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在哈尔滨有一群人,天天与病毒“面对面”

在抗“疫”前线,他们第一时间投入战斗,与病毒“面对面”交锋。

一个多月来,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00多人的防控队伍,一直在紧张地与疫情搏斗,与时间赛跑。

即刻启动应急响应预案

1月21日晚,哈尔滨市疾病控制中心疫情电话响起,南岗区疾控中心报告辖区内医院发现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

中心应急办主任刘金茹接报后,立即向中心领导报告。经紧急会商,哈尔滨市疾控中心即刻启动应急响应预案。

当晚,踏着星光,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郭淑珍、消毒监测所所长曹子晶、病毒检验科科长怀清杰3名专家组成的流行病调查、消毒和采样三人小分队,立即赶往报告医院。

疫情就是命令。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为全市第一时间进入战斗状态的队伍。

在哈尔滨有一群人,天天与病毒“面对面”

流调,与病毒赛跑

开展流行病调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随着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快速增长,哈尔滨市疾控中心流调,确诊病例管理,疑似、确诊病例密接者追踪,疫情的分析溯源、确诊病例的轨迹核查等工作量也急速加大。

中心集结精兵强将重点组成流调组、病例管理组、密接追踪组和疫情分析组4个组,力争在与病毒赛跑上赢得速度。

“我是所长,流调我去!”“我是组长,我去!”“我是大姐,让我上..........”此时,大家争先恐后摆出所有“老资格”,只为将最危险的工作揽到手中。

流调,就是面对面向疑似患者询问其近14天的行程、到过的场所和接触到的人,并用启发的方式引导他们回忆这些场景。

流调人员都是穿戴全套防护服,每个人询问时间都要近一个小时甚至更多。有的人实在回忆不起来,他们就请公安局的大数据技术支持帮忙,有时人多,大数据支持来不及,就要耐心地一点一点地启发。

在哈尔滨有一群人,天天与病毒“面对面”

进驻机场,流调关口前移

1月23日,流调组进驻在太平机场,对所有进港航班旅客进行旅行史鉴别和监测,还对机场护卫队20余名医护及保安、服务人员、司机等进行流调培训和个人防护相关培训。

截至目前,哈尔滨市疾控中心共派出专业技术人员17人次,共监测航班5000余架次,旅客90余万人。

其中,及时规范地用急救车转运从襄阳经停返航客机人员56人、4个航班共13名从东京来哈的武汉籍旅客至指定隔离酒店。

市疾控中心将疫情防控关口前移,共分四轮次下沉基层开展巡回指导和一线常驻指导,共派出专家109人次,对18家区、县(市)疾控中心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质量、流调报告撰写、跨区就诊病例和密接信息推送和对接、聚集性疫情调查处置指导以及特定场所消毒等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工作。

在哈尔滨有一群人,天天与病毒“面对面”

核酸检测,争分夺秒

病原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确诊的最终依据。

疫情发生后,科主任怀清杰作为检验检测组负责人,带领大家查找资料、学知识,建立检测方法和检测流程、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做好调试仪器设备等一切准备工作。

只要有样品送到,就要立即检测。他们全员24小时准备着。

检测样品到达时,就是冲锋号响起时。

检测员立即熟练地穿上繁琐的防护装置,开始精细的实验操作。

记者在该中心核酸检测室走廊透过玻璃看到,穿戴全部防护装备的两名检测人员在紧张地工作,全然不知他人的存在。

怀清杰说,病毒检测比较危险,全神贯注,所以操作者高度紧张。

有时一次实验七八个小时下来,常常是汗水浸透衣衫,双手因戴双层手套,泡出褶皱,许多人手起湿疹。

这是一项超负荷的工作,更是一项对人的精神和意志给予极大考验的工作。

核酸检测工作开展以来,有人工作48小时未曾合眼;有人将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中或让父母照顾;有人家中老人癌症无暇照顾;有人主动值夜班 ……

更让人感动的是,先后有其他科室的8名党员请战驰援,加入到病毒核酸检测大军中……

核酸检测,争分夺秒,为临床医疗诊断赢得了宝贵时间,为制定科学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目前,他们已完成3000余份各大医院临床诊断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各类需要进行新冠筛查人员的核酸检测任务。

在哈尔滨有一群人,天天与病毒“面对面”

冲在一线,精准消毒

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主要措施,是控制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中心消毒所的同志们,与深入疫点调查的流行病学、检验人员一同深入定点救治医疗机构,现场指导防护用品的穿脱,从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入手,在事先多次

演练穿脱程序的基础上,解决现场中发生的新问题。

在哈市传染病院、哈市胸科医院、发热门诊等定点救治医疗机构,都能看到消毒所工作人员的身影。

1月30日,消毒所副所长张丽娜深入哈市传染病院,现场指导从隔离手术间的消毒准备,到术后手术间的消毒处理、医疗废物的处理,保证了哈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剖宫产手术。母子平安,新生儿未被感染。

三十多天一日无休,哪里有疫点,哪里就有“身着防护服,背着喷雾器”的消毒人。

疫情发生以来,该中心消毒所先后派出消毒小分队队员,为机场、火车站、市民大厦等公共场所,哈尔滨市拘留所、殡葬服务中心、福利收容站等特殊场所,以及数个集中医学隔离场所进行消毒与防护工作技术指导,切实降低疫情发生与传播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