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哪里有什么“千年贵族”,所谓的英国贵族原来只是一些“舶来品”

“英国贵族的起源,要早于英国历史上的诺曼征服、维京人入侵、撒克逊人的到来,甚至罗马征服这些重要标志性历史事件的发生……”——M.L.布什《英国贵族:比较性综述》

前一段时间,看到某位田小姐对于“英国贵族”大为欣羡,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本人真心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因为英国人自己都知道,他们的那些贵族都只是一些“舶来品”。

到目前为止,我只在一本力图从古到今全面梳理英国贵族文化的导论性小书《英国贵族:比较性综述》之中,看到过有想要证明贵族文化在不列颠源远流长的论述。

可惜,这并不被西方主流历史学界所认同。

实际上,在凯尔特人定居不列颠诸岛的时候,并没有“贵族”这种特权阶级固定存在。通常来说,比起一般的部落民权益稍微多一些的,只有两种人:

  1. 部落首领以及其亲属;
  2. 德鲁伊教派的祭司成员。

而且,他们也必须参与日常的劳作,不能全部脱产。

真正将“贵族”引入英国的,最早其实是罗马人。

罗马征服时期:部落首领向军事贵族的蜕变

哪里有什么“千年贵族”,所谓的英国贵族原来只是一些“舶来品”

尤里乌斯·凯撒率军与凯尔特人作战

公元前55年的一个夜晚,新任高卢总督的凯撒带领万余名士兵的军团,乘坐80条罗马桨帆船从法兰西的布洛贡出发,开始了罗马人对不列颠的征服。

经过断断续续的征战,罗马皇帝克劳德终于在公元47年占领了英格兰。公元78年罗马驻不列颠总督阿格里古拉,开始沿着进军路线修筑罗马大道和驻军城堡,巩固对英格兰的统治和完成对威尔士的征服。

此后,直到407年君士坦丁大帝带领罗马军团撤离不列颠。

在长达数世纪之久的罗马统治时期,征服者俨然成为英格兰大地的“贵族”。

罗马人大多居住在一些“殖民城”里,而平民则被迁往“平民城”。

公元1—5世纪,是“罗马贵族”统治不列颠的时代。他们通过四个载体推进不列颠土著居民的拉丁化,这就是罗马大道、罗马长城、殖民城与称之为“维拉”的庄园。

首先,他们在伦敦和驻军重地诸如南威尔士的卡那封、英格兰西北的切斯特和北部的约克之间,修筑了被称为“罗马大道”的土石路。这些大道最初是调兵运辎之交通,后来成为商业发展和信息传递的设施。

其次,他们修建了哈德良长城与安东尼长城。公元122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出访不列颠行省,提出修筑长城以防御布列根特人南北夹击的想法。

此后6年间罗马人修筑了从泰恩河口到索尔韦湾的,长达73英里的“哈德良长城”。143年,罗马人又在福斯湾和克莱德河口之间,建设了37英里长的“安东尼长城”。

与此同时,罗马贵族在长城沿途、大道沿线营建塔楼、修筑城堡,储备武器、配置兵营,既为军事设防,又作练兵之所,更被当作驯化土著和扩展文明的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设施之中除了少量的罗马贵族作为统帅,还招募了许多英国土著。而负责管理这些英国人的当地部落军事首领,则成为了最早的英国贵族。

同时,一些反抗势力在与罗马人的作战之中,部落首领也渐渐蜕变成为军事贵族。

莎士比亚戏剧中,有一位辛俾林国王诺比林努斯,他是埃塞克斯与赫特福德为中心的军事贵族首领,刻意称得上是英国最古老贵族的代表。

在罗马统治后期,除了军事贵族之外,从成功的经济活动中兴起的非军事化的“世俗”贵族也出现了。这时,英国贵族主要由罗马军人后代、苟延残喘的凯尔特教俗贵族,以及富裕的布列塔尼人(法兰西地区的移民,多为罗马人任命的“维拉”农场主)构成。

当时,除了“王”高居于其它贵族之上,很难对贵族的地位进行排序。大多数时候,贵族的地位差异只与其麾下士卒多寡、掌控土地和财富程度进行划分。

但是几乎所有的历史研究学者都承认,在这个时候开始,英国的“贵族”才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特权阶级;不列颠开始逐渐形成了等级社会。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蛮王与他们手下的“塞恩”

哪里有什么“千年贵族”,所谓的英国贵族原来只是一些“舶来品”

蛮王与他的勇士们宴饮

“罗马人来了,飞扬跋扈,架桥又铺路,统治这片国土;罗马人离去,丹麦人不期而入,开始了对历史的记述。”——拉迪亚德·基普林《河之谣》

自407年罗马人撤离,到1066年诺曼征服的6个多世纪里,不列颠一直处于盎格鲁—萨克逊统治时期。

盎格鲁—萨克逊人属于古日耳曼人的一支,他们在各自军事首领的统率下,从西北欧大陆渡海而来。英国的历史学家把他们分为三支:

  1. 来自丹麦半岛隘口并定居在英格兰北部的盎格鲁人;
  2. 来自易北河下游且居住于英格兰南部的萨克逊人;
  3. 来自日德兰半岛而聚居于怀特岛和汉普顿的朱特人。

在当时,盎格鲁—撒克逊最重要的人物是大大小小的“王”,但他们实际上不过是一些拥有“家兵”的军事贵族。其最重要的活动是率领亲兵跟随自己四处征战、聚敛财富。

作为王不单要回报亲兵以土地、职位和住所,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和自己的“家兵”同吃同住。

“王”与“亲兵”之间的主从关系,那是封建制度的最初期雏形。在最初的时候,那些得到和“王”同吃同住,一起上阵杀敌的“亲兵”,被称为“盖西斯”。

到了公元650年,经过200余年的征战,盎格鲁—萨克逊人已经在英格兰建立了许多蛮族王国。

其中最重要的国家是:北部的诺森伯里亚、中部的麦西亚、东部沿海的盎格利亚、肯特、埃塞克斯,以及南部的威塞克斯和萨塞克斯

自此,不列颠进入“七国时代”。

随着基督教传入,诸多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纷纷皈依,而随着基督教统一了英格兰,七个王国之间也逐渐出了“大一统”的趋势——诺森伯利亚、麦西亚、威塞克斯三个国家纷纷崛起,成为了七国霸主,开始慢慢蚕食其它国家的土地。

可就英国统一在即的时候,一位不速之客——丹麦地区维京人的到来,不仅使得盎格鲁—撒克逊国王们成为英格兰唯一“王”的梦想化为乌有,同时还使得现如今英国人在原本的凯尔特人、罗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血统基础上,增添了维京人的血胤。

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出现了许多“丹法区”,丹麦语之中“伯爵”(Earl,Eolderman,即“国王的仆人”)开始在英格兰出现。

但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王国之中尚未出现“伯爵”这一称呼,通常来讲,当时的盎格鲁—撒克逊的军事贵族被称为“塞恩”(Sire),后世港片之中常能听到的“Sir”便是“Sire”的简称。

从公元9世纪,一直到11世纪,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在对抗丹麦人袭扰、奠定统一疆域的过程之中,“塞恩”制度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最初的“塞恩”,是上文所提到的“盖西斯”中的最勇武者,也即是他们的头领,并以自己的武力来向国王效忠。

公元931年3月,威赛克斯国王阿特尔斯坦在科尔切斯特召开“贤者会议”(英国议会的前身)。

据记载,参加者有威尔士王、3名修道院长、15名地区主教,以及37名塞恩。

尽管这种会议举行的时间、地点和召集人选并不固定,但是讨论的内容却始终是国内外的大事,甚至在国王遗嘱不明确的情况下,这些人有权投票推选王位继承人。

所以,每次召开“贤者议会”,都需要邀请掌握军事权威的塞恩参与,以便确保会议商讨的方案能够被顺利地贯彻执行。

我们可以看出,塞恩阶层凭借麾下的军事实力,逐渐参与到了英国的政治之中,而这也促成了英国贵族阶级雏形的出现——<strong>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部落王权制度<strong>,开始向以占有封地和提供服务为权力和义务之对应关系的封建君主制度<strong>过渡。

到了埃德加国王统治的10世纪下半叶,英格兰的郡县行政体制稳定之后,作为地区行政长官的郡长要么由小贵族(那时塞恩制度已逐渐弱化,但是直到诺曼征服之后才消失)直接担任,要么在任职之后马上会获得升迁成为小贵族。

诺曼征服:封建君主制度的确立

哪里有什么“千年贵族”,所谓的英国贵族原来只是一些“舶来品”

《威廉在黑斯廷斯》

“诺曼征服是一件好事,因为从此以后英格兰不再受到征服,并因此而成为鼎盛国家”——英国历史学家W.C.塞拉斯《1066年及其他》

从5世纪中叶到“诺曼征服”之前,六百年间不列颠战火此起彼伏。

各王国历代君主为扩充土地、争夺霸权、抵御外敌和治理国家,不得不任用与国王关系密切的亲兵爱将、王室宗亲,而这些人自然成为王国军事活动和国家治理的骨干,并在权力和财产上得到国王的相应回报,使他们成为地位显赫、享有特权的贵族。

虽然采邑分封制的出现和封建制度的形成在盎格鲁—撒克逊晚期已初见端倪,但被真正大规模地固化为一种制度,其实是在诺曼征服之后。

而比较讽刺的是,诺曼征服象征着盎格鲁—撒克逊人在英国统治的结束。

诺曼征服的起因,源于诺曼底公爵威廉对于被英国人迎回的“忏悔者爱德华”所承诺继承权的讨要。

1066年9月,经过黑斯廷斯战役,威廉打败了当时的英格兰国王哈罗德,并将其杀死。之后,这位征服者率兵北上,实行“焦土政策”。

直到1070年,诺曼人彻底征服了英格兰,开始了诺曼王朝的统治。

跟随威廉来到英格兰作战的主力,乃是法兰西的骑士。作为一种阶层,“骑士”早在8世纪法国加洛林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那时骑士要自备精良战马、利剑长矛、盾牌盔甲、马刺长靴等参与战斗,而其训练更是要从孩提时代开始,一直延续10多年时间,所费不菲。

于是法兰西国王查理·马特,通过行“臣服礼”把土地作为采邑分封予臣属,使他们变成封建庄园领有人。领有人在人格上却要臣属于封建君主,并对他们有尊重、服从和效忠的义务;反之,封建君主主对属臣则有保护其人身安全和司法权益的义务。

在这种土地分封与利益奉献的契约作用下,在封建财产与人身依附结合的过程中,封建主义得以确立,封君与封臣形成的贵族社会等级身份制也随之固化。

而随着征服者威廉统治英格兰,以采邑分封为媒介、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的双向封建契约关系,也被移植到了不列颠。

通过分封采邑,威廉及其后继者培养出了一大批诺曼贵族,使得英国贵族体系最终确立。

由此可见,英国贵族体系其实就是部落制向封建君主制度过渡的产物,而其最主要的三次“改革”,全部都是在外部侵略势力统治英格兰的时促成的。

某种意义上来讲,所谓的“英国贵族制度”不过也就是一种“舶来品”。

对其艳羡不已,才实属稀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