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制造业还有明天吗?年轻人不进厂,未来谁来当工人?

招工难

每年,报道制造业招工难的消息都是一大把。

尤其是沿海制造业基地,最近这十来年,没一年不吵不闹的:老子招不到人!

想想2008年前,那时候的70后们要想进个像样子的工厂,还得托熟人,请客送礼之类的,跟孙子似的。

现在呢?反过来了,没有年轻人再想进工厂当工人了,老板们也牛不起来了,舔着脸好话说尽,连哄带骗的,招人也难。

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区居民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这些人已经彻底不做工人了,郊区的年轻人也鄙视做工人,就算再没有门路,那也得在工厂找个清闲的管理职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

一大批中小制造业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是因为有一批60后、70后的农民工在支撑,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闹,他们拼命干活的动力是子女绝不再进厂当工人,能够改变家族命运。

如果再过十年,等这帮人退休,或者干不动了,制造业的车间里就真找不到工人了。

现在的80后、90后,进厂打工主要是找对象谈恋爱,顺便长点见识,对于学习专业、钻研技术,根本不感兴趣。

这批人已经毫无机会,失去理想,带有绝望,未富先废。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总就业人口为7.76亿人,其中技术工人有1.65亿,约占21%,而其中高技能人才4700万人,仅占就业人口的6%。

“中国制造2025”需要更多本领高强的技术工人支撑,呼唤更多大国工匠。但现实情况是,在不少工业企业,工人境遇不佳,收入低、待遇低、尊荣感低、存在感低。“四低”痛点使年轻人不愿接力选择工人职业,跳槽离职现象和技术传承断层现象严重。

他们为什么不愿当工人?

1. 乏味无趣

我国拥有一支广泛的技术工人队伍,非高技能工人占据了技术工人中大部分的比例。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越来越需要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然而,工作单调乏味、生活条件差等问题,让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选择了不当工人。

“难道我就要在这三点一线的生活中度过一辈子吗?”今年20多岁的孙文静在深圳一家工厂上班,工厂、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让她觉得非常无趣。“工厂里面就这样,打工无非就是混时间,攒一点钱,然后自己出去做点小生意。”孙文静说,在厂里从一线普工做到管理层很难,晋升需要相关的学历和人脉关系。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大三的学生夏鹏说,他去年在一家外资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实习,原本期待能在实习中增加经验,到工厂后却发现,工厂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每天的工作只是看着生产线上的机器运转,偶尔做一些搬运的体力活儿。而且,许多核心技术来自国外,由核心团队掌握。

“工厂需要的是劳动力,不是技术工人。”夏鹏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厂里用不到太多的专业知识,也接触不到核心技术,就算正式入职后,职位晋升的前景也不明朗。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在公司做销售或自己创业,夏鹏觉得在工厂工作,社会价值不高,还经常要倒白班和夜班。最终,在实习结束后,夏鹏选择了离开。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教师柳进兵说,现在的学生大都是90后,家庭情况整体比以前好,对生活有追求,有些企业没有绿化、空调,住宿条件不好,没有热水器等,都让学生不满意,从而不停地换工作。

2. 不体面不光荣

在多省市,现阶段我国技术工人的收入水平偏低。在一般企业,工人工资大多在3000多元到4000多元。在企业干了20多年到30年的老工人,工资也就4000多元到6000元之间。这样的工资水平,在今天的房价、物价、教育、医疗等成本较高的情况下,生活已是捉襟见肘,更谈不上体面生活了。

“工人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偏低,导致年轻人选择其他谋生手段,不去学技术。”从业20多年的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货车分厂电焊工张敬华说道,“现在我们国家高技能人才紧缺,且老龄化趋势严重,呈现断层现象。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甚至存在老一辈高技能人才想要把绝技诀窍传承下去,却找不到好徒弟的现象。”

而且在第三产业疯狂发展的今天,同样如果学习技术,往往需要2年以上的学习,可能又需要1到2年工厂实践,但是独当一面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往往不是定式化的;而打个比方,学习电脑制作动画等第三产业技能,仅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最多1年,最后实际应用时,并且可以获得一份不错的报酬,同时对外说出去也可以比较有面子。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仍然是重学历,轻技能;企业重管理,轻技能。一些企业只考虑眼前利益,对职工教育投资和技能培训力度不够,致使我国技术人才后备力量断层。

也有些企业对政府重视高技能人才的执行力不够,无法切实解决实质性问题。

“现在90后乃至00后大专生对职业的选择更加多元。”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电气与控制学院办公室主任王蓉说,随着“双创”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校园文化,学生的就业渠道更加丰富,在选择职业时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喜欢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

同时,由于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现在许多工厂的一线岗位对工人的技术能力并没有非常高的要求。对于大专生来讲,不能发挥专业专长,而工厂也不愿意提高这些岗位的薪酬水平,因此人员流失成为一种常态。

王蓉与许多毕业的学生都保持着联系,不少学生在离开工厂后,选择到企业从事销售等工作,也有不少选择参军或者继续深造。“比起在工厂,这些就业方式更能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认同。”

3. 发展空间窄

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周期长,而现有的工人上升机制不够健全,无形中制约了一些年轻工人的积极性。

“现在高技能人才年龄偏大,基本在40岁以上。”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第一油矿北三采油队采油地质工孙雨飞说,“一个初级工成长为高级技师最快需要12年时间,而大学生毕业进入企业两三年,还不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却能晋级工程师。”

哈尔滨电气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人职业存在社会地位不高、发展方向比较单一、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等问题,而且很多年轻人认为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安全等不是很有保障。

这影响了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后备力量缺乏。目前有的下属公司一线岗位人员年龄结构偏大,许多生产岗位人员结构严重不合理,退休年龄段集中,技能传承、技术工人断档风险日趋严重。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各类企业特别是工业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从市场供求看,近几年人才市场上,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的水平,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今天谁来当工人?未来谁来当工人?这是为工人问,更是国家制造业发展之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