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晚清为什么不培植八旗,使武装力量掌控在自己手里?

甘善杰


这个提问不成立。

首先,晚清政府有培植八旗子弟的计划,并且也有落实。

比如1903年袁世凯在筹建北洋常备军第五镇和第六镇的时候,慈禧就从圆明园内外火器营、八旗前锋营、护军营、及健锐营之中挑选出了一万多八旗子弟交给袁世凯,令他按照新军的操练方法训练这些人。

两年后,这一万八旗子弟完成训练,正式编练成军,朝廷授予番号“京旗常备军”,后来又改为北洋新军第一镇。


也就是说,北洋六镇并不都是汉人,其中的第一镇就是由八旗子弟组成的旗兵。



除了北洋第一镇外,从1905年开始,清政府还在全国500多万旗人中抽调了22.7万人进行强制军事训练。其中有约五万人完成了军事训练,表现最优异的1.2万人被编入了1908年组建的“大清禁卫军”,另外几万人被编入装备逊于新军的巡防营。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清政府一共编练了将近20万巡防营士兵,其士兵来源主要是由旧式绿营和勇军组成,他们同样接受了新式训练和新式武器。而且对清政府比较忠诚。比如辫子军老大张勋在江南的一万多巡防营士兵就十分忠于清廷。

所以说,晚清政府不仅有组建效忠于自己武装的计划,而且还落实了。

▲1910年,摄政王载沣视察新军秋操(坐在马车中的人即为载沣)

第二,晚清政府有把武装力量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想法,并且慈禧和载沣也有落实。

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功后,慈禧首先将袁世凯给削了一顿,逼他交出兵权,并明升暗降,将其调入军机处。紧接着又把袁世凯统领的五镇新军尽数划归给了满洲镶白旗出身的穆尔察·铁良统领。北洋新军可谓是一夜之间就换了掌门人。

▲穆尔察·铁良

慈禧死后,载沣继续打压袁世凯,他先是将袁世凯赶回家,紧接着又在北洋军中安插自己的心腹。并且还把自己的两个弟弟载洵和载涛分别任命为海军大臣和禁卫军大臣,让他们掌握全国的武装力量。经常这一套组合拳后,汉人军头此前40多年获得的一些自主权力又被载沣收回,失去了叫板的权力。

所以说,晚清政府不培植八旗子弟,没想把武装力量收回到手中,都是不对的说法。如果载沣没有强化中央权力,打压北洋系,张之洞为什么要哀叹“国运尽矣”?而载沣为什么又敢牛气轰轰的说:“不怕,有兵在”呢?


第三,晚期政府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没有合格的士兵,而是没有堪当大任的将才。并且八旗内部还频繁内斗,以致人心涣散。

袁世凯被削后,铁良接管兵权,其实他这个人颇有才干,如果武昌起义前后,北洋新军由他继续掌控,隆裕太后和载沣也不至于陷入那么被动的局面。然而在慈禧太后死后没多久,载沣和铁良为了权力斗争居然就莫名杠上了,最后铁良政斗失败,被载沣免职发配到江南,其手上兵权也收归到了皇室。

铁良被罢只是当时政斗的一个缩影,八旗内部本来能用的人就不多,而满清高层还搞政治斗争,以至于最后有能力的人都被无情打压,站在台上的又大都是不堪大用的之辈。

比如载洵,他懂海军吗?还比如载涛,武昌起义后,隆裕让他率禁卫军南下镇压,结果他说什么?他说:“奴才只学过练兵,不会打仗,太后还是另选高人吧”。

载涛还是从法国军校毕业的,连他这种有一点留洋背景的人都不堪用,其余的将领,就比如说北洋军第一镇统制凤山那种仅接受过传统中式教育,只会明争暗斗,而没有任何现代化的作战理念的人,能堪当大用?



总的来说。庚子之后,八旗子弟陷入了严重的人才断代危机。当时高层虽然想尽办法训练八旗子弟,从汉人军头手上抽权。但做了这些事后,八旗贵胄却无法把兵权接到手上拿稳。至于为数不多的几位能干旗人,不是像川督赵尔丰、禁卫军训练大臣良弼一样死于非命。就是像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那样远离统治中心。清政府空有数十万兵丁,实则是无一位可靠的统兵大将。


Mer86


恐怕是很多人曾经疑惑的问题,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后,清朝的陆军也开启了自己的重建工作。地主团练武装的兴起,湘军淮军甚至一度成为了清朝陆军的核心体系;蒙古骑兵的复出,也使得他们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了抗击英法联军的主力部队。要知道清朝在军事上的巅峰之时,依靠的就是汉军,蒙古军和八旗军,既然前两个都重新得到了一定的恢复,那最应该压轴的八旗军队却为何始终烂到最后呢?



而其中的原因,恐怕连清朝皇帝也颇感无奈,已经烂到了根子上,怎么扶植呢?

这三支军队其实都经历过崩溃,那为什么汉军和蒙古军能够兴起,原因就在于他们与八旗军队还是有着一些细节上的不同。

可以说在清朝的大部分时间里,汉族军队始终是清朝陆军体系中数量最大,却也是不受待见的军队,活干的多仗打得多,最后分好处却经常没他们的份。久而久之破罐破摔,走向崩溃自然也在情理当中,可到了太平天国以后的大敌当前之时,只要能够保住清王朝的统治,清朝皇帝也不在乎利益上的重新分配。所以随着接下来汉族官员在清朝政治体系里的逐渐壮大,汉军又再一次迎来了自己的兴起,或者更直白的说,钱给的多权力给的多,那我接下来干嘛不拼命呢?



尤其是这一时期的地主团练武装,组建者直接进入了清朝权力体系,不但可以通过烧杀强掠和自筹军饷来获得资金援助,后期甚至可以得到最核心的清朝海关税来维护军队的运营。原本不受待见的汉族武装可以得到充足的粮饷维护,战斗力爆棚,自然也成为了情理当中的事。

而同一时期的蒙古军队,也许在权力分配和粮饷供应上得不到与汉族武装同一水平的维护,但在实际状况下,蒙古军队却具备着其他民族兵种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马匹上的功夫。由于蒙古族独特的特性,马上功夫是这个民族固有的特性,而蒙古军队也以骑兵为主,这也就意味着蒙古牧民只要得到充足的训练,就可以达到一个骑兵的标准,所以蒙古族也是三个民族当中,战斗力组建最快的兵种,即便放到现代,蒙古族也是骑兵部队最容易吸纳的兵员之一。

而对比汉族和蒙古族,满洲八旗的现状就太过于尴尬了。



伴随着顺治时期清朝入关,直到200多年后的清朝灭亡,满洲八旗都享受着一个特殊的待遇,那就是铁杆庄稼的供应,即不管你的战斗力如何、战绩如何,只要是参军的旗人,每年永远享受着充足军饷和充足粮食的供应。这样自然就带来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不管八旗军队的状态如何,清朝政府始终都给予充足的粮饷供应,打仗要给予同样配置的军饷,不打仗也要给予同样配置的军饷,那我凭什么还要上战场打仗呢?不管是清朝早年还是清朝晚期,清朝的国力在怎么脆弱,也不愿意减低这些旗人的军饷供应,不管国家什么状态,国内什么局势,这些八旗军队永远享受着同样的供给,那谁还愿意打仗呢?

不是满清王朝,在清朝末期不愿意培养八旗军队,而是清朝初期的现状,注定了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昔日里天下无敌的满清军队,成为了一支烂泥扶不上墙的累赘


辽宁资深球迷


前言——一个真实的八旗社会

多尔衮携幼帝入关之后,开始时,八旗精锐半数多驻扎在京城,类似于禁军的性质;后来随着统一战争的步伐,于康熙晚年,在全国各大省会、水陆要冲、边疆海防,派遣八旗长期驻守,以控扼京师以外所有最重要的军事据点,并且构建为满城,驻扎在各地。

满城:清朝封建社会时期的“绿区”:

可能现在很少有人了解满城了,通俗简单点的述说就是类似于美国在中东某国所设立的“绿区”。

朕反复思维,迁移虽劳一时,然满汉各安,不相扰害,实为永便,除八旗投充汉人不令迁移外,凡汉官及商民人等,尽徙南城居住。——顺治

从顺治皇帝从盛京迁都到北京开启,京城就成为第一个满城,随后到了晚晴时期,全国一共拥有20个“满城”。是八旗子弟驻扎、生活的地方,也是清政府监视绿营、地方的重要手段之一。

“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康熙

驻扎在各地的满城里的八旗子弟,其实是一个国中之国,不接受地方管辖、也不接受地方律法的约束,同时不与民人混居、不与民人通婚(包衣奴抬旗的就可以),也从不轻易出动。地方上治安剿匪等问题基本上全部交给绿营处理。

入关后迅速腐化的八旗子弟:

其实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发现八旗子弟的战斗力飞速下降了,甚至在剿灭三藩叛乱时,不得不仿明朝的卫所制度,设立“绿营”来作为主要战斗力使用。

造成八旗子弟腐化的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作战思想

入关后的八旗相对明朝的人口基数来说太少了,为了能保障其“国人”的人口基数,在与南明、郑成功、大顺势力、地方反清势力的各种战斗中,满八旗的主要作用就是监视“蒙八旗”、“汉八旗”、或汉军(绿营前身),极少出现有满八旗直接参与的战斗。

这种思想导致了满八旗的子弟是极为惜命的,就如郑成功第三次北伐,兵围江宁城(南京)时,逼得八旗指挥官喀喀木就曾担心城中的百姓为郑成功充当内应,想要将江宁城内的百姓全屠杀了,只留下八旗军固守。

二、制度问题

早期的八旗腐化,多是为了惜命。八旗制度有个致命的问题,也是保障八旗军队战斗的因素:那就是出征时士卒、将军是要自备马匹、器械、粮草的。若是战胜还好,若是战败了,就不仅仅是丢掉性命,可能连家里的妇孺也会随之挨饿。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制度,入关之后的旗人,居住在满城里,出城是需要申报的,如限制出城二十里地外,或是迟归需要棉铃鞭刑等等。因此当时的虽然依旧执行“闲时为民”和“计口授田谕”制度,但内地满城的旗人是不事生产,只是享受每月的薪水和俸米。

这些都导致了早期的旗人闲的无事,“自恃地方官不能办理,固而骄纵,地方官难于约束,是亦滋事常见。”

康乾时期推崇的“国语骑射”——军队是最能接受新事物的一个组织结构,也是最保守的一个派系。

康熙时期,清政府依旧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战争,虽然康熙皇帝在不断强调“以骑射娴熟、人材壮健为要”,并诛杀了会制作火器的汉臣戴梓,但此时的清军因需要面对沙俄、准格尔以及南方的各种势力,在火器上依旧有所保留。

可是当到了雍正时期“满州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以及乾隆时期,甚至废除裁掉八旗义学,希望专心学习骑射。

其根本因素就是:满人的统治是八旗是寄生于汉法之上的;而八旗是一个军政合一的封建军国主义制度。

正因为如此,清朝统治时期,虽然火器的发展停滞不前,但依旧在其八旗军内部还保留着一定的火器力量(但晚晴时期,已经跟不上脚步)。

但由于乾隆皇帝的作用,使得八旗军及全国的军事力量的发展停顿。

清朝的官僚制度中,各部门的首脑均为满人所担任,在乾隆之前的历代皇帝中,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启,满人内部一直都保留着学习汉文化的学社——八旗子弟“全民义务教育”的景山官学和咸安宫官学,如和珅等就多出自于这些学院。

可当乾隆废除了这些学院之后,虽然乾隆在构建满族“想象的共同体”上是获得了成效,使得旗人中不管是满旗人,还是蒙旗人、汉旗人,都成为满人。

“满洲原以学习清语,专精骑射为要,近多借读书为名,转荒正业,所关甚重……嗣后务念满洲根本勤习清语骑射,断不可务虚名而舍正业”
“满洲若废此业(骑射),即成汉人”——乾隆

但这种做法就导致了,乾隆之后的整个清政府内部,满人阶级固化现象。不再出现有如和珅、田文镜、李卫等下层旗人,通过各种晋升的手段,获得晋升。要知道,人在习武上是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时间的。而八旗是有定额的,余丁在没有缺额的时候,只能依靠少许俸禄来活命而已,怎么可能会习武、骑马、射箭?


晚晴时期,事实上,清政府也在不断培植八旗军事力量

一、为了活命,坚决抵抗的满城。太平天国摧毁了清朝的八旗力量

太平天国时期,由于太平天国的制度中有一条“诛杀清妖”,所以在太平军攻打城市时,旗人的身份不再是他们享福的通行证,而是追命符,除女子外多被屠杀。

所以这个时期,太平军攻打的八旗驻防要地时,满城的八旗多是坚决抵抗的,甚至是连女子都会上城作战。如镇江满城攻防战时,以及杭州满城将军在城破后点燃火药自焚。

甚至是为了能与太平天国对战,清政府建立的江南、江北大营中,江北就是由八旗军所构成的,后来江南、江北两大营接连被李秀成攻破,导致了清政府的力量只剩余僧格林沁亲王这一支八旗军,清廷不得不将军权交给曾国藩。

二、无才可提拔的旗人,是晚晴政府的哀歌

太平天国摧毁了清朝倚重的八旗军队后,清政府手中只有僧格林沁亲王这一支八旗军嫡系。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亲王虽然战败,但这支八旗军队并未消亡,真正消亡的是僧格林沁在剿灭山东捻乱时,根据史书的记载,首战时,僧格林沁统帅八旗马队3500人、步队2000人;绿营5000人共一万人,但是被击败了,然后从直隶古北口及内蒙古等地抽调八旗马步队2300人及绿营1500人增援。

在随后的四年剿“捻军”时,八旗将领恒龄、格绷额、伊兴额、伊什旺布等先后战死;侍郎瑞麟因战败被革职、富克精阿、精色布库等将领因怯战被军法处斩。

前面提到了乾隆废弃了义学,导致了八旗阶级固化;当这些八旗名将纷纷死后,晚晴政府发现整个清国的旗人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那些勋贵旗人除了会遛鸟斗狗之外,有些除了会写自个的名字之外,其他字都不认得的现象。

三、太平天国之后,满清“中兴”二十多年,不断扶持旗人

自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剿捻战争后,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的陆海国防力量均交给汉人所统辖(这也就是有人建议曾国藩“黄袍加身”的来源)。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时,发现帝国的京城里竟然有87毫米口径克虏伯大炮36门,70毫米口径克虏伯大炮60门,47毫米和57毫米口径的诺尔登费尔德式,速射机关炮共84门,3万支最新式毛瑟枪,曼里彻式来复枪等弹药无数。就连法军士兵都宣称自己的军队都没有装备有这么好的武器

在1903年后,有感于衰败的八旗,清政府开始请德国教官和日本顾问,参考德国、英国(日本是学习英国海军)的军队,想复制出一支全新的、拱卫皇室的军队来。

北洋新军第一镇、禁卫军和巡防营:

据说,当时清政府从500多万“国人”(旗人)中,抽调了22万人次,进行了军事训练,有约3万余人成绩“优秀”而被选了出来,构建成为北洋新军第一镇和禁卫军。

剩余成绩一般的,约有2万9千人被选了出来,组建成为巡防营的框架,然后从绿营、余丁、地方勇兵中选出了20多万人,组建成为巡防营。

但是巡防营中,高度怀疑是用来安插那些通过后门而来的勋贵子弟们,因为这部分人多喜吸食大烟、玩大保健,甚至为了保护自己祖上定下的传统(骑射),不惜诛杀了两名日本教官。

扶不起的“阿斗”——成也萧何败萧何

清廷入关后,直到倒台,清廷内部一直都没有国防军的概念,其军队组成一直都保留着八旗模式——旗主管辖(封建领主通过不同手段控制军队)的私军性质。

哪怕是强盛时期的雍正,在诛杀年羹尧时,其派遣的钦差大臣也是先想方设法夺下其兵权才能逮捕年羹尧,而不是通过一纸圣旨入军营就完事。

而前面提到的当乾隆废除义学,阶级固化之后,有钱的旗人多通过贿赂等形式获取实缺。这就导致了有能力无钱的上不了,无才的、吸大烟、玩大保健的废物在军营中比比皆是。

同时为了防止如同曾国藩因上缴权利后的下场,张之洞、李鸿章、甚至是袁世凯在内,都不断架空或排斥安插的旗人,而清政府也无能为力,就因八旗制度中“军政合一”。

因此当大革命爆发时,清政府能调动的军队,只有禁军那一万五千人,北洋五镇是袁世凯一手操办而成的,他早已经通过人事调动等操作,完全掌控了整支军队。

二、另外,这个时期,旗人人才断代是极其严重的

皇族内阁中的摄政王载沣、贝勒载洵等人,年纪轻轻,仅在贵胄学堂接受过两年教育。

领军的铁良、凤山等人,仅接受过传统中式教育,不懂西方领军方法。

而懂得的那几个,都是勋贵嫡子,如赵尔丰、良弼,却很快死于非命。

三、旗人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由于八旗是有定额的,只有正丁才能继承,余丁又不能经商、务工、务农,使得余丁的生活比满城外的汉人还贫困。

早在嘉庆时的天理教攻打皇宫时,邪教内部的攻击部队就有数十人是旗人身份。

而到了晚晴时期,除了那些勋贵嫡子们活得潇洒之外,其余的都是活得浑浑噩噩、备受鄙视、欺压。因此当日俄战争爆发时,东北满洲、蒙古各地的旗人都纷纷加入了革命党。

所以我们能看到,在日俄战争之前,同盟会孙中山提出的纲要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可日俄战争爆发后,孙中山就修改了纲要,改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

甚至是辛亥革命爆发后,东北满洲的旗人就爆发了起义,对外宣称“将以响应南方,牵制北军势力,使清帝不敢东归!”直接抄了爱新觉罗的老家。

正黄旗鲍化南、刘纯一,镶黄旗张榕、正白旗喜塔腊·恒宝昆,其他满族人如恩溥、承志、文耆、赫舍里·松毓、萨克达·庆康、文采臣、赵凯、博经五等等

这也是为什么张作霖一个汉人,能获得东北王的权利来源,就因为爱新觉罗赋予他剿灭东北旗人的起义。(据说现今东北区域,除了爱新觉罗家族之外,其他的满人除了傲娇说下自己是旗人外,都不太爱理会爱新觉罗家族)


图片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史之为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提起八旗想到的就是软弱,无能,只会吃喝嫖赌,特别是在晚清时期,八旗兵,乃至清军在对外战争中都鲜有胜绩,但是在满清才入关时,八旗也还是比较能打的,不过清朝建立之后,八旗的战斗力开始直线下降了。

清军入关后,对军事制度进行了完善,清军主要是由八旗,绿营和乡勇这几个部分构成,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清朝是由满人建立的王朝,虽然从顺治皇帝开始就提倡满汉一家,民族融合的政策,但是少数民族政权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推行民族融合政策,但并不会真正的信任其他民族的臣民,无法真正的实现民族融合。

所以在清朝统治的276年里,能供奉太庙的汉臣就张廷玉一个,即便在晚清内忧外患之时,有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这些汉臣力挽狂澜,但是还得看满清皇室那群败家子的脸色行事,按理说汉臣在清朝权势一直比不上满人,那么在军队上,汉臣更是说不上话了,但是我们却发现在满清入关之后,八旗的战斗力不断的下降,各地驻防的虽然也有八旗兵,但是主要还是依靠绿营兵。

在晚清时期这个现象更明显,八旗兵基本上没啥战斗力了,绿营兵也远远不如过去,像在平定太平天国时,主要还得依靠大臣们在各地组建乡勇。清朝是靠着骑射打下的天下,掌控军事力量对于巩固政权统治有多重要,清朝统治者是深有体会的。晚清时期,清政府不断的对军队进行改革,北洋水师,袁世凯的新军都是清朝军事改革的成果,但是为什么清军不直接拿八旗兵改革,确保最强的军事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呢?

在晚清时期洋务运动开始后, 各行各业几乎全面涉及了,清政府怎么可能会忘记改革八旗呢?毕竟对于满清统治者来说,还是自己的八旗更值得信任。在洋务运动开始后不久,清政府就决定要增强八旗兵的实力,1874年清政府专门组建了一支八旗洋枪队,还特意聘请了外国教官训练,虽然清朝已经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利,但是很多八旗兵仍然看不上这些洋枪,宁愿使用弓箭、刀弩也不肯使用洋枪。

八旗兵的一些部队中,除了配备有火枪外,还配有洋炮,在平时的操练中,虽然收效不大,不过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八旗兵的作战能力,但是在后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这些部队多被日军,俄军击溃,也在这之后清政府才让袁世凯组建新军,北洋新军在清末成为了主要的战斗力。

所以在晚清时期,清政府不是没有培植八旗,毕竟八旗兵才是满清的立国之本,但是八旗实在是能力有限,在甲午战争结束后,为数不过不多训练起来的八旗部队也被打垮了,清政府只能另找出路组建新军。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玄坤文史


不是不想这么做,而是根本做不下来。

满族作为一个民族来说,人口非常有限。根据史料记载在入关的时候,满族的总人口大约是20万。大部分在入关的时候迁往北京居住,只留下少部分驻守在东北,其中主要集中在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

八旗实际上是一套兵民合一的体制。所有的满族人都被编入进了八旗之中。后来在对外征服的过程当中,又设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旗。也就是由蒙古人和汉人组成了八旗军。后两者尤其是汉军旗的数量不太稳定,清政府会根据需要有意识的增加或者削减。

但不论怎样,八旗军的总数不是太多。清政府能够坐拥天下,时运和权谋的作用很大。因此有人曾经说过,满清是中国历代王朝里面得天下最容易的。八旗军的战斗力虽然不错,但总数比较少,清政府实际上是靠着当时多个地方割据势力以及明王朝内部政治力量分裂的内耗才成功上位的。

满清一族几乎全族迁入北京以后,八旗军的主体其实也就来到了北京。除了北京以外,在全国各地的重要城市也有一定的驻地。比如成都著名的古商业街区宽窄巷子在历史上就是旗人的驻地。

八旗体制之所以在满清入关以后就迅速崩溃,除了腐化的原因以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濒民合一的体制没有办法再维持下去。在入关以前,满族人在东北地区的生活实际上是渔猎和农耕相结合的模式。所谓的森林游牧民族的说法是很可笑的,并不符合事实。渔猎活动和军事活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才能够保证八旗军实现兵民合一的特点。到了北京以后,转为定居并由汉人供养,这样一套传统的生活模式改变,也就自然地削弱了八旗军的战斗力,在形式上就表现为腐化。

这个腐化的过程是非常迅速的,因为生活习惯的变更很快。到了康熙时代,八旗军其实已经不能够再承担战斗任务。康熙平定三蕃和收复台湾主要依赖的都是绿营。其实也就是以汉人为主体构成的军队。

到了晚清时期,整个社会极重难返,连绿营都已经彻底腐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又碰上了太平天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内乱。咸丰帝不得不允许,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官僚自行招募士兵组建团练,实际上也就是私人武装力量。那么在太平天国动乱结束以后,清政府有没有想过收回兵权或者重新启用八旗军的力量?

答案是肯定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晚清的两大奇案,刺马和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前者实际上就是一场以暗杀形式表现出来的政治斗争。马实际上就是指由朝廷任命的两江总督马新贻。当时两江地区的很多官职都已经被湖南籍人士占据,朝廷派他下来实际上就是想收权。而他被杀以后,慈禧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立即派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处理此事,实际上也就是像湖南籍的军政官员服软。后者实际上也是如此,本身就是一个冤案。但后续沸沸扬扬闹得如此之大,实际上是朝廷希望借此机会清理在浙江的湖南籍官员。应该说慈禧在这一场当中占据了优势。

除了借助这样一些刑事案件打击已经做大的汉族地方官员。还有一个手段就是在中央层面上进行权力制衡。最典型的就是利用翁同龢来制约李鸿章。两人证件不同,又有权力斗争,所以就被慈禧利用起来了。翁限制北洋水师的军费,实际上恰恰是慈禧默许的。李对此其实心知肚明,但也不好发作。后来李鸿章为了讨慈禧欢心,还主动将军费挪用修建颐和园。虽然不能说,这直接导致了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的溃败,但很明显军费不足导致的装备相对落后和训练不足,使得北洋水师在战斗过程当中居于下风是不争的事实,两者之间确实有着一定的关系。

除了有意识的限制,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官僚,慈禧其实也在刻意的提拔满清贵族内部的可用之人。比如被革命烈士徐锡麟击毙的安徽巡抚恩铭。客观而论,恩铭确实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人。在出任安徽巡抚期间也有不俗的政绩。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安徽创办了新式军队新式警察学校。这实际上也是满清贵族力图采用新式军队模式,重新构建军事基础的一种尝试。慈禧对此也很赞赏。不过问题在于他被刺杀了,而满清贵族内部有这样水准的人士实在是少之又少。

1905年清末新政,清政府准备编练新军。在南北分别开办,北方由袁世凯负责,南方由张之洞负责。恰恰是这次编练新军,最终促成了清政府的灭亡。此事与问题无关不详谈。从主要负责人的选择来看,满清贵族内部无人能够担此重任,因此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只得委托汉人管理。慈禧对此当然也心有芥蒂。所以在临死之前把张之洞从地方招入中央,实际上就是以一种体面的方式收回了他的兵权。但对于袁世凯这样一个年富力强的军事强人来说,慈禧就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溥仪继位以后,他的父亲成为了摄政王,不顾张之洞的反对,急于收回袁世凯的兵权。结果,袁世凯虽然形式上交出了兵权,却始终牢牢控制着北洋军。而恰恰也是因为这一次罢处,使得袁世凯后来再也不准备保大清江山,而成为了清政府真正的掘墓人。

从历史来看,清政府在晚清时期并不是没有想过通过各种手段收回兵权,但是在历史大趋势的背景下,已经不能够这么做了。随着地方实力派的做大,清政府作为中央政府,已经没有能力在这场斗争中占据优势。很多时候只能以妥协的方式处理,因为这样的话可以保障政权的延续。除了实力衰落以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个时候满清贵族内部几乎无人可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顽固的排斥汉人,政权会更早的灭亡。至于八旗军本身,早就已经腐朽不堪用。


用户4325101516


晚清不仅仅是八旗兵烂了,而是包括绿营兵和蒙古兵在内的所有国家正规部队,都沦落为只拿饷银打不了仗的地步。

(一)八旗兵在康熙后期就已经腐化堕落了

满清入关后冲在前面打前锋的都是明朝的降军,如吴三桂、耿仲明、尚之信、李成栋等前明军,八旗军多是在后面当督战队。

三藩叛乱时,八旗兵连战连败,最后还是靠绿营兵平定的叛乱。到了乾隆时代,八旗吸收了一大批野人女真,组建索伦营,才捡回一点面子。

鸦片战争后,所谓的八旗精锐黑龙江索伦马队,已经很多人连马都骑不上了。绿营兵也是烂的一塌糊涂,只能依靠汉人团练和蒙古骑兵充场面。

(二)清末绿营化兵为勇的尝试—练军

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对于私兵性质的湘军、淮军和楚军开始打压防范。并按照湘军的方法从绿营中挑选士兵组建练军

练军的饷银、训练、编制都按照湘军的方法来,将官多从湘军、淮军中抽掉。装备为冷热兵器参半,半数用洋枪,半数用弓箭刀矛。

练军经过训练后确实比同期的八旗绿营兵战斗力要强,军权也控制住清政府手中。在对付中小规模农民起义时,有很好的效果。即便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时,部分练军也展现了一定的战斗力。

但除直隶练军外,其他各省练军都没有大规模地参加对外敌的征战。当战事紧张之时,清政府下令征调部队时,各省督抚宁可临时招募勇营,也不调派练军。即便勉强出征也是败多胜少。

(三)北洋新军中的八旗兵

袁世凯组建的北洋新军第一镇,就是从八旗中抽调士兵组建的,武器装备最强。但在武昌起义后,清政府以第一镇为主力镇压革命军时一败涂地。

在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时,第一镇士兵就待在兵营里,没有一兵一卒去勤王。

结语:不是清政府不想培养八旗绿营兵,而是烂泥扶不上强,经过几百年的腐化堕落。八旗绿营兵内部因循守旧,守旧势力盘根错节;单纯修修补补已经解决不了问题,唯有像日本一样,打破旧制度全盘重建才能解决问题,但清末新政时满清皇族不愿放弃权力,那就只能等“辛亥革命”满盘皆输了。


来自边境之光


从入关以来,清廷就一直在大力扶持八旗军,八旗军永远是亲儿子,是嫡系中的嫡系,但是到了晚清,清廷虽然也大力扶持八旗,但是已经无济于事,最终国防不得不依靠湘军、淮军等汉人武装,到了甲午之后,八旗军基本毫无战斗力了,所能依靠的只能是各省编练的新军,比如袁世凯编练的著名的北洋新军。并不是晚清放弃了八旗,而是形势所迫,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

一、八旗子弟迅速腐化,已经没有入关的锐气了,暮气沉沉,战斗力低下

满清入关最终夺得天下,八旗军功不可没,当时的八旗军确实战斗力强劲。但是随着太平盛世,八旗子弟又有着优厚的待遇,战斗力迅速下降。

清朝入关初年,大肆圈地。就连最普通的满人都至少分到了30亩地,而且有些还得到了赏赐的或强占的土地被圈生活不下去的汉人为奴才,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同时朝廷为八旗子弟包揽下一辈子生老病死,所有的开支。户部甚至有专门一笔银子,供八旗使用。八旗的丧葬婚嫁,住房教育,都有相应的补贴。

太平盛世战事又少,大部分八旗子弟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宝剑锋从磨砺出,享有这么多特权,生活和仕途都走绿色通道的满人,自然就越来越不中用了。

八旗军队到了乾隆年间,已经严重腐化退变,在白莲教起义中表现极差,杀敌无用,扰民倒是挺厉害的,八旗兵衰落的连绿营兵都比不上,以至于连统兵将领都不愿再带领他们。

二、南方八旗部队在太平天国等运动中损失惨重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八旗军损失惨重。

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八旗兵及妇孺老幼(旗人)损失人数超过20万。八旗军中官阶较高的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总管、领队大臣阵亡就多就达40人之多。

比如公元1853年江宁失守,驻防八旗5000余人全军覆没。同年沧州失陷,驻防八旗全部阵亡。1860至1861年太平军两度攻占杭州,驻防八旗几乎全灭。如此等等。

太平军后来大破江南、江北大营,里面的大批八旗兵阵亡。太平军席卷了大半个江南,这里面的驻防八旗军大部分是全灭的。

当时广西、云南等地也都有大小变乱,八旗军损失都很严重。

可以说当时整个南方驻防八旗兵大部分都损失掉了。

三、八里桥之战和高楼寨之战让北方八旗精锐也损失殆尽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八旗军也损失很大,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八里桥之战,参战的3万清军损失大半,而这三万清军中有蒙古八旗七千人和满汉八旗一万人,以及一万多的绿营,结果经此一战,八旗损失惨重。

清朝当时最精锐的八旗就是蒙古和驻防东北的八旗马队,这些地方环境差苦寒,所以这里的八旗部队比关内八旗战斗力强不少,满清将其编成八旗骨干作为最精锐的部队,给予厚望。但是这些八旗马队在八里桥损失惨重,后来清廷好不容易又攒了一下家当,结果最后的精锐被随同僧格林沁在高楼寨之战全军覆灭。

八旗精锐基本损失殆尽,再培养也无人可用

晚清八旗军大多不堪用,八旗也在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捻军、西北等各地变乱中损失奇重,精锐基本全部报销,剩下的就都是些兵油子了,指望从哪些游手好闲、飞鹰走狗的纨绔子弟中选拔优秀士兵,无异于痴人说梦,对此满清政府是清清楚楚的,至此汉人武装据各地大部分的督抚岗位,湘军、淮军、北洋新军等陆续粉墨登场。


我家的猫叫皮蛋


晚清时候清政府曾经两次培植过八旗武力,不过最后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在清军入关以后,作为其基本武装力量的八旗很快就腐化堕落,战斗力急剧下降。到吴三桂起兵造反时,昔日能压住吴三桂打的八旗军此时一败再败,不堪一击。最后康熙还是靠着绿营才击败了吴三桂。此后清政府虽然多次试图让八旗恢复往日雄风,但是一直没发挥太大的作用,只有关外八旗因为条件艰苦,因此还保留了一定的战斗能力。

而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清政府连绿营也指望不上了,只能依靠地方督抚自己组建的团练上阵。清政府对武装力量的控制进一步削弱。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在洋务运动开始以后,清政府也精选了一批八旗壮丁,进行洋枪洋炮训练,以加强八旗军的战斗力。

这么做确实有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关外的八旗在甲午战争中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像依克唐阿等人率部和日军进行了多次战斗,虽然大多以失败告终,不过表现已经在当时的清军里也算不错了。不过在庚子事变时,俄军大举入侵东北,在东北的4万多八旗练军基本被全歼。而在北京附近的八旗除了护送慈禧的部分神机营、虎神营外,其他八旗也被一扫而空,八旗有战斗力的部队几乎都被摧毁。

此后在袁世凯编练新军时,清政府又抽调了一批旗人壮丁,编练京旗常备军,试图恢复八旗武力。京旗常备军以新军标准设立,开始只有3000人,后来扩编为北洋第一镇。此外,清政府还从第一镇中抽调部分军官,加上旗丁组建了一个旗人为主的禁卫军,兵力大约也在一镇所有。这两个部队被视为清政府核心力量。

不过实际上由于旗人中精通军事者少,北洋第一镇很多军官并非旗人,而是来自天津武备学堂。因此清政府对于第一镇的控制力有限,而禁卫军则战斗力低下,士气也不高,因此两个部队在辛亥革命时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所以这一次清政府培植八旗武力的计划实际上也失败了。


不沉的经远


说起清朝的满八旗,在清朝开国之初可是直属皇帝统治,绝对的嫡系。满八旗子弟也是世袭制,官位、爵位、家产都是一代代继承的。这样的制度就造成八旗子弟后代从出生到死亡都享受非常安逸优越的生活,到后期连他们老祖宗得天下的基础马上骑射都丢掉了,整天过着养鹰、养鸟、逗蛐蛐的消遣日子。

到了晚清鸦片传入清朝,本就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并且还有钱的八旗子弟就当仁不让,成了当时鸦片烟的忠实消费者。他们在家里和老婆、亲人一起抽,在外面和朋友一起抽,走到哪都要来一口,原来强悍威猛无比的八旗兵,就一个个成为‘病秧子’。

所以当时清政府不是不想扶植,是已经扶不起来了,一群丧失斗志,没有理想的人怎么能扶植的起来。


阿杜谈古论今


直接说自己的答案:清廷不是不想培植八旗而是实在做不到。原因如下:

第一,明末满清之所以可以入主中原,一统华夏,有主客两方面因素,主观因素是倚仗自己的满蒙骑兵,使其成为了东亚世界战斗力最强的军队(陆军),为其统治中国创造了必要条件;客观因素是明朝本身已经病入膏肓,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小冰期),让中原大地烽烟四起,而朝廷内部愈演愈烈的党争(阉党与东林党),让明朝已经彻底腐烂,这构成了满清统治中国的充分条件。故而清朝一统天下。

第二,清朝统一中国的逻辑是利用中原和草原两大势力,即用草原骑兵的战斗力压制中原汉人,再利用中原汉人创造的财富赎买草原骑兵。但随着清朝国祚的不断延长,天下总体和平的时间也不断延长,满蒙骑兵也跟以往的草原民族一样开始荒废武功,而且速度惊人。到康熙后期,以汉人为主的绿营兵已经成了清军的主要战斗力量。清朝的治国逻辑出现了严重的纰漏。

第三,来到清朝后期,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让清朝彻底认识到西方工业力量的强大,故而开启了著名的“洋务运动”,口号是“师夷之长技”,大量的枪炮等热兵器被买进来或造出来,进而装配到军队中,这样一来草原骑兵横行天下的时代在中国也就彻底结束了。但说起研制或使用枪炮的能力汉人要比满蒙人强的太多,故诞生了清末“中兴四将”(曾左李胡)都是清一水的汉人知识份子,而清廷也只是靠着高超的政治手腕勉强维持这统治,直至被逼勋位那一天的到来。

谢谢博主,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