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日本是一個島國,並且海岸線曲折,優良港灣眾多。從地理的角度上來說,這是發展航運業,造船業,壯大海軍的重要條件。直至“黑船來航”事件發生之時,日本的船隻仍是以木材為主要材料,風力為主要動力的帆船。

但是在“黑船來航”之後,日本的蒸汽鐵船數量逐年上升,從一開始的從別國購買,到後來的自主建造,僅僅不過十幾年。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在這期間,有哪些因素原因,推動了日本從“帆船”到“汽船”的轉變?從“帆船”到“汽船”的轉變,所體現的僅僅只是器物層面上的進步嗎?在這器物層面上的進步的背後,又有哪些方面是器物所推動影響的呢?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佩裡叩關給日本所帶來的不僅是制度上的開放,還有器物層面上的覺醒,“大船建造禁制令”解禁,推動日本完成從“帆船”到“汽船”的轉變

日本自進入幕府時代以來,為了防止各個大名(各藩的領主)對外貿易交流壯大自身實力,也為了防止傳教士傳播基督教來入侵日本文化。因此日本便一直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而在此背景下,日本幕府為了抑制對外交流。便於1635年在武家諸法度明文規定:

“500石以上之船停止之事。”

這便是所謂的“大船建造禁止令”。這項法令既有維持閉關鎖國的需要,也有防止大名水兵的發展。因此,自江戶時代以來,日本的船隻便只是以木頭為材料,風為動力的帆船。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直到了1853年的6月3日。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官佩裡,帶著“密西西比號”等3艘蒸汽軍艦開到了東京灣,並向幕府遞交了國書,主要內容便是開戶通商。

但其中有一條寫著“蒸汽軍艦僅需18日就可從美國跨越太平洋抵達日本”,從中可以看出對日本的威脅之意。

當時前往東京灣的黑船,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蒸汽船,不僅排水量驚人巨大無比,而且行動十分快速,性能相當優異。加藤祐三的一本介紹此次事件的書《黑船異變》就對當時的鐵船寫道:

“四艘三桅黑船,各約三千石,破浪前行不靠帆,前後左右佈陣盤,往來神速如飛鳥,轉眼隱入水雲間。”

雖然有些許誇張的地方,但足以見日本人對黑船的恐懼。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黑船來航”事件使日本舉國震驚,當時的水戶藩主德川齊昭就向各個大名和幕府大臣詢問如何應對此次事件。而這次詢問,則為幕府的鬆動以及各大名的干預中央政策提供了契機。

在這次詢問中,“大船建造禁制令”的解禁則成為了各大名的主流聲音。彥根藩主井伊直弼就直言不諱的說到 “撤銷大船建造禁令,與外國通商,其間須加強武備”。佐倉藩主堀田正睦也說道“現今開戰,我方並無勝算,可暫許通商。其間須製造堅船利炮,加強士兵訓練”,並且其他大名所持意見也大概相近。

不止只是受於各大名以及美國的壓力,在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時中國的失敗也給了日本一個警鐘,有中國這個前車之鑑,幕府也不得不放鬆政策。由此,幕府終於在佩裡叩關的三月後,將延續了兩百多年的“大船建造禁止令“給廢除掉。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1854年3月31日,佩裡第二次叩關,並且做測量東京灣水深等措施以施加壓力。終於幕府與美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神奈川條約》(又稱《日美親善條約》)。日本開始了全新的近代化歷程。並且舊的制度,器物,文化都將受到嚴重的挑戰。

綜上所述,在受到美國巨大的軍事壓力,又看到了清朝的前車之鑑,再加上國內各大臣大名的上書。“大船建造禁止令”終於被廢除。而“帆船”的歷史即將走到盡頭,“汽船”的時代即將到來。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大船建造禁止令”解禁後,幕府開始全面學習西方技術,日本的工業化汽船時代到來

自佩裡叩關之後,幕府深感工業化汽船的重要性。但是一不會造船,二沒有開船的人。因此,尋求西方的幫助,便是重中之重。

日本尋求幫助的第一個國家是荷蘭。主要原因是因為荷蘭是日本閉關鎖國時期,唯一一個擁有貿易往來的國家。1853年10月,幕府便將有關海防的意見書遞交給了荷蘭商館館長庫修斯,庫修斯一面將意見書遞交給荷蘭王室,另一方面又與日本進行磋商。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1854年7月,荷蘭的“森賓”號汽船離開荷蘭,抵達日本,並答覆去年日本提交的意見書。答覆中提到。由於受克里米亞戰爭的影響,而荷蘭又作為中立國,不適合立馬出售軍艦,但是可以先派出一艘蒸汽商船來供參觀。

雖然沒有買到軍艦,但是“森賓”號船長法比尤斯在停靠長崎港的三個月時間裡,為日本學員講解艦船相關知識。並且在這個時間內,庫修斯將日本的購船訂單遞交到了荷蘭。

一年之後,荷蘭同意庫修斯的建議。將“森賓”號以國王的名義贈送給日本,並且派法比尤斯再次前往日本教導。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而“森賓”號在歸於日本之後,便改名為“觀光丸”“丸”在日語中為船的意思。“觀光”取自《易經》中的“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勝海舟曾對此解讀說:

“荷蘭贈船,冠以觀光之名,此乃象徵著國民之期待。該船是我海軍創辦之基礎,而今投身於海軍之志士,皆以此為榮,期盼操練而摩拳擦掌。國運之昌盛,指日可待也”。

可見,此船對於日本人來說意義重大。

而荷蘭之所以如此支持日本的海防事業,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為了擴大荷日之間的貿易交往,荷蘭是以貿易為生的國家,荷蘭便可以借日本購船這個契機來擴大貿易往來;二是日本對於船隻的需求很高,並且也需要大量老師來指導。荷蘭便可以通過賣船賺取利潤,也可以藉此在日創辦學校等獲益。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1855年10月,也就是荷蘭增船之時,日本在長崎創辦了海軍傳習所,荷蘭人佩魯斯為首席教官,日本人永井尚志為傳習所所長,而第一艘汽船“觀光丸”則作為訓練艦,傳習所學員由各藩和幕府人員組成。其中,各藩派出人數128人,幕府派出人數55人。

雖然這所傳習所規模很小,但卻標誌著日本西式海軍教育的開端,在這之後,各類西式軍校相繼建立,各類學校為日本海軍培養出了大量人才,進步神速,各種成就不斷湧現。

1857年7月,永井上志率領學員成功用“觀光丸”從江戶開到神奈川。1857年9月,從荷蘭購得的“鹹臨丸”成功從江戶開到了長崎。1860年,勝海舟做船長,借訪美這個機會,成功用“鹹臨丸”從日本開到了美國,直接橫跨太平洋。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除了人才的培養之外,各類軍艦也大量購買。除了荷蘭,英美等國紛紛向日本出售軍艦,幕府登記在冊的軍艦足有28量,其中26量為國外製造併購買的。其中購於荷蘭的“開陽丸”戰鬥力最強,為日本海軍的旗艦。另外的兩艘“千代田形”和“先登丸”則是日本製造。雖然只有兩艘,但在日本製造這方面則邁開了一大步。

日本的人才培養,以及大量的購船,充分說明了日本汽船時代的到來,也充分表現了日本工業化和近代化的大步邁進。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帆船”到“汽船”的轉變表現出來的是日本國策的改變,不僅只是促進了日本工業化和器物層面的發展,在這之後,還為各大名的倒幕運動提供了機會,日本開始大步向近代化歷程邁進

日本之所以會出現這個器物上的覺醒,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

一個是由於來自國外,特別是美國所帶來的海防壓力,讓日本不得不壯大自身的海軍力量,來維持國防,並做到獨立自主;第二便是來自國內各個大名的上書壓力,讓中央幕府不得不放鬆政策。以此促進“船”的轉變。

此次從“帆船”到“汽船”的轉變帶來的影響不僅僅只是器物層面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從這器物當中,看到日本的時代變化。“帆船”代表的是古代日本以自然為主的農耕時代,而“汽船”代表的則是以鋼鐵為主的工業時代。而這之間的轉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背後代表的則是一個國家的發展。

日本雖然只造了兩艘自己獨立製造的汽船,但這卻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因為汽船的設計到製造包括鋼鐵,冶鐵等多樣近代工業所需技術,以及大量的工業人才和工業從業人員。而日本既然有能力做到這點,就說明日本的工業實力已經大為長進。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而汽船帶來的不僅僅只是工業,還帶來了國外的制度。在日本與西方各國進行船隻貿易交流的同時,大到各種工業所需的大宗商品,小到各種新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在不斷傳入日本,為日本古老的社會傳來新的生活方式。然而不只包括這些,帶來的還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早在數百年前,日本國內的商品經濟便不斷開始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是幕府卻為了維持自身的統治,一直在遏制商業發展。一些下層武士,商人,農民本就不滿於幕府的統治,矛盾十分尖銳。

而當黑船來航事件之後,日本成為半殖民地,民族危機不斷加深,再加上對外交流的擴大,西方思想的不斷傳入,對那些不滿幕府統治的人群便開始策劃推翻幕府統治,史稱“倒幕運動”。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而倒幕運動不僅得到了下層民眾的支持,還得到了各個大名的支持。本來一開始,大名們對幕府統治還抱有希望,希望幕府實行尊王攘夷政策。即改革自身,邁向近代文明。但是幕府為了維持自身階級的利益,表面答應,背地裡一直殘害進步人士。

因此,在這個時代當中,新興資產階級,下層人民群眾,以及與西方交流最為密切的西南各藩便謀劃推翻幕府統治。並且倒幕派也利用開國這個機會,努力學習西方技術,以此打敗幕府。日本培養的第一批學員的傳習所當中,幕府派出的只有55名,而各藩派出的則達128名。這說明了日本的地方實力在不斷增強。

終於在1868年,德川幕府最後一次反撲也被倒幕派擊敗時,也標誌著幕府在日本幾百年的統治正式終結。而日本的權力也移交給了新興資產階級手中,尤其是天皇的權力最大。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在那之後,明治天皇在日本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明治維新”。全面學習西方技術,大力發展海軍事業,建立近代化的汽船海軍部隊。在強大的軍事實力支撐下,日本成功廢除了與各個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成為亞洲唯一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並且後來還加入了列強的隊伍,開始入侵和殖民別國。

綜上所述。“汽船”所帶來的不僅僅只是器物層面上的變化,更多的是日本時代的發展和近代化。


從“帆船”到“汽船”——以日本造船為例,看幕府末期的發展變化

結語

汽船代表的不僅僅只是一個器物,更是一個生產力的代表,閉關鎖國不可取,只有努力跟上時代前沿,才能夠不被落下。

縱觀日本的幕府末期。“帆船”和“汽船”兩個時代所體現出來的便是生產力的不同,代表著近代蒸汽生產力的汽船,從一亮相,變使得日本舉國上下為之不安。為什麼不安?因為日本的帆船根本無法與其相抗衡。

而當日本大力發展近代工業之後,便能夠做到獨立自主甚至是成為列強,而在這背後做支撐的便是其強大的生產力。

日本之所以能夠跨越這個時代,便是因為能夠抓住近代的科技力量並且為之努力迎頭趕上。如若仍是固步自封,日本的命運就會被改寫。

日本的“船”的跨越所體現出的便是迎接時代,順應時代,並且只有跟上時代,才能夠不被捱打。

參考文獻:

《黑船異變》

《海運興國史》

《江戶時代舟與航路的歷史》

《日本近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