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龍之逆鱗,觸之即死”——試論唐朝遠征高句麗的深層次原因

導語:

眾所周知,高句麗是公元前37年,由位於我國東北地區的古扶余人高朱蒙在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建立的一個地方政權,漢朝時高朱蒙的封號只是侯,當時高句麗的政權實力和影響力都不大,直到公元427年,高句麗政權遷都平壤,也就是今天的朝鮮大同江流域,逐漸發展壯大。唐朝建立後,在公元645年-公元668年,由兩代帝王唐太宗和唐高宗先後多次征伐高句麗,直至668年,大唐將高句麗滅國。其實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何大唐一定要和高句麗死磕到底呢?而且唐太宗李世民作為滅隋戰爭的親歷者,更是開闢“貞觀之治”的一代英主,對隋煬帝不顧民力三徵高句麗的歷史教訓更是有著清醒的認識和了解,但為何還是選擇效仿隋煬帝,前赴後繼地遠征高句麗呢?因此說,唐朝遠征高句麗的背後必有更深層次原因的考量,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娓娓道來。

“龍之逆鱗,觸之即死”——試論唐朝遠征高句麗的深層次原因

位於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麗王陵

一、大唐為遏制高句麗勢力在朝鮮半島的擴張,保持東北亞政治格局的穩定

<strong>1、高句麗國王高建武阻塞新羅百濟朝貢唐朝的道路,打了宗主國大唐臉面

公元618年,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強大的中原王朝建立,這就是唐朝,第二年,也就是公元619年,高句麗王高建武就派遣使團向唐朝朝貢,並主動要求建立起宗藩關係示好大唐。希望大唐能夠承認保護其在朝鮮半島的權威和利益。但野心勃勃的高建武還是沒有藏好自己的狐狸尾巴,依仗著自己軍事力量上的強大,開始耀武揚威欺負起朝鮮半島的其他兩個國家百濟和新羅了,不斷地進行領土勢力擴張,當起了事實上朝鮮半島三國的霸主。

“龍之逆鱗,觸之即死”——試論唐朝遠征高句麗的深層次原因

朝鮮半島三國時代各國勢力分佈圖

高建武在朝鮮半島上的胡作非為,唐高祖李淵都看在眼裡,但是老謀深算的李淵沒有直接發難,而是採取了另一種更高級的和平方式——冊封。

於是在625 年,大唐同時冊封新羅王為柱國、樂浪郡王、新羅王;冊封百濟王為帶方郡王、百濟王。這下輪到高建武臉上無光了,因為高建武是624年才被唐朝封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這才轉過年,朝鮮半島上其他的兩個競爭對手,也被唐朝給予了相同待遇,都被封王了,也就是名義上來說,高建武和新羅王百濟王平起平坐了。對此,高建武表示不服,這不擺明了大唐擺我一道,不讓我統一朝鮮半島麼。

於是高麗王高建武耍起小性子來了,在626年,利用自己地形最北的優勢,竟然開始阻塞新羅和百濟前往大唐朝貢的道路,這下就惹怒了當年7月份剛剛發動“玄武門”政變,登上皇位的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覺得高建武這麼胡搞涉及到大唐臉面問題,大唐不能坐視不管了。

“龍之逆鱗,觸之即死”——試論唐朝遠征高句麗的深層次原因

影視劇中唐太宗李世民形象

於是大唐派了大臣朱子奢專門去調解此事了,高建武一看宗主國大唐派人來興師問罪了,馬上奉表謝罪並和新羅使者當面達成和好同盟。

“詔員外郎散騎侍郎朱子奢往和解之。建武奉表謝罪,請與新羅對使會盟。”——《舊唐書·東夷·高麗傳》

其後十幾年,高建武雖然還在朝鮮半島搞小動作,但還是收斂多了,對宗主國唐朝也畢恭畢敬,直到642年高建武被自己的權臣淵蓋蘇文發動政變殺死,立寶藏王為高麗王,自封莫離支(淵蓋蘇文為自己量身定製的軍政大權一把抓的新官職),搞起了軍事獨裁,朝鮮半島的局勢一下又變得緊張起來。

<strong>2、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率聯軍猛攻百濟,打破了朝鮮半島三國的勢力平衡

643年,新羅派使者到大唐,彙報說高句麗派兵再次隔絕了新羅朝貢大唐的道路,希望宗主國大唐能發兵救援新羅。

“謀絕新羅入朝之路,乞兵救援。”——《資治通鑑》

644年,為解決此事,李世民專門派遣了司農丞相里玄獎來到高句麗國都平壤城。

但是此時,高句麗淵蓋蘇文已經領兵侵入了新羅,並攻取了新羅的兩座城池,在裡玄獎的要求下,高句麗王聽從勸阻詔回淵蓋蘇文,但是淵蓋蘇文卻表現得十分傲慢無禮,不聽從唐使裡玄獎的勸告。

“玄獎諭使勿攻新羅,莫離支曰:“昔隋人入寇,新羅乘釁侵我地五百里,自非歸我侵地,恐兵未能已。”玄獎曰:“既往之事,焉可追論!至於遼東諸城,本皆中國郡縣,中國尚且不言,高麗豈得必求故地!”莫離支竟不從。”——《資治通鑑》

“龍之逆鱗,觸之即死”——試論唐朝遠征高句麗的深層次原因

影視劇中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形象

淵蓋蘇文說:“以前新羅趁著我高句麗被隋征伐侵佔我五百里土地,只要新羅不歸還侵佔我國的五百里土地,恐怕我高句麗大軍不能停止攻打新羅。”

裡玄獎反駁道:“以前的事情,怎麼可以一概追論呢,原來這遼東諸城,都是我中國的土地,歸我們中國郡縣管轄,我們中國尚且都沒追論,你高句麗哪能強詞奪理一定要新羅還給你失去的土地呢!”淵蓋蘇文聽後還是十分不服。

裡玄獎看事情無法商量,只好回國跟唐太宗李世民報告,李世民聽罷彙報後大為光火,說道:“淵蓋蘇文不僅殺了我大唐藩屬國高句麗的國王和大臣,還殘暴害民,現如今還違揹我的詔令,侵害鄰國新羅,簡直豈有此理,必須得大軍討伐。”

“蓋蘇文弒其君,賊其大臣,殘虐其民,今又違我詔命,侵暴鄰國,不可以不討。——《資治通鑑》”


“龍之逆鱗,觸之即死”——試論唐朝遠征高句麗的深層次原因

影視劇中唐太宗李世民出征圖

表面上分析唐太宗李世民的這段話,是李世民針對淵蓋蘇文個人的不滿才進準備討伐高句麗,實際上卻是李世民不希望高句麗這樣一個不穩定因素繼續進行勢力擴張,打破朝鮮半島三國之間的均衡態勢,高句麗已經攻破奪取百濟40多座城池,如果放任自流,高句麗很可能一家獨大,最後統一了朝鮮半島,屆時,一個更加強大好戰的高句麗,勢必會對大唐帝國東部邊疆也就是今天的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構成很大的威脅,可以說囂張暴虐的淵蓋蘇文觸怒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逆鱗,也給了李世民率大軍征伐高句麗更為合情合理的理由。

二、大唐統治者為完成收復故土疆域的願望,為後世解決隱憂

李淵剛建立唐朝後,高句麗國王派使者來朝,表示要對大唐稱臣,李淵考慮到隋煬帝滅亡的教訓,曾經不想接受高句麗的臣服,但是遭到了裴矩、溫彥博等元老重臣的強烈反對。

“遼東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家玄菟郡耳!魏、晉以前,近在提封之內,不可許以不臣。且中國之於夷狄,猶太陽之對列星,理無降尊,俯同藩服。”——《新唐書》

“龍之逆鱗,觸之即死”——試論唐朝遠征高句麗的深層次原因

唐高祖李淵

他們態度十分強硬地對李淵表達了:高句麗所在的遼東之地,從古至今都是歸屬於中原王朝的,屬於中國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群星環繞著太陽,沒有降尊不讓高句麗臣服的可能。由此也可以見得,即便是在唐朝,也早已將高句麗看作是唐朝版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麼,收復故土疆域,也是唐朝內部統治高層一直以來的想法。

“龍之逆鱗,觸之即死”——試論唐朝遠征高句麗的深層次原因


征伐高句麗的目的是為了收復故土疆域這種想法,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上表現得更為確切而強烈。唐太宗在644 年率兵討伐高句麗之前,召集了長安的父老鄉親,聲情並茂地發表了自己出徵高句麗前的動員講話。

“太宗召長安耋老勞曰:‘遼東故中國地,而莫離支賊殺其主,朕將自行經略之,故與父老約:子若孫從我行者,我能拊循之,毋庸恤也。’即厚賜布粟。”《新唐書·東夷·高麗傳》

從唐太宗出征前說的這段發言稿中的措辭“遼東故中國地,朕將自行經略之”可以看出,唐太宗李世民把高句麗視為大唐自家的疆域,必須親自征伐收拾明白高句麗。

而到了645 年 2 月,當唐太宗李世民從洛陽到達定州時,他又對唐軍將士說出了他的心裡話。

“今天下大定,唯遼東來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伐,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新唐書·東夷·高麗傳》

唐太宗這次講話裡又透露出來遠征高句麗的另一更深層次原因,就是“不遺後世憂也”,李世民認為天下已經基本安定,只有大唐遼東地區的高句麗仗著自己兵強馬壯經常對周邊國家進行征伐,還不聽從大唐號令,所以為了大唐後世的安定之考慮,李世民認為必須親自率兵征服高句麗,才能不給後世留下隱患頑疾。

三、大唐統治者為履行封建宗藩體制的義務,並達到威懾萬國的需要

<strong>1、大唐作為宗主國有保護被高句麗攻打的新羅藩屬國的義務

高句麗雖然從漢朝時就開始臣服於中原王朝,成為中國古代歷代中原王朝的藩屬國,但是都是比較鬆散的冊封、朝貢關係。而到了唐朝,尤其是唐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和唐高宗時期的“永徽之治”,大唐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因此大唐不再滿足於高句麗名義上的歸附,更何況無論是高句麗國王還是權臣,都經常陰奉陽違不聽大唐的號令,為了擴張自己的地盤,便攻打大唐的其他藩屬國新羅。大唐身為宗主國,理應對藩屬國新羅提供庇佑保護。

“龍之逆鱗,觸之即死”——試論唐朝遠征高句麗的深層次原因

唐高宗李治影視劇中形象


這種深層次的考量在唐高宗李治時期也有非常明確的表示。

“高宗曰:昔齊桓列土諸侯,尚存亡國,況朕萬國之主,豈可不恤危藩!”——《全唐文》


唐高宗李治直接放下狠話了:我大唐是萬國之主,怎麼能不體恤危藩,出兵援救新羅而讓高句麗胡來呢!因此出兵征伐高句麗也是大唐統治者為維護封建宗藩制度履行義務所在,也從中可以得出,大唐攻打高句麗並不是非正義的侵犯戰爭,而是在履行宗主國保護藩屬國的義務職責所在。

<strong>2、大唐北有薛延陀漢國、西有強敵吐蕃覬覦,征伐高句麗,也是震懾周邊強敵的需要

另外,從當時大唐的戰略全局考慮,雖然大唐已經成為萬國之主,但是周圍仍有強敵環伺,630年,唐太宗派大將李靖、蘇定方、李勣滅掉了強敵東突厥,並俘獲了東突厥的頡利可汗,解除了大唐一大隱患,但在大唐的北面卻又新生了薛延陀漢國勢力,在大唐的西面,軍事實力強大的吐蕃也在覬覦著唐朝的廣闊疆土。

“龍之逆鱗,觸之即死”——試論唐朝遠征高句麗的深層次原因

唐太宗時期唐朝及周邊國家疆域圖


尤其是吐蕃,儘管641年文成公主已經嫁給了吐蕃國王松贊干布,但是吐蕃其實一直沒有放棄對唐軍事擴張的野心。

而貞觀二十年(645),唐太宗李世民伐遼東還,吐蕃便派遣了大相祿東贊來賀。

祿東贊奉表稱:“聖天子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之國,併為臣妾。而高麗恃遠,闕於臣禮。天子自領百萬,度遼致討,隳城陷陣,指日凱旋。……奴忝預子婿,喜百常夷。”——《全唐文》

“龍之逆鱗,觸之即死”——試論唐朝遠征高句麗的深層次原因

唐朝閻立本名畫《步輦圖》居中者為吐蕃祿東贊


從吐蕃權臣祿東讚的態度便可以看出,唐朝征伐高句麗,各國都認為是高句麗作為藩屬國太過囂張了,咎由自取,從另一個層面也可以窺伺到唐朝強勢征伐高句麗也是對唐朝周邊各個強國的心理上極具震懾力的,這也達到了殺雞儆猴,威懾大唐周邊強敵的需要。

12 世紀朝鮮半島的史學家金富軾在《三國史記》中的《高句麗本紀》中寫道:“ 高句麗自秦漢之後,介在中國東北隅,其北鄰皆天子有司,亂世則英雄特起,僭竊名位者也。可謂居多懼之地,而無謙恭之意,侵其封場以仇之,入其郡縣以居之,是故兵連禍結,略無寧歲。及其東遷,值隋唐之一統,而猶拒詔命以不順,囚王人於土室,其頑然不畏如此。故屢致問罪之師,雖或有時設奇以陷大軍,而終於王降國滅而後止。”

可以說朝鮮半島的史學家金富軾一語中的地闡述清楚了高句麗是“居多懼之地,而無謙恭之意”,惹怒了宗主國大唐,最終兵連禍結,落下王降國滅的悲慘結局。

四、總結

中國古語有云:“龍之逆鱗,觸之即死。”無論是出於履行封建宗藩義務的考量還是從穩定東北亞政治軍事格局抑或是唐朝統治者為了收復故土、震懾萬國,為後世解除隱憂的方面考慮,一再囂張尋釁的高句麗都極大地挑戰了唐朝的中央政權的統治權威,先後觸碰到了幾位唐朝統治者的逆鱗所在,這才是導致大唐不斷出兵征伐高句麗,直至將其滅亡的深層次原因。

而高句麗被大唐滅亡的這一史實和經驗教訓為朝鮮半島自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以後的高麗、李朝提供了足夠的警示典型,使此後歷代朝鮮半島的統治者們認識到,只有在正確處理好與中國中原王朝的關係的前提下、在接受中國中原王朝的封貢體制後,才能夠保全自己,得以發展。

參考文獻:

1、《舊唐書·東夷·高麗傳》

2、《新唐書·東夷·高麗傳》

3、《資治通鑑》

4、《新唐書》

5、《全唐文》

6、《三國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