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光山这个地方为何叫做凉亭?当地人这么说

凉亭乡,位于河南省光山县的东南部,是闻名全国的茶乡,盛产“信阳毛尖”等名茶。“凉亭”这个地名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清朝时期,在凉亭乡的老街东路口,曾建有一座凉亭,也流传着一个故事。

光山这个地方为何叫做凉亭?当地人这么说

凉亭乡

据当地人相传,元末明初,在“江西填湖广”的人口大迁移中,迁来了大批的移民,其中就有江西而来的刘氏和陈氏两家。那时这里还不叫凉亭,这个湖光山色、山环水抱、中部开阔的好地方,却人烟稀少。但是,在刘氏和陈氏的眼里,却是“世外桃源”。在江西,两家就是好邻居,一看是迁到了个好地方,两家就决定在此落地生根,生息繁衍。

从此,两家人在此开垦荒地,辛苦劳动,年复一年,两家的人口渐已增多,开出的土地多了起来,日子也慢慢地好了起来。可是,苦于四面环山,土地也紧张起来。随着家族的日益壮大,土地逐渐紧张起来。于是,刘姓中有头脑的人就去经商。农闲时,他们去白雀园、潢川等地,甚至去遥远的汉口进货,还来在这周边售卖,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见此,这两个家族中的人纷纷效仿,做起了生意。开始,他们都是流动的小货郎,后来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干脆集资在平常最集中的贸易地建起了两排土房,成立了简易的市场,渐渐地,形成了一条商业街。

光山这个地方为何叫做凉亭?当地人这么说

凉亭

到了清代,这里已成为周边最繁华的集市,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来此买卖。可是,逢遇烈日当空或刮风下雨,人们无处躲避。刘家人看在眼里,就自筹资金,在人们经常聚集的老街东头入口处搭建起了一座凉亭,其有柱无墙,重檐挑角,亭内设了石桌石凳,商人和过路人都可以躲避风雨,纳凉歇脚,为方便刘氏及后人照管凉亭,在亭子后面还建了几间房,设了饭馆和茶馆,以便商客喝茶就餐。后来,此地聚居人口增多,来往商客不断,集市规模扩大。因为这个凉亭惠及了很多人,人们自然将这个集市叫做“刘凉亭”,上面还挂了一块“刘凉亭”的匾额。

那时,陈氏的家业也蒸蒸日上,在老街上居住的人逐渐增多。族内就有人提议,修建祠堂,以示缅怀远在南方的祖先。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建起了“陈氏祠堂”。民国初年,陈氏家族中出了位县长,使陈氏家族声名远播。于是,有人就说:“如今陈家兴旺发达,以后就把那个凉亭改叫‘陈凉亭’得了。”这话传到刘氏族人耳朵里,自然有点不悦,就有人站出来说:“这凉亭明明是刘氏先人修建的,凭啥改叫成‘陈凉亭’?再说,已经叫了近百年的‘刘凉亭’,怎能说改就改?”

光山这个地方为何叫做凉亭?当地人这么说

凉亭街道

后来,刘氏家族中的有识之士提议:“我们两家自古就是和睦邻居,迁至此地也近五百年,两姓中通婚者也不计其数,这是亲如一家,还争什么‘刘凉亭’与‘陈凉亭’,干脆就叫做‘凉亭’吧!”

此提议得到了两个家族的认可,从此,两个家族还像以前一样和睦相处,直至今日。20世纪70年代,此地因街面拓宽,凉亭村就将凉亭拆除,可“凉亭”这个地名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