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在城市買房十年的你,找到了歸屬感了嗎?

新宇說


我在城市買房居住十多年了,有時候躺在床上,還感覺是躺在農村老家的土炕上。有時我感覺對於這座城我是外來人,我盡力融入這座城,學城裡人吃飯的樣子,學城裡人走路的樣子,學城裡人的穿衣,可還是感覺我不是城裡人。有時我很困惑,我到底屬不屬於這座城。後來我把戶口也簽到了這座城,努力的使自己變成這座城裡的人,可是在夢裡我還是土生土長的農人。也許我的身體裡流淌著黑土地的血永遠也改變不了,是的改變不了,那種對故鄉的眷戀之情,不是學城裡的樣子,就能改變的。也許經過若干年,我的鄉音會變,但身體裡流淌的黑土地的血,還是不會變的……


沈漂阿生哥


我們在廈門買了房,但是沒在核心區,在發展時間短的一個區。原來沒買房時候租房住,特別羨慕廈門買房安家的,買了房住進去感覺特別滿足,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孩子要上小學了,又開始焦慮了,身邊同事鄰居有能力的都去房價貴的老城區買了學區房,給孩子讀書。面對高房價學區房,無力感特別強烈,懷孕了也不敢生二胎,總擔心自己照顧不好兩個孩子,經濟、思想方面壓力大!所以,從我自身經歷來看,買房十年,但是歸屬感真的不強!感覺一分一釐都要自己爭取!這個城市很美很美!可是我很累很累!



姜來psychology


我在廣州買房8年了,不到10年,說說我的感受。

2012年在廣州買房,同年小孩出生,但是由於還沒交房,小孩戶口只能落戶回老家,各種證明,需要來回跑,甚是麻煩。

在2016年小孩上幼兒園的年紀,戶口早已牽入廣州,所以能順利就讀小區公立幼兒園,好處就是近,方便接送,保教費低,這就顯示出有房有戶口的優勢了。同事沒買房的,要麼把小孩送回老家,那就要和小孩分開;要麼就找私立幼兒園,收費高,較遠。到了2019年上小學的年紀,順利就讀小區地段所屬公立小學(區名校),這個時候就更顯優勢了,小孩直接從小區內進出學校,中午可以自己回家吃飯,不用擔心交通安全等,小學為名校等。

廣州是個包容的城市,在廣州有房子有了自己的家,住了這麼多年,和很多鄰居關係也很好,融入了廣州的生活習慣和文化,我覺得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小啷個666


我在這個城市來了將近十年,也買房結婚生孩子了,但是內心深處沒有啥歸屬感和成就感,總想著這是我生活的地方但不是我的歸宿,曾經我想過如果我死了我的骨灰會在哪,我不想我的孩子給我安放到異地,我想埋葬在老家墳地裡,因為那裡埋葬這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在那裡我想我的內心是滿足的,因為有他們圍繞著我,那裡的土地時生我養我的地方。


老魏的生活


我發現有時候時間是碎片化的,我一直想系統的思考一些問題,房地產的問題就是我想系統思考的一個。

我特別喜歡調查,尤其是對周圍人的一個調查。創業或者投資方面的調查。

前兩天我提問了兩個朋友,關於創業和買房子。

其中一個買了房子,家裡出了很多錢,但是這個朋友創業比較失敗,家裡的開銷都是靠他老婆,時間長了,老婆就對他有意見。尤其是這段時間,我朋友的店沒有業務,固定的開銷不少,兩口子鬧矛盾了。

打工不掙錢,創業更難,這個朋友也是非常痛苦。

至於歸屬感,朋友說那肯定是要在這個城市發展,房子肯定要買,但是他生活不開心。


泡泡最厲害


我在外地城裡買的房子,好幾年了,沒有歸屬感,心依然在老家,因為親情和鄉戀都在老家,常常會觸動思鄉之情,礙於第二個孩子在這裡上學,為了孩子的未來,不能任性想走就走,不然我真想回老家去了,也許是老了吧,心態老了,不再有激情去奮力拼搏了,就想回去安安靜靜,陪伴老孃


FAN-範74774882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最有歸屬感的還是我的老家東北農村,為了更好的生活,我獨自一個人滿懷憧憬的來到了廣州市,進入了工廠的生活,經過了幾年的波折,我已經有了自己的小生意,有了一點小經濟基礎,這個時候的我心裡有了想回老家的感覺,再三考慮下,我還是回到了我的老家,這個讓我心魂夢繞的地方,我永遠的家,我心裡最深處的家!





鄉村海少


在城市買房子只是把家安在這個城市了,即使你的戶口也在這個城市,估計對這個城市的歸屬感也不高,因為對於這個城市而言,你永遠是一個外來人口,是第一代的“逃荒者”,年紀越大心靈深處歸屬感也越低。但對於自己的下一代來說,這個城市就是他的家,對這個城市歸屬感很強,


老呂70後


這個不可否認,除了經濟上的壓力之外,從一個流浪者的心態變成了萬家燈火有我一盞的欣慰感。身體不在流浪,但是心在流浪,少了親朋好友的聚會,少了發小之間可以掏心掏肺暢快淋漓的訴說。你是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就怎麼也飛不高,身上的包袱是你托起的希望。



情界盟主小哥哥


忘了哪部電視劇裡說過一句話話,一直記著——“吾心安處是吾鄉”! 不管是現在的城還是小時候的家,能讓人心安下來的地方就是肉身與靈魂的棲息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