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破釜沉舟、臥薪嚐膽

導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副對聯,想必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們暫且不論對聯的作者具體是誰(待考,一說胡寄垣,一說金正希,一說蒲松齡)。聯中所描繪的是項羽“破釜沉舟”與勾踐“臥薪嚐膽”這兩個流傳極廣、充滿勵志意義的歷史典故。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其中“破釜沉舟”的典故,實際上是源於秦朝末年發生在鎮壓叛亂的秦軍與以楚軍為首的諸侯聯軍之間的一場著名戰役,史稱鉅鹿之戰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項羽破釜沉舟

無論人們提及“破釜沉舟”還是鉅鹿之戰,終究繞不開項羽其人。可以說,西楚霸王項羽的威名為後世無數人所喜愛和敬仰,就連史家巨擘太史公也未能例外。項羽以其“力拔山兮”和“破釜沉舟”的英雄氣概,深深折服了太史公司馬遷,讓他以“在權不在名”之由將項羽列入《史記》的《本紀》之中,同時在寫其事蹟之時也是豪氣和傾慕之情躍然紙上。以至於明朝著名散文家、藏書家茅坤認為,鉅鹿之戰是“項羽最得意之戰,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項羽影視劇照

早年間,筆者在讀這段歷史之時,不禁震撼於項羽之幹雲豪氣和神武氣概,時時有血脈噴張之感。現如今的我,對待史載之事多了幾分冷靜與思辨,漸漸習慣於嘗試透過史料記載微末之處,以儘可能客觀的角度去從新審視和解讀。於是,便有此文。

<strong>關於破釜沉舟和鉅鹿之戰,讓我們先來做一個簡要的回顧,作為下文進行深入探討問題的基礎。

破釜沉舟與九戰九勝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史記·項羽本紀》

實際上《史記·項羽本紀》全文寫的精彩絕倫,但描述到破釜沉舟和九戰九勝之時,分別僅用了31字和34字。有道是“此處無聲勝有聲”、“少即是多

”,簡短精煉的類似排比之辭卻傳遞給讀者無限之想象。每每讀之,無不令人暢快淋漓、血脈噴張。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鉅鹿郡所在大致位置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月至公元前207年九月,秦國是以十月為歲首)九月,章邯攜20萬刑徒軍北上平叛,連同王離所率南下的20萬長城兵團,合計40萬人馬大破趙軍,並圍困退守邯鄲不遠處的鉅鹿郡的趙軍,趙軍主將

陳餘廣發求援信號。於是,各起義的諸侯國軍隊紛紛趕往鉅鹿郡項羽所在的楚軍也不例外。彼時,楚軍上將軍是狡猾的宋義,意圖等待秦趙兩敗俱傷之時再收漁人之利,他下令部隊駐紮安陽停滯46天不前。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一月,項羽屢屢催促宋義無果的情況下,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斬殺宋義並接替其位成為上將軍,手下統領八千江東子弟兵連同劃歸過來的英布蒲將軍兩支楚軍合計5萬人馬。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鉅鹿之戰形勢圖

同年十二月,掌握了指揮權的項羽率5萬楚軍疾行北上救趙。到達鉅鹿郡南的黃河邊(一說漳水,以兩條河距離鉅鹿的距離來推斷,筆者傾向於黃河這一說法)之後,項羽率全軍悉數渡過黃河。此時的項羽做了一個前無古人、驚天動地且讓他威名得以流芳千古的奇偉決策:他下令全軍砸破軍釜,鑿沉過河舟船,燒燬行軍帳篷,每人只帶三日干糧,以示不勝則死、向死而生的決戰意志。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破釜沉舟

<strong>在項羽的強勢鼓動之下,楚軍上下群情激昂,最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奔鉅鹿,擊敗章邯部保護甬道(糧道)的秦軍,包抄切斷王離部的糧道並對其實施了反包圍。項羽的決心和勇氣,對將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個個士氣振奮,以一當十,越戰越勇。九次激烈戰鬥均取得了大勝,終於活捉主將王離,殺死秦將蘇角,秦將涉間舉火自焚,王離所部20萬長城軍團潰不成軍、幾乎全軍覆沒,隨著諸侯軍的加入,“章邯引軍卻”率部且戰且退,撤至棘原與楚軍對峙。此後不久,章邯率領秦國僅剩的20萬秦軍投降了項羽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九戰九勝

<strong>就這樣,項羽通過破釜沉舟和九戰九勝,不僅一舉解了趙軍的鉅鹿之圍,而且基本將秦軍主力摧毀殆盡,完全扭轉了整個戰局並奠定了反秦戰爭勝利的基礎。經此一戰,大秦王朝這個曾經的龐然大物倏忽間便是名存實亡。而項羽破釜沉舟一戰成名,在各諸侯軍龜縮作壁上觀時率先猛攻秦軍,連戰連捷、威勢無兩,如此以少勝多、酣暢淋漓的巨大戰果令無數後世人對其充滿了好奇與景仰。

縈繞腦中的一個歷史疑惑

項羽僅以五萬兵力不僅將王離的二十萬大軍圍殲,還將另外二十萬軍的章邯部打的節節敗退最終逼降坑殺,堪稱奇偉無雙之壯舉、古今戰爭史上之奇蹟。

試想一下,一邊是四十萬大軍,另一邊卻只有五萬人馬;一邊

是以逸待勞,另一邊卻是長途奔襲;一邊是二十萬軍把守沿途糧道,另一邊卻僅存三日干糧;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項羽的楚軍要想取得戰場的勝利都是近乎以卵擊石、天荒夜談的情景。然而,就是在如此懸殊的情境之下,項羽王朝了看似不可能的壯舉。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戰史奇蹟

<strong>當筆者沉心覆盤和思考這場關乎秦王朝存亡的關鍵戰役之時,始終有一些歷史疑惑縈繞腦中,那就是項羽具體是如何操作的?真的僅僅是因為他驚為天人般的神勇蓋世和破釜沉舟的舉動嗎?如果不是,那又有哪些戰場內外的客觀因素對此戰的結果帶來了關鍵影響呢?

鉅鹿之戰的客觀背景與戰場細節的解讀

秦始皇完成統一六國大業之後,根據新形勢下的國情和戰略,便將秦軍主力分成以下三大部分:

  1. 第一部分——長城軍團:由蒙恬統率北上抗擊匈奴,並在邊境戍守,成為秦朝的長城軍團。根據蒙恬自殺前所說,其手下兵力約30萬。
  2. 第二部分——嶺南軍團:先後由屠睢、任囂、趙佗統率南征嶺南百越,成為秦朝的嶺南軍團,兵力為50萬(有說法認為50萬其實包含了隨軍遷徙的移民)。
  3. 第三部分——國內郡兵:剩下的秦軍主力,悉數化整為零,成為戍守各地的郡兵,總兵力約30萬,但是四下分散之後,較為薄弱。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蒙恬

這三部分秦軍之中,戰力最強的當屬蒙恬所率的長城軍團任囂所屬的嶺南軍團

。然而,當秦始皇死後,趙高和李斯勾結,長城兵團主帥蒙恬含冤而去,秦二世登基為帝。不久後便爆發了著名的陳勝、吳廣起義,隨即六國貴族後裔紛紛樹立反秦大旗,中原地帶再次陷入戰火紛飛的亂局之中。就在秦帝國遭遇嚴重的統治危機之時,嶺南軍團主帥任囂不願捲入亂局,便授意屬下封關絕道,作壁上觀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大澤鄉起義

如此一來,聽招呼的也只有各地郡兵和長城軍團了,但是事出緊急,軍隊集結所需時間甚長,因此,秦二世採納了少府章邯的建議,赦免驪山刑徒並將他們就地編製成為了一支二十萬人的平叛大軍。令人驚訝的是,就是這樣的一支由刑徒和奴隸組成的烏合之眾,在章邯的率領下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迅速撲滅了以陳勝、吳廣為首的農民起義軍,並大敗楚軍、擊殺項梁,一時間讓各地義軍驚駭不已。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章邯影視劇照

章邯的大勝,為秦王朝贏得了難得的喘息時間,當此時,秦廷在李斯的運作下迅速向各地徵發郡兵,並命王離(蒙恬死後接替主帥之位)率領長城兵團南下平叛。

<strong>然而,在此後的整個戰局發展過程中,之所以最終秦軍會輸的一塌糊塗,實際上,除了項羽的異乎常人的神勇以及“破釜沉舟”的神操作之外,至少還有以下五個方面<strong>的主客觀因素共同造就。

  • 首先,章邯的第一個敗筆:斬草未除根,遺患無窮

“項梁起東阿,西,至定陶,再破秦軍,項羽等又斬李由,益輕秦,有驕色。…秦果悉起兵益章邯,擊楚軍,大破之定陶,項梁死。”——《史記·項羽本紀》

“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史記·項羽本紀》

史載,章邯在獲得援兵之後,在定陶大敗楚軍,並斬殺了“有驕色”的主將項梁,取得壓倒性的勝利。按說,他應當一鼓作氣乘勝追擊,將楚軍殘部再一舉殲滅,擒殺楚懷王。但是,他卻錯誤的認為“楚地兵不足憂”,調轉槍口直撲趙地,而沒有將楚國的有生力量斬除乾淨,最後隱患無窮,自食其果。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項梁兵敗戰死

<strong>由此,筆者認為章邯此舉是他的一大敗筆,所謂養虎遺患終被虎食,要知道楚懷王雖然只是個傀儡,但是畢竟是一面旗幟,旗幟不倒,則又會漸漸坐大,更何況他還留下了項羽這隻猛虎。

  • 其次,章邯的第二個敗筆:讓屢戰屢敗、身心俱疲的王離軍圍鉅鹿,自己卻去守糧道

我們知道,章邯和王離組成的平叛大軍其兵力多達四十萬。其中王離手下的二十萬隊伍可是常年與匈奴作戰的長城軍團,按道理王離這一支隊伍的戰鬥力應該是要強於章邯的刑徒軍的。因此,當趙軍敗退之後退守鉅鹿之時,章邯命令王離率部圍攻鉅鹿,而他自己則退居二線,駐守在鉅鹿西南方向的棘原以“築甬道而輸之粟”,成了王離軍的護糧部隊。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章邯影視劇照

這樣的戰場決策和佈局,從表面上來看,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畢竟與自己所率領的烏合之眾相比,王離的正規軍去前線肯定更有勝算。然而,實際上很多人忽略了下面這一個細節。

“遣沛公西略地,收陳王、項梁散卒。乃道碭至成陽,與槓裡秦軍夾壁,破秦二軍。楚軍出兵擊王離,大破之。”——《史記·高祖本紀》

“擊王離軍成陽南,復攻之槓裡,大破之。西擊將楊熊軍於曲遇,破之”。《史記·曹相國世家》

也就是說,在王離兵圍鉅鹿之前,實際上他的隊伍先後在成陽(今山東省菏澤市西北)和槓裡兩次被劉邦的隊伍大敗。屢戰屢敗的王離軍,定然士氣低落,而且四處奔波行軍,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最後還被章邯推向前線。反觀章邯這邊,雖然率領的是刑徒軍,但實際上戰鬥力驚人,連戰連捷,必定士氣高漲,而且還補充了

司馬欣、董翳的兩支新軍,正是兵強馬壯之時。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戰場形勢圖

<strong>由此可見,章邯“令王離、涉間圍鉅鹿<strong>”,讓這支剛剛連續遭遇慘敗的秦軍在短短十數天內從山東戰場長途奔襲到了河北的鉅鹿戰場,而自己卻屯兵棘原遠離前線,在後方當起了後勤管家,實屬資源的嚴重錯配,為後來的全面潰敗埋下了一個重要隱患,堪稱其最大的一個敗筆。

  • 再次,章邯的第三個敗筆:優柔寡斷,畏首畏尾,戰意不足

到了鉅鹿之戰展開之時,在安陽休整了46天的五萬楚軍在項羽的率領下急速掩殺而來,九戰九勝,一舉圍殲了鉅鹿城外的王離軍團。然而,令人疑惑的是,當王離軍團與項羽激烈鏖戰之時,章邯彼時在做什麼呢?為何不與王離配合,從棘原北上兩面夾擊項羽呢?莫非守“糧道”真的需要二十萬大軍?還有,後來項羽派英布切斷了其糧道之後,為何也不敢像項羽那樣激勵手下將士拼死一戰呢?

實際上,我們從此後發生的史實事件中可以發現,章邯大軍自從攻破邯鄲之後便再無大的軍事動作,在王離軍團被殲滅之後,他的隊伍在與項羽的被動交戰中都是且戰且退的狀態,直到他最終在洹水南岸殷墟舉眾投降之時,依然擁有二十萬的兵力,可見他在鉅鹿之戰之中並未遭受大的戰損。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章邯舉眾投降

<strong>這一系列的疑問,唯一的一個解釋就是,章邯的心裡動了私心,有著其他的算盤,才讓他如此進退失據、戰意不足。這一點並非筆者純粹臆斷,站在彼時的大環境之下,設身處地的站在章邯的處境想一想,便可以理解他的戰場決策了。

秦朝廷當時被趙高

把持著,而趙高又十分忌憚別人威脅他的權位,要不然蒙恬也不用死,章邯心中自然深知。對於他來講,最安全的方式不是完成平叛,也不是戰敗,因為如果畢其功於一役完成平叛而再造秦帝國的話,那等他還朝之日便是他的死期降臨之時,趙高必然不能容他而蠱惑秦二世卸磨殺驢。反之,如果直接戰敗,那等他的也是個死,趙高定然會找他來當那個替罪羊以推卸自己的責任。<strong>因此,最安全的方式,就是間接參戰,絕不直接參戰,也不能力戰。如此一來,只要兵權在手,人馬在手,同時還有起義軍未滅,那趙高還不敢拿他這麼個秦末第一名將怎麼樣。我們不妨再聯想到前文所提到的,章邯在擊殺項梁之後,為何不對楚軍趕盡殺絕呢?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秦二世影視劇照

<strong>然而,正是他的這樣的私心和自保策略,才為鉅鹿之戰的慘敗埋下了第三個伏筆。

  • 第四,趙高的自保對戰場局勢的影響

其實,這一點和上一點屬於同根同源,之所以單獨列為一項進行分析,主要因為趙高的自保所影響的還不僅僅是章邯一個人,其影響可以說是全局性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蒙恬之死。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原來諸多名將基本都已故去,留下的將領只有蒙恬、王離等將門之後,王離是王翦之孫、王賁之子,而蒙恬則是蒙驁之子。按說王家對於統一大業的功勞是遠遠高於蒙家的,但是王離卻只能在蒙恬的長城軍團中當一名裨將,說明了王離的能力還是比較一般的。結果蒙恬被趙高弄死之後,趙高舉薦了

王離作為主帥。此後的幾次戰役結果來看,王離確實比蒙恬差遠了。假如南下平叛的是有能力又極度忠誠的蒙恬,那章邯也當不了秦軍的主帥,戰場格局絕然不是那副光景。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趙高弄權

其二,任囂之隔岸觀火。前文說的,嶺南軍團因受主帥任囂

授意,而封關絕道,作壁上觀。其實仔細想想,內有趙高亂政,嫉賢妒能,他也不敢輕易捲入亂局,反正山高皇帝遠,管它中原洪水滔天。回去參戰的話要麼戰死,要麼戰敗被賜死,要麼立大功最後被卸磨殺驢,還不如龜縮嶺南關門當土皇帝。因此,嶺南五十萬大軍未能北上勤王,對於秦帝國來講也是相當致命的。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任囂隔岸觀火

其三,楊熊軍之死與王離之不死。《史記·曹相國世家》記載,秦將楊熊軍被劉邦打敗之後,便被秦二世給賜死了。楊熊軍是王離所率的長城軍團的一名將領,因一次戰敗便被趙高拉去當了替罪羊。而身為主將的王離兩次兵敗,卻都毫髮無傷。箇中原因就是源於趙高的自保。因為按照秦律:“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而王離是趙高所舉薦的。因此,王離慘敗的消息顯然被趙高人為阻隔,並未傳入秦二世耳中,而楊熊軍則沒有那麼幸運了。

其四,章邯之降。據《資治通鑑》記載:“王離軍既沒,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相持未戰。秦軍數卻,二世使人讓章邯。章邯恐,使長史欣請事;至咸陽,留司馬門三日,趙高不見,有不信之心。長史欣恐,還走其軍,不敢出故道。趙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軍,報曰:“趙高用事於中,下無可為者。”說的意思就是,章邯駐軍不前,秦二世派使者來軍中問責,章邯恐懼,便派司馬欣回咸陽求見趙高打探消息,不得見,最後逃回軍營向章邯挑明瞭情況:“

今戰能勝,高必疾妒吾功;不能勝,不免於死。願將軍孰計之!”與此同時,趙國主將陳餘也修書遣使說服他:“將軍何不還兵與諸侯為從,約共攻秦,分王其地,崐南面稱孤!此孰與身伏質,妻子為戮乎?”於是,原本猶豫不決又畏首畏尾的章邯終於下定了決心向項羽繳械投降。試想,如果不是對於趙高的忌憚,章邯也不至於叛逃反秦。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司馬欣

<strong>可見,趙高弄權確實不僅禍害朝綱,其影響深刻的影響了千里之外的戰場局勢和敵我形勢。

  • 第五,陳兵鉅鹿的諸侯軍隊對戰場局勢的助力

“餘乃使、澤將五千人先嚐秦軍,至,皆沒。當是時,齊師、燕師皆來救趙,張敖亦北收代兵,得萬餘人,來,皆壁餘旁,未敢擊秦。”——《資治通鑑》

“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史記·項羽本紀》

無論是《資治通鑑》還是《史記》,對戰場的描述都是相似的,在王離圍困鉅鹿之時,齊、燕等諸侯之兵均忌憚於秦軍的實力,在城外堅壁觀望,不敢出戰。直到項羽所率五萬楚軍將王離軍隊殺的人仰馬翻之後,這些諸侯軍入轅門見項羽之時,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全都遵項羽為上將軍並聽其號令。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諸侯遵項羽為上將軍

雖然諸侯軍沒有直接參與鉅鹿之戰的生死搏殺,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他們的存在,讓秦軍也是有所顧忌的。一方面,王離不敢孤注一擲,必然要分兵防範這些“作壁上觀”的諸侯軍隨時可能突然殺入。另一方面,駐守外圍的章邯軍也不敢輕易殺入重圍救王離,怕諸侯軍突然傾巢出動而讓自己腹背受敵。此外,在隨後的追擊章邯隊伍之時,諸侯軍已經聽命於項羽領導,應該是參與了後續的小規模戰役的。

<strong>由此可見,諸侯軍雖然未直接參戰,但其存在也絕非毫無意義,對戰局的最終走向也起到比較重要的牽制作用。

九州君評

關於鉅鹿之戰,民國學者蔡東藩這樣評價:“項羽之救鉅鹿,為秦史上第一大戰,秦楚興亡之關鍵,實本於此。蓋章邯為秦之驍將,邯不敗,即秦不亡。......天意已嫉秦久矣,故特使趙高以亂其中,復生項羽以撓其外,章邯一去而秦無人,安得不亡!誰謂冥冥中無主宰乎?”他將鉅鹿之戰看成是秦朝歷史上的第一大決戰,是秦亡楚興的關鍵一戰。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九州配圖:鉅鹿之戰

鉅鹿之戰徹底改變了秦王朝的命運,也成就了項羽這位戰神,更留下了“破釜沉舟”這段戰史奇蹟。綜上五點,項羽之所以能夠在鉅鹿之戰中以極少的兵力一舉擊潰曾經不可一世的秦軍主力,<strong>項羽的蓋世神勇和“破釜沉舟”的戰場兵勢把握固然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然而其他戰場內外的有利因素也不可否認的成就了項羽。

<strong>有道是,英雄造時勢,而時勢也同樣在造英雄!

鉅鹿之戰:章邯之慘敗,非實力而是“人禍”

1.《史記》

2.《資質通鑑》

3.《漢紀》

1.圖片多源於網絡,首先感謝圖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2.本文為個人觀點,如有錯誤之處或觀點不一,請留言探討,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