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陳能雄/文

南宋時期,京西南路、荊湖北路是宋金交戰的主戰場。泰順進士林淳厚臨危受命,先後在這兩路管轄下的隨縣、房州、漢陽軍、德安府任職,曾參與籌劃守城,防禦金兵。這幾個地方都在今湖北省境內,其中漢陽軍的治所在今武漢市漢陽區,林淳厚任漢陽知軍時,正值當地鬧饑荒,他帶領士民抗擊災荒,成績顯著,其救荒策略受到朝廷讚賞,被派到災情更為嚴重的地方指導抗災。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林淳厚像


厚積薄發的“潛力股”

林淳厚(1141—1223),字季雅,南宋平陽歸仁鄉四溪(今泰順縣泗溪鎮)人,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少年時的他目睹伯父林待聘家裡科甲蟬聯,出了父子兄弟進士,他受這種良好學風的薰陶,刻苦自勵,博覽群書,勤學不倦。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泗溪廊橋風光


儘管他入學登第的時間較晚,但才名遠播,博得岳父的青眼。林淳厚的妻子黃道凝出身於松山官宦世家,是富陽尉黃壎(xūn)的女兒,她的大姐嫁給新科進士。黃壎原本也打算給女兒黃道凝物色一個進士,一直未能如願。他的兄弟左司郎黃石說:“你的女兒多,擇婿都要求已登第的,這有些難的。可以找個青年才俊,不怕他將來沒有顯達之時。”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贈魯郡夫人黃夫人墓誌》提到淳厚岳父擇婿


黃壎看中林淳厚品學兼優,是個優質的“潛力股”,把女兒黃道凝嫁給他。婚後第二年,這個“潛力股”就開始發力,二十九歲的林淳厚入京師太學,升為上舍生,才學日進,交遊愈廣。可是,他的科舉之路並不順暢,但意志堅定,屢敗屢戰,他到四十四歲時,終於登淳熙十一年(1184)衛涇榜進士,得償所願。多年後,黃道凝因夫而榮,被朝廷誥封為魯郡夫人。

林淳厚初任泰州州學教授,之後因母親去世,回鄉守制。服滿後,他被起復為南外宗教授。經人舉薦,改遷奉議郎知隨縣,一年後任房州通判。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分疆錄》記載林淳厚


房州即今湖北房縣,在南宋時其所屬的京西南路,與北方金朝接壤,是重要的軍事防禦區。金兵時常南下攻城略地,兵連禍結。林淳厚雖是通判之職,但攝理知州事務,精心籌劃,主持整頓房州軍事防務,內安百姓,外御強敵,堅守城池。金兵進攻房州失利,撤兵而去,不敢再來進犯。房州得以保全,林淳厚的防禦工作比鄰近州縣要做得出色,由此受到宋孝宗嘉獎,授予他朝散郎。

當時,官至兵部尚書的蔡幼學所撰的《育德堂外製》中有一篇《林淳厚授朝散郎》,肯定了林淳厚的功績:“自有事於邊,凡吏之能效其力者,無不賞也。爾倅於房陵,實攝守事,而能恤民厲士,思患預防。千里之人恃以無恐爾。一秩尚益勉之。”文中的“房陵”即是房州,“倅於房陵”是指林淳厚在房州名為副手,實際上代理太守之職,多方籌劃,防患未然,房州千萬百姓賴以為安。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林淳厚授朝散郎》書影


在漢陽救濟災荒有功

由於林淳厚在房州保境安民,政績顯著,官升兩級,朝廷論功行賞,下旨擢升他為漢陽知軍。泗溪《林氏家乘》抄錄了這道任命詔書:

皇帝制曰:國家建郡分理封疆,特重親民之官。俾廣京朝之化,非達治民之要,曷昭輔治之能。茲爾房州通判、朝奉郎林淳厚繼踵文科,擢官顯用,權佐軍府,屢著績勞,具備忠良,宜加簡拔。茲特加秩二等為朝請大夫,往知漢陽軍……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淳厚公擢漢陽知軍敕》書影


宋朝時期設漢陽軍,治今武漢漢陽區,管轄漢陽、漢川二縣。林淳厚任漢陽知軍時,楚右(今湖北一帶)連年災荒,百姓飢困,流離失所。林淳厚深入民間調查受災情況,按實際勘定災情上報。可是,當時朝廷內憂外患,忙於戰事,賑濟之力有所不及。林淳厚在向上級申請賑糧的同時,充分調動民間自救力量,採用“勸分”措施,想方設法勸說那些富家大戶把家中儲糧拿出來接濟,有無相濟。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漢陽府志》記載宋朝設漢陽軍


很多富人在他的號召下,或發放大米,或煮粥施民,互幫互助,共同渡過難關。漢陽軍屬地的百姓民心安穩,未出現流民現象。常平使者來漢陽等地巡視,考核政績,見漢陽一帶的社會秩序相對穩定,把林淳厚救濟災荒的成績列為第一上報。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林光祿墓碑》記載林淳厚在漢陽救荒


調到災情嚴重的地方任職

據《分疆錄》記載“時湘安府創尤劇,特命移知湘安府。”朝廷見林淳厚救荒有方,經驗豐富,就把他調到災情更為嚴重的湘安府任職。“湘安府”這個地名有待考證,由於史料失載,在清朝之前的《溫州府志》《平陽縣誌》《泰順縣誌》沒有林淳厚宦跡的詳細記載。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宋贈光祿大夫安陸守林淳厚墓碑》


到清朝道光年間,泰順泗溪莘陽(今白粉牆村)出土了《宋贈光祿大夫安陸守林淳厚墓碑》,上面記載了林淳厚的歷官事蹟。可惜,墓碑斷裂,有些字跡剝落,在今《林淳厚墓碑》的拓本上,能清晰看到林淳厚“知漢陽軍”等字樣,但看不到“移知湘安府”的字樣。

清道光壬寅年(1842),泰順學者林鶚等人拿著殘缺的古譜對照墓碑邊讀邊抄,後來泰順《分疆錄》中的林淳厚傳記也是參考墓誌銘撰寫。“湘安府”可能是一個古地名,也不排除因碑文模糊抄錯地名的可能,又或者舊族譜上有“湘安”字樣,據此補錄碑上的缺字。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弘治《溫州府志》:林淳厚,終德安守


明朝弘治《溫州府志》記載:“林淳厚,終德安守。”《德安府志》據《溫州府志》補記了文字:“林淳厚,淳熙末任。”可見,林淳厚在宋孝宗淳熙末年擔任德安府知府,也有一種說法是林淳厚在淳熙十一年才考中進士,可能是在宋光宗紹熙年間到德安任職。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德安府志》:林淳厚,淳熙末任


林淳厚在漢陽軍救荒有功後,應是調到德安府。德安府領安陸、應城、孝感、應山、雲夢五縣,府治位於今湖北安陸。他在任職期間,抗擊災情,救濟貧民,勸農耕種,恢復農業生產。

德安府所屬的荊湖北路,也是南宋抗金主戰場。林淳厚為了保障宋軍糧食給養,組織軍民屯田,營田事兼節制兵馬,在當地多有勞績。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林氏家乘》記載林淳厚在德安府屯田


承襲善慶,一門賢俊

正當林淳厚仕途春風得意之時,卻遭遇挫折。他性情剛直,憤世嫉俗,曾無意間得罪同邑一位官員,此人在朝中身居要職,睚眥必報,暗地指使他人向皇帝誣奏,陷害林淳厚。朝廷察知林淳厚清廉忠直,並無違紀之事,安置他去管理宮觀事務。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泗溪學士林


林淳厚看清了官場險惡,自此無意仕進,十餘年間四次主管武夷山衝祐觀,宋代名人朱熹、陸游、辛棄疾也曾擔任過此職。既然不能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效命,林淳厚萌生退意,幾次告老請辭,獲得朝廷恩准,以朝請大夫致仕。

林淳厚回泗溪生活一段時間後,到平陽前倉寺前構屋居住,取名“襲慶堂”。他闢建花園、開鑿水池,建亭閣樓榭,植奇花異草,與家人文友徜徉其中,吟詩著書為樂。從“襲慶堂”之名來看,林淳厚不忘泗溪林氏的祖德宗功。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泗溪林氏忠孝傳家,林淳厚祖父林永年的妻子柳氏,為人賢孝,公公身患足瘡,她每日以口吸吮毒瘡,也許是孝感動天,公公多年的頑疾得以痊癒。林永年的後裔科甲聯翩,出了林待聘等一大批傑出人才。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襲慶堂志》書影


《林氏家乘》中有《前倉》詩:“當日覽暉誇紫綬,至今襲慶守青氊。”林淳厚承繼這種善行功德,也沿襲了林氏吉慶與文脈,他的兒子林杲、林棐、林棨、有文有武,相繼考中進士,孫子曾孫中也有進士及第的。林淳厚年輕時以伯父林待聘為榜樣,期望有一天能功成名就,這個夢想他不僅實現了,在子孫身上也得到傳續。

林淳厚懷有尊宗敬祖之心,希望死後落葉歸根。嘉定十六年(1223),八十三歲的林淳厚去世,臨終前,囑咐兒子們把他歸葬於泗溪莘陽林氏祖居地。

這位泰順進士曾在漢陽抗擊災荒,受到朝廷讚賞

▲泗溪學士林,浮雕上部分人系淳厚子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