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养鸡·鸡群常发疾病—葡萄球菌

禽型葡萄球菌侵害各种禽,尤以鸡和火鸡为主。任何年龄的鸡,甚至鸡胚都可以感染。虽以4-6周龄的雏鸡对其极为敏感,但实际上此病在40-60日龄的中雏感染最为严重。

养鸡·鸡群常发疾病—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土壤、空气、水、饲料、物体表面以及鸡的羽毛、皮肤、粘膜、肠道、粪便中。季节和品种对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平养和笼养都有发生,但以笼养为多。

本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皮肤和粘膜的创伤,但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雏鸡通过脐带感染也是常见的途径。

日常管理中,刺种疫苗时消毒不严,也可造成感染。断喙或转群过程中,操作粗暴也可造成外伤感染。有的鸡场鸡群过大、拥挤,通风不良,氨气过浓,光照过强,某种营养成分缺乏,鸡出现相互啄毛、啄肛的现象,从而产生啄伤。这些都可造成葡萄菌感染。

临床症状

本病的发生因病原种类及毒力、鸡的日龄、感染部位及鸡体状态不同,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不相同。

(一)急性败血症型 为本病常见病型,最典型的症状是皮下水肿,称本病为水肿性皮炎,多发于中雏。病鸡常在2~5天内死亡,有的发病后1~2天急性死亡。病鸡表现精神沉郁,常呆立或蹲伏,两翅下垂,缩颈,眼半闭呈嗜睡状,羽毛蓬松、无光泽,病鸡食欲减退或废绝,部分鸡下痢,排出灰白色或黄绿色稀便。除以上一般症状外,最明显的症状是在鸡的胸腹部、嗉囊周围、大腿内侧皮下水肿,储留数量不等的血样渗出液,外观呈紫色或紫褐色,有波动感,局部羽毛脱落或用手一摸即可脱落,有的病鸡可见自然破溃,流出茶色或暗红色液体,并与周围羽毛粘连,其他部位的皮肤如背侧、腿部、腹面、翅尖、颜面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性坏死和干燥结痂等病变。

(二)关节炎型 多由皮肤创伤感染引起的。发生关节炎的病鸡表现跛行,不愿站立和走动,多伏卧,驱赶时尚可勉强行动。病鸡可见多个关节炎性肿胀,特别是趾、踢关节肿大较为多见。肿胀的关节呈紫红色或紫黑色,有的已破溃并结成污黑色痴,有的出现趾瘤,趾垫肿大,有的趾尖发生坏死甚或坏疽、脱落。病鸡一般有饮食欲,多因采食困难,饥饱不匀,常被其他鸡只踩踏,逐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病程多为10 余天。

(三)脐炎型新出壳的雏鸡因脐环闭合不全而引起感染。病鸡除一般症状外,可见脐部肿大,局部呈黄红色或紫黑色,质稍硬,俗称“大肚脐”。发生脐炎的病雏常于3~5天后死亡,很少能存活或正常发育。

(四)眼型临床表现常呈单侧性上下眼睑肿胀、闭眼,有脓性分泌物粘连,用手分开时,则见眼结膜红肿,眼内有多量分泌物,并见有肉芽肿。有的头部肿大,眼睛失明。病鸡常因饥饿、衰竭而死。

(五)肺型主要表现为全身症状及呼吸困难、气囊炎。

病理变化

(一)急性败血症型 特征的眼观变化是胸部的病变,剪开皮肤可见整个胸、腹部皮下充血、出血,呈弥漫性紫红色或黑红色,积有大量胶冻样红色或黄红色水肿液,水肿可延至两腿内侧、后腹部,前达嗉囊周围,但以胸部为多,胸、腹部及腿内侧见有散在出血斑点或条纹,尤以胸骨柄处肌肉为重,病程久者还可见轻度坏死。肝脏肿大,淡紫红色,有花纹,小叶明显,病程稍长者可见灰白色坏死点。脾肿大,紫红色,病程稍长者亦有白色坏死点。腹腔脂肪、肌胃浆膜等处有时可见紫红色水肿或出血。心包积液,呈黄红色半透明,心冠脂肪及心外膜偶见出血。

(二)关节炎型 病例可见关节炎和滑膜炎。病变关节肿大,滑膜增厚、充血或出血,关节囊内有或多或少的浆液,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长者变成干酪样坏死或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及畸形。

(三)脐炎型 病例以幼雏为主,可见脐部肿大,黄红色或紫黑色,有暗红色或黄红色液体,时间稍长,则为脓样干涸坏死物。肝有出血点,卵黄吸收不良,呈黄红色或黑灰色液体状或内混絮状物。病鸡体表不同部位有皮炎、坏死。

(四)眼型无特征性病变。

(五)肺型肺部淤血、水肿和肺实变。

养鸡·鸡群常发疾病—葡萄球菌


鸡场一旦发生葡萄球菌病,要立即对鸡舍、饲养管理用具进行严格消毒,以杀灭散在环境中的病原体。

药物治疗是发病后的主要防制措施,但由于本菌的耐药性很强,对大多数药物不敏感,务必从速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选出敏感药物后,及时进行治疗,方可收到良好治疗和预防效果。环丙沙星0.5克/千克料,混饲,连喂3~5天或环丙沙星0.2~0.3克/升水,混饮,连饮3~5 天。庆大霉素1万~2万单位/千克体重,肌内注射(口服无效),每天2次,连用3天。苯哇青霉素钠10~15毫克/千克体重,注射,每天2~4次,或苯哇青霉素纳20~30毫克/千克体重,饮水。5%红霉素水溶性粉剂1~3克/升水,混饮,连饮5~7天。

预防措施

因本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预防本病要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给鸡,特别是处于生长旺盛期的鸡供给全价饲料,给以足够量的维生素和无机盐,鸡舍应通风良好,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鸡群不宜过大,避免拥挤;要有适宜的光照,适时断啄,防止鸡群互啄。防止和减少外伤,消除鸡笼、网具、送料机械等用具中的一切尖锐物品;鸡在断咏、剪趾、剪冠以及免疫注射、刺种时应做好消毒工作。注意清除一切能造成鸡体外伤的因素。由于鸡痘的发生常为鸡群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故应及时注射鸡痘疫苗,预防鸡痘发生。坚持长期消毒工作。除保持好鸡舍环境清洁卫生外,还应坚持经常带鸡消毒,以减少和消除传染源,降低感染机会。对孵化种蛋以及孵化工作人员应注意加强卫生管理工作。采用葡萄球菌油乳剂灭活菌苗或氢氧化铝多价菌苗,给20 日龄雏鸡注射,有一定预防效果。一旦发生本病后,应及时隔离病鸡群,迅速确诊,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及时治疗,并紧急接种本病多价菌苗,是控制本病的关键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