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最想念學校門口的什麼食物?

琦豆包


現在已經畢業很久了,但是無時無刻不懷戀學校街邊的小吃,在那個時候就算是不吃飯也要也要去小吃街買小吃,可是現在我們卻吃不到了,一是因為工作嗎,二是現在的味道和以前不一樣了,那麼我們在讀書的時候,究竟有哪些小吃吸引著我們呢,那小編是九零後的,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九零後上學時吃的小零食或者是小吃。

第一個就是學校門口的烤腸,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還是高中,學校門口的小店裡總會有一個機器,然後機器上翻轉著的烤腸,十分的香和美味,很多人在吃飯以後都會去小店裡面買上一根,在來點辣椒麵那味道非常爽,滿足一下食慾。但是現在的烤腸卻沒有像以前那樣的香了,有的烤腸甚至是偽劣產品,帶著一股腥味,記得當時那個時候放學來根烤腸是多麼的幸福啊。

第二個就是麻辣燙或者是炸串兒,以前的麻辣燙跟現在的可不一樣。現在麻辣燙都是按斤稱的,隨隨便便拿一點就二十多了,而以前吃麻辣燙的時候都是一份一份裝好了,反正對於學生黨來說,一份十塊錢都已經是很多了。至於炸串好像和現在的味道沒有多少的變化。但是工作的我們卻沒有時間去吃了。

第三個食物就是門口小攤上的煎餅果子,那麼這個其實小攤上貼的是雜糧煎餅,但是我覺得那個煎餅確實是很好吃,記得第一次吃那個煎餅的時候,我還要了一個多辣,結果辣得眼淚直流,但是從此我就愛上了這個食物,而且那個時候我們去買吃的時候,師傅都特別的友好,我不要什麼要什麼他都會按照我的要求來做,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有一些小攤上買煎餅果子,不管你要不要他都往裡塞,吃不吃是你自己的事情。

第四個就是臭豆腐,雖然說臭豆腐在全國各地都是一款美食,但是那個時候的臭豆腐真的是我們的首選,如今的臭豆腐跟以前的也不一樣了,沒有以前的香卻比以前還要貴,所以工作的我們也很少再吃臭豆腐了。

那麼最後一樣就是珍珠奶茶,要說學校門口最多的店面,那就是奶茶,最近小編又一次經過了自己的高中一趟,發現門口的好多店面都已經改成了奶茶店,雖然說珍珠奶茶是女生們最怕的,因為它確實能發胖,但是卻是所有人都喜愛的飲品。

好多人都想再回到以前的時候去吃幾口當時的東西,再去上一次高中時的課,但是時間是回不去的,有些東西只能深深藏在我們的回憶裡了。






魚蛙大戰


這個問題太接地氣了,讓我情不自禁點進來了,勾起我的回憶了。

說起學校門口的美食,那得分多少個階段嘍,既然進來了,咱就好好嘮嘮兒時的回憶,詳細的說一下學校門前的美食。

1.小學時期

雖然過去好久了,但是兒時的美好卻烙在心裡。記得小時候最開心的事就是吃完飯跟媽媽要幾毛錢,趕緊跑到學校門口的小攤上挑一個最愛的零食,印象深的有一毛錢一個的西瓜泡泡糖,一毛錢一袋的唐僧肉,再配上一袋白色袋子裝的小汽水。每次帶上這幾樣進校門真的就是最開心的事,當時對我來說那些真是最美的美食了。

2.中學時期

上課中學就離家稍微遠點了,自己住校了。最懷念每天晚自習之前在學校門口賣的醬香餅,一到校門口就聞到濃濃的醬香味,每次都會買兩塊錢的,再到小賣部配上一杯奶茶,想想那真是當時除了學習之外最開心的事了。

3.大學時期

上大學後,來到了別的城市,雖然各個地方小吃有所不同,但是我想說學校門口應該都會有炸串和雞蛋煎餅吧。一直到現在都忘不了每天打完球以後,肚子餓的呱呱叫,最享受的就是去校門口吃炸串,特別人多排隊的時候,更能刺激你想吃它,炸上幾串火腿腸,一個大雞腿,幾串骨肉相連,那種滿足感真的無法形容。

要說最想念的就是中學門口的醬香餅,那種空氣中都飄滿了醬香味的香,配上一杯奶茶的畫面總是讓我懷念過去。

雖然過去好久了,但總是情不自禁回想上學時的美好,感謝題主讓我又一次回憶美好,這是一種情懷!






一起學美食


今年特殊的春節裡,我最想念的是學校門口的楊大肉包子,記憶中的肉包子5毛一個,每次放學回家我都會去買2個,又好吃又便宜。到後來的1塊、1塊五,每次去買都要排隊,鮮肉包子很多人都愛,暄軟的包子裹著鮮鹹流汁的肉餡,吃完一個保準吃第二個,今天自己在家做肉包子,我買了50塊的純精肉,一共做了15個包子,自己做肉包肯定要大肉又多,我把做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麵糰:麵粉500克,溫水240,酵母粉4克,糖6克,油10克

肉餡:豬肉600克,鹽4克,生抽20克,老抽14克,糖6克,生粉4克,蔥花適量,老薑適量,胡椒粉適量,油35克,水適量

步驟:

1、麵粉中加入糖和酵母攪拌均勻,一邊倒溫水一邊用筷子攪拌成面絮狀(不能太燙,會把酵母燙死)

2、麵糰成型後加入油,揉至吸收,揉成一個光滑的麵糰,蓋上保鮮膜,溫暖處發酵至2倍大(我用烤箱發酵)

3、發酵的時候把豬肉餡拌一下,肉餡依次加入調料攪拌均勻,最後加適量的水攪拌至吸收

4、取出麵糰,撒一點乾粉,在案板上揉搓排氣,把麵糰搓成長條,分成15個劑子,我做的肉包大了點,每個劑子50克

5、手掌把劑子壓扁,用擀麵杖把擠子擀圓,邊上薄一點中間厚一點,用勺子舀上肉餡放在皮中間

6、一個褶子一個褶子慢慢粘,最後收口。

7、包好的包子放在蒸鍋裡,下面墊一張油紙防粘,進行二次發酵,這個時間不用很長。我做的饅頭肉餡多,蒸了25分鐘。饅頭中等的話15分鐘可以了。

8、饅頭出鍋,女兒已經迫不及待了,這個配方做出來的饅頭鬆軟好吃,我自己一口氣吃了2個誒

9、掰開來給大家看一下里面的餡,哇,好多豬肉啊,贊贊贊!











欽欽媽媽的生活日記


大學是在四川成都讀的,畢業10多年了,但是想想學校門口的小吃還是流口水啊。那時候最幸福的就是放學之後,去學校旁邊的小吃一條街去吃東西,從街頭吃到街尾。。。。

狼牙土豆:大學下午一般是兩節課,下課後買一份回宿舍。

砂鍋米線/飯:有一整子迷上砂鍋飯,吃的時候加上一大勺野山椒,吃完之後眼睛都看不見東西了。

串串和冒菜:每個學校都有幾家做的非常好吃的。

豆花火鍋:小酥肉配上嫩嫩的豆花,加上沾水,配上一碗白米飯,每次都能把肚子吃的鼓起來。😂

酸菜圓子泡飯:也是有一整子特別喜歡吃,下午都會去吃上一碗。

芽菜炒飯:成都的炒飯是我最喜歡吃的炒飯,首選芽菜肉絲炒飯,其次榨菜肉絲炒飯。

砂鍋菜:每次必吃砂鍋高山土豆,甜甜的軟軟糯糯的。😌😌😌

竹筒蒸菜:竹筒米飯是一絕。

魚火鍋:這個主要是便宜,還還是自助的,缺點就是總類少。😅😅😅


LYNN00000000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看到你的提問,我腦海裡就浮現出我讀小學時我們學校大門口一位老爺爺在賣粽子的場景。沒錯,我最想念小學校門口的粽子。 還有高中校門口的冰糖葫蘆。

  • 老爺爺的樣子我記不太清楚了,但是他給人的感覺很和藹可親。他每天都蹬著三輪車,很早就守在學校門口,即便是寒冷的冬天也如往常。他家的粽子特別甜特別大,三角形的粽子裡三個角各有一顆蜜棗,每個都是,那蜜棗超級甜,糯米也軟軟諾諾的很好吃。而且他的粽子都保護的很好,不會冷掉。買來拿在手上都是燙燙的,吃一口不要太滿足,最重要的是很便宜!那時候五角錢一個。老爺爺的粽子可以說很受歡迎,去晚了都買不到了,那時候的我就希望老爺爺一直都在這裡賣粽子。但是沒過多久,老爺爺不再出現在我們校門口了,聽別人說他可能去別的地方賣了,當時就覺得很遺憾。直到現在我也沒有吃過比老爺爺家又便宜又大的粽子了。
  • 讀高中時學校門口的冰糖葫蘆也讓我念念不忘。我們每個星期天下午等車回家的時候都會路過賣冰糖葫蘆的小鋪,小小的店鋪不大,從裡面傳來的歌聲卻很遠就可以聽到“都說冰糖葫蘆酸,酸的裡面裹著甜,都說冰糖葫蘆甜,可甜裡面它透著酸,糖葫蘆好看它竹籤兒穿,象徵幸福和團圓......”每次路過,我都會忍不住買一串,他家的冰糖葫蘆很衛生也很好吃,冰糖葫蘆外面是用紙袋子包著的,不怕沾上灰塵等其它髒東西。最喜歡也是最受歡迎的就是他們家原味的冰糖葫蘆,一塊錢一串很便宜。當時作為純消費者的我也是可以承受的,吃起來酸酸甜甜的很開胃。一邊等回家的車一邊吃著美味的冰糖葫蘆,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

以上就是我最想念的食物。如果你喜歡我就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吧!


胡楊小菜


我是70後,在農村上學條件下是很好,上學的時候門口就是一個小買鋪,賣的東西也不是太全,但是當年在我們童真的心裡一切都是比較喜歡的食物,因為當時生活極其困難,現在的一包方便麵在當時在我們的年代就是寶貝一樣,糖稀,玉米棒我們曾經的零食,當下的孩子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有了好條件一定要好好學習,努力成為有用之人!






美食締造者


作為一個80後,我也是非常懷念上學時吃過的好吃的。

小學時期 酸梅粉 冰棍 泡泡糖

上小學時,零花錢都不多(父母是普通職工)每次爸媽給個一毛兩毛的,最多也就五毛。

酸梅粉 所以會買學校門口的酸梅粉,記得好像五分錢一小包,裡面有個小勺子,一點一點的挖著吃,也能吃很久,酸酸甜甜的,那時覺得也很美。

冰棍 夏天的時候,學校門口經常有賣冰棍的。最便宜的五分錢一個,有時那冰棍裡面還會有個草莓🍓,雖然聽人說那種是加糖精做出來的。但當時好一點的冰棍都一毛五,兩毛一塊(貴的好像是加牛奶,麥乳精做出來的)。雖然好吃,但有時候覺得買貴的一根能買那便宜的三四根,所以有時候還是會買五分錢的。

泡泡糖 也是五分錢一個。現在也能回憶起來那種口感,有一層面一樣的東西,有點小顆粒感。

中學時期 辣條 白吉饃夾菜 燜面

辣條 貫穿了整個中學時期,一直到上大學甚至現在偶爾也會買袋衛龍解解饞。

學校門口的燜面,我中學在平頂山上的。那時學校門口有家飯店,做的燜面金黃金黃,每個星期都要去吃。還有白吉饃夾菜,裡面有海帶,綠豆芽,豆腐皮。還有一家生意特別好,夾自己滷製的豆腐皮,蔥花,辣椒油,不知道為啥,每次吃了那麼大一個還想再吃。就是不知道現在那家店還有沒有了[思考]

大學時期

我大學是在新鄉。師大小吃街上有家餛飩店,每次去基本都要來一碗。那餛飩出鍋盛碗裡跟個金魚一樣,餛飩皮特別薄,餡也鮮,湯裡好像放了橄欖菜很好喝。還有麻辣燙,一碗五塊,後來漲了五毛5.5,不知道為什麼,天天吃都吃不夠,我們一到星期天,一宿舍六個人都要吃,那個味感覺比現在的楊國福,張亮麻辣燙之類的還好吃!

燒餅夾菜,每天一個,雞蛋,火腿,豆皮海帶胡蘿蔔豆芽加調料炒一下,放在剛烤好的小燒餅裡,吃起來也很不錯。還有雞蛋灌餅,熱乾麵,炒擀麵皮(糖醋味和香辣味)我比較愛吃糖醋味的!不說了,口水都流出來了!還有四川大碗麻辣燙,西安學校門口的冒菜……好多學校門口的小吃,好吃又不貴,實惠!現在吃到這些東西沒那麼容易了![撇嘴]


Sunny小宇宙


一說到校門口,思緒馬上要回到十幾二十年前的校園生活,而且故事特別多。

小學的時候,校門口最難忘的就是小浣熊乾脆面和橙汁。小浣熊乾脆面是因為那個時候,每包乾脆面裡面都有一張水滸傳裡的英雄卡,大家都非常想集齊108個英雄卡,因此無論能不能吃得下,只要口袋裡有錢,就會想去買。

至於橙汁,也不知道為啥那段時間很流行,我還記得是1塊錢一瓶,現在回想起來感覺是偽劣產品,添加劑糖精放多了那種。當時學校不允許帶零食進學校,小店的老闆還專門提供黑色的購物袋,給我們裝零食用。每次將零食帶回學校,跟做賊似的,吃也是偷偷地吃。

中學的時候,校門口有個小賣部,最熱門的當屬各類瓶裝的飲料,可樂,雪碧。特別是每次體育課後,滿頭大汗的我們都以最快的速度衝到小賣部買飲料。還有一個也熱門,就是綠豆湯、清補涼之類的糖水(還是很有歷史感的鋁盒裝)。

曾經有段時間,我和一死黨天天晚上出來在校外的操場吹水,就坐在操場邊上的甜品小攤店,還有好幾次被班主任逮到。

大學的時候,最懷念的還是宿舍樓底下的小賣部。小賣部的老闆是潮汕人,自制的糯米雞是早餐的首選。

而每天晚上上完課回來,我們都要去他店裡買夜宵。“一腸一蛋”是夜宵的標配,意思就是一根烤腸,一個茶葉蛋。

還有臨近畢業的時候,學校的一個小門,有幾家餐飲店也相當不錯,其中一家也是潮汕人開的,他家的滷肉真是一絕,不知道那家店現在還在不在。

這裡要感謝樓主,提這個問題,讓我們都回憶起學生時代的點點滴滴!








Kaleidoscope330


看到這題,就自覺點進來,畢業已八年,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學校門口,一花一樹歷歷在目。我是在東北上的學。很懷念那裡冬日室內暖氣,室外維持一整個冬天的雪道。喜歡學校裡洗浴的蒸汽房蒸完洗好,整個人暖暖的,滑著雪道一路奔向學校附近小吃。

第一想念的

東北口味的成都麻辣燙,特點超麻超辣酸甜口。兩大排菜任意選,老闆手工幫你夾菜只能多不會少,燙完份量超級大,四塊錢一大碗,麻辣酸爽,吃到撐,吃完後舌頭麻掉了。來到江浙這邊一度讓我覺得麻辣燙吃的太小心翼翼,所有的菜串的整整齊齊料加的小心翼翼,結合了地域色彩,麻辣燙變得養生。

第二想念

陝西手擀麵,一到放學,人擠的滿滿當當,通常肚子咕咕叫也要等到自己叫的那一碗。西紅柿打滷麵牛肉刀削麵、青椒肉絲麵。面由人扛在肩頭,拿刀飛削進入滾水大鍋,面勁道湯鮮又管飽,最後湯也喝完,吃的滿頭大汗。

第三想念

食堂的早餐,兩毛錢的蛋炒飯,一碗粥,一份秘製蘿蔔乾,一份涼拌海帶或者豆腐乾絲,總共花費一塊錢吃起來特別香!一個宿舍派一個人早起,所有人的早飯都打來,那叫一個幸福。






果果媽美食記


作為還沒開學,可能還得延遲的我,比較想念學校門口的燒烤,雞腿,雞腳。

燒烤就是小菜一元一串,肉類2.3塊錢一串的,自己選好要吃的。現烤現吃。人多的話可能等半個小時,人少10多分鐘就好。烤了撒上燒烤辣,特別香。我每次都買10多塊錢的,吃半天。感覺特別香。

雞腿,就是那種烤的雞腿。5.6塊錢一個。一天都有人賣的。都在翻烤著。也是特別香。說實話我可以一次吃兩三個。吃貨嘛。

雞腳,就是泡雞腳啊,滷雞腳,檸檬雞腳,還有二中雞腳什麼的。反正,只要是雞腳,我就愛。嘿嘿。學校附近賣二中雞腳,我特別愛吃。經常去買。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啦。嘿嘿,我是吃貨。對於吃,比較有研究啦。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