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舍小家顧大家——我是壤塘“疾控人”

阿壩州壤塘消息, “媽媽,最近身體怎麼樣,好點了嗎?”2月25日中午,正在吃飯的陳春林,掏出手機給母親打了個電話,問候母親身體狀況,一個電話不到兩分鐘就被掛斷,母親怕耽誤兒子工作不敢說太久。陳春林是壤塘縣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長,同時也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1991參加工作,從醫近30年,有著豐富的醫學經驗,再加上以前非典時期就參加過疫情防控工作,是此次防疫戰的中流砥柱之一。

“對不起老媽,兒子去抗疫,好好保重”1月24日早上10點,在反壤途中,陳春林含淚發佈了這條朋友圈。1月23日晚上,陳春林的母親突然病重送搶救室進行搶救,母親年事已高每一次重病可能都是一次生死離別,陳春林整夜焦急的守在醫院裡。1月24日(除夕)早上7點,滿眼血絲的陳春林突然收到單位返崗抗疫通知,但母親的病症仍沒有明顯的好轉。一邊是病重的母親,一邊是嚴峻的疫情保衛戰,陳春林的內心雖然無比煎熬,但卻沒有絲毫猶豫,他滿懷對母親的愧疚選擇立刻奔赴崗位,和同事們一同抗疫。

舍小家顧大家——我是壤塘“疾控人”

“我是一名疾控工作者,更是一名黨員,為了阻止疫情蔓延,保護百姓健康,我做出了艱難的選擇,捨棄了小家,但是我不後悔,因為這是我的職責,我母親也會理解我的。”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排查密切接觸人員及健康狀況、指導卡點人員專業防護知識、拍攝防疫小視頻在所有群裡轉發……陳春林返回崗位後身兼數職,每天和同事們深入各卡點進行防控工作指導、對各鄉鎮衛生院開展防控知識培訓及督導工作,將自己時間安排的滿滿的,只有趕路、吃飯的時候才有時間給家裡打個電話問候母親的身體情況。“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母親,只能拼命的工作,幫助更多的人才能暫時緩解我對母親的愧疚”陳春林告訴記者。

不僅僅是陳春林,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形勢,壤塘縣每一個醫務人員在新春佳節期間犧牲了難得的一家團聚的歡樂時刻,成為了最美逆行者,返回壤塘縣踐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為打贏防疫戰添磚加瓦,耿壤成勒就是其中之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耿壤成勒是壤塘縣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今年40歲,是兩個兒子敬愛的父親、是一對老人最疼愛的兒子、是一位妻子唯一的依靠,大年三十早上一家正在都江堰家裡吃早飯,突然收到了返崗抗疫的通知,沒有遲疑,耿壤成勒立刻和同為壤塘縣醫務人員的妻子往壤塘縣趕回。

舍小家顧大家——我是壤塘“疾控人”

上杜柯鄉卡點在上杜柯鄉西窮村,位於壤塘縣西北部,與青海省、甘孜州色達縣接壤,也是疫情防控工作重要的邊界防疫卡點,卡點海拔3600米,這裡3月底都經常有暴風雪降臨,白天日曬時長不足三小時,最冷的時候能達到零下20度,氣候極其惡劣。這個卡點就是耿壤成勒返回壤塘縣堅守了近月餘的卡點。

自在卡點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耿壤成勒除了每天堅持一班倒24小時值班外,還要為卡點做好健康教育、技術指導、消毒等工作,為保護人民的健康安全衝鋒在前。

舍小家顧大家——我是壤塘“疾控人”

“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所有人都能一家團聚”談起遠方的父母孩子,耿壤成勒眼睛有點溼潤。耿壤成勒告訴記者,父母辛辛苦苦將自己養大,如今年齡大了自己不能侍奉在身前,還要麻煩他們照顧自己的兩個孩子,覺得自己愧為人子,不僅僅是父母,雖然妻子陳小銀和自己同是壤塘縣醫務工作者,都在為抗疫戰鬥,但至今近一個月只見過妻子一次,還是因為妻子到西窮村開展工作有了短暫的3分鐘“碰面”。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壤塘縣309名醫務人員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在這個春節期間主動參與到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展現了作為醫務人員的擔當與使命,彰顯了醫務人員的專業和敬業,全力為築牢壤塘公共衛生防護牆而努力奮鬥,一襲白衣,成為了這個季節裡最美的風景。

來源: 阿壩州壤塘縣委宣傳部審核, 桑木周 (張康志、仁青措)編輯\\根登扎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