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名字背後,淺談“四大神醫”:申不害、曹無傷、霍去病、辛棄疾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通讀歷史不難發現,古人也常有重名。比如,漢惠帝劉盈的皇后叫張嫣,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也叫張嫣,同姓又同名。比如,光武帝劉秀的原配叫陰麗華,隋文帝楊堅的嫡長女叫楊麗華,同名不同姓。再比如,明朝萬曆年間的文壇領袖叫王世貞,清朝著名詩人叫王士禎,同音不同字。


歷史上的重名,大多隻是巧合,但也有例外。比如,藺相如和司馬相如,再比如,霍去病和辛棄疾,如果這也勉強算是重名的話。


如今,人們常用“犬子”一詞謙稱自己的兒子,其實,“犬子”最早是西漢大文學家司馬相如的乳名。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

名字背後,淺談“四大神醫”:申不害、曹無傷、霍去病、辛棄疾

(司馬相如劇照)


司馬遷與司馬相如是同時代的人,司馬遷非常欣賞司馬相如,對他的情況也非常瞭解。司馬相如小時候身體不好,按照中國古代“賤名”好養活的傳統,父母就隨便給他取“犬子”二字為乳名。至於大名,原本也不叫司馬相如,而叫司馬長卿,只因自幼仰慕戰國名相藺相如,遂長大後改名為司馬相如。


如果你覺得司馬相如的故事還不夠精彩,我們再來說說霍去病與辛棄疾的故事。一個“去病”,一個“棄疾”,有沒有覺得冥冥之中有點什麼聯繫?


有個段子說,中國古代四大神醫,並非扁鵲、華佗、張仲景和李時珍,而是申不害、曹無傷、霍去病和辛棄疾。申不害是戰國思想家,曹無傷是漢初將領,就是鴻門宴中被項羽隨口“賣”給劉邦的告密者,後來被劉邦殺了。這兩個人明顯沒有霍去病與辛棄疾的歷史名聲大。

名字背後,淺談“四大神醫”:申不害、曹無傷、霍去病、辛棄疾

(霍去病劇照)


霍去病是西漢名將,少年年天才,常勝將軍,18歲一戰成名,封冠軍侯,20歲任驃騎將軍,收復河西,22歲封狼居胥,官封大司馬,24歲英年早逝,巨星隕落。(注:本文涉及年齡,按照舊時習慣,均採用虛歲。霍去病生於公元前140年,卒於公元前117年,按照現在的算法是活了23歲。)


霍去病的一生,雖然如曇花一現,但確實開得燦爛,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雄心壯志和愛國情懷盡在其中。他抗擊匈奴,戰功赫赫,是無數後世人心中的英雄和偶像。而辛棄疾便是霍去病的最忠實的粉絲 。

名字背後,淺談“四大神醫”:申不害、曹無傷、霍去病、辛棄疾

(辛棄疾畫像)


我們熟悉辛棄疾,大抵是源於他的詞人身份,無論是“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豪放,亦或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婉約,都是傳頌千古的不朽名句。豈不知,辛棄疾不只是“詞中之龍”,亦是一代名將。


辛棄疾出生在山東濟南府,南宋時已經淪為金國領地,所以,辛棄疾自幼以收復故土為志,發誓雪恥報國,年少時便參加了抗金起義,還曾率50騎兵衝進金軍5萬人大營,視死如歸,殺敵雪恨。


由於家在淪陷地,辛家世代都以抗金為己任,辛棄疾這個名字,是祖父特地仿霍去病名字給他選的,就是希望他像霍去病一樣攘平外患,報效國家。

名字背後,淺談“四大神醫”:申不害、曹無傷、霍去病、辛棄疾

霍去病和辛棄疾都是令人敬佩的愛國志士,只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他們一個英年早逝,一個壯志未酬,都未能完成驅除蠻夷的夙願。霍去病死後,漢武帝被迫暫停了對匈作戰,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用以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而辛棄疾至死沒也等到“王師北定中原日”,臨終嘴中仍大呼:“殺賊!殺賊!”


除了藺相如和司馬相如,霍去病和辛棄疾,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歷史人物名字的有趣故事?歡迎留言討論。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