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英国史谈:英国有哪些货币体系结构?浅析英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史

序言:<strong>法国经济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曾经说过:"只要看一眼处于主导地位的货币金属,几乎就可以猜出这一经济体的特点和健康状况,在繁荣的经济体中,金银处于显著地位。"一般而言,一个成熟的货币体系意味着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和一个组织良好的成熟国家。

在清朝,直到19世纪40年代,铜作为一种货币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早在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时代,铜就不再是英国的法定货币了,除了用来兑换小额银币。在18世纪下半叶,英国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铜出口国。1800年至1859年全球大约40%用于出口的铜产于英国西南的康沃尔郡和德文郡等地的铜矿。直到19世纪50年代,智利作为主要的铜产国产量才超过英国。

英国史谈:英国有哪些货币体系结构?浅析英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史

英国铜币示意图

英国货币体系结构(1):英国的铜币货币体系

<strong>英国只需要铜产量的一小部分用于铸造铜钱就足够了,但事实上,在这方面总是会出现严重问题。从很早开始,英国政府就不赞成使用铜作为官方货币。因此,铜的充足供应并非官方特别在意的目标。显然财政部缺乏积极性。它没有真正承担起为国家提供铜币的责任。英国社会的上层阶级并不关心皇家铸造的铜币数量和质量,因为这不被视为真正的货币。

正如铸币分析师约瑟夫·哈里斯承认的:<strong>"英国的铜币不是货币,而是一种象征",虽然他自己也承认铜币对"英国小型交易非常有帮助"。但是,英国并没有发行足够多的铜币。为了抑制私铸铜币,1672年开始出现用于生产皇家金属制币的铜币铸币机。

英国史谈:英国有哪些货币体系结构?浅析英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史

英国铜币示意图

但是,铸币厂的铸币机通常只是在一些商业企业准备好的铜币毛坯上刻印章,甚至只是制造模具,有时铸币厂只是承包商的代理加工方。官方生产和提供找零硬币的主要问题在于,它是一个受保护的垄断特权,缺乏激励来发现和应用更安全的制度。所谓的铜币公司生产很多用于流通的铜钱。与之相伴的有许多假币和各种代用货币。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小规模交易,铸造代用货币简直大有益处,难以弃之不理。

随着时间流逝,太多的劣币和仿冒品也在流通,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于是英国正式宣布重新铸币。这发生在1797年,马修·博尔顿在其位于伯明翰的铸币厂使用蒸汽机驱动的铸币机制造新的铜币。<strong>4年来这个铸币厂发行的新铜币价值27.5万英镑,由此出现了经过改良的、规范化和更好用的新铜币。

英国史谈:英国有哪些货币体系结构?浅析英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史

英国银币示意图

英国货币体系结构(2):英国的银币货币体系

清朝清朝的故事焦点往往在白银。<strong>事实上,英国的银币在18世纪更多地作为相当小额的零钱。如果超过25英镑,人们可以拒绝接受银币。只有少量银币被铸造出来,很多流通中的银币也已经严重磨损。从1717年开始,英国早已处在金本位制下,尽管只有在1816年以后黄金才成为衡量价值的标准。金币更重要,并且发行得更多。1688年至1821年皇家铸币厂铸造的金币总价值是所铸造银币的大约9倍。

<strong>早在1730年,铸币大师约翰·康迪特就写道:"英国有十分之九或者更多的付款现在使用黄金。"根据当时的估计,1798年英国流通中的金币约为4000万英镑,然而流通中的银币总数在1805年只有400万英镑。亚当·斯密写道,与白银相比,苏格兰有太多的黄金进入流通,虽然白银作为货币也相当重要。根据货币委员会的说法,在1790年银币主要由穷人使用。

在工资支付方面,白银可能比铜更重要,虽然在零售交易中可能铜是更重要的金属。因为银币对日常交易来说要比金币更为实用,所以白银从英国货币存量中消失可能会产生问题。银币往往供不应求。有时甚至有可能存在戴维斯说的白银"极度短缺",比如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就是如此。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银币的严重短缺可以和银器的广泛使用并存。

1816年之前的铸币厂只根据提供给它的原料铸币,而这一数量是很小的。最终英国在这方面也采取了措施:从1811年至1816年改造后的皇家铸币厂生产了2800万枚硬币,价值近350万英镑。1816年该铸币厂开始铸造新的银币,价值为180万英镑。此时它不再等待私人为铸币厂提供的白银了。<strong>在新制度下,政府可以把钱预付给铸币厂,当铸币厂认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购买白银。

英国史谈:英国有哪些货币体系结构?浅析英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史

英国金币示意图

英国货币体系结构(3):英国的金币货币体系

提到黄金,这为我们带来了清朝和英国之间另一方面的重要比较。在开采黄金的清朝,黄金根本没有被用作货币。<strong>相反,在没有任何黄金开采的英国,实际上从1717年起一直实行金本位。1696年货币大重铸后,套利的人将黄金引入英国,将白银换出去。1717年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黄金在18世纪慢慢代替了白银。尤其是1703年与葡萄牙签订条约之后,英国开始大量进口黄金。然而,直到1816年英国才正式采用金本位。<strong>有趣的是,它不仅经由葡萄牙从巴西进口了大量黄金,还从清朝进口了一部分。在18世纪上半叶,英国从清朝的进口额中,黄金大约占1/3。

不管我们希望聚焦于铜、白银或者黄金,毋庸置疑的是,以人均值来看英国的金属货币存量要比清朝大得多,即使有时候看起来这还不够。而且,当涉及更高的价值时它越来越多地由优良的铸币构成。正如近代早期欧洲经济史中经常出现的一样,对此有各种估计,有时相互之间差别很大。

英国史谈:英国有哪些货币体系结构?浅析英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史

英国金币示意图

1688年英国的黄金存量大约价值2800万英镑。1698年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查尔斯·戴夫南特(1656年—1714年)估计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货币供应总量为2660万英镑,其中银币560万英镑,金币600万英镑,其余是流通的纸币。大卫·休谟声称,1752年有价值1800万英镑的货币在英国流通,与之相应的,还有1200万英镑的纸币。1798年约有4000万英镑的金币在英国流通,1805年约有400万英镑的银币。

经济学家朗多·卡梅伦提出,1800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有价值2000万英镑的铸币流通。这相当于人均不足300克白银。德弗里斯估计,1790年单单英格兰的金属货币供应量就价值2500万英镑,相当于人均超过300克白银。弗里斯特·卡帕依在最新的估计中声称,1790年仅英格兰金属货币存量就价值4400万英镑。这相当于人均5英镑或者550克白银。

这些只是估计值,相互之间显然没有严格的可比性。然而有一点明确无疑,即尽管存在差异,这些数量都大大高于清朝的金属货币存量,这里指铜币和银币。英国的金属货币存量价值即实际的铸币,1780年—1830年从大约人均3英镑增加到了4英镑,也就是相当于从人均330克白银增加到了人均440克。

英国史谈:英国有哪些货币体系结构?浅析英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史

英国货币示意图

在英国,由于雇佣劳动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高额税收必须以货币支付,使得价格水平上涨,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就此而言,英国确实比清朝需要更多的货币。在我看来,英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毫无疑问要高于清朝。

在18世纪下半叶,英国有能力出口大量的金锭尤其是铜和大量的白银。这些白银出口经常引起抱怨。与亚洲的贸易导致银锭的流出,这经常被描述为"有毒的贸易",因为这会"榨干从美洲输入欧洲的白银",并且都拿来满足富人的胃口。

或者像凯里·雷内尔在17世纪80年代所讲的:"我们去东印度时除了准备好钱什么都不用带,回来的时候除了香料什么都带不回。"但是,那些出口对经济的整体运行从来都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抱怨也没有导致政策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总货币供应量仍然充足或至少够用,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利率在下降。

英国史谈:英国有哪些货币体系结构?浅析英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史

英国纸币示意图

英国货币体系结构(4):英国的纸币和银行体系

<strong>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讨论了金属货币。但是,我们不应忽视纸币和银行的重要性。英国财政革命的一部分是创建了英格兰银行。这里依次提供一些解释。作为一家私人金融机构,其特许权不得不定期更新。除了作为王室的财政代理人,建立英格兰银行的主要目的是为政府筹集资金,政府是其主要的财东。它在英格兰获得了对股份制银行的垄断,并一直持续到1826年,这通常并不适用于苏格兰。

<strong>英格兰银行和苏格兰银行一起成立于1695年,是英国第一家持续获得成功的纸币发行人以及现金的最终金库。因此,在工业化过程中,英国有一家规模非常庞大的股份制银行,即英格兰银行;还有许多分散的小型私人银行。英格兰银行在其他几个方面也拥有特权地位。它为政府提供贷款并得到了相应的保障。财政部必须确保贷款的偿还。它还拥有完全的税收豁免,与其他货币发行者相比,它在印钞方面也有特权。

英国史谈:英国有哪些货币体系结构?浅析英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史

英格兰银行示意图

伪造英格兰银行钞票的人会被判处死刑,这使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钞票可以与国王的铸币相提并论。从18世纪90年代开始,英格兰银行还印制1英镑、2英镑和5英镑的小额钞票,这对于市场交易的顺利完成是非常重要的。19世纪20年代人们经常讨论中央银行的地位及其在调节货币供应量方面所起的作用,结论各有不同。<strong>1826年和1844年英国放宽了对其他银行发行钞票的限制。

<strong>从1834年开始,英格兰银行发行的票据被确定为法定货币。1844年该银行获得发行纸币的垄断权,所以,就此而言它成为一家公共机构,拥有雄厚的资本和大量的股东。在我们讨论货币时指出银行持有大量准备金尤其是黄金,这并非无关紧要。这些准备金会有波动,有时还非常剧烈。

1816年—1848年清朝正处于白银外流的时期,英格兰银行货币准备金的价值在1819年8月达到最低值360万英镑,最高值出现在1844年,达到1540万英镑。平均而言,这一期间准备金合计约为1000万英镑。这样的银行在清朝并不存在,这当然使清朝政府采取有效的货币政策更为困难。

英国史谈:英国有哪些货币体系结构?浅析英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史

英格兰银行示意图

<strong>在这种情况下,谈论银行也就意味着谈论纸币。除了英格兰银行,发行票据的银行早在18世纪就已遍布英国。学者一致认为,18世纪末以票据形式存在的纸币已经成为全部流通货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对于流通中纸币的估计,甚至比对金银和铸币的估计差异更大。

英国经济学家查尔斯·戴夫南特认为在1698年就有价值1500万英镑的纸币在流通了,我们也提到过大卫·休谟,他认为1652年流通中的纸币价值1200万英镑。现代学者约翰·戴认为上述两人存在严重高估。他认为,在1750年英国英格兰银行的纸币(他没有提及其他银行的纸币)总额不超过货币流通量的1 /10。相反,格林·戴维斯认为,从18世纪开始,英格兰和苏格兰流通中的纸币价值(他认为是1500万英镑)超过了硬币。

英国史谈:英国有哪些货币体系结构?浅析英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史

英国纸币示意图

<strong>在整个近代早期的英国,大多数人仍然认为纸币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只要它可以按照要求兑换为金币或银币。实际上,在18世纪末自由兑换停止了许多年,但是并没有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说明其货币体系已经相当发达了。再次,欧洲国家之间的差异非常大。阿姆斯特丹银行是欧洲17—18世纪最负盛名的金融机构,它将其资金量的80%~100%储存于金库,并且完全不发行票据。在1803年的法国,流通中的银行票据显然只占货币存储量的5%。当然,重要的是有各种各样的"货币"可以用作支付手段,例如以汇票形式存在的私人信用或者可转让的政府债券。

英国史谈:英国有哪些货币体系结构?浅析英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史

英国货币示意图

结束语

<strong>总之,纸币有助于英国的货币流动性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但是有些时候银币和铜币也确实供应短缺,且质量相当差。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分乐观地描绘英国的形势,换言之,不要认为结果是好的,就说明过程就是好的。一些小变革引起的严重问题也是存在的,有时候金融体系运转不灵,特别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最初的10年。

<strong>18世纪晚期,英国的黄金供给因为与美国和法国的战争严重减少。经济危机加剧了这种状况,使许多企业和银行受到了重创。除了越来越依赖信用、代用货币和纸币,英国没有更好的选择。这一政策于1797年2月由法律强制执行,当时由枢密院下令,英格兰银行停止将纸币兑换为硬币。

英国史谈:英国有哪些货币体系结构?浅析英国货币体系的发展史

英国货币示意图

纸币中止兑换的政策持续到1821年。它并没有导致金融崩溃或社会革命。显然大家对金融体系有足够的信心。这一事实非常重要: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和之后,英国的货币和财政体系没有在压力之下崩溃,这一压力比清朝的货币和财政体系在19世纪第二个25年之后面对的压力要大得多。

<strong>直到1850年,英国货币体系见证了很多激烈的争论,人们讨论如何实施金本位制度,以及设计一种有效的联系机制将以下两者联系起来:一方面是供应高质量的金币,另一方面是通过运转良好的银行系统,实施受到控制但也足够灵活的纸币供应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