国己无法恢复以前强盛的局面,而是持续走向衰落,被喻作“欧洲病夫”,后来西方媒体「Sick Man of ××××」批評很多政府政策失当造成该国陷入困境,如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甚至美国等都曾經被批評是欧洲病夫、美洲病夫,这个词汇在西方语言中应该属于使用了一个多世纪的并不新鲜的表达法(cliche), 在西方文化并不存在很强烈的感情色彩,更不存在对该国人民的讥讽或者嘲笑、侮辱的意思。谓予不信,请看下列媒体问题截图:

先别急着骂,看看引起国人愤怒的“病夫”是咋回事


上图是美国著名的福克斯新闻网商业频道2019年10月5日的文章,标题为《德国成为“欧洲病夫”》,认为德国经济在当年4月到6月增速仅仅为0.4%,为六年来最低,处于经济衰退的边缘,文中视频引用美国驻德国大使的话说,欧洲国家都羡慕美国经济,洋洋自得之情溢于纸上。这个标题加上大使的言论,构成了对德国的侮辱了吗?显然,德国没有觉得,因为没有听说德国人民很受伤,德国外交部也没有发起抗议。


先别急着骂,看看引起国人愤怒的“病夫”是咋回事


这是美国《国家事务》杂志(政论性季刊)2005年对俄罗斯经济的评论,标题为《俄罗斯是欧洲病夫》,指出俄罗斯存在严重的人口结构问题,会对其社会、经济、军事和国际影响带来重大影响。俄罗斯和美国一直针尖对麦芒,但也没有听说俄国因为被称为欧洲病夫而抗议美国媒体。

先别急着骂,看看引起国人愤怒的“病夫”是咋回事

这篇文章来自于欧洲网上杂志《The New Federalist (新联邦主义者)》标题为《欧洲是地球病夫》,是说整个欧洲都有病!好嘛,一下子把整个欧洲都骂了,看来是自己骂自己,但也没有引发抗议,没有其他欧洲人骂编辑是数典忘祖的欧奸。


先别急着骂,看看引起国人愤怒的“病夫”是咋回事


这是著名的《德国之声》2019年4月29日的文章,标题为《为什么意大利仍然是欧洲病夫》,认为意大利经济自从金融危机以来虽然有所增长,但是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意国之病始于几十年前,但变革的希望渺茫。


看看这家德国媒体嘴够欠的吧,指出这个国家过去和现在的毛病不说,还说人家未来也黑暗,我都想抽它,可是意大利的爱国者竟然一声不出,没准意大利人还叫好,骂的好!早该骂这些无能的政客了!


先别急着骂,看看引起国人愤怒的“病夫”是咋回事

西方媒体不仅仅骂别的国家是病夫,连自己的国家也一起骂,上图是著名的英国《金融时报》2019年4月18日关于英国脱欧的一篇文章,标题为《英国再次成为欧洲病夫》!


先别急着骂,看看引起国人愤怒的“病夫”是咋回事

这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标题为《20世纪70年代表明英国已经重新沦落为欧洲病夫》!文章说,英国得病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常年卧病,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命不久矣!


先别急着骂,看看引起国人愤怒的“病夫”是咋回事

《外交政策》是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创办,这篇文章的标题是《美帝国是21世纪的病夫》!文章是说美国首都政治精英们的无能将使得美国被出售给出价最高者,使得美国即将分崩离析!文章明目张胆的讽刺挖苦说自己国家是“病夫”不说,还胆大包天的公然对美国的国徽进行了篡改,本来美国秃鹰两个爪子上抓的是和平之箭和橄榄枝,现在给换成了美元!国徽可是国家的象征啊,媒体这么做,这不是践踏国家尊严?这西方媒体也太厚颜无耻了,国徽、国旗也是能拿来侮辱的吗?可惜美国爱国者和美国政府好像都跟瞎了一样装作没有看到!


先别急着骂,看看引起国人愤怒的“病夫”是咋回事

这是美国著名财经媒体《彭博新闻社》的文章,题目为《美国是发达国家中的病夫》,主要内容是说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不像他们自以为是的那么高!


有朋友可能说了,西方媒体以上讽刺的都是发达国家,人家发展的好,有自信,所以不怕骂,但是如果你讽刺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估计就得挨骂,毕竟可能会伤了人家的民族自尊心。好,我们看下图:


先别急着骂,看看引起国人愤怒的“病夫”是咋回事


CIDOB是一家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智库,成立于1973年,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研究。这篇文章的标题为《突尼斯是北非的病夫》,指出突尼斯的政治经济发展方面的弊端,突尼斯也是多次被西方国家殖民,后来获得独立,应该也是经历过很多年屈辱的历史,但似乎它对被称为北非病夫也不以为意,其外交部和人民均没有进行抗议。


总结

sick man of XX (即XX病夫)是英语惯用法,经常用来指某个经济上或者政治上出了问题的国家,一般不涉及对该国人民的侮辱,也就是说这个词是指国家或者国家的治理者即政府的,最早用于对19世纪不断衰落的奥匈帝国的描述,后来广泛被西方媒体经常使用来描述陷入经济或者政治困境的国家,即你这个国家病了,需要吃药。作者从互联网上搜索了一系列文章标题来证明西方媒体特别是美国、英国的媒体称其他国家甚至自己国家为XX病夫,很少有国家认为这是奇耻大辱而举国抗议,可能外国人都不那么自尊或者不那么脆弱吧。


我们中国人民认为具有侮辱意味的“东亚病夫”一词何时、由谁先开始称呼中国的呢?原来最早使用这一词语的应该还是梁启超,并非西方人,梁启超的本意是批评国人精神上的羸弱,激发国人振作。而后来的影视作品比如关于李小龙或者霍元甲的电影,出于艺术创作的需要,则把该词用作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蔑称,上升为外国人蔑视中国人、辱华的高度,从而赋予了一个英语中常见的惯用法以强烈的感情色彩。今天的中国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骄傲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应该有更宽广的胸襟,更包容的态度,面对来自全世界的如潮赞美而不骄(中国四十年的发展举世瞩目,国际社会赞扬的声音不绝于耳),听到别人不友好的批评而不怒(你发展了,自然就会引起世界的注意,被别人评头论足甚至吹毛求疵也在所难免,谁让你优秀呢?),以平常心专注于自己的发展,努力让自己更优秀,以此证明自己绝非病夫,而是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很健康发达的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