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国这片封闭地貌,北部:西伯利亚高寒冻土地带;西部:帕米尔高原;西南部:青藏高原;南部:云贵高原+横断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骚扰农业文明?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了解中国的独特地理地貌以及复杂多变的气候,本文重点从这两方面去说明以上问题。

中国的地形是一片封闭地貌,北部:西伯利亚高寒冻土地带;西部:帕米尔高原;西南部:青藏高原;南部:云贵高原+横断山脉;东部:太平洋;

咱们下面分别分析以下游牧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要想走出这篇地貌该怎么走的过程中。先看中原文明,走太平洋?古代肯定不行。其次看地形,中原想从云贵川那先到印度再去欧洲,这不行,那里可是有横断山脉,那里横向的山系中全部都是大江切割出的峡谷,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并流”。

这件事情当初想卖丝绸给外国人的汉武帝已经帮你试过了,不行,他灭掉了贵州云南的土著势力夜郎国和滇国后一抬头看到横断山脉,赶紧就离开了,只能再想办法。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于是汉武帝派张骞去打通北边的几个通道直达帕米尔高原,也就成了后来的几个走廊,你要问为什么不直接打通这个,非要第一次从四川那里走呢?这是因为张骞当初去阿富汗的时候就已经被匈奴掳走了一次,也就是说去那边风险太大,于是想着为啥不走自己家后院。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那么这个通道就是:自长安往西的河西走廊、天山走廊、瓦罕走廊

,重点就是这个瓦罕走廊,也就是现在阿富汗的国境线,因为你必须要跨越拥有世界第二高峰的帕米尔高原才可以到达欧洲,可幸运的是这里不是横断山脉的地形,帕米尔高原是纵向的山系,而且它有八个U形的通道,这叫帕米尔八帕,这一系列走廊的形成使得这里比较容易过去。

而且过去帕米尔高原附近叫葱岭,因为这里有东部延伸过来的巨大山脉——天山,有北京到香港距离的长度,连绵的雪山融水滋润着天山南北的干旱地带,这一地区有一串从事农业、商业的西域城邦,这就是熟悉的丝绸之路,是中原地带到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游牧文明他们若想走出去这片封闭地貌该怎么办?就拿蒙古举例子,地图上祁连山脉的北边去欧洲简直就是一马平川!我们北方的这个邻居,可以在亚欧大陆内部,建立一个更为重要的桥梁作用,所以无论是古代的匈人、还是后来的突厥亦或是蒙古,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欧洲的事件,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的。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中国的地理环境之独特—资源分布不均,气候复杂多样

那么蒙古人这类的游牧民,就算在距离上有优势,他们为啥一定要西征呢?或者为啥一定要跑到中原王朝来骚扰呢?非要抢,非要打,好好过日子不好吗?在自己老家放羊闲的没事吗?

其实游牧地区的人真不是不愿意,而是环境不允许,你想想当初蒙古人入主中原后没几十年,后代都不会骑马了;清朝的八旗子弟在北京安逸惯了也就一个德行了,所以他们的战斗力强的一个很大原因是环境。

清朝皇帝入主中原后把山海关就锁关了,龙兴之地不允许任何人尤其是汉人过去,那里于是荒无人烟,成了无人区,可是俄国地区的人不断地蚕食清朝版图,皇帝没办法,只能是开关移民让人去那里发展,可是皇帝不放心汉人,得让自己的人过去。尤其是那些满清贵族们在北京长时间的骄奢淫逸、看戏逗鸟抽大烟多次惹得皇帝不高兴,皇帝就想让些人过去,这些人打死也不去,强制去的那些人后来都想方设法的逃了回来。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所以皇帝最后没办法也让汉人去,汉人可是种田的,跑那天寒地冻的东北周围还有很多俄国人。生存之残酷、激烈之竞争,这样的环境使得他们的生活叫刀口舔血,能活一天都叫赚了,这叫什么?这叫闯关东,也就是那个时候穷人和流民以及罪犯到山海关以东一带闯荡为生,这就是为什么那个地方抗日战争前后的近代的土匪比较多,民风彪悍的原因,所以你看不是人种强大不强大的问题,是你若想生存,谁去那个地方都得刀口舔血,恢复兽性,不然无法生存。

游牧文明的生活不是咱们今天看历史上所谓的诗意和歌舞,边塞的荒漠给人大气豪迈的感觉,更不是风吹草地现牛羊的如诗如画的风景。而是艰苦,极其艰苦,他们的乐是苦中作乐,为什么?

说到底,还是因为资源的匮乏,不知道大家在草原或者沙漠的野外试过搭帐篷过夜吗?试过的人都知道那非常冷,因为昼夜温差极大,比如西藏地区千万不要一辆车孤身前往,因为你很可能早上或者夜间开车还有路,中午的时候路全部都化了,你的车要是陷入其中,只能自求多福或者等待西藏救援队去营救你了。

这决定了什么?决定了草原上的水土的资源以及光热太匮乏了,好不容易白天存下的温度,晚上就散失掉了。因为那地方缺水,大家知道水的比热容大,意思是降温和升温同样速度慢,所需的能量都要更多,金属和岩石正好相反,降温升温速度比较快,所以草原不像海洋性气候那种常年的温热。昼夜温差很大。

就拿我们中国这片大陆来说,大家看看地球仪就会发现中国的哈尔滨和水城威尼斯居然是一个纬度、英国伦敦和漠河居然一个纬度,为啥我们就是冰城,他们就是水城?英国和威尼斯俩城市的年均气温为什么比黑龙江暖和这么多呢?

西方那边,是一种相对“海陆均衡”的环境,不仅大海可以给北边的大陆“保温”,西边的大西洋,更是有一个源源不断从赤道传来的北大西洋暖流,持续的给欧洲加温这也就是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而你看地图,我们中国的地盘,背靠世界最大的内陆,而我们的东边又有非常长的海岸线,连接着的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所以夏天的时候,大陆气温上升,大海作为慢热方,形成了较冷的高压,持续不断的给大陆吹湿润气流,搞得又热又潮湿,十分难受。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那到了

冬天,大陆内部因为是土地和岩石,所以迅速降温,而大海是水,比热容大,它又没降下来,那么大陆作为冷高压,风就产生了,开始往海边跑去,所以就算就算我们有那么长的海岸线,冬天还是干冷的要死,这也就是“西北风”和“西伯利亚冷空气”产生的原因,风的产生之一原因就是冷热差生气压后形成的。

所以我们不仅“北冷南暖”,还有就是有一个特征:强烈的“东冷西暖”。这就造成一个问题,我们这里虽然平原很多,可是气候等原因决定我们的降水量和分布极度不均匀,直到今天我们还是经常遭受大暴雨和局部高温干旱的困扰,更别说古人了,如果地区降雨过多的话,雨水裹挟这泥沙,汇集无数条小溪,最后汇入黄河,这就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各种洪涝灾害极其容易发生。


长城是两种文明类型的分界线(分水岭)

比如你看今天北京长城那个地方刚好就是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十五英寸雨量相当于年降雨量三百八十毫米到四百毫米,也就是说低于四百毫米的地方无法发展农业文明。第一年降雨量低于二百五十毫米的地方,只能长草发展游牧业,若是年降雨量低于一百毫米的地方,一般会变成荒漠化或沙漠。

这其中还不包括人为对自然的生态破坏,如果算上这个,二百毫米都不一定顶用。这就是这片土地的地理气候等原因造成的文明类型不同,这是游牧文明。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游牧过得是一种适应低资源水平的生存办法。为啥不学着种田呢?咱们前文说了,过了长城之后那地方不能发展农业文明,你可能又会问他们为什么不和中原文明好好做生意,你好我好大家好呢?做生意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历史上很多朝代在一段时期的和平就是因为贸易,但是你也要考虑政治上的原因,这事情不好持续。

草原的光热资源匮乏

游牧解决自己生存问题的核心就是靠动物,人种植作物或者搜集草料去喂养,与动物自己去搜集能量这个中间差距是非常大的,举个例子,大自然中的马是跑不了多远的,因为它不像喂养的马有足够的草料,它得自己去收集能量。

游牧地区没办法给动物种植粮食。所以牛羊马得在大范围内把草原上本来就稀薄的资源收集起来,你看放养的羊它的大门牙损耗特别严重,就是因为在地里用大门牙拔草吃造成的。动物吃草,然后转化成乳类、皮毛和肉,然后供给给人类。放牧和圈养这其中所消耗成本的差距是非常大,我们算一下这个成本。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单位面积能养活的人口,游牧区和农耕区有巨大差异。在中国农业高产区,一个男人一亩多的地产出的粮食能养活三口之家,水平不高但,但只吃饭确实能让3个人活下来。就算是土地贫瘠的山区,七八亩的地男耕女织,精耕细作也能养活一家人。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为什么叫游牧,这个“游”字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草料不集中,不像现在养殖场都是存贮好的饲料,那些饲料都是农田里专门给牛羊种植的玉米等作物制作的,可游牧民的牛羊就没这个待遇,动物和人都要在很大范围内去搜集能量。

在草原牧区,一个30多亩的草场才能养几只羊,你现在听上去好夸张啊,一亩地666平方米,30多亩不够几只羊吃的?咱先不说三十亩的地方有多少草,也就是有多少能量,羊的食量非常大,它们要吃一天可能才罢休,搜集能量太慢且还不断消耗。在荒摊戈壁,那叫你跟羊一起找草吃。

游牧其实和迁徙是一回事,人过去为什么迁徙?就是一个地方的资料不足以供养当地的部落民,于是他们往能走的方向走很远的路,选择一个地区继续生活。当地的资料不足了,还有就是躲避自然灾害,这和农耕文明灾荒年逃荒一样,游牧民族这样子是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的办法。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迁徙的游牧民族)

这只是资源方面匮乏。还有一点,草原上的气候比农业地区的气候还要恶劣的多。农业遇到灾年的次数相对来说少一点。农耕文明地区出了问题可以跑到其他地方,或者国家政府会调粮食赈灾。总体要比游牧民强的多。


草原的多种灾害类型

第一,夏天有铺天盖地的蚊子,这个蚊子多的可怕,蚊子多的时候能把牛这类的大牲畜咬死,还有很多虫子比如牛虻这东西可厉害了,大家百度一下。你过去在北方可以看到每天太阳落下,很多家里都会把草垛里的干草弄湿和牛粪或者羊粪混合到一起点燃,这叫蚊烟,专门给圈棚里的牛羊准备的,不然今天晚上这牛羊可就倒了霉了,要么牛羊不上膘,如果严重些你养的牛羊很可能就出疾病问题直至死亡,治病请兽医的成本也不低。

第二,中国北方草原每年的10月份开始就会出现夹着细雪的风,叫做白毛风。即使不夹雪。这个风也是使人极其难受的,这风吹到来年的四月左右。

第三,南方的朋友看到北方的大雪觉得很漂亮,一旦在草原上下雪,覆盖超过20多厘米的积雪,雪不会一直是那么柔软的,前面说了,北方早晚温差大,雪这个东西一融一冻就成了冰,这么厚的积雪就变成了极其坚硬的冰壳子,锋利的像刀子一样,而牛羊的腿部皮毛不厚,容易划破蹄子进而造成冻伤。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冻伤在北方是致命的。你看古代北方的民族为什么穿高筒靴子,其一就是这个原因,当初朱元璋不允许老百姓穿兽皮靴子,最后因为北方地区实在不能不穿,他于是改令,除了北方苦寒之地之外的地区不允许穿。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第四,你会说那如果不下雪呢?这不就不出这个问题了吗?不下雪更出大问题,也就是说3、4月份天不下雪,草原在今年就会严重缺水,来年没有草,放牧的人和牲畜活不下去。

第五,还有就是越缺少资源他们更是会过度放牧,进而导致土地沙漠化,然后带来草原的沙尘,各位,你要是在草原见到一次沙尘暴,你就知道,这事情不是开玩笑的,或者有听过鬼吹灯里面讲到沙漠精绝古城那的沙尘暴,相信记忆犹新。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就像是农耕文明开越多的地,养越多的劳动力,然后水土流失越严重,进而一次大灾荒一死上百万人。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第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灾害,比如可怕的火灾、还有病灾,一旦出现病毒,无论是植物的病毒还是动物的病毒,那都是可怕的,因为植物出问题,动物也得玩完,动物出问题人就得玩完,那叫一死一大片、还有一个就是狼灾,现在你当然见得少了,过去非常多的,南方地区过去虎灾也是非常严重的,现在狼和虎少了都被保护起来了。


所以农民虽然安逸,但是怕苛政和酷吏,怕天灾人祸,怕战乱等等的。而游牧民也好不到那里去,反而更加危险,因为一个王朝总的来说还是维稳的多一点,瞎折腾的少,可是游牧文明只要遇上这类灾难那就是毁灭性的,一家人从满地牛羊,生活滋润,一次灾害瞬间可能就陷入绝境,比如这次猪瘟多少养殖户破产,多少活猪被填埋,相信大家也都明白这道理。


放牧是门技术活,牧民到底放什么?

所以他们为什么要游牧?就是为了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你定死在一个地方,那一定玩完

。有人觉得放牧很简单,放不就行了,其实不然,比如游牧民族常放的有山羊、绵羊、马、牛和骆驼,一般的草原上都能放,要是你,你会选啥动物呢?各种比例又是多少?或者干脆只放牧一种动物?

第一:山羊,这个东西,最好养活的,对环境的适应力强,且繁殖率还高。所以,山羊是最普遍的放牧动物。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第二:养起来就不容易了,它体积大消耗大,不但要有大量的青草,这玩意喝水也很多的,养羊一天只给喝一次水就行了,一次还不一定喝完,牛一天喝好几次,牛饮这词说的就是这回事。人都不一定有那么多水喝,咋供给上百头牛呢?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所以,你在降水量很低的牧区就很难大量养牛,养几只作为脚力和劳动力是可以的。世界范围内能大量养牛的,或者说养大型动物的主要是美洲和澳洲这些草场质量很高的地方。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第三:马。这个东西,虽然跑得快,跑的也挺远。按理说,马和牛一样,都是耗能大户,可是为啥还有那么多少数民族养马呢?无论是从产奶、皮毛、肉量的角度看,养马还不如牛呢,马喝水一点也不少。因为马在那时候相当于今天的小汽车,那可是交通工具。地广人稀若步行出门真的是太可怕了,而且马还是主要的军事力量,那时候是骑兵制胜,所以就算直接经济收益上不合算,牧民也要尽量养一些马。

第四:骆驼,听说骆驼耐旱,喝水少,大家都放骆驼不挺好吗?这个东西不是我们看上去那么友好,智商低不太容易训练,所以脾气很臭的,所以骆驼这东西尽管环境适应力最强,特别耐渴,可要不是那些条件最差的牧区特别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一般游牧者都不放。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生物的角度来看也有很重要的一点,骆驼5岁才性成熟,这个周期太长了,你终于等到它能繁殖下崽了,可等它下一胎得3年后,因为3年才生一胎。你很少见到咱们这的游牧民族普遍养骆驼。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古代的牧民,走到哪里,你要精确地判断这个地方的条件,然后确定自己家养的牲口的种类和比例。这比起农耕民族的种田技术来看也差不多了。


游牧民族频繁骚扰中原地区或者入侵欧洲的气候原因

咱们再稍微补充些地理的内容帮助理解为什么游牧文明生活艰难:地球上的风带有一个重要分界线——30°线,拿北半球来说,北纬30°以北,为“盛行西风带”、而南边则为“东北信风带”,而北纬30°周围,则为相对静止、干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这一南一北的两个风带,就使得东边越往东越“绿”,西边越往西越“绿”,非常明显一一所以蒙古这地方,虽然东边很近就是大海,但因受西风控制,大西洋的温润气流跋山涉水,到这就没什么效果了。

在此之上,加上我前面说的深厚大陆造成的“季风气候”,强大的大陆冷高压,把“蒙古”这个地界,变成了一片干旱苦寒的不毛之地,你所认为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蒙古其实绝大部分都是戈壁荒漠,戈壁这个词,都来自于蒙古语。中原地区哪里来的戈壁,所以没有这个词。

对于北方牧民来说,可用资源非常有限,他们往往都在最北侧的贝加尔湖一带,就是苏武牧羊的那个北海附近生活,那地方可真是滋润,鱼肥水美,但是一旦遇到全球气候变冷,贝加尔湖那地方就待不下去人了,大家可以百度看看。贝加尔湖都待不下去了,那北方的地方就更待不下去的,咱们看,比如明朝末期小冰川期,东北部的女真人,也就是后来的清朝人,就是因为太冷了,受不了了,努尔哈赤他们往中原跑的过程中统一了女真部落,然后一群人跑到明朝边境开始抢东西骚扰,要不是混不下去加上努尔哈赤比较厉害,他们也没这么快统一。

所以如果你是北方的游牧民,一旦天不让你活,你的首选策略肯定就是向南入侵中国腹地的湿润地带,抢抢东西,霸占一些人口等等的,然后逼中原土豪王朝给点钱给点粮,谈判后咱在做个小生意,你折腾的越凶最后谈判的筹码越大,说不定还能入主中原,毕竟中原文明骑马的水平有点低,很多时候还是文官带兵,是不是这样呢?

可如果遇到比如汉武帝这样的硬货,居然为了打通赚钱的路子,让霍去病等人强力打通丝绸之路后,贸易使得汉朝国力更强大,于是使得匈奴西翼彻底折断,节节败退后又跑到了贝加尔湖放羊去了。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所以你看,他们生活不下去的时候,就来骚扰中原王朝的,偶尔跑来边境抢点东西,实在抢不到就会一路向西,跑到中亚、东欧。到哪里之后打得过欧洲人就打就抢,打不过再想办法,欧洲那边好做生意去了其实也还好,总比在自己苦寒之地的老家等死要强。这是游牧民族频繁骚扰中原地区或者入侵欧洲的原因。

近现代工商业贸易体系缓和农牧文明之间的冲突

中原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的互动关系自古有之,除了清朝不修长城,因为他们就是打长城那头来的,直到今天咱两方才终于消停了,毕竟科学时代后的大部分地区人类一般不会饿肚子了。长城于是成了旅游景点了。可你要知道长城不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才开始修建的,这是很多人的误解,它是在先秦和战国时代,各北疆分立小国分头就已经开始修建的。著名的一个事件:管仲“尊王攘夷”,要不是他,当时内战的中原文明就会被草原文明全灭了,所以比如燕国、赵国、秦国分头修建了长城。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本来属于小国的边防任务变成了你秦老大的国家任务,于是他把这些片段的长城连接起来了。长城在建造以前,没有经过任何人的统一设计,奇怪的是这个长城就是和降水量线刚好吻合,也即是说长城是两种文明冲突的阻隔线,而它恰好和四百毫米雨量线对齐,而且长城是人类历史远古时代最巨大的一个土木工程,直到今天都被称为奇迹之一。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并且西方人没经历过咱们这种东方式的大一统他咋想都想不通这堵墙是通过什么方式动员劳动人去的修,这类巨大工程只有在农业地区,比如埃及、中国这样的地方出现,那为什么其他大陆的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没有这个墙呢?也就现在特朗普搞边境墙以后可能成个景点,再没了,就是说长城这东西它偏偏出现在东亚。恰恰说明东亚的这两种文明,即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冲突极为剧烈。

并且这两种文明之间的对立缺少第三方文明的制衡或者说缺少另外一种体系去调和,尽管有朝贡和亲等方式,但是不如工商业的方式,而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这边大一统后的大一统农业文明恰恰最不愿意发展工商业,所以我们没有重视过商业,甚至历朝历代都是压抑商人,这一点从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中就开始论述了,大家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所以我们根本没可能建立完善的工商业体系来和游牧文明的矛盾进行一种调节,因为本身自己的血液中就不存在工商业基因。

直到乾隆年间,我们都没有和西方有任何贸易体系的建立,只是给他们在广州十三行给了个通商口岸做贸易,并且贸易的时间是严格限制的,大家可以去百度下,或者听我的另外一个专辑张宏杰先生的《饥饿的盛世》之所以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冲突如此剧烈,原因就是我们这个东亚的封闭地貌决定我们的文化和思想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这片地区的独特气候的原因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明使得这种冲突不可避免。

埃及那时候和亚述帝国他们是农业的地区的文明,尤其是埃及盛产小麦,但是他们是开放地貌,当时黎巴嫩的腓尼基人和希腊半岛的人他们走的是工商业文明,也就是说这中间是有着一个工商业贸易体系在其中的,所以你也没见他们修长城,可是那个开放地区不断受到民族扰攘和入侵,最终人种都被置换,他们纵然有贸易体系来化解农耕和游牧的矛盾,但却无法避免文明被灭,所以他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比较起来差别还是挺大。

我们就像是关起门在自家里打来打去,而他们是开着门和周围邻居做生意,最终他们消失了,我们还在,这也就是四大文明古国现在只有中国留存的原因,这都是因为地理地貌决定的,我们中华文化的地区特点使得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我们就像是把自己的文化锁在一个保险箱内,直到大航海时代开启,直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这个保险箱才被打开了。

游牧文明为何频繁西侵欧洲,又或南下抢掠?如何打破文明冲突论?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也就是两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建立的乌尔第一王朝、乌尔第二王朝,创建了世界上最

人类命运共同体—打破文明冲突论

古时期,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一种体系来舒缓文明冲突;就好比近代农业文明和工商业文明之间的冲突。说到底都是为了求存,而到了今天,人类的危机已经成了系统性的问题了,不再是某一个地区、民族、国家的事情了,环境保护以及和平发展是主题,这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要为之努力,化解和打破文明冲突论!提倡世界各文明和谐相处!


我是艾谁谁,感谢各位的阅读、评论和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