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济源梨林:疫情不忘春耕 让农业发展奏响在春天里


济源梨林:疫情不忘春耕 让农业发展奏响在春天里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吴战通 左朝君 见习记者 刘强 萌友 焦艳丰 彭伟玲/文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济源梨林镇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疫情阻挡不了勤劳致富的农人。昨日早上七点多,位于梨林镇南官庄村的牛复顺便开着东方红拖拉机来到南官庄蔬菜大棚内,他要对大棚里的土地进行旋耕。

“大棚里空间小,旋耕起来比较麻烦,时间也比较慢,一上午下来也就能旋耕七八个棚。”牛复顺介绍说,一天干下来有六七十元的收入,拖拉机等机器都是村里的,自己也就是操作操作,赚个辛苦钱,疫情期间也不能到外边打工,就近在村里赚点钱,何乐而不为。

在另外的几个大棚中,五六个妇女分散开来,正在匆忙的抢收着蒜苗,他们要把蒜苗摘掉,捆绑成捆,然后等着公司把蒜苗送往济源交界,等待洛阳的经销商前来采购。南官庄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牛国顺介绍说,疫情期间采购方不能来拉,我们都是亲自送到市场上去,济源以外的我们就送到市界,对方去接。现在每天就有两千多斤的蒜苗需要往外运。

济源梨林:疫情不忘春耕 让农业发展奏响在春天里


牛国顺告诉记者,自去年大棚建成以来,集中种植了芹菜和蒜苗,11棚的芹菜和22棚的蒜苗,芹菜销售不到五天就卖完了,蒜苗现在每天都有固定订单,要不了多长时间也会销售结束。“有了好收成,我们也就有了底气,接下来准备大发展,继续为乡亲们致富做努力。”牛国顺说,下一步我们将增加品种,新种植5亩秋葵,9亩西瓜,冷棚里种上甘蓝和花菜、包菜,暖棚里种上吊瓜,相信又会是一个好收成。

2019年9月,梨林镇立足大棚蔬菜种植优势,整合资金,探索“扶贫大棚”助力脱贫模式,共投资139万元建设了钢管拱棚31座,育苗日光温室2座,并成立了南官庄村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由南官庄村集体合作社经营。

“我们将每年总收益的80%用于南官庄村集体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及贫困生活家庭统筹使用;20%分配到其他有贫困户的4个村,按照每户2.8%比例分配到各村,由村集体统筹使用。这样能有效解决贫困户收入低和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难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济源梨林镇镇长于晓波说。“今年将再次投入360万元,准备再建设10个暖棚,种蘑菇、香菇等菌菇类产品,相信会越来越好”

济源梨林:疫情不忘春耕 让农业发展奏响在春天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