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腦卒中偏癱康復治療宜早不宜晚!不願動是康復“大忌”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環障礙,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種疾病。不少患者得了腦卒中後,害怕活動引起血管破裂等併發症,要麼不敢動,要麼一直臥床靜養。中風後一動不動,是中風患者康復的"大忌",患者康復訓練宜早不宜遲。

康復訓練宜早不宜遲

中風患者因為有功能障礙,完成一些日常行為活動有一定困難,此時患者會不願動,或者對家人產生依賴心理。還有一些患者覺得腦卒中是"大病",要臥床靜養,害怕活動引起血管破裂等併發症。

中風後不願動或活動少,是中風患者康復的"大忌"。"肢體癱瘓後的康復,需要患者的主動參與,若病人活動太少,不僅會造成骨質疏鬆、肌肉萎縮、體能逐漸下降等,更重要的是錯失功能康復的良機,使肢體功能的恢復不能達到最好的狀態。"

腦卒中偏癱康復治療宜早不宜晚!不願動是康復“大忌”

發生腦卒中後,只是栓塞部位的腦細胞死亡了,大腦功能並沒有完全"廢掉",及時進行康復訓練,能喚醒健在腦細胞的"潛能",使之發揮代償作用,使失去的功能得到恢復。

"康復訓練宜早不宜遲。只要病情穩定的患者,即沒有生命體徵急劇變化的情況下,48小時後就能進行康復治療了。"

中風患者的最佳康復期在發病後3個月之內。對3個月以上再進行康復治療的患者(腦卒中後遺症期)也有一定的效果,關鍵在於方法正確。

盲目活動不可取

對於中風後的功能鍛鍊,大多數病人都知道應早運動、多運動,但卻不知道應該怎麼去運動。有些患者認為,越早下地走路恢復越快,事實上,偏癱患者在平衡、負重、下肢分離動作未完成時不可過早進入步行訓練。

病人運動鍛鍊要在康復師正確的指導下活動。"不是活動了或者多活動就好,盲目的活動造成很多錯誤動作的出現和錯誤習慣的固定,這些會使肌肉痙攣逐漸加重,最終導致肢體因為肌痙攣而完全不能活動。"

一般來說,病人運動鍛鍊要遵循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因人而異、勞逸結合等原則。總之,不是多動就好,而是在康復治療師正確的指導下活動得越多越好。

心理疏導很重要

一個平常看上去很正常的人,在短時間內突然變得手足不聽指揮,生活不能自理,說話別人聽不懂。對患者來說,心理創傷是不言而喻的。

有的患者因肢體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往往苦悶、自卑,從而產生悲觀情緒,暗自傷感;有的患者因經過一段時間治療效果不理想,感到急躁和煩惱,常為一點小事而發火;也有些患者只要家人在場,事事依賴,本來自己可以料理的事,也要讓家人去做。

“對中風患者進行心理治療與護理十分重要。"

在心理治療中,家人要幫助患者學會主動進行心理調節和自我控制,正確對待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讓他們保持愉快樂觀的情緒,消除恐懼和悲觀,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堅持有效的主動鍛鍊和被動鍛鍊。

多教患者練說話

腦血管病患者中有20%左右的人有言語障礙,主要表現為失語、語言辨別障礙、失讀和失寫。不管哪種情況,都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對語言障礙的康復訓練十分必要。

腦卒中偏癱康復治療宜早不宜晚!不願動是康復“大忌”

對不會說話的患者,家人要首先教他用喉部發"啊"音,也可以讓他用嘴吹火柴誘導發音,因為唇音最易恢復。能發音的患者,先隨訓練者念字和詞彙,然後可以獨立練習,由易而難,由短而長。還可以給患者一面鏡子,讓他多看自己的口形,對著鏡子隨時矯正。

由於中風後的康復訓練時間長,任務艱鉅,很多病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易出現抗拒治療、失去信心等情況,這時家人的鼓勵和陪伴顯得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