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运用“以舍为得、以退为进”的哲学智慧

在《道德经》第七章中,我们发现了老子以退为进的哲学智慧,如果掌握了这种为人处事之道,无论是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还是家庭、社会、事业都可以有所帮助,尤其当我们迷茫、不堪之时,从这种哲学思想里我们一定可以得到一些指引。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呢?这其中的玄机何在?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如何运用“以舍为得、以退为进”的哲学智慧 |《道德经》第七章

先看一下原文是怎么说的吧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也作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而久的存在,是因为它们不是生命,也就不存在为自身生存考虑,所以是恒久的。那么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的得失(包括生命)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无畏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如何运用“以舍为得、以退为进”的哲学智慧 |《道德经》第七章

初次看完这一段一般人都不好理解,感觉这怎么可能做到?即便做到了难道就能像书中所说,功成名就?感觉很不靠谱,又是忽悠人的东西。

面对这些疑惑,我们话不多说,开始激情的【专治讲不明白】环节。

专治讲不明白

【本章核心】

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讲核心这两句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命理”,这很重要。

如果不了解命理,我们会执念于“付出=结果”,那么这就没办法解决问题了,“付出=结果”是人类的美好幻想,但不是道,一个有成熟思维的人是不会把幻想当梦想的。

第五章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知道的可以 ),所以我们就要正视世间万物的运行是概率学问题,但对于个体来讲就是有一定定数的,不然概率学就不对了。

简单点举个例子:我们的社会结构由很多层级组成,每个层级的比例是不同的,并且这个比例一直以来都相对稳定,只是存在个体间的层级交换而已。每个层级的个体都有向上突破自身层级的愿望,同时也会担心向下坠落,而顶层只担心向下坠落的风险,所以每个阶层的思维方式就会不一样。

那么,这和命理有什么关系呢?你出生的阶层基本会固定你一身的发展空间,这是从概率学角度说的,比较客观。

我们都爱看富二代搞败家业,其实这种事件的发生是小概率的,一个富有家庭从小受到的教育、眼界和教养都是好的,而且即便资质平平不求上进也很难搞败家业,除非遇到一个非常不靠谱的冒险家,这种概率可想而知,很小。

所以古代先人们就留下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尽人事、信天命,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等经典语句,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对于天道规律的观察总结。


如何运用“以舍为得、以退为进”的哲学智慧 |《道德经》第七章


了解了命理之后,我们就可以看淡结果了,结果看淡了,我们就可以开始解读这一章的核心内容了。

【退其身而身先】

这一句,是要求我们突破心理舒适圈,达到更高级别人生境界的享受,给自己一个更大的可能。

我们虽然是在命运的框框里生存,但也是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的,那么我们做人做事就要变得高级一点,怎么样算高级呢?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事情要做好,为人要谦虚、不争。

刚开始一定会很难,因为这是要把心里比较原始的本能改掉。人有欲望,天生是有竞争心理的。为什么要改掉?因为低调做人是比高调做事是更高级别的求生能力和发展能力。你品,你细品,我就不多解释了。

那么这样为人处事之后,我们就要把结果交给天地了。相对来说,这种为人处事模式下的人更容易突破自身,获得成功。

【外其身而身存】

上一句是成功之道,那么这一句应该算是生存之道。

看透生死的人,是勇敢无畏坦荡的,结合上边的为人处事之道,告诉我们要勇敢做事,不要被恐惧和怯懦占据心灵,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然,你会失去生存的可能。

是否感受到一点矛盾?前边要谦虚、不争,后边要勇敢、无畏。这两组词猛一看有些矛盾,细品之后并没有,都是优良的品质。结合起来,我们不难发现谦虚、不争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勇敢、无畏是对自己内心的激励,这些都具备了,人就是一个强大的人,就更容易做成事,做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