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屠呦呦增选院士再次“落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何如此难?

屠呦呦为何多次"落选"院士?

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院士增选名单,许多人发现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并没有出现在两院院士增补名单中。于是很多人开始质疑中国的院士制度,为屠呦呦鸣不平,而近期这种声音在网上愈演愈烈。

屠呦呦增选院士再次“落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何如此难?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根据中国科学院的相关规定,增补院士采用的是推推荐制,被推荐人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对65周岁以上的候选人,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4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方为有效。

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已是近90岁的高领,但根据院士增选规则,请六位院士作为推荐人参选院士也不是难事,也许屠呦呦本人并无意愿参选院士,能够通过自己的科研成就为人类做出贡献已经是最好的回报。

屠呦呦增选院士再次“落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何如此难?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中的两位院士

高福,国家疾控中心主任,1961年出生,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50岁左右当选院士,2019年底,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亲临武汉调研新型冠状病毒起因,并在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由疾控中心等近40多名科研人员撰写的论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中国武汉的初期传播动力学》发表于医学期刊新英格兰杂志(NEJM)。科研能力、论文产出效率,可谓是强悍、高效。

屠呦呦增选院士再次“落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何如此难?

舒红兵,1967年出生,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副校长、医学研究院院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选院士时不足50岁,真正是年轻有为,人生赢家。

屠呦呦增选院士再次“落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何如此难?

作为舒院士的妻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王延轶,1981年出生,不到40岁就已达到正厅级别。 中国医学界的这对"伉俪",成为了中国很多人的"楷模"。

屠呦呦增选院士再次“落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何如此难?

正厅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最高荣誉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1955年,第一批产生;至1990年再次进行了学部委员增选,确定了两年一度进行增选。

1993年10月,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决定,将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6月,首次有外籍院士提出转为中科院院士。

据2019年11月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共有833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57人,化学部133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55人,地学部138人,信息技术科学部100人,技术科学部150人;外籍院士108人;已故院士601人,已故外籍院士25人(资料来自百度)。


屠呦呦增选院士再次“落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何如此难?

中国科学院网站信息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地分布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418人,上海市103人,江苏省47人,湖北省25人,陕西省24人,广东省22人,安徽省21人,香港特别行政区20人,浙江省20人,辽宁省19人;以上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院士719人,占全体院士的87%。


屠呦呦增选院士再次“落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何如此难?


屠呦呦增选院士再次“落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何如此难?


增选院士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增选名额及其分配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由学部主席团根据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

院士候选人由院士和有关学术团体推荐,学部主席团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设立候选人特别推荐小组,不受理本人申请。有效候选人由学部主席团审定。

各学部常务委员会组织院士对有效候选人进行评审和初选,产生初步候选人和终选候选人建议人选。评审和初选必须坚持标准,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候选人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各学部初选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差额比例为百分之二十。各学部参加投票选举的院士人数,应超过本学部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学部主席团确定的名额,根据得票数依次产生本学部终选候选人建议人选,经各学部常务委员会审查确认后,由学部主席团确定终选候选人。新当选院士由具有投票权的全体院士投票产生。选举实行等额无记名投票,获得赞同票数超过有效票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当选。

评选条件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对年满80周岁的院士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称号。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外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