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慈禧太后听到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为何当场哭到吐血?

史学达人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大口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而后病逝北京,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享年79岁。


慈禧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

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

“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在李鸿章去世的前四十年里,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在这些国人今日谈起来仍面色肃然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李鸿章身处其中,就如同清廷的一根定海神针。风暴铺天盖地压过来,慈禧就指望着李鸿章去挡。  

李鸿章最初的跳板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他受任之初,正值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太平天国全盛时曾占领清朝的半壁江山,势如燎原,甚至西方列强也都一度转向支持;李鸿章组建了继曾国藩以后晚清为数不多有战斗力的部队——淮军,因其治军有方,这支初到上海穿着破烂衣服和大褂的新军队一战成名。

此后淮军边打边建,在平掉太平天国后,先后转战皖、鄂、豫、鲁、苏数地平息捻乱,到1868年后,北起天津、保定,南迄上海、吴淞,晚清南北数千里江海要地防守,均交由淮军。 


 

李鸿章凭此势力,先是做了湖广总督,后来又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正式进入晚清的政治舞台。而1861年辛酉政变后掌权清廷的慈禧,在经历南有太平天国北有英法联军的战乱以后,觉得国家确实需要一些措施来求富图强,所以任用了许多汉族能臣,包括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他们领导了中国近代化开端的洋务运动: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这场运动持续数年,直到中日甲午战争才正式宣告破产。在这场近代化的运动当中,在李鸿章等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既没有触犯清朝的统治框架、危及清政府乃至慈禧本人的权力,而且确实引进了诸多西方的先进科技产物,所以在甲午海战之前,慈禧和洋务派都将其视为中国恢复国力和声望的希望。

而正因如此,这几十年里主持洋务运动的李鸿章他认为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可能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所以规避战争,即便出让国家利益也要争取和平,先后与日本、英国、法国签订了系列不平等条约。

左宗棠曾在《中法新约》签订后痛批李鸿章比十个法国将军更坏事——中国不败而败。

然而,在深宫中养尊处优的慈禧与主和求时的李鸿章在策略上奇异地达成了一致。  

这样的战略一致延续到甲午战争。慈禧太后并不愿意其六十大寿为战争干扰,李鸿章为保存自己嫡系的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实力,也企图和解,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

然而北洋舰队的战舰有的12年下水,7年未检,战时起火;即便如此海战时为六十大寿大办庆典的慈禧还在挪用海军经费。甲午战争战败以后,国家自强天下太平的大梦一碎,慈禧太后终于忙不迭地担心会不会有外国人打到京城皇宫里来,把一向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的李鸿章任命为全权大臣推了出去;李鸿章在用“争取和平”战略麻痹自己几十年以后,不得不明白自己“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于是签订了《马关条约》,发誓终生不履日地,并倾向于变法。  

可惜的是,李鸿章因为替太后承担了国民的怒火,清政府不得不在甲午战后解除了其在任25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他与孙中山的会面也因为互存戒心而并无成效。

这期间义和团揭竿而起,慈禧先是意图镇压,发现无人可镇压后就招安以对抗打来的八国联军,结果还是无法对抗,又想通过处置义和团来平息战争。

然而义和团被歼灭了,八国联军还是不肯停下,恐慌之至的慈禧逃去西安,途中再度把李鸿章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来谈判。并连续电催其北上。

原本李鸿章部下及亲属也都劝其以马关为前车之鉴,不要再北上又成替罪羊。然而之后北方局面实在无法收拾,清朝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 


 

时值暮年的李鸿章身心皆衰,联军唯恐再找不到人收拾烂摊子,于是加紧催促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按照当时中国人口的数量赔款4.5亿两白银,39年内赔款9.8亿两白银,惩办主战官员,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线所有炮台等。此后八国联军撤兵,天下将李鸿章与秦桧并称,慈禧才又从西安逃了回来。  

纵观这四十年,本应该是中国决定未来的关键四十年,却大部分在这两人联手的求和战略中耽搁了过去。

早在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已经爆发,开始为消除种族歧视而奋斗;俄国废除农奴制,向资本主义国家转型;而在以求和为国家战略的三十年里,俄国和日本从封建国家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在进行从里到外的工业革命……这些变革没有不伤筋动骨的,而认为不能够“伤筋动骨”的慈禧与李鸿章所达成的政见一致之下给中国带来的表层、缓慢的变化,就中国自身来看是进步,就全球而观,反而是与前线越退越远。但这和谐的三十年为这对君臣建立了相当的政治信任,这是无法否认的。  

于是在大梦初醒的最后十年里,慈禧与李鸿章所维系的清政府必定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李鸿章成为了慈禧对内对外的挡箭牌,而慈禧给予了他以地位财富,这样互利的关系确实维系了清政府最后的稳定。



慈禧的最大底限是保全自身和清廷,在这之前什么都可以让步的她发现只要、也只有把李鸿章推出去,就可以实现这两样,所以视其为救命稻草。  

李鸿章死后十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不复存在。在此前慈禧最后挣扎了一番,决定实行新政,然而手下再无一个李鸿章可用,这场改革最大的成效是最终引导了其自身的灭亡。 

慈禧为李鸿章之哭,其实不过是提早为无可救药、无人可救的清廷哭一哭罢了。


历来现实


先还原一下标题的这个场景是出自于某瓣评分相当高的历史剧《走向共和》中的一段戏份,走向共和这个剧可以说是最接近真实历史的一场大戏,当时还原的场景是这样的:在当时的时局下,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慈禧带着光绪跑路了,留下了处理后事帮慈禧擦屁股的李鸿章,在万难的环境下,李中堂与庆亲王代表清廷签了《辛丑条约》,这才把战事稳定了下来,而慈禧终于结束了逃亡的生涯,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家了,当慈禧带着小傀儡光绪做火车到达直隶的保定府站时候,慈禧还饶有兴致的下车检阅新军将领袁世凯的新式西洋乐队,正在这载歌载舞之时,一个太监跌跌撞撞的跑到了慈禧的跟前,手上拿着一份万急的电报,当慈禧拿着电报在车厢内看完的时候,脸色大变,精神恍惚,腿脚不稳,只见两行热泪从双目喷涌而出,这个时候李莲英带袁世凯进来觐见,慈禧已然失神,过了好一阵才和袁世凯一字一顿的说出:李中堂故去了。。

李中堂能得到慈禧的热泪演绎,正史上应该是极有可能的,大致分析几点原因与各位聊聊

这第一点,于人情,一个身边的老朋友,经常打交道,突然有一天告诉你他死了,你再也见不到了,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心静如水,难免会唏嘘,这第二点,李中堂号称是大清的裱糊匠,于慈禧亦臣亦友的共事了几十年,可以说清末的这些国际大事,李中堂都参与其中,兴洋务,办实业,办海军,兴新军,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慈禧分忧了极大部分,可以说没有李鸿章的一己之力的支撑,大清早挂了,这样尽心尽力的辅佐,可以说在慈禧的心中,李中堂已经是友情大于君臣之情了,这样的中兴之臣,亲密战友的去世,慈禧怎能不悲伤。

这第三点,慈禧毕竟是一个女人,心里有最柔软的那部分,一个能为她背锅到死的人,在大清朝实属罕见,那些皇族王爷们更是欺上瞒下,都在为自己的小家庭做着打算,能贪一两是一两,而李鸿章则忠心耿耿的背锅挡箭,来了洋人,我谈,合约我签,就算是谈判也是李鸿章一人顶上,能做到这些的,慈禧一朝,恐怕是寥寥可数。

慈禧心中认为,李中堂的故去,大清朝再难找一个这样的人为她支撑危局了,故而每想到此,肯定是伤心备至。所以慈禧的崩溃是内心的真实反映也不足为奇了。


老猪的碎碎念


公元1901年11月,晚清重臣李鸿章因病去世,他的去世在京师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慈禧太后得知此消息,甚至于哭到吐血当场,历来慈禧太后都是属于那种心狠手辣之人,无论是除掉顾命大臣,还是废掉慈安太后,眼睛都不眨一下,可是对于李鸿章的去世,她却是痛彻心肺。

为什么李鸿章在慈禧眼里会如此重要?我们翻一翻李鸿章的历史和生平,就能得知一二。李鸿章是晚清能臣,也是慈禧太后最器重之人,在慈禧眼里,李鸿章是不可替代的。既没有非分之想,也不愿人前显贵,多年来兢兢业业,连慈禧自己都算不清,李鸿章到底替自己背了多少黑锅。

中日黄海一战,北洋水师几近全军覆没,世人皆骂李鸿章,说他负责建设的北洋水师是怎么打仗的,数十年来没有添过一艘铁甲舰。可世人哪里知道,北洋军费全部被挪到慈禧那里去修颐和园了。

李鸿章默默承受了下来,主子的错,他来承担,这样的臣子,慈禧怎么能不喜欢呢?签订《马关条约》时,李鸿章拼了老命和日本人谈判,甚至在挨了一枪后还包着头巾上谈判桌,一两银子一两银子的争,最后连日方谈判代表伊藤博文都看不下去了,主动提出减少部分赔款。

可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赔偿三亿两白银和赔偿二亿两白银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当李鸿章回国时,没有鲜花,没有欢呼,只是咒骂。尽管如此,这位老中堂也默默承受。一个国家的衰败硬是要一个人来负责,战场上打不赢,却还指望能够在谈判桌上赢下来,这不是笑话吗?

可是当时国内就有些人有这样的想法,他们把失败全部归咎于李鸿章本人,却忘记了高高在上的慈禧实际上应该是承担更大的责任。这又是一次李鸿章替代慈禧受过,世上哪里有这么忠直的大臣,一心一意代主受过,却没有丝毫的怨言。

慈禧之哭,在于李鸿章去世后,她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位可以替代的大臣了,李鸿章善于和洋人打交道,办起洋务来得心应手。多次挽救清朝于危局之中,慈禧甚至给李鸿章起了一个名字,说他是“玄黄再造”之人。这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几乎把李鸿章抬到了和自己平起平座的地位。

对于清政府而言,和外国人签订不平等条约是最头痛的事情,谁也不愿意出头。所以清朝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是李鸿章去签的,这也是他被后人咒骂的主要原因。李鸿章一生和外国签订了约三十个条约。

从最早《中日台事条约》、《中英烟台条约》、《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到后来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国步步被逼进死胡同,全靠李鸿章一个人在四处周旋,他的难处谁知道?没有人知道,除了慈禧太后。所以才会出现慈禧太后一听到李鸿章死的消息,悲伤的吐血。因为从李鸿章去世的那一刻起,慈禧就清楚的知道,大清已经完了。


小小嬴政


李鸿章是慈禧的老情人,老情人去世当然是要伤心的。

话说1898年9月,《纽约时报》消息:9月22日上午,中国的慈禧太后与一位最有声望的政治家李鸿章举行了结婚仪式。随后,他们将乘火车到天津,然后坐船到旅顺度蜜月。



在国内,慈禧与李鸿章有染的消息传得是沸沸扬扬。咸丰驾崩时,慈禧才二十六岁,年轻守寡,耐不住寂寞,李鸿章便成了她的情人。

这是真的吗?不清楚。不过既然传得有鼻子有眼,或许是真的吧。慈禧是太后,大清的实际掌权人,破坏她名声的话不能随便说,被查出来是要杀头的。国内不敢说到国外说呗,于是就有了上面的那条消息。

无风不起浪,社会上怎么就没有传出慈禧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有染,如果慈禧太后和李鸿章关系不好,不可能有这样的消息。



看看李鸿章和慈禧好到什么程度:

太平天国运动被平定,曾国藩的湘军裁撤了,李鸿章的淮军不但没裁还增强了,部分被裁的湘军进了李鸿章的淮军。

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逃往西安,她想回鸾得有人和外国人谈判,卖国也得有人商量好再卖,不然外国人不买,非要严惩主犯怎么办?慈禧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鸿章。慈禧向十一国宣战,李鸿章是反对的,他带头弄了个东南互保。而且谈判,签订卖国条约,那是要挨骂的,她怎么能保证李鸿章一定能帮她摆平外国人?两人关系好嘛!

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坚决不同意与日本开战的。仗打败了,慈禧又派李鸿章去谈判,去签卖国条约,去挨骂,去替慈禧背黑锅。以李鸿章的聪明怎么可能让自己留下历史的骂名,不就是和慈禧关系好嘛!



一路分析下来,似乎李鸿章和慈禧真有点不正常男女关系。捕风作影,八卦就是这么来的。实际上慈禧和李鸿章一个在深宫,一个在外朝,根本不太可能有男女关系。不过李鸿章和慈禧情感上靠得近这是不可否认的。

他们是狼和狈的关系,在卖国这件事上,他们狼狈为奸,李鸿章替慈禧背黑锅,并不白背,换取的是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失,保住的是自己的荣华富贵,同时也保住了慈禧的荣华富贵。

李鸿章有能力背黑锅,而且心甘情愿替慈禧背黑锅,这样的人满大清朝除了李鸿章找不到第二个人。李鸿章死了,以后再需要卖国的时候,她去找谁啊?再遇到这样的坎自己能过得去吗?想想对自己帮助极大的李鸿章,再想想未卜的前程,她怎能不崩溃!

我是豫有得,喜欢就加个关注吧!


有得观史


于公,国家失去了肱骨之城,于私,慈禧失去了最信赖的人,两人主臣40年,慈禧无论于公于私,失声痛哭也是人之常情。

于公

李鸿章被西方成为东方的“俾斯麦”,俾斯麦是德国的宰相,首席外交大臣,李鸿章巅峰时期也差不多,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政治局常委),直隶总督(相当于京津冀三省市的军政最高长官),北洋通商大臣(相当于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等集合),又手握国家最精锐,装备最精良的海陆军,地位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远高于军机处首席大臣。

后来甲午战败,虽然被罢黜不少官职,但是依然保留着文华殿大学士的职务,后来依然是封疆大吏两广总督。最后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廷恢复了李鸿章一切官职。

虽然李鸿章对外一直主张妥协政策让人嗤之以鼻,但是不得不承认,李鸿章对清王朝作用很大,慈禧虽然权谋手段比较高明,但是对政治、经济、洋务、军事是一窍不通,全靠李鸿章的支持,可以说,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人为慈禧保驾护航。

李鸿章去世了,相当于断了慈禧双臂,慈禧对于未来估计是一抹黑,能不哭吗?

于私

李鸿章是慈禧专权的坚决拥护者,清末实力派大臣众多,比如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胡林翼、沈葆桢等等等,但是慈禧唯独最信任李鸿章,因为慈禧的心意,李鸿章没有不懂的,举个例子,左宗棠是清末不逊于李鸿章的人物,但是地位一直没有李鸿章高,就是因为左宗棠办事过于强硬,与慈禧的心意不太符合。

而李鸿章就不同了,对慈禧的主张不仅坚决支持,还帮助慈禧对抗反对派,后来与八国联军谈判,八国联军坚持一定要惩治以慈禧为首的百余名满贵汉臣,李鸿章据理力争,最终保下了慈禧太后,这份忠心,慈禧能不懂吗?

李鸿章去世了,慈禧身边还有这样的人吗?没有了,慈禧能不哭吗?


曹老师xixi


都别抢,我来答。

李鸿章去世后,慈禧倒不至于崩溃,毕竟慈禧也不是什么弱女子,能够操纵大清帝国47年之久,其玩弄权力的手段早已炉火纯青,辛酉政变和戊戌政变都显示出慈禧那高超和强势的政治手段。

但李鸿章这个尽职尽责的管家去世足以让慈禧感到震惊,毕竟大清朝那一系列的外交纠纷和事件都是在李鸿章的处理下才摆平的,失去了这么一个能力过硬,又忠心耿耿的大臣,换做是谁都会感到震惊,至于说崩溃那倒不至于。

积劳呕血薨,年七十有九。事闻,两宫震悼,锡祭葬,赠太傅,晋封一等侯,谥文忠——《清史稿》

毕竟李鸿章1901年去世后,人家慈禧还是好端端的继续执掌了7年的权力,直到1908年去世,短短四年以后,大清朝就灭亡了。

我们几乎可以大胆假设,如果慈禧能够多活几年,估计大清朝还得续上几年命,毕竟这个精明和权力欲望极度膨胀的女人可不像隆裕太后那么好骗。

袁世凯想要从慈禧那里捞到好处估计没那么容易,李鸿章大家都知道替爱新觉罗家族办了很多事情,也给彼时的大清朝处理了很多烂摊子。

李鸿章对自己的身份和作用也很清楚,他曾说: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这就是他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裱糊匠”的来历,李鸿章认为自己只是大清朝这间破屋子的一个裱糊匠而已,哪里需要修补他就修补,但是这间房子的倒塌和他并没有关系。

李鸿章在日本谈判关于《马关条约》时被极端的军国主义分子刺杀,不过子弹当时从李鸿章左脸颊上擦过,但大量的鲜血还是染红了他内衬里的那件黄马褂。

后来李鸿章吩咐人把那件黄马褂保存起来,并说:

此血可以报国矣

这也算是李鸿章对于大清国问心无愧的表现了,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领导洋务运动这些都是他替大清朝办事的证明,又被迫背负历史骂名签订《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等条约。

李鸿章可以说是为大清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所以当慈禧听到李鸿章去世的消息时,当场流泪说:

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慈禧这话说的很真诚,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像李鸿章这样忠心替她办事和处理烂摊子的能臣了。

另外说一句张爱玲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李鸿章的大女儿李菊耦嫁给了张佩纶,也就是张爱玲的爷爷奶奶。


围炉谈史


慈禧一生见证了太多的亡故,咸丰、同治、恭亲王、曾国藩等等,要说谁的亡故让慈禧最悲痛,那大概要算是李鸿章了。

李鸿章是在慈禧回銮途中骤然病逝的,因为八国联军入侵,两宫西狩,两宫回銮是皇家的耻辱,所以慈禧一逃一回的具体形迹,官方史书上并无详细的记载,大多是泛泛而谈,目前所知最为详尽的记载,当属吴永所著的《庚子西狩丛谈》。

李鸿章病逝的消息传来时,慈禧刚到荥阳。这里有一个细节值得说一说,未到荥阳前,因为不通电报,慈禧与京城联系只能通过探马六百里加急,荥阳为了迎驾,刚连接了与省城开封的电报线,结果慈禧接到的第一封急电便是关于李鸿章的噩耗。

一个人死后,各方的态度最能反映此人的历史成色,吴永在《庚子西狩丛谈》中就详细记载了慈禧一行初闻李鸿章病逝时的情景,这应该是最接近历史真实的记录——

“旋得京师来电:合肥相国,已于今日午刻逝世。得此噩耗,兀如片石压入心坎中,觉得眼前百卉,立时皆呈惨色。闻两宫并震悼失次,随扈人员,乃至宫监卫士,无不相顾错愕,如梁倾栋折,骤失倚恃者。至此等关键,乃始知大臣元老为国家安危之分量。想此时中外朝野,必同抱有此种感想;即平时极力诋毁之人,至此亦不能不为之扼腕?公道所在,殆不可以人力为也!公之隆勋伟绩,自表表在人耳目。晚年因中日一役,未免为舆论所集矢。然自此番再起,全国人士,皆知扶危定倾,拯此大难,毕竟非公莫属,渐觉誉多而毁少。黄花晚节,重见芬香,此亦公之返照也。”

至于慈禧的的悲痛,得知李鸿章病危的时候,她就一边流涕,一边忧虑自语:“大局未定,倘有不测,这如此重荷,更有何人分担。”

可以说,李鸿章病逝之时,有两点是世人公认的,扶危定倾,非公莫属;鞠躬尽瘁,公亦不负。

<strong>而要说到李鸿章对于慈禧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两人究竟是怎样的君臣关系?

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朝堂上,两人之间一直存在着惺惺相惜的默契,并在长达三十余年的时间里相互信任,互相支持,最让慈禧难以释怀的是,李鸿章一生都是忠于慈禧,维护慈禧,关键时刻能站出来为慈禧背黑锅的。

就近而言,清廷全权代表李鸿章与奕劻与英美日俄等十一国列强就庚子事变进行和谈时,因为有李鸿章的据理力争,列强才勉强同意对在义和团事件中应负主要责任的慈禧不再追究,并保证在“惩办祸首”的条款中不提及她的名字。

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李鸿章不是极力维护,而是借和谈煽阴风点暗火,慈禧这辈子恐怕再难回到京城,更别提重新执掌朝政。

这种患难下的忠心有多重要,慈禧怎能不知,正如她所言,大局未定,一旦失去李鸿章这样的“定海神针”,怎么收拾应付残局,慈禧是真的没底,所以当她听闻李鸿章病故后,她的悲痛不是逢场作戏,而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再朝前说,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慈禧在顽固派的蛊惑怂恿下,丧失理智地向十一国宣战,最终将大清王朝这座纸糊的屋子捅破。

据说,正在两广总督任上的李鸿章得知这一消息后,顿时罕见地捶胸顿首,痛哭流涕。当来自北京的电报要求南方各省北上勤王时,李鸿章虽然违抗圣旨,支持了“东南互保”,但从本质上讲,此时的李鸿章只有苦心,没有反心。

在避免东南免遭战火蹂躏的同时,李鸿章内心虽不情愿再次为清廷背黑锅,但因为对慈禧的忠心,对清廷的忠心,他最终还是毅然北上,最后一次担起了匡扶社稷的重任。

都说李鸿章是个拼命做官,一生追求富贵权势之人,但此时他的生命已经步入倒计时,再追求这些对他而言已经没有意义,如果抱着明哲保身的心态,他是可以甩掉这次黑锅的。

因此,说此时的李鸿章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臣操守,那是客观的。

所以说,李鸿章病故后,慈禧的悲痛还包含着一份深沉的敬重。

说实话,为清廷最后效命的李鸿章的确让人尊重。

正是在他的游说、拖延下,列强要求的赔款额才从10亿两降到4.5亿两,虽然最终的数字带有明显的侮辱性质,但李鸿章的努力是毋容置疑的。

更让慈禧以及世人动容的是,李鸿章这次背黑锅悲恸到了极点。签完字回家的路上,他就开始大口吐血,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痛定思痛,心有不甘的李鸿章在病榻上给朝廷上了最后一道奏折,内中尽是泣血忠言——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1901年11月7日午时,病入膏肓的李鸿章撒手人寰,享年78岁。

再说慈禧的悲痛,从某种意义上讲,说她和李鸿章是政治伴侣亦不为过。

因为这种政治上的亲密关系,西方列强一度真的认为李鸿章与慈禧是情侣。

1898年10月20日,大名鼎鼎的美国《纽约时报》就曾刊登过这样一则政治新闻——“李鸿章结婚了吗?”

其中的内容虽然荒诞,但荒诞的本身却极具象征意义:“中国年轻的皇帝陷入了极度的沮丧与愤怒之中,因为他的母亲、中国的皇太后,于1898年9月22日上午再次结婚了,她在一个名叫新发的小庙中嫁给了中国最具声望的政治家李鸿章。随后,这对新婚的老夫妇乘火车前往天津度蜜月,为了防止他人追随,他们还将沿途经过的铁路均予拆除------这对吸引全世界目光的新婚夫妻,他们将在旅顺港口度过一段幸福时光,据说,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避免皇帝本人的尴尬,也是为了消除另一位政治家荣禄的愤怒,尽管皇太后曾经两次怀上过荣禄的孩子,但最终,这位风韵犹存的皇太后成了李鸿章的个人收藏品------”

两年后,当八国联军攻入京城,联军统帅瓦德西还拿出这份报纸盛气凌人地向李鸿章交涉,要求后者交出慈禧太后。

可见在西方列强眼中,慈禧虽然是“君”,但李鸿章却是保护她的“臣”。

如今李鸿章病故,慈禧怎能不伤心落泪。


黑句本


慈禧听到李鸿章去世,之所以吐出血来,那是因为大清失去顶梁柱。他在时,清廷尚有威望,毕竟真正像他那样有灵魂、有担当的人,在中国已经不多了。

当时的中国饥寒交迫,思想相当落后。真正有灵魂、有担当的人除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冯子才、左宝贵、邓世昌外,再没有其他人。尽管当时的清政府相当腐败没落无能,在捍卫国家权益时,立场坚定、强硬。

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浪潮中,李鸿章代表中国以最大限度减少领土损失,只割一点土地其余赔款,在他的硬撑下极大的保全了疆土。

甲午战争中,日本提出无理要求被李鸿章严厉提出抗议,并呵斥伊藤博文的行为。尽管最后签订《马关条约》,日方也不敢越界做出格的事,以免点燃火药桶。

尽管当时的大清国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般的强国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当时的意大利也是西方列强中的强国,傲慢无礼,被慈禧呵斥,最后乖乖的道歉。

虽然大清国内动荡不安,李鸿章凭自己的智慧平息了太平天国、捻军叛乱,巩固了国家安全。外交上与列强针锋相对,被伊藤博文称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他眼光明锐,中国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开展洋务运动。并总结经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尽管最后洋务运动的成果,在甲午战争中泡汤了。李鸿章作为一名外交家,丝毫没有妥协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做出了让步,最后遭到国内民众的谩骂。1901年在签订《辛丑条约》后,李鸿章走完他的传奇一生,享年79岁!

李鸿章走后,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在国家危难当头,真正能站出来谴责西方殖民的外交家,除李鸿章外没有其他人。

这正如日本人所说:李鸿章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白貓視天下


慈禧太后在听到李鸿章去世的消息后,几乎当场崩溃,在她看来清朝失去了一个最有力的臂膀,大清王朝即将走向末路,她为清朝的命运担忧。


慈禧太后对李鸿章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她曾评价李鸿章为“再造玄黄之人”,而李鸿章也确实值得这样的称赞。

李鸿章曾一手主持洋务运动,创建北洋水师,清朝与西方列强的外交活动几乎都是由李鸿章主导,他的能力也被多国领袖所认可。

李鸿章一生周旋于世界列强之间,可惜他代表的只是一个腐朽没落的清朝,他只能代替清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

在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他还在与十一国政府代表进行《辛丑条约》的谈判,这是他一生中代表清朝签订的最后一项条约,在他签完条约之后,他也很快因病去世。

在得知李鸿章的死讯后,慈禧太后当场崩溃,她甚至说到:

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慈禧太后之所以会当场崩溃,虽然也说明了她对李鸿章十分看重,但更重要的是她认为清朝少了一个能够为她承担的责任的人,毕竟像李鸿章这种精通洋务的人才并不多。


抛开其他因素,慈禧太后是一个手段强硬的政治家,她对清朝的现状十分清楚,清朝的国运已经到头了,大清王朝随时有着灭亡的可能,但她并不希望清朝在她执政期间灭亡,因为她放不下手上的荣华富贵。

为了不让这个到处都漏水的破船再坚持一段时间,慈禧太后不得不重用李鸿章。

慈禧太后虽然重用李鸿章,但她却并不怎么信任李鸿章,要不然李鸿章也不会遭到多次贬谪。

在慈禧太后听到李鸿章去世的消息后,她之所以会当场崩溃,更多的是为自己的现状担忧。

毕竟此时的清朝刚刚被八国联军入侵,朝廷上下动荡不安,各国列强对清朝虎视眈眈,国内更是危机重重,而且李鸿章又去世了,慈禧太后一时半会之间,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代替李鸿章的职位。


总得来说,慈禧太后虽然表现出对李鸿章去世的悲痛之情,但她此时心中更多的是对清朝未来命运的恐惧和无奈,她不知道谁还能替她和西方列强交涉,谁又能替她处理这些烂摊子。


东方大史


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这么说,应该是可以解释这个问题的吧。

事实上,真是的历史也是如此。李鸿章对于慈禧太后的重要性,以及慈禧太后对于李鸿章的重要性其实都是不需要多说的。他们两个就像是马车与马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的。所以,前面要是理解成其他关系的人们,或许是需要好好的转变一下自己的观念了。

慈禧太后是大清朝权力的中心,但是李鸿章呢?实际上长时间都是大清国最有权力的人。这个不需要多说,当然,牵制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说他最有实权,这个也是不可否认的。即使是一些朝中的老官,还有慈禧太后面前的红人,又或者和他一样名满天下的仁人志士。



于是,在大清国,确实是慈禧说了算。但是另外一方面,在大清国,他李鸿章就是金牌令箭,除了慈禧一人,其他的人见到他都得下跪。其实事实就是如此,无论是从实际的官位上,又或者他在清朝以及国际的名声以及声望上来看。


所以,李鸿章是除了慈禧之外,涉及到事务最多的人。而且,他更是大清国处理事务最多的人。但是仅仅是这样也没什么,但是,偏偏他还是无可替代的。荣禄可以比得上他吗?袁世凯呢?所以,当慈禧太后在自己最危机的时刻,失去了一个无可替代的强力下属,这个难道不需要难过一下吗?更何况,多年来,李鸿章确实也是兢兢业业的,感情还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