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別人待我如何,是我的因果;我待別人如何,是我的修行,信者無敵


別人待我如何,是我的因果;我待別人如何,是我的修行,信者無敵

別人待我如何,是我的因果;我待別人如何,是我的修行。信者無敵!

《三世因果經》中有這麼一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事果,今生作者是。”他說的是: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這便是因果。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果得果。它給我們揭示的因果是:你做了什麼事,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這也是一種自然規律。


別人待我如何,是我的因果;我待別人如何,是我的修行,信者無敵

《三字經》的開場白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說的是善良是人最初的本分,人之初是沒有惡的,只是走著走著就產生了修行的差異,有人繼續選擇人之初的善,而有人選擇拋棄了善,變成了惡。對人善良是一種選擇,更是人們自身的一種一生一世的修行。

說到修行,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上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說的是:真正修道的人是不斷的警醒自己和反省自己,先把自己做好。當看到別人有過錯時,第一個反應是反省自我,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所以自律是修行的第一道門檻,修行人跟外面境界接觸要懂得守住自性,自性是清淨平等覺,心是清淨平等覺,看外面境界也是清淨平等覺,這是佛知佛見。選擇善良,你不必仰慕別人,你就是最美麗的風景線。


別人待我如何,是我的因果;我待別人如何,是我的修行,信者無敵

宋代大文學家蘇軾說過一句話“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說這話的意思很明確: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一趟艱難的旅程和修行,你我都是那匆匆的過客,把人生的“真諦”在朋友的送別中說得出來實屬不易。其實,不論古今,對比我們每個自我,誰人不是呢?

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悟出如此“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之真諦是在情理之中,亦是其一生在修行中的總結。


別人待我如何,是我的因果;我待別人如何,是我的修行,信者無敵

從古到今,人生天地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輪迴循環不止。誰人又會例外,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苦短,坎坷波折不斷,但不必悲觀,努力走好自己的路,行善積德,記住“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的警言,才會在“人生如逆旅”中不斷前行。才會修成自己的果。


別人待我如何,是我的因果;我待別人如何,是我的修行,信者無敵

所以,別人待我如何,是我的因果;我待別人如何,是我的修行,這是千真萬確的,信者無敵!

因為我們一定要看到和反省:

別人對我來說:

人不敬我,是我無才;

人不容我,是我無能;

人不助我,是我無為。


別人待我如何,是我的因果;我待別人如何,是我的修行,信者無敵

我對別人來說:

我不敬人,是我無德;

我不容人,是我無量;

我不助人,是我無善。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一場自我救贖的修行……

2020年2月25日於艾墨軒


別人待我如何,是我的因果;我待別人如何,是我的修行,信者無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