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炒菜時,有人第1步就做錯了,難怪菜不好吃,營養還流失一半

炒菜天天在生活中上演,可別小看,是大有學問在裡面,家庭做飯,不一定要有像米其林那樣的大廚,真正廚藝高超的人就在我們身邊,可以是爸爸,可以是媽媽,也可以是奶奶,他們做出來的家常菜是經得起考驗,美味可口中摻雜著個人豐富技巧在裡面,這些技巧是柴米油鹽中一日三餐經驗所得。

炒菜時,有人第1步就做錯了,難怪菜不好吃,營養還流失一半

從小奶奶告訴我,炒菜的時候要“熱鍋冷油”,換句話說,就是把鍋燒熱放油,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當時大道理不懂,言聽計從,這個習慣一直保持下來。

炒菜的時候,有的人喜歡把油倒在冷鍋中,然後再打開火慢慢燒鍋,其實這種方法是錯誤的,有人第一步就做錯了,難怪菜不好吃,營養還會流失一半。

炒菜時,有人第1步就做錯了,難怪菜不好吃,營養還流失一半

其實,“熱鍋涼油”是炒菜最好的方式

一、先打開火,把炒鍋燒熱,再倒入油,緊接著馬上把食材倒在鍋中翻炒,這樣油的溫度會在200攝氏度以下,油溫不會很高,而油溫太高會使油脂發生一系列分解變化,產生自由基,釋放出有害人體健康的成分,對皮膚細胞造成傷害,也會產生大量油煙。

二、將食材倒入熱鍋內油溫中,遇熱後會有一個瞬間的緩衝,做飯人利用這個瞬間段,能迅速地將食材滑散或煸炒散,這樣食材表面的蛋白質會逐漸變性,有利於舒展開來,食材受熱非常充分,而且均勻,烹飪好的菜品口感好,顏色佳,色香味俱全。

三、鍋燒熱的時候,鍋底溫度高,油脂剛放入是冷的,食材倒入鍋中後,隨著油溫的不斷升高,能夠產生一股推力,讓食材迅速上浮,起到不粘鍋作用,並且能防止食材破碎。

炒菜關鍵,熱鍋放油還是涼鍋放油,看後明白了,網友:長知識!

炒菜時,有人第1步就做錯了,難怪菜不好吃,營養還流失一半

記住以下4招,炒菜好吃,營養又健康

1、熱鍋涼油,能將油脂中的有益成分,最大限度保留住,減少對皮膚細胞的傷害。

2、急火快炒,縮短炒菜時間,更多保留食材中營養成分,有研究顯示,採用急火快炒的方式,能讓蔬菜中維生素C損失僅僅只有17%,而小火慢燉維生素C的損失高達59%。

3、上漿掛糊,尤其是在製作肉類食物的時候,掛糊,炒蔬菜的時候勾欠,能避免食材中營養物質流失。

4、現炒現吃,炒好的菜放置時間長,會與空氣發生氧化反應,會產生不利身體健康的因素。

各位朋友,你在炒菜的時候會用哪種方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