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北魏謀臣崔浩為何最終身死族滅?根源在於鮮卑貴族與漢士族的對立

提到崔浩,瞭解魏晉時期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他是北魏太武帝重要的謀臣之一,歷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以及太武帝這三任皇帝,是真正意義上的“三朝元老”。他在輔佐太武帝的時候,善用計謀,利用淵博的知識,幫助太武帝滅胡夏平定北涼擊破柔然,為促進北魏的統一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為北魏做出重大貢獻的謀臣,最終卻被株連九族,落得個身死族滅的悽慘下場,怎能不叫人為之扼腕嘆息!

說到這位謀臣為什麼被殺的原因,眾說紛紜,歷史書上將他的死因歸結為參與國史修撰,得罪了當時的權貴,也有研究說原因在太武滅佛事件上。其實,這些都只是崔浩被殺的導火索之一,崔浩最終身死族滅的根源在於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之間的對立。

北魏謀臣崔浩為何最終身死族滅?根源在於鮮卑貴族與漢士族的對立


一、北魏謀臣崔浩為何最終身死族滅?根源在於鮮卑貴族與漢士族的對立

1、國史一案,觸及到鮮卑貴族的根本利益

史書記載,崔浩早在太武帝神麚二年(429年)的時候就和他的弟弟崔覽以及高讜、鄧穎、晁繼、範亨等人共同參與了國書的撰錄,後來製成了《國書》三十卷。有了撰寫史書的經驗,加上崔浩本人也確有才華,恰逢太武帝想到了“國家積德,著在圖史,當享萬億”,要將自己祖先做出的成績告知於天下,於是又準備讓崔浩一干人等繼續修史。哪個皇帝不想讓自己名留青史呢?太武帝自然也不例外,但是由於他當皇帝還沒有多長時間,尚沒有做出什麼業績,於是就又對崔浩說:“史闕其職,篇籍不著,每懼斯事之墜焉。公德冠朝列,言為世範,小大任之,望君存之。命公留臺,綜理史務,述成此書,務從實錄。”

要說這崔浩吧,也太過耿直了,他作國史的時候,想著我既然負責這本書的編撰,皇上也說了要我“述成此書,務從實錄”,那我就照實寫吧!於是把北魏建國以來甚是是祖上的事情全都遵循真實性選擇編進了書裡。等到這本書寫完之後,有人給崔浩建議說:“你不如把這本書刻到石頭上,這樣天下人都知道你的如實記錄歷史的態度。”崔浩還真的採納了這個人的建議,真的挑了一塊地,有“方圓一百三十步”那麼大,用工三百萬最終才完成。


北魏謀臣崔浩為何最終身死族滅?根源在於鮮卑貴族與漢士族的對立


寫下可不好了,人都有羞恥之心,太武帝讓崔浩修史本意是歌頌他祖先的宏偉功績,可崔浩卻把他們祖上真實又藏汙納垢的歷史真實地寫進了書,還刻在石碑上供所有人閱覽。這些歷史可都是如今的拓跋氏貴族們最不願意讓人知道的秘聞了,於是貴族們自覺臉上無光,紛紛跑到太武帝面前說崔浩這個行為是有意暴揚國惡,最終崔浩因為國史一案被殺。

《魏書•崔浩傳》關於此事的記載:“真君十一年六月誅浩,清河崔氏無遠近,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皆浩之姻親,盡夷其族。初,郄標等立石銘刊《國記》,浩盡述國事,備而不典。而石銘顯在衢路,往來行者鹹以為言,事遂聞發。”

崔浩修國史的事情,因為揭露了北魏政權早期不願為外人知曉的歷史,觸犯了鮮卑貴族的根本利益,秉著“家醜不可外揚”的理念,最終崔浩身死族滅,下場悽慘。

北魏謀臣崔浩為何最終身死族滅?根源在於鮮卑貴族與漢士族的對立


2、太武滅佛事件,徹底得罪了太子拓跋晃

崔浩其人,自小就喜愛讀書,他可以說是一個貫通六經才能卓越之人,精於周易,他的一切似乎都很完美,只是崔浩這個人有一個小毛病,他特別不喜歡佛法。

《資治通鑑》對崔浩有這樣的記載:“浩素不喜佛法,每言於魏主,以為佛法虛誕,為世費害,宜悉除之。浩因說帝悉誅天下沙門,毀諸經像,帝從之。”

從這裡可以看出,因為因為他自己本身不喜歡佛法,於是就對太武帝說,佛法多麼多麼不好,最後對太武帝產生了影響,太武帝也開始認為如果讓佛教廣為流傳,只會招致禮義大壞,天常大亂,王法廢而不行的嚴重後果,於是就有了太武滅佛這麼一個事件的發生。

而太子拓跋晃和和崔浩之間的矛盾主要就體現在他們對佛教的態度上,一個厭惡至極,一個推崇至極,

據《資治通鑑》記載:“太子晃素好佛法,屢諫不聽,乃緩宣詔書,使遠近豫聞之,得各為計。沙門多亡匿獲免,或收藏經像,唯塔廟在魏境者無復孑遺。”

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前,留守平城的太子拓跋晃收到了他父親太武帝的一封密信,意思是要求他將平城內所有的僧侶都殺掉,然後毀掉佛寺佛經以及佛像。太子既然喜好佛法,又怎麼會去執行父親的命令了,但是他又不敢明面上反對,只好選擇先緩宣父親的旨意,悄悄去通風報信,讓這些僧侶趕緊逃離平城。

對太子拓跋晃來說,自己的父親太武帝之所以滅佛,屠殺自己的信仰,完全就是這個小人崔浩的過錯。可以說經過太武滅佛事件,崔浩徹底得罪了太子拓跋晃。

北魏謀臣崔浩為何最終身死族滅?根源在於鮮卑貴族與漢士族的對立


3、太武帝太過寵信,導致最後做出專制朝權的事情

崔浩從道武帝,明元帝,到最後幫助太武帝滅胡夏平定北涼擊破柔然,立下了漢馬功勞,所以太武帝對崔浩這個十分欣賞,寵信異常。道武帝曾經當著新歸降的高車酋長們這樣評價崔浩:“你們別看他看起來纖弱不堪,像一個手無縛雞之力之力的人,實際上他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他胸中所懷遠勝過甲兵,我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都是他的功勞!”除此之外更是對他其他的臣子說,在商量軍國大計的時候,你們如果有不確定的,就一定要先問一下崔浩的意見,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實施。

以上種種都可以看出來,太武帝完全被崔浩的個人魅力所征服了,給予了他無上的信任,可能這正是因為皇帝的這種信任,讓他漸漸迷失了自己,變得越來越看不清局勢。

《資治通鑑》記載,太子拓跋晃監國的時候,崔浩曾經向太子推薦人才,多達數人,且皆起家為郡守。但是太子自有思量,於是就沒有同意崔浩的建議,並且有好好向崔浩解釋他為什麼不同意的原因,但是崔浩做出了震驚滿朝文武的事情,太子不同意,他就直接跳過太子把自己原本要推薦的人送到了他安排的崗位上。

試問,崔浩作為一個臣子,行事尚且如此不顧理法,這不是在明晃晃地打太子的臉嗎!這讓太子以後怎麼立足於朝堂?不論太子是真的出於公心還是出於私心沒有選擇用崔浩推薦的人,身為一個臣子,卻直接做出這種專制朝權越俎代庖的事情,可謂是犯了天家的忌諱了。當時身兼中書侍郎的高允在知道這件事情後,對一個名叫管恬的東宮博士人說“崔浩有了這種行為,恐怕免不了有一場災禍了,為了順遂自己未必正確的私心而選擇和太子這樣的人作對,他將來哪還有什麼可以保全自己的方法呢?”

果不其然,最終綜合種種原因,崔浩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北魏謀臣崔浩為何最終身死族滅?根源在於鮮卑貴族與漢士族的對立


二、崔浩為什麼會做出這些事情?

1、本身性格原因

崔浩自道武帝,明元帝到太武帝以來,可謂是一路都順風順水,更是獲有“多謀善斷,算無遺策”的稱號。崔浩的性格是那種比較正直的,加上他實在算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長的又好看,深得太武帝的信任和器重,這就更使他在朝堂上始終處於風口浪尖的位置,因為他太容易激起別人的嫉妒心理了。俗話說的好,剛則易折,崔浩因為其性格原因也得罪了不少同僚。比如說當他在朝堂上的時候,總是能暴發出“舌戰群英”的氣勢,經常辯地其他大臣無地自容,所以崔浩在朝堂之上可謂樹敵頗多。

於是,“世祖即位,左右忌浩正直,共排毀之。世祖雖知其能,不免群議,故出浩,以公歸第。”皇帝繼位,引起群臣嫉恨的崔浩就這麼被迫“雪藏”,皇帝只有遇到問題的時候才會想起他來。

也正因為崔浩的這種性格,所以他才會做出“老老實實”按照皇帝的要求撰書的事情,最終得罪北魏的最高權利擁有者。

北魏謀臣崔浩為何最終身死族滅?根源在於鮮卑貴族與漢士族的對立


2、漢人的身份,復興漢人門閥統治

鮮卑族祖上是遊牧民族出生,建立政權之後,早期還是部落酋長制。和漢族不同,鮮卑族的這種制度下,鮮卑貴族對於權利的把控度是最高的,就像只有一碗水,你喝的多了,我就喝不了多少了,鮮卑族建立的政權中,鮮卑貴族擁有極高的權利,位於皇權的中心位置,漢人就擠不進去這個大圈子。而崔浩本人是一個漢族人,加上自古以來的封建王權中漢人實行的都是門閥制度,一為給自己民族謀福利,二為了讓北魏向漢族封建王朝靠攏,那麼就勢必要複姓漢人門閥統治。這對鮮卑貴族可是不得了的一件大事,我過得好好的,你做甚來搶我的麵包?你搶了我不就沒了嗎?於是鮮卑貴族對崔浩也可以說的上是恨得咬牙切齒。

崔浩復興漢人門閥統治,說白了點就是在提拔漢族士族,限制鮮卑貴族,等於就是站在了鮮卑貴族的對立面,將漢族士族放在了鮮卑貴族的對立面,這觸及到了他們核心利益,“虎口奪食”的下場,崔浩最終只能一死。

北魏謀臣崔浩最終身死族滅,根源在於鮮卑貴族和漢族士族之間的對立。對待威脅自己利益的人或物分不分飲其血,啖其肉,皆為一個“利”字。

參考文獻

《魏書》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