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中国哲学浅谈——荀子为何认为人性本“恶”,孟子错了吗?(2)

上文提到了孟子行善论,但是他的“为之”,是一种诱导,今天我们分析下荀子对于孟子的行善论反驳。(以下章句摘自荀子《性恶》)


中国哲学浅谈——荀子为何认为人性本“恶”,孟子错了吗?(2)


  一、论人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 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 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 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翻译: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人的本性从一生下来就有贪图私利之心,因循着这种本性,人与人之间就要发生争夺,也就不再讲求谦让了;人一生下来就好忌妒仇恨的心理,因循着这种本性,于是就会发生残害忠厚善良的事情,这样忠诚信实就丧失了。人生来就有爱好声色的本能,喜好听好听的,喜欢看好看的,因循着这种本性,就会发生淫乱的事情,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就都丧失了。既然这样,放纵人的本性,顺着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发生争夺,就会违反等级名分、扰乱礼仪制度的事,从而引起暴乱;所以,—定要有师长和法制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才能确立合乎等级制度的正常秩序,实现社会的稳定。所以,人性本恶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辨析:开篇荀子就提出观点,人性本恶,善是人为,和上文我们说孟子性善论的“为之”一样,所以古人把人为称作“伪”。这段和孟子行善论中提及的儒家仁、义、礼、智是不一样的,荀子认为人性中存在:自私、嫉妒、耳目之欲、争夺,所以我们才需要法制教化,指定礼仪,制度完善以后社会才会稳定,所以人性恶的观点是很明确的!

中国哲学浅谈——荀子为何认为人性本“恶”,孟子错了吗?(2)


二、论人性恶

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 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 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 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 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翻译:孟子说:“人要求学习的,就是人性的善。”这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不曾懂得人性,不了解本性与后天人为之间的区别。本性,是天生的,是学习不来的,也不是后天人为的。礼义,是圣人制定的,通过学习人们就能得到,经过努力就能做到。不可能通过学习,也不可能是人为,而是先天自然生成的,这就是本性。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可以经过后天人为的努力实现的,就是人为。这就是本性与人为的差别。一般人的本性,眼睛可以看东西,耳朵可以听声音,看的清楚离不开眼睛,听的明白声音离不开耳朵。所以,眼睛清晰、耳朵清楚,不是可以学习到的,这是很清楚的了。

辨析:这一段算是荀子真正说到点子上面,性本来就不是”为之“、人为、伪等等能表论的清楚的(也包括荀子本人),大家争论的焦点无非是”性“的本源。那么本源的东西,如果通过学习的来,就不是本性,本性是先天的、人从出身那一刻开始就自带的属性,那这个属性不是孟子说的善,因为孟子的善是需要”为之“,所以孟子的性善论就是错的,然后荀子结论就是——性恶,假如两个人争论性的问题上面,荀子有理有据,但是最后的结论,似乎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公孙龙的《指物论》中我们讨论过,思维之所指,两者是用一种思维影响我们另一种思维,其中荀子思维比孟子思维更加清晰,论证充实,更能迷惑人)

中国哲学浅谈——荀子为何认为人性本“恶”,孟子错了吗?(2)


三、论性恶论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曰:若是则过矣。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 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 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 聪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见长而不 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 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 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 矣,其善者伪也。


翻译:孟子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们作恶只是由于丧失了本性的缘故。”这样说法是错误的。如果人的本性生下来就脱离了它固有的自然素质,那就一定要丧失本性。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恶的就很清楚了。所以说资质的美和心意的善良,就像视觉清晰离不开眼睛,听觉清楚离不开耳朵—样。如果人的本性生来就脱离他的素质,一定会丧失它的美和善,这样,人性本恶就是很明显的了。人的本性,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衣,累了想休息,这是人的情性;如果人饿了,看见年长的吃,并不抢着吃,这是为了要谦让;累了却不敢要求先休息,这是为了要代替长辈劳动。儿子对父亲谦让,弟弟对哥哥谦让;儿子代替父亲劳作,弟弟代替哥哥劳作,这两种做法都是违背了人的本性,背离了人的情欲的。但是这是孝子遵循的原则,是礼义的制度。所以依从人的情欲和本性就不会有谦让了,有了谦让就违背了人的情感本性了。所以,人性本恶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辨析:这个辩驳和二论一样,同样讨论的性,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如果性是善良的,本性又是天生具备的,那怎么会丧失?所以我们假如这句话是孟子说的,那么二论和三论。只能说明孟子在论证行善上有问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点,有关孟子有关性善方面著作中是没有二论和三论的观点,到底是荀子有意为之,还是历史上孟子真有这样的著作,但是经过后世儒生们删除,我们就不得而知。

四、论性恶论

孟子曰:“人之性善。” 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是善恶之分也矣。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哉?虽有 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恶。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 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埶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 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 今当试去君上之埶,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 与也。若是,则夫强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翻译:孟子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是不对的!天下古今所称的善,是指端正顺理,合乎礼义,遵守社会秩序;所谓的恶,是指偏邪险恶、悖逆作乱、违背社会秩序的。这是善良与邪恶的区别。如果真以为人的本性就是合乎礼义法度,遵守社会秩序的,那么又要圣王做什么用呢?又要礼义做什么用呢?即使有圣王和礼义,还要在合乎礼义法度,遵守社会秩序上增加什么呢?今天看来不是这样,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古时的圣人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认为偏邪险恶不端正,违背社会秩序而不安定,因而建立君主的权势来统治他们,彰明礼义来教化他们,兴起法度来管理他们,加重刑罚来禁止他们违法乱纪,使天下全都达到安定而有秩序,合乎善良。这就是圣王的治理与礼义的教化。如今试一试,如果去掉君主的权势,而不用礼仪的教化,舍弃法制的治理,而不用刑罚禁止违法乱纪,就此观察天下人民的之间的关系。那么就会强者伤害弱者,多数人欺负少数人,不久天下的人就会发生悖乱而互相残害。所以,人性本恶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辨析:这一段,就有点莫须有的观点了,荀子说,既然人性本善,那么根据善的定义,应该如下几个含义——仁、义、礼、智,那么大家都有这个本性,那孟子为何还要让大家学习礼仪、尊崇圣人呢?整个世界都是善良的,就没有什么需要标榜的人和事。大家不要以为这样就觉得荀子是对的,因为他完全割裂了 孟子有关善的”为之“说,孟子的善是,人本性中有善,我们要为之——通过学习圣人、礼仪、推行法度等等,让我们扩大善的方面,减少不善(或者对立面”恶“)的发生。看似荀子辩驳的很正确,但是不要忘记了,孟子性善确实是有”为之“成分在里面,然后发扬性善,而荀子狡猾之处在于,他攻讦孟子不顾”为之“,然后用善的定义,推翻善,进而得出恶,其实也是一种莫须有而来的结论,就好比我前文谈到对佛教的认识,进而攻击是一样的——众生皆是佛,哪里还称作佛?你是佛,我是佛,平等条件下,大家就不需要额外搞”佛“这种玩意了,之所以有佛,必有你、我、他不平等的地方(我没有提出与”佛“的对立面——禽兽,我只是对这个观点提出异议,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同样的,荀子认为既然孟子认为人性善,我们就不需要学习礼仪教化等等儒家推崇的。我们学习的目的在于,人的本性恶(观点),所以需要通过学习来摒弃人性的恶。

中国哲学浅谈——荀子为何认为人性本“恶”,孟子错了吗?(2)


通过对人性的争辩,我们要知道古人的哲学观点,以及辩驳的方式,了解背后的逻辑,同时,我们不能因为古人的观点而影响了你那本来空无一物的思维(公孙龙《指物论》),这个留在下节具体讨论,思维对人性的认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