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二战秘闻: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肮脏的出卖一捷克斯洛伐克的悲鸣


1938年春天,虽然温度一天天变温暖,但笼罩在捷克斯洛伐克头顶的乌云却越来越凝重。

捷克斯洛伐克是个多民族国家,国内总人口1400多万,有500多万少数民族,其中居住在捷西部与德国接壤的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大约有350多万。

苏台德地区位于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的边境,是一个浅山区,居住着300多万将德语的日耳曼人,一战后被划归捷克。该地区在历史上从未被德意志帝国统治过,但自从希特勒上台后,开始对捷克进行军事占领的决心和准备,不断向捷德边境增派军队。

捷克斯洛伐克是中欧地区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但面对强邻,自己并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来自我保护。只好把国家的安全寄托在欧洲的集体安全体系上,希望通过英法等过对欧洲和平的维护来保障国家利益。

捷克斯洛伐克是国际联盟的成员跟据国际公约规定,当它受到侵略时,国际联盟中其他成员有义务帮它抵抗侵略。其中就包括英法两国。

遗憾的是,捷克的希望落空了。一战过后,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不愿意欧洲再发生第二次战争,更不愿意为了一个小国而与德国大动干戈。

英、法的绥靖主义者决定不惜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来避免与德国冲突。

1938年9月,张伯伦受法国之邀,代表英国前往德国与希特勒探讨“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

经过商谈,决定通过用民族自决的方式使苏台德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其实,希特勒早已与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民族领袖一汉莱因沟通。所以,用民族自决方式是万无一失的。

张伯伦回到伦敦后,立即与法国政府起草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最后通牒条款,并于9月19日送至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通牒条款声称: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如果不立即同意将苏台德割让给德国,那么,一但捷德战争爆发,英法两将置身事外,不履行它的条约义务。

无可奈何,9月21日,捷克政府通电英法政府,同意苏台德地区脱离捷克斯洛伐克。

贝奈斯总统在向国民演讲时悲愤地说:“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我们被抛弃了。”

9月22日,张伯伦再次前往德国与希特勒进行第二次会谈。但是,希特勒出尔反尔,又提出:德意志族占居民50%以上的地区,由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德意志民族人口不占居民多数的地区,应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同时还要捷克斯洛伐克满足匈牙利和波兰所提出的领土要求。

张伯伦虽然对希特勒的贪婪和蛮横感到愤怒,但他更害怕英国因德捷冲突而卷入战争。于是,他答应把希特勒的要求转告捷克政府。

希特勒的贪婪和无耻终于欧洲各国的强烈反应。捷克斯洛伐克国内也掀起了抗议热潮,要求政府抵抗侵略。

苏联政府和法国政府依次声明:如果捷克斯洛伐克遭到攻击,将履行法捷条约的义务向捷提供援助。在国内外反对意见的压力下,张伯伦也不得不向希特勒发出“警告”,声称:“法国一但卷入战争,我们觉得有义务支援他们。”

此时,由于德国民总反对战争,军中部分将领也反对现在动武。希特勒铁杆伙伴墨索里尼在法意边界上并未表明,关键时刻能否坚定地支持德国,希特勒没有把握。

在紧张之中,希特勒一方面不断向捷克施加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又别有用心向英法摇动橄榄枝,表明德国不愿意与英法打仗,感谢张伯伦对维护欧洲和平的努力,还表明这是德国最后一次领土要求。出于对自身利益的担忧,张伯伦两次致电捷克总统贝奈斯,要求捷方接受德国人对苏台德地区“某种有限度的占领”。他还威胁说:“这个计划如果不被采纳,取而代之的就只有武力入侵、武力肢解这一条路。”

希特勒向英法意三国发出请帖,要三国领导人参加慕尼黑四国会议,讨论苏台德领土问题。会议上,捷克代表也被召到慕尼黑,但无权参加会议。

就这样,捷克斯洛伐克被作为一件“欧洲和平”的筹码,被四国无情肢解。

这场会议对捷克斯洛伐克来说,是一项无权上诉、也不可能改变的判决。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肮脏的出卖。 会后,张伯伦向英国人挥舞着《英德宣言》高呼:“从今天起,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

令人讽刺的是,慕尼黑会议后不到六个月,二战就爆发了,这个协定就和捷克斯洛伐克一起不复存在了。

自古以来,国家主权只能依赖在强盛的国力之上,一味的妥协迎来的不会是和平,而是国家的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