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故事的13種結局方式

故事的13種結局方式

根據《關於小說結局的十三種方式》整理,原作者馬原,中國當代“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作家,其著名的“敘述圈套”開創了中國小說界“以形式為內容”的風氣,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

在20世紀以前的文藝作品中,最經典的莫過於以下五種結局方式:

一、死

魯迅說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部分毀滅給人看,這和用死亡去結束一次敘述的行為相當恰切,尤其能體現傳統的悲劇美學原則。

當然傳統悲劇美學的價值毀滅僅僅是一個方向,還有一種是由錯位的死帶來強烈的缺撼,這個缺撼本身就有一種缺撼美。

二、大團圓

簡單來說,就是絕不跟觀眾為難,這是好萊塢百年來長盛不衰的主要秘訣。

三、詩意

顧名思義,就是像詩一樣給人以美感,意味深長,回味無窮。

四、揭謎

推理題材的文藝作品較為常見,前期不斷設置謎題,逐漸構築起一個連鎖的巨大的謎團,最後抽絲剝繭,將謎底一層一層揭開。

五、解嘲

因被人嘲笑而自作解釋,常見於喜劇題材中。因為喜劇很難以一種很鄭重其事、很壓抑很強烈的方式,來為一個喜劇人物最終畫上句號。

20世紀上半葉,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戰爭對西方哲學的演變造成很大的衝擊。以薩特為代表的存在主義開始盛行,20世紀哲學中的虛無主義也開始氾濫。

這種哲學思潮催生了“現代主義運動”。荒誕(荒謬)和虛無成為20世紀最主要的文學特徵。在這段時期的文學作品裡經常能看出完全不同於傳統的結束方式。

六、有去無歸

可以說是故意走向虛無的一種美學方式,有時能帶來傳統悲劇美學的悲壯和莊嚴感。

七、夢魘

即噩夢,也比喻非常可怕的事。

比如卡夫卡的小說,人莫名就陷到一場官司裡——這是《審判》所講的故事。而《城堡》講的是你接到某一個指令,讓你到城堡裡去辦事情,城堡就在你視線所及的地方。但是當你往前走,你無論怎麼走都走不到,這像民間傳說的“鬼撞牆”,走著走著又走回來了,你怎麼往前走,城堡總在前面,在遠處。

八、循環往復

週而復始,去而復來,反覆進行,無休無止。

九、得而復失

付出很多,最後卻什麼都沒得到。這種方式非常直接地顯示出生活本身的虛無色彩。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老人與海》。老漁夫桑地亞哥費了那麼大的力量,歷盡結果卻只帶回去一具毫無用處的魚骨架。

十、走出敘事人視野

在沒有辦法的時候,走進自己也看不清的一種狀況,走出敘述人的視野,故意消失掉。

和“有去無歸”走入虛無的方式相比,可能更多呈現出生活本身的無奈,個人不能夠對生命充滿熱情、能動地使生命有意義。

十一、以死亡來終止

當故事講到一定程度,由於故事本身的無奈,使得故事的結束只能停留在死。

博爾赫斯的《等待》是很典型的例子,裡面的主人公活著跟死了沒有太大差別,死了跟活著也沒有太大差別,他早就把生和死本身模糊了,你甚至可以說,他這個死亡是自己找來的。

類似的例子還有像海明威的《殺人者》,雖然安德瑞森作為殺手的目標在小說裡沒有被殺;殺手在餐館等他,但這天他沒出門,沒去餐館,所以他逃過一次。但是我們讀了小說之後,我們覺到的是,他終究難逃追殺。

十二、歪打正著

用不恰當的方法,意外獲得滿意的結果,特別能顯示生活的荒謬性。

典型的兩個例子是被譽為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兩個大哲學家薩特和加謬。

十三、迷失

本意指弄不清(方向)、走錯(路),當然也可以是故意而為。“藏匿一片樹葉最好的地方是森林”,而讓一個人迷失的最好地方,不是莽莽叢林,而是喧囂人海。

博爾赫斯的小說裡有大量的以迷失作為結局的例子,很出名的有一篇小說叫《沙之書》:

“我”把這本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奇書,隨便放到了圖書館裡一個書架上,“我”故意不記是哪個架子,那麼這本書一下子混跡於圖書館浩瀚的書海里,書本身變成了一顆渺茫不可尋的沙粒。“我”有意地讓這本書迷失在一個龐大的國立圖書館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