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實用技術】瓜類細菌性果斑病的識別與防治

點擊右上方“關注”,免費收到“廣西農業推廣”的推送。感謝您的關注!

瓜類細菌性果斑病是葫蘆科植物上典型的種傳細菌性病害,主要侵染西瓜、甜瓜等葫蘆科作物,具有發病迅速、傳播速度快、爆發性強等特點,被列為我國進境檢疫性有害生物。目前該病在國外主要分佈於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土耳其、日本、泰國、以色列、伊朗、匈牙利、希臘。國內主要分佈新疆、寧夏、甘肅、河南等省市。一般田塊發病率在45%~75%,嚴重時高達100%,該病是檢疫性病害。

目前正值大棚西瓜、甜瓜育苗期,也是預防的關鍵時期。為此,針對瓜類細菌性果斑病症狀識別與防控,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陝西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團隊提出以下建議。

01症狀特徵

葉片和果實均可感染。葉片上病斑較小,暗棕色,周圍有黃色暈圈,通常沿葉脈發展。果實上症狀因品種而異,開花後14~21d果實容易感染。典型的病症是果實朝上的表皮,先出現直徑僅幾毫米的水漬狀小斑點,後擴大為不規則的較大的橄欖色水漬狀斑塊,病斑邊緣不規則,顏色加深,7~10d佈滿除接觸地面的整個果面。病斑老化後表皮龜裂,常溢出黏稠、透明的琥珀色菌膿,果實很快腐爛。莖葉柄和根部通常不受侵染。

【實用技術】瓜類細菌性果斑病的識別與防治

02侵染特點

該病由嗜酸菌屬西瓜種( Acidovoraxcitrulli)侵染所致。病菌主要在種子和土壤表面的病殘體上越冬,成為來年的主要初侵染源。田間的自生瓜苗、野生南瓜等也是該病菌的宿主及初侵染源。病菌主要通過傷口和氣孔侵染。病斑上的菌膿借雨水、風、昆蟲、嫁接及農事操作等途徑傳播,形成多次再侵染。田間病殘體分解腐爛後,細菌隨即死亡。細菌性果斑病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中易爆發流行,特別是炎熱季節伴隨暴風雨的條件,有利於病原菌的繁殖和傳播流行。

03防控措施

1、加強植物檢疫

不要從有該病分佈的產區調運種子,以防止病原菌隨種子帶入。

2、選用抗病品種,建立無病留種田。

選擇無果斑病發生的地區作為制種基地,並採取嚴格隔離措施,以防止病原菌感染種子。

3、種子處理,減少初侵染來源。

用1%鹽酸漂洗種子15min,或15%過氧乙酸200倍液處理30min,或30%雙氧水100倍液浸種30min。

4、加強田間管理,控制病害發生。

與非葫蘆科作物3年以上輪作。避免種植過密、植株徒長,合理整枝,減少傷口,平整地勢,滴水灌溉,清除雜草,及時清除病株及疑似病株。

5、適時葉面噴藥防治,控制病害流行。

發病初用3%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用有效濃度為200mg·L-1新植黴素,或噴77%氫氧化銅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20%葉枯唑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0%異氰尿酸鈉可溼性粉劑700~10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DT)可溼性粉劑500~700倍液,每隔7天噴施一次,連續2~3次。

聲明:我們致力於保護原作者版權,轉載僅為傳播更多信息,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頭條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