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民工拿不到工钱“太难了” 检察院启动“云救助”

本报讯 “检察官,谢谢你们!等疫情过去,我还会来浙江打工的。”近日,远在贵州省黄平县的杨某打来电话,向海盐检察官致谢。

  杨某是海盐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的被害人。2017年,杨某来到海盐一家木门企业打工,但因老板安某经营不善,杨某的工资迟迟发不出来。后来,安某跟另外一个老板合股,公司得以延续,但之前欠下的3万多元工资却一直没有补上。2019年1月,安某突然失联。杨某和其他5名工友眼见拿钱无望,这才想到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

  2019年11月26日,安某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后被检察机关批捕。安某是被抓回来了,但他已经没有支付拖欠工资的能力。

  “我妻子生病不能工作,母亲岁数大了,家里还有一个小孩要读书……最近因为疫情,家里更是没了收入,我太难了……”杨某欲哭无泪。海盐县检察院承办此案的检察官在了解了杨某等被害人的情况后,及时将信息移交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控告申诉部门认真核实6名被害人的家庭情况后发现,杨某家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另外5名被害人的家庭生活也都面临着急迫困难。

  杨某等人大都在省外,为了在疫情期间减少人员流动,免去被救助对象两地奔波之苦,海盐县检察院决定启动司法救助“绿色通道”,以“互联网+检察”模式,通过微信等方式告知被害人有申请国家司法救助的权利,并远程指导被害人完成司法救助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同时,检察机关通过网上约访、远程视频和在线支付等非接触办案模式,对6名被害人实现了“云救助”。目前,6笔司法救助金都已通过在线支付方式发放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