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卫士手记|抗疫一线值守,一个口罩“换来”五个口罩

2月27日清晨,迎着朝阳前往社区值守点,晨曦中透出这场“病毒雾霾”战役中久违的阳光。今天已经是我在社区值守的第20天。

作为一名负责纪检监察宣传的干部,新冠疫情防控启动后,虽然我没像其他干部一样冲到一线,但采访了很多身处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他们在疫情面前的大无畏,让我敬佩,我也希望能够到一线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获悉沅陵县实施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需要抽调工作人员进社区开展联防联控工作,我主动请缨。

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宣传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知识,登记进出小区的人,测量体温,给车子消毒等……每天早晨太阳还没升起,我就来到社区,开始一天的工作,直到夜深,才回到自己的小窝。虽然繁琐又单调,但我十分认真,因为我知道,只有工作到位,才能杜绝疫情发生。

刚开始,小区居民防护意识不强,对我们的工作还有抵触情绪。有位80多岁的老爷爷爱出门散步,但不戴口罩,我主动上前向老人宣传防控知识,谁知老人突然呛声道:“我都八十多岁了死都不怕,还怕什么病毒。”

“爷爷,您不怕,但也要为家里的儿女和其他人着想。这个病毒传染性非常强,做好防护是爱自己也是爱护大家。”老人被我说得气冲冲地回家了,还一直嘟囔着:“我不出来就是了。”我与社区的工作人员打听到他家的楼栋房号,将自己节约下来的一个口罩,送到他家里。

我敲开了老爷爷的门,老人一看是我,就说:“你怎么回事啊?我都不出来了,你还来干嘛?”

我笑着和老爷爷说:“爷爷,您别急啊,我是怕你没口罩,瞧,我给你送口罩来了。以后出门散步您就戴着。”说完,就把口罩递给爷爷,老爷爷一下子愣住了。我则笑着离开。后来老爷爷再来散步都带着口罩,并且朝我微笑点头。

除了日常值守,还有一项特殊工作就是对网格内涉鄂返湘人员落实“一人一户一专班”,监测管理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并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这项工作需要接触可能存在患病风险的高危人群,起初内心有些许不安。但转念一想,这是服务可能存在隐患的人员,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所在,让我坚定了信念。

由于隔离在家,他们无法外出采购生活用品。我和同事商量,每天趁着上门量体温,就问下他们生活需要,然后记录下来。通过手机APP给他们下单,等生活物资送到了,我们给他们送上门。他们很高兴,通过自己的微薄力量去帮助他人,我很自豪。

2月14日晚,狂风夹杂着暴雨,如猛兽一般,吹倒了我们临时搭建的值守帐篷,取暖桌子、被子以及宣传资料等物品被吹的到处都是。我顾不上打伞,赶紧去抢救物品,任凭雨打在身上,模糊我的视线。所有值守的人,没有因为暴风雨而提前离岗,都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第二天早上,雨依旧没停,我们只好撑着雨伞站在路口开展工作,遇到进出车辆,就一个人负责登记信息一个人负责打伞,还好社区的工作人员很快拿来了新的帐篷和物资,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一起很快又支起了帐篷。

当有人问我觉得这个工作苦不苦时,我微笑着摇头。但是工作中也有着小小的尴尬,因为社区路口没有公共厕所,我们得去300米开外的单位上厕所,进门前还需要进行登记检查,碰上晚上单位锁门,就进不去了,所以我尽量少喝水,嘴唇有些干裂。

在这段特殊时期,我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节,少了和家人的团聚,多了在工作上的尽职尽责。因为家在乡下,大年初二离家后就一个人单独租住在沅陵,晚上和家人视频时内心泛起了阵阵酸涩,父母在视频那头仔细叮嘱需要注意的生活问题。不知道下一次回家会是什么时候,想家想父母的情绪异常强烈。但是我知道,只有我们的不懈坚守才能让所有团圆早日来到。

2月16日,是我到沅陵镇鸳鸯山社区值守的第8天,晚上9点多,天空满是繁星,我正在值守,忽然一个小哥哥走来,给我手上塞了5个口罩,我追出去想问下他的名字,他冲我一笑:“给你们的,辛苦了!”我来不及道谢,他就消失在夜色和星光之中。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所有的坚守都是值得,春天不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