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生物識別的幾大類別


除了提高從付款方式到交通工具領域等的安全性,生物識別還為眾多行業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2017 年,成為人臉識別的爆發年。與此同時,與人臉識別同屬生物識別的更多識別技術,也逐漸在不同行業中下沉。從打開智能手機到解鎖車門再到購物付款,生物識別已成為身份識別的首選方法。

除了提高從付款方式到交通工具領域等的安全性,生物識別還為眾多行業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01 指紋識別

指紋掃描儀可在一次掃描中捕捉約 30 個細節特徵。沒有兩個人的指紋能擁有超過 8 個相同的特徵點,這使指紋成為一種非常可靠的生物識別方式。

但相對,指紋識別對手指的溼度和清潔度都有要求,且容易留存,存在被複制的可能性。不過,指紋識別依然是目前全球採用最廣泛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

指紋識別能夠得到充分應用的一個重要外部原因是智能手機產業的不斷髮展。指紋識別基本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功能。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國,指紋識別在智能手機中的滲透率達到 75% 以上。現在,各大手機廠商追逐全面屏,將目光聚焦到了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上,指紋識別技術由此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生物識別的幾大類別


02 面部識別

面部識別系統通過分析個人的面部特徵或輪廓來驗證身份。其中人臉識別作為人工智能視覺領域的熱門技術之一,也是近年來新興的識別方式。


另外,眼部掃描儀可通過虹膜識別或視網膜識別來驗證身份。而虹膜識別也是目前生物識別技術中最為精確的一種。

面部識別現階段的重點技術方向之一是用在手機上的 3D 結構光人臉識別,該技術相較於前一代的 2D 識別技術能夠達到更高的私密性和安全性。蘋果 iPhone X 是全球首個使用 3D 散斑結構光用於人臉識別以及支付的智能手機,由此打開了 3D Sensing 的新局面。

其中,在 3D 結構光人臉識別算法上,國內華為、OPPO、小米這幾家主要手機廠商都在進行佈局。此外,還有曠視、商湯等算法廠商。公開資料顯示,華為採取自研的方式,OPPO 和小米的算法供應商則分別為奧比中光、Mantis Vision。

生物識別的幾大類別


03 聲紋識別

語音驗證通過一個人的聲音來確認其身份,最常用於基於電話的安全系統,如電話銀行業務。

相對於上述的生物識別技術,聲紋識別仍然是一個發展較窄的領域。大多數致力於 AI 語音技術的公司都涉及聲紋識別技術的研發,例如科大訊飛、雲知聲、Speakin等;專注於聲紋識別身份安全服務的快商通,和依圖科技這樣的以計算機視覺技術起家的 AI 創企紛紛加入到這個賽道:2019 年 10 月,依圖亮相國際聲紋識別權威競賽 VoxSRC,其聲紋識別算法奪得第一。據瞭解,這家公司正在多算法領域投入,推進多模態技術融合。

生物識別的幾大類別


04 掌紋識別

手掌掃描儀通過識別手指長度和手掌寬度等幾何特徵,或者掃描手掌中獨特的靜脈圖案來驗證一個人的身份。

在手掌識別上,亞馬遜將是最值得關注的公司。12 月 26 日,美國專利與商標局公佈了亞馬遜最新專利申請——一種非接觸式掃描系統,可通過掃描手掌特徵(包括掌紋和靜脈)來識別用戶身份。但實際上,掌紋識別是一項起源於中國的技術:古時對人手掌的研究促進了其作為一種刑偵手段被中國率先進行系統的研究。

國內從事手掌識別的 AI 公司不多,麥侖科技是一家,該公司正在開發手掌識別算法,以應用在社會基礎設施性的出入管理(含安防)和支付等環節。過去兩年間,用於地鐵出入的掌靜脈閘機已開始頻繁亮相各種軌道交通展覽會上,也有個別城市地鐵方表示正在試驗這種掌紋識別的地鐵出入方式。

生物識別的幾大類別


05 DNA識別

DNA 檢測最常用於調查取證和醫療保健。通過分析 DNA 片段準確識別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

隨著 DNA 分析技術的不斷髮展以及 DNA 數據庫的建設,DNA 檢驗技術在案件偵破中的成效日益突出。國內的“白銀案”、“勞榮枝案”等都已證明這一點。而用在醫療上,識別和檢測個人的 DNA 序列則是精準醫療得以實現的重要基礎。

生物識別的幾大類別

06 行為特徵

行為生物識別技術測量的是個人獨特的行為模式。該技術可識別人如何行走、行走的特徵和姿勢。該項技術正和人臉識別等識別方式相結合,以做出對人體的更準確判斷。

其中一個在近年取得較多進展的研究方向是步態識別。對比已經被人們廣泛知曉的人臉識別技術,步態識別通過捕捉人類行走模式進行身份識別,即使是在換裝、換場景、面部遮擋等情境下,也可以準確識別對象,其在刑偵安防、醫療康復等領域具備很強的應用性。

結合人臉識別,步態識別在智慧園區、平安城市的視頻監控場景中可以提供更好的識別體驗。

根據公開報道,一家名為“銀河水滴”的中國初創公司已經可以提供步態識別產品:2019 年,銀河水滴正式發佈全球首個步態識別互聯繫統“水滴慧眼”,該系統依託於步態識別技術、集步態建庫、步態識別、步態檢索、大範圍追蹤等功能於一體,實現海量攝像機下步態識別的實時智能互聯,支持事前預警、事中報警和事後追蹤,支持地圖布控及地圖軌跡追蹤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