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閃電戰的經典戰例--項羽大勝劉邦的彭城之戰!

西楚霸王項羽是中國歷史上勇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項羽的一生短暫而輝煌,他曾經創造了兩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一次我們歷史書上所熟悉的破釜沉舟的故事,項羽所率領的5萬楚軍在鉅鹿之戰中大破40萬秦軍。另外一次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大家相對比較陌生的彭城之戰。

閃電戰的經典戰例--項羽大勝劉邦的彭城之戰!

彭城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05年,即漢高祖漢二年。這場戰役是四年楚漢戰爭中劉邦一方遭遇的最大敗仗。項羽所率領的3萬精銳楚軍騎兵在短短的半天之內就擊潰了劉邦率領的56萬漢軍,劉邦嚇得拋妻棄子,狼狽逃竄,差點性命不保。

項羽如此的戰績可謂十分符合後世對閃電戰的定義:機動靈活,以少勝多,打得敵人蒙圈不知所以。

那麼這場戰爭是如何爆發的呢?劉邦何以一敗塗地呢?如此的戰績為何無法挽留項羽最終敗亡的命運呢?

閃電戰的經典戰例--項羽大勝劉邦的彭城之戰!

一.戰爭爆發的背景

彭城之戰爆發在項羽大封天下諸侯的第二年,也就是說滅秦之後僅僅過了一年,當初攻入關中的諸侯聯軍內部就發生了嚴重的分裂。

早在公元前206年5月,由於利益分配不公漢王劉邦和齊國田榮在東西方同時起事,拉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首尾難顧的項羽把主要精力用來對付距離彭城比較近的齊國,從而給了劉邦迅速發展的機會。

在拜韓信為大將軍後,漢軍平定三秦,威震諸侯。同時項羽所率領的楚軍主力也深陷對齊國的戰爭泥潭中。於是劉邦在蕭何和張良的輔助下,一方面聯合對楚霸王項羽心有不滿的諸侯勢力,另一方面通過武力手段打擊消滅依附楚國的諸侯勢力。

閃電戰的經典戰例--項羽大勝劉邦的彭城之戰!

公元前205年3月,劉邦傳檄天下諸侯,揭露項羽殺害義帝楚懷王的罪行,麾下聚集各類諸侯聯軍56萬準備一舉消滅項羽。4月,恰逢項羽都城彭城防務空虛,聲勢浩大的諸侯聯軍一舉攻破彭城。

二.項羽反擊,劉邦慘敗

失去後方大本營的項羽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如果此時項羽率領大軍回師救援,就會陷入被齊國和劉邦軍前後夾擊的危險境地。即便是楚軍主力回師救援,面對佔絕對優勢和以逸待勞的漢軍也難以取勝。

閃電戰的經典戰例--項羽大勝劉邦的彭城之戰!

面對這樣的困局,只有採取速戰速決的策略才能帶領楚軍走出絕境。於是楚霸王項羽制定了一個大膽的作戰計劃,留下主要將領和楚軍主力繼續攻打齊國,自己則親自率領3萬楚軍精銳騎兵打漢軍一個出其不意。

當年的鉅鹿之戰項羽敢這麼幹,如今項羽依然有這個自信和勇氣。三萬楚軍疾馳南下,以閃電般的速度迅速擊敗彭城外圍的漢軍,樊噲等漢軍諸將都被擊潰。

緊接著項羽趁夜進軍,在前方漢軍潰敗的消息未傳到彭城之前,率先繞到漢軍的後方。在天未亮之際,楚軍向彭城的漢軍發動了突然性的猛烈進攻。戰鬥從早晨一直打到中午,不明白情況的漢軍立刻亂成一團,被項羽在彭城近郊斬殺十多萬人。

閃電戰的經典戰例--項羽大勝劉邦的彭城之戰!

尚沉浸在之前勝利的喜悅之中的劉邦被項羽徹底打蒙,拋棄了家人,落荒而逃。項羽率軍窮追不捨,又在彭城南方的60裡處殲滅了十多萬漢軍。

繼續南逃的劉邦想用呂梁山的險要地形來抵抗項羽的進攻,結果卻在立足未穩之際又被項羽追上,漢軍又被斬殺了幾萬人。

驚恐之下的漢軍士氣徹底崩潰,項羽在今安徽靈璧又追上漢軍逃兵,再次斬殺漢軍十餘萬人。爭相逃命的漢軍逃入睢水,被淹死者不計其數,“睢水為之不流”。至此,劉邦的五十餘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閃電戰的經典戰例--項羽大勝劉邦的彭城之戰!

所幸的是,突然間的惡劣天氣阻擋了項羽進攻的步伐。劉邦才得以率領十多名騎兵逃脫,有了日後東山再起的機會。

三.戰後格局

彭城之戰的勝利讓原先依附於劉邦的諸侯又轉投到項羽帳下,就連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和妻子呂雉也被項羽軍俘虜。此戰表現了項羽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華,讓世人見證了閃電戰的強悍威力,一舉扭轉了楚軍此前的不利局面。

閃電戰的經典戰例--項羽大勝劉邦的彭城之戰!

對於劉邦一方來說,彭城之戰的失敗讓劉邦之前的努力和謀劃都付出東流。但是值得稱道的是,劉邦並沒有因為此次的慘敗徹底喪失與項羽對戰的勇氣。

失敗後的劉邦回到關中,靠關中地區優越的地理優勢和人口物質優勢繼續與項羽對抗。更為重要的是彭城之戰的前後都發生在項羽統治的腹地,劉邦的大後方並沒有受到根本性的損失。

也正是因為彭城之戰後項羽並沒有一鼓作氣的追擊消滅劉邦,才給後來的自刎烏江埋下了伏筆。

雖然彭城之戰是項羽一方在局部戰爭當中取得了大勝,但是從根本上改變不了項羽最終失敗的命運。遭遇如此大敗的劉邦尚有勇氣東山再起,面見關中父老。烏江邊上身邊尚有二十八騎的項羽卻無顏面見江東父老,拒絕渡江自刎而死!

閃電戰的經典戰例--項羽大勝劉邦的彭城之戰!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千百年來,楚漢戰爭中劉邦和項羽的成敗得失,總是後世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彭城之戰的前因後果也可以說是劉邦和項羽兩人不同性格和不同命運的一個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