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國個體經營戶首次測算交易量超13萬億,2月前兩週降幅50%

受疫情影響,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受到較大沖擊。2月28日,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聯合螞蟻金服研究院推出的《中國個體經營戶系列報告之一》報告,據其估算,全國2018年個體經營戶總量約為9776.4萬戶,拉動了約2.3億就業,報告測算在2020年1月31日後的兩週,湖北的個體經營戶的商戶量和交易量分別下降59.3%和69.7%,而在全國其他地區則分別下降約40%和50%。


個體戶全年營業額達13.1萬億元

據介紹,上述報告基於支付寶數億量級的二維碼收單工具——“碼商”的數據,利用機器學習的方法,首次估算出了中國個體經濟及個體經營戶的全量規模。 根據課題組估算,全國2018年個體經營戶總量約為9776.4萬戶。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數據,一家體戶可帶動2.37個人就業,則可推算出中國個體經濟吸納了約2.3億人就業,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28.8%。

中國個體經營戶首次測算交易量超13萬億,2月前兩週降幅50%


這一數據略高於官方公佈的數據,在2月27日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發佈會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唐軍透露,目前我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8331.3萬戶,帶動就業超2億人。

對此報告執筆人、北京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靖一解釋道,報告是基於移動支付的收單行為,實際從事個體經營的人中還有一些並未在相關部門登記,因此產生了一個數量差。

與此同時報告顯示,個體經營戶創造了驚人的交易量:全年營業額達13.1萬億元,相當於2018年全國同期社會零售總額38.1萬億元的34.4%;全年產生839億筆交易,平均每天2.3億筆。

此外,課題組還定量評估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個體經營戶的衝擊。據介紹,這一課題運用了機器學習推算出了一個沒有疫情發生的“平行世界”個體戶的商戶量及交易量。與現實比對可以算出,在2020年1月31日後的兩週,湖北的個體經營戶的商戶量和交易量分別下降59.3%和69.7%,而在全國其他地區則分別下降約40%和50%。

中國個體經營戶首次測算交易量超13萬億,2月前兩週降幅50%


現金流斷裂或為個體戶最大風險

事實上,在27日舉行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唐軍表示,受疫情影響,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受到較大沖擊。據介紹,個體工商戶硬性支出費用壓力比較大。除了用工成本之外,還有房租、水電氣費。例如,小食雜店的房租和水電費佔總成本的50%左右;大一點的餐飲店,房租和水電費佔到總成本的15%到20%左右;理髮、服裝、小百貨等行業的房租水電成本佔到總成本的30%左右。

在多位分析人士看來,目前這些個體戶面臨的最大風險是現金流斷裂。“現金流斷裂原因一方面是業務減少了甚至完全停止了,另一方面很多支出沒有減少,包括人工、租金、利息的開支等,很多中小微企業包括個體經營戶都是資金儲備相對比較少,所以疫情衝擊下變的資不抵債,產生生存危機”,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解決現金流主要通過,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和獲得外部融資,“其中增加收入主要要靠經濟復甦、疫情得到控制,降低成本方面,目前已經看到政府和企業之間已形成了很多好的做法,包括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從物業、租金、電價、利息、成本等等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等。”

2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自3月1日至5月底,免徵湖北省境內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其他地區徵收率由3%降至1%;個體工商戶按單位參保企業職工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參照中小微企業享受減免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增加發放低息貸款,定向支持個體工商戶;切實落實將除高耗能行業外工商業電價進一步階段性降低5%的政策;鼓勵各地通過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方式,支持出租方為個體工商戶減免物業租金。

但值得注意的是最後一條,外部融資仍是個體戶的一大難題。“銀行一般提供的貸款都需要抵押擔保,但個體戶拿不出這些東西。這種情況下,數字技術是大有可為”,王靖一稱,用大數據風控的方法能夠為個體戶做信用畫像,給這些沒有實物質押品的個體戶發放信用貸款,如果傳統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進行聯合,會為個體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過去的經驗表明,受到大的衝擊之後,企業首先會去提取存款,然後是申請貸款”,黃益平稱,與傳統銀行相比,數字金融企業在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方面有突出的優勢,一是不需要直接見面,二是沒有抵押資產同樣可以做風控,因此,無論是幫助個體經營戶抵禦疫情衝擊,還是支持它們有序復業,數字金融都可以發揮十分獨特的作用。

上述報告指出,數字信貸發展水平每增長1%,疫情對經營的衝擊減少2.57%。此外課題組通過比較杭州市與全國平均發展水平之間的發展差異,得到結論稱,“如果全國的數字信貸發展上升到杭州市同等水平,則可以使得疫情對個體戶經營衝擊幅度下降約51%,即疫情的衝擊減弱約一半。”

事實上,2月25日,網商銀行公佈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取用過貸款的小店,最近7天相比節前日常水平,單日流水實現了46%的增長。而在疫情期間,網商銀行已經為各地的小微企業發放250億的免息貸款。

“如果疫情得到控制、經濟慢慢復甦,有相當一批企業其實是可以活過去的,關鍵是能否維持住現金流不要倒在黎明之前”,王靖一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