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公司加农户养猪怎么样?

手机用户18366937104


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随着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养猪已成为了农村发家致富的好项目。但由于养殖成本高,风险大,让很多农户望而却步。但随着公司加农户养猪模式的推广,非常受农户欢迎,很多人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公司加农户养猪为什么受养殖户的欢迎呢?比如我们县温氏集团公司,为农提供猪苗,饲料,防疫药品,技术指导,回收成品猪,包小猪苗百分之九十八的成获率,遇行情不好也要保证农户毎斤成品猪有两元利润。特别是假如遇到瘟疫全军覆没,公司也会毎头猪毎天0.8元工资给养殖户,(如养殖户进猪苗500头,两个月后因猪瘟全军覆没,公司会补给养殖户2.4万元),这样很大程度减轻了农户的养殖风险,消除了后顾之忧。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乡村老柳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公司加农户总结有以下几个观点供参考;

首先公司+农户”模式是指企业或公司,与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农户以契约形式缔结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有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特点,是一种新的经营模式。

一、优点

1. 统一供种。公司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良种猪的筛选、繁殖为养殖户提供最受市场欢迎的优良品种,并且降低农户运营金

2. 统一供料。公司提供全程饲料,不用农户现金购买,降低农户运营资金,并且保证饲料质量。

3. 统一供药 为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兽药产品,与疫苗

4. 提供技术,为合作农户提供基本养殖技术,同时解决养殖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5. 降低风险,由于猪、料、药,由公司提供即使出现重大疫情造成巨大损失,也是由公司承担。并且不受市场价格风险。

二、缺点

1. 限制了养殖规模,只有符合规模的猪场才能合作。

2. 需要一定保证金,因此有一部分人无法凑齐合作数量的保证金,而无法合作。

3.由于投资与风险少,所以这在收益上也是不能与自繁自养相比。

三、总结

1.自身无法筹集大量资金,并且承担不了现在市场的风险(尤其是现在非瘟时期)公司加农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如果有资金,承担了风险自己养也是可以的,毕竟现在国家大力支持养殖,没有以诸多问题存在,并且现在是高风险高回报时候。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还是看您自己!






东北小相超


公司加农户养猪是不是说的合同养猪?我们这养鸡的多数是养的合同鸡,我感觉公司加农户养猪就是合同养猪,把我的观点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技术有保证。养合同猪一般应该是公司提供技术人员帮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农户遇到猪应该防疫或是病情时,公司技术人员帮着给猪猪防疫看病。

第二,公司提供仔猪。

第三,公司提供饲料。公司提供的饲料多是根据仔猪的特性配制,有一定的抵抗力。

第四,技术人员随时观察。技术人员不定时会到养殖场观察,养殖场内的情况,会给我们养殖户提供很大帮助。

第五,公司销售。公司会给我们签定销售合同,我们养殖户不会为销售渠道犯愁。

第六,利益有利有弊。有利就是当我们养殖户碰到价格低的时候我们养殖户也会有收益,公司会按我们合同价收购,养殖户不会有损失;有弊就是市场价格上涨时,我们也是要走合同价格的,不会因市场价格上涨调到的。


乡村小杨阳


这个想法非常的好,从公司到养殖户,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模式,也是双方共赢的选择。

第一首先公司、农户鉴定合作关系,达成共同协议。

第二公司提供养猪技术,饲料及回收结算等事项。

第三,农户提供养殖场地,负责养殖及区域卫生打扫处理。

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形成产,供,销一条服务,公司有了收益,农户解决了后顾之优,达到合作共赢的平台,此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迎风飘扬779


未来合同猪肯定是一个趋势,甭管集团企业怎么克扣,赚多少钱,只要咱自己的利润达到了咱的要求不就可以了吗?要是自己资金足够,愿意承担风险,可以外购仔猪或者自繁自养,赶上一次行情一头猪就能赚一千块钱,要是不愿承担那么大的风险养合同猪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常言道背靠大树好乘凉,有公司做你的后盾只要你的养殖水平够高,猪的成活率高、饲料料肉比低,猪的生长速度够快,还是可以赚到钱的。而且猪场建设都有统一标准,不存在粪污处理问题,只要建造位置合适,被拆迁的风险就比较低。

一般大的集团公司都会提供养殖户一定的技术支持,现在的养猪已经不同于以前的,需要各种疫苗和药物,才能保证猪群的高生产成绩,集团公司会安排专人服务指导何时免疫疫苗,何时进行药物保健,猪群发病后需要使用什么药物进行治疗。

这种公司+农户的形式对生猪市场的依赖性会变小,这种模式最核心的是不管行情如何变化,公司都会确保农户无风险的获得一定收益,一般情况下,一头猪不会低于150元。但农户要想傍上这样的大款,跟对靠谱企业很重要。

不过如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这种公司+农户养殖的风险一般来自公司方面的饲养、原料风险提高

譬如仔猪断奶后就到养户家里。仔猪21日龄断奶,体重只有15斤左右,经过长距离运输应激非常大,而且保育猪本身就是难饲养的阶段,若是断奶后再养7天到养户手里,成活率会更有保障,但集团强行把这个风险转到养户头上。

还有疫苗、药物和饲料价格。疫苗和药物集团内部采购,然后加价卖给养户,不允许养户私自外面采购药品使用,在这方面他们就是代理商,有自己的利润。

饲料这一块儿有的企业以次充好的问题,养户也只是敢怒不敢言,没地说理去。

还有用各种理由克扣利润。饲料运输要钱,注射疫苗要钱,拉猪要钱,改建猪舍要钱,粪污处理维护要钱,最后养猪户却得不到多少利润。所以说在做以前一定要认真做好考察调研工作。





晋善晋美121


据我所知,在中国的公司加农户应该是由广东温氏食品集团首先大规模运用并获得成功,最先是在养鸡业上使用,后来才推广发展到养猪业。以目前温氏养猪公司(猪场、服务部)+农户(养户),即有与公司合作养猪意向的人与公司联系并达成初步意向以后,由公司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养户按照公司的标准修建猪舍(养户出资),猪舍建好以后,养户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然后养户缴纳一定保证金(200元或者以内,有息),然后养户就去公司的猪场领猪苗饲养至220斤左右由公司回收肥猪,在养户饲养期间,公司会安排技术员全程指导,猪苗,药物,饲料采取记账方式。每一轮饲养完成后会进行一次结算,养户利润好坏与料肉比,成活率,猪重,药费等因素有关。这种模式的有点是:有利于公司发展(减少公司固定资产占用资金),养户受市场风险会由公司承担一部分(当然,目前中国很多采取这种模式的公司,不同公司承担市场风险的比例会由不同)


用户曹之鹏


“公司+农户”将成为养猪行业主流!

当前,国内规模化养殖企业主要有自繁自养和“公司+农户(这里的农户指从事专业化养殖的家庭农场)”两种模式。综合而言,两者各有优劣势,主要看养殖企业与所处养殖地区的实际情况。但综合而言,“公司+农户”或将成为行业的主流模式。

1、“公司+农户”是政策引导方向

首先,环保政策收紧,农户的分散化养殖有利于畜禽粪便污染的治理。

一方面,从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到农业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再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对于畜禽养殖的绿色发展,均强调要建立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的养殖模式。而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足够的土地可以进行种养结合。

另一方面,土地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而目前规模化养殖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土地。同样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的调研反馈,一是各级政府在土地规划中,没有留出专门的畜禽养殖用地。二是由于环保对养殖场选址及废弃物处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所以养殖场被要求远离水源及村庄地区建设,造成了养殖场选地用地比较困难。即使是在东北寻找养殖用地难度也很大。东北地区的基本农田、基本草原、湿地保护区等划定后能够用于养殖的土地就很少了。如果是耕地、林地或草原等,还会涉及缴纳复垦、复原费用,按平方米计费且费用较高。后期进入的企业拿地费用大幅度增加,而在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寻找养殖用地则更加困难,而且平整土地费用高。当前受环保因素影响,许多企业在用地审批上遇到很多困难,进展速度很慢。而不论是种养结合还是土地审批,只有“公司+农户”才能充分利用农户手中的土地,降低粪便的集中处理压力,实现种养结合以及养殖规模的扩张。

2.“公司+农户”符合商业扩张逻辑

商业模式来看,当前农民的核心痛点在于:怎么养、如何卖以及从哪融资。想要解决这三个痛点,就必须构建了一个闭环的养殖生态圈。温氏的“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首先,通过技术指导及标准化养殖流程,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率。其次,在预交保证金之后,养殖户每次通过记账方式即可领取仔猪、饲料、疫苗等生产资料。养殖户不需要像自养时以现金支付饲料、疫苗等投入,这实质上是变相帮助养殖户解决了融资问题。最后,育肥成功的生猪,由公司负责收购,农户获取相应的代养费用,帮农户承担了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为农户解决了销售问题。这种经营模式,与其说是养殖公司,不如说是养殖服务公司。正是通过解决农户的核心需求,才使得“公司+农户(家庭农场)”具备旺盛的生命力,受到农户的欢迎。

3.“公司+农户”已被国际生猪养殖巨头证明

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于1936年成立于美国弗吉尼亚州,20世纪80年代获得较快发展。到1998年成为美国排名第一的猪肉生产商,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之一。

目前,史密斯菲尔德的生猪养殖模式分为自有农场养殖以及合作农场养殖两种。其自繁自养比例在2009年达到35%,但到2015年已经下降到19%。也就是说,与农户合作养殖的模式占据主导地位。

总之,殊途同归,不论是“公司+农户”还是自繁自养,通过将合作农户升级成合作规模场,或者引入社会资金建设育肥场,以“公司+规模化养殖场”的模式,实现轻资产模式下的高生产效率,或许将成为生猪养殖行业的最优解。



乡村小唐唐


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公司加农户有以下特点:1.农户承担的风险小,因为公司加农户,公司提供猪苗和饲料,约定风险条款,那肯定非洲猪瘟等不可抵抗力因素风险要公司承担。2.农户需要的本钱小,猪苗和饲料由公司提供,农户要提供合格的场地和押金就行了。3.技术要求低,公司派有技术员指导,农户关键要有责任心。4.农户利润相对比较低,公司提供那么多资源又承担风险,公司肯定要赚一部分。综上所述,风险及资本投入与利润是成正比的,不管是公司加农户还是农户自己养,都需要农户有很强的责任心,就目前来说养猪还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以及风险承受能力来定是自己养还是公司加农户。





呆呆不呆


“公司加农户”,顾名思义是将“大公司”与“小农户”联结起来。这种经营模式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20年来,它在农民学习生产技术、规避市场风险和规模经营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于“公司+农户”模式的内涵,有两种见解。一种见解认为,它不仅指企业与农户以签约形式建立互惠互利的供销关系,还包括合资、入股的紧密型联合,也包括不受合同约束的松散型联合。另一种见解也是指以具有实力的加工、销售型企业为龙头,与农户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签订经济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及违约责任,通过契约机制结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按合同规定收购农户生产的产品,建立稳定供销关系的合作模式。

但是,由于农户与公司之间实力悬殊,不是完全平等的市场关系,又缺少其他力量予以平衡,导致这个模式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暴露出它与生俱来的缺陷: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话语权、自主意志得不到体现,农户与公司的权责严重不对等、条约显失公平,利益分配完全由公司单方决定、向公司方倾斜等,这势必影响到两者“双赢”的预期效果


黑哥星视野


公司加农户养猪怎么样?

目前农村发展遇到了瓶颈,单一的依靠种植农作物并不能使广大农民致富,农民必须发展多种经营才能走出困境。

当今的农村,结合现有的优势,发展一项产业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就是一种很好的路子,这样既使农民摆脱了贪困,又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为公司建康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这种公司加农户的合同养猪法,具有很多优点。

1,农民养出的猪,不用为销售发愁。

养猪行业受市场影响,波动很大,有时会出现销售难的问题,有时供不应求,有了公司作依靠,可以形成深加工完整的产业链,进而达到养猪行业的良性循环,市场波动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即使有点小波动,也在可调控范围内,让农民养猪规避了不少风险,让农民吃了定心丸,更愿意发展农村事业,这也是稳定农村发展的一条路子。

2,给农民提供足够的发展资金。

农户养殖规模虽说不怎么大,但需要资金也不少,必定农民手中没有多少钱,如果有了公司的资金援助,再加上政府扶植,农民可以更大胆的放心养,有了充足的资金,各方面工作做的就十分到位,更易使养猪取得更大效益。

3,公司能提供一条龙服务,使养殖更成熟化,规避风险能力更强。

公司从提供仔猪到防疫到技术应用,做的十分完善,形成一个闭路内循环系统,可以预防一些猪病大面积发生。饲料配方有公司按照猪的品种配制,更能快速健康地使育肥猪快速出栏。达到高效养殖效益。不管怎么说,公司十农户养殖模式形成了一个环保,安全,高效,稳定的生态养殖产业体系。

但同时也要做好两方面安排。

第一,公司必须开发出各种深加工成品,做出品牌效应,打开市场,才能完全消化养殖成品。

第二,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合理的确定生猪收购价格,做到公司农户双得利,这样才会合作长久。

这种养殖模式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可行路子,带动一方百姓,带动一个农村的地方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