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詩歌,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花環”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


  武漢,湖北省省會,特大城市。


  武漢,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江城形勝騷人筆,處處留題韻欲流。”沒有文化底蘊的城市是沒有靈魂的,而詩歌就是武漢這座城的靈魂,是詩歌賦予了武漢的山川、歷史、英雄以靈韻,將這座江城渲染成了一個氣質和人氣超群的座標。

詩歌,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花環”

詩歌,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花環”

  1


  詩歌,武漢秀美山川的“花環”


  古往今來,吟頌武漢的詩文甚豐。早在先秦,屈原就有“乘鄂渚而反顧兮”的詠歎。漢唐以來,李白、崔顥、孟浩然、蘇軾、陸游、岳飛等吟誦江城,給這座城市積澱了厚重的文化,而世人對於武漢的印象,也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展現盡致。


  “一抹秋江映晚霞。輕舟細浪漾篙斜。兩岸藜紅嬌入畫。炊煙起處見歸鴉。”長江東去,漢水西來,高山流水,晴川歷歷......武漢有長江漢水、黃鶴樓、漢陽樹、鸚鵡洲、長春觀、首義街、珞珈山、東湖、磨山等美景,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城市。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的詩讓武漢獲得了“江城”的雅號。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與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


  武昌黃鶴樓,它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一起被稱為“江南三大名樓”,被譽“天下江山第一樓”,博揚於海內外。無數詩人借它抒懷,留下大量經典詩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的名篇《黃鶴樓》更是黃鶴樓千年歷史的見證者。公元223年,東吳孫權在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同時在城內的黃鵠磯上修築瞭望塔,取名黃鶴樓,已有1800年曆史。


  賈島曾詩詠黃鶴樓:“高檻危簷勢若飛,孤雲野水共依依。青山萬古長如舊,黃鶴何年去不歸?岸映西州城半出,煙生南浦樹將微。定知羽客無因見,空使含情對落暉!”此詩寫盡黃鶴樓的美景。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武漢是一座迷人的城市。歷代吟詠武漢美景的經典詩句還有很多。


  武漢是白居易眼中的:“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


  武漢是宋之問筆下的“漢廣不分天,舟移杳若仙。秋虹映晚日,江鶴弄晴煙”。


  武漢是盧綸心中的“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


  如果你去武漢,一定要去江邊,喝漢江水,吃武昌魚,登黃鶴樓,眺望龜蛇山,漫步長江大橋,遊東湖,瞻仰領袖舊居,參觀青山區,訪問製造局......你一定會深戀這裡的繁華,陶醉江上清風,著迷燈火夜景。

詩歌,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花環”

詩歌,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花環”

  2


  詩歌,武漢崢嶸歲月的“花環”


  武漢地方建制始於西漢。春秋戰國時期,武漢屬楚國管轄,明朝朱元璋第六子朱楨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武漢是楚文化的發祥地。


  春秋戰國以來,武漢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從元朝開始,武漢一直作為湖廣行省首府或湖廣總督駐地。


  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宣佈脫離清朝,成立中華民國,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武漢成為革命中心。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國民黨中央臨時聯席會議宣佈,國民政府在漢口開始辦公。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為京兆區,定名“武漢”,作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16日,武漢三鎮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漢口市和漢陽縣城為武漢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轄。


  “人間天上兩星橋。江漢正秋宵。黃鶴不須招。看人比江樓更高。紅旗舞處,人民事業,千古浪難淘。容我伴詩豪。挾白月飛過怒濤。”武漢市現下轄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東西湖區、漢南區等13個行政區,常住人口有900多萬人,流動人口500多萬人,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


  “用我們的熱血鑄造起荊楚之魂,用我們的脊樑托起一個新的乾坤……”武漢歷經武昌起義、陽夏之役、北伐戰爭、抗日戰爭的烽火,是一座承載了苦難與輝煌的光榮的城市。


  “昔賢整頓乾坤,締造先從漢江起。日交通文軌,登臨不覺亞歐遙。”清朝洋務運動期間,張之洞坐鎮湖北。張之洞任職湖廣總督19年,在他的任期內,興辦實業,重視教育,武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武漢的進出口貿易,翻了30倍,武漢被世界稱為“東方芝加哥”。張之洞興辦漢陽鐵廠。在那個時代,漢陽鐵廠無論規模,還是產量,都是亞洲第一。漢陽鐵廠造出了著名的漢陽造。一直到40年後的抗戰時期,中國軍隊還拿著漢陽造。張之洞修通京漢鐵路,粵漢鐵路、川漢鐵路,所以武漢才有九省通衢之稱。


  “扶桑鐵鳥兇無京,只於無防處橫行。如蝗飛上五羊城,城下流血奔濤聲。鄂州飛將猛如虎,敵來輒衄歸無路。鴉群欲傍黃鶴磯,雲陣先結漢陽渡。入綱蜻蜓總被擒,投羅鳥雀何能去。”1938年6月11日至1938年10月27日,中國軍隊同日本侵略軍在武漢地區展開大會戰,日本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被徹底粉碎,抗戰由此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抗戰期間,張自忠將軍在湖北棗宜戰役中,張自忠將軍身中六彈,戰死於湖北南瓜店東山麓十里長山;郝夢齡將軍在忻口會戰中壯烈犧牲,靈柩運至武漢,各界恭迎忠骸,以國葬的儀式安葬在武漢卓刀泉......武漢是歷史悠久、英雄豪傑輩出的城市。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新中國成立後,黃鶴樓周圍、古云夢澤神女的傳說處、古代楚國的紀南城和郢都、古代折戟沉沙的戰場等,都變成了魚米之鄉,成了富饒之地,建起了彩虹般飛架的鸚鵡洲大橋和巍峨的葛洲大壩等。而今,如果你重登黃鶴樓,除了白雲舒捲,長河滔滔如故,還有三鎮巨廈競起,江上橋樑並列,火車地鐵舟楫往來如織。

詩歌,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花環”

詩歌,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花環”

  3


  詩歌,武漢戰疫英雄的“花環”


  “一令封城不可違,災情似火似驚雷。晴川漢柳無人賞,黃鶴翅垂不得飛。”2020年1月23日,庚子交替的春天,新型冠狀病毒侵襲武漢,武漢被迫封城。


  “血手印,與夫書,感天地,泣鬼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封封讓人淚目的請戰書,是對祖國、對人民的誓言。


  “驚濤駭浪從容渡,越是艱險越向前。挽來長城,移來崑崙,牽來長江,搬來泰山,與死神決一死戰。”人民解放軍來啦,八十四歲的鐘南山老將來啦,七十三歲的李蘭娟來啦,推遲結婚的小青年來啦,兩三個月強行給嬰兒斷奶的天使來啦,拋下年邁的父母、拋下新婚燕爾的愛人走上了前線......三十六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組成了醫療隊,一省包一市,一市包一縣,近200支隊伍、20000多名白衣天使,為了同一個目標,朝著同一個方向,披星戴月一波波趕去,人們以愛的名義“與武漢站在一起”“與湖北站在一起”,眾志成城。


  “杏林數萬白衣兵,風雪投袂江夏行。瘴霧往來渾不顧,無非一念救蒼生。”他們也是凡人之軀,也有兄弟姐妹,也有父母子女。但面對危難,他們逆行而上、挺身而出,接力託舉起一個個生命的希望,武漢在與時間賽跑、為生命接力


  “山河激盪英雄氣,一束束光,點亮患者希望。”企業家們捐款來了,釘鞋匠捐款來啦,環衛工捐款來了,拾荒人捐款來了,菜農捐出了蔬菜,牧民捐出了牛羊,養殖戶捐出了雞蛋和牛奶......一筆筆愛心善款,一批批醫用物資,一車車蔬菜大米,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再平凡不過的一個善舉,也在這場艱苦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閃耀光芒。


  “救命工程,捨命拼搏;全警動員,衝到一線;封控管理,嚴防死守;物資援助,全程護航。”從城市到農村,從黨政幹部到社會各界,從生產保障到交通物流,從普通市民到社區街道,這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是千萬英雄人民在戰鬥,是一個國家在戰鬥。


  “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什麼是英雄,就是不畏懼、不退縮、壓不垮的代名詞,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捨生忘死,一個個平凡的人綻放出英雄的光芒。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隱瞞身患漸凍症的病情,顧不上照料被感染的妻子,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線。


  武漢協和醫院感染科醫生朱彬。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父親患癌症住院,卻無暇親自照料。


  武漢市第六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朱國超,一週之內,她的三位至親先後感染新冠肺炎,其中一位因搶救無效離開了人世。然而,她並沒有被巨大的悲傷擊倒,而是繼續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堅守著自己的職責和擔當。


  還有86歲的董宗祈,“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


  ……


  只要履職盡責、無畏擔當,每個人都是英雄。每一個戰鬥的你,都是一顆閃亮的星。千萬顆星,點亮星空。


  武漢,讓我們為你祈禱!除障消災、化危為安!讓我們一起度過難關!


  作者簡介:鄧志林,筆名鄧智寧,四川南充人,畢業於西安陸軍學院後勤管理大隊,戎馬邊關數十載,復員軍官,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南充市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於南充市順慶區西門市場管理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