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黃帝內經》對疫病的認識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一部醫學專著,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首。在《內經》就提出了許多疾病預防的觀點,如“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等。同時,對疫病也有深刻的認識,在《素問·刺法論》就提出了疫病的概念和特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對我們現在疫病的預防和治療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通過現代醫學對疫病進行的同時,也要結合中醫藥的優勢,驅邪扶正,預防與治療並施。

《黃帝內經》對疫病的認識


《黃帝內經素問》兩遺篇,指《素問·刺法論》與 《素問·本病論》,以下簡稱“兩遺篇”。兩遺篇重點闡述了五運六氣的變化可使氣候、物候出現異常改變,同時也能致使人體發生疾病甚至疫癘的道理,指出了多種防治疫癘的方法,其疫癘觀及防治方法對現今防治溫疫具有重要價值與啟示。

1 氣候異常易發溫疫

古代發生疫癘有自然氣候異常變化所致的自然災害,也有因為戰亂、社會局勢不穩定等。但是,現今時代我們國家沒有戰亂,國泰民安,人們安居樂業,溫疫類傳染病仍時有發生,這無疑與氣候異常和生態環境變化緊密相關。


《黃帝內經》對疫病的認識

《黃帝內經》指出了自然界氣候有五運六氣變化的規律,即在1個甲子周 60年的運與氣變化中,氣候時令有至而未至、未至而至的太過不及規律,以及相互勝負規律,從而導致自然界氣候出現異常,致使某氣被鬱不能正常發揮政令,或某氣太過非其時而有其氣,從而致使人體發生相應疾病,如果這一特定時段的異常氣候正適合按五行分類的某種溫疫類邪氣得以繁殖與傳播,於是便會發生溫疫類疾病。

《內經素問》兩遺篇明確指出,客氣司天在泉不遷正、不退位,四間氣升降失常以及司天在泉上下錯位造成的剛柔失守等情況,能夠導致氣候發生異常變化甚至劇烈變化,容易導致疾病甚至瘟疫。如《素問·本病》指出:“厥陰不退位,大風早至,時雨不降溼令不化,民病溫疫”、“少陰不退位,即溫生春冬,蟲早至,草木發生,民病膈熱咽乾,血溢驚駭,小便赤澀丹瘤疹瘡瘍留毒”、“太陰不退位,而取寒暑不時,埃昏布作,溼令不去,民病四肢少力,食飲不下,洩注淋滿,足脛寒,陰痿閉塞失溺小便數”等,從經文中可知,非 其 時 而 有 其 氣,尤其氣溫過高或過低、光照少、氣壓低、降雨量少、潮溼悶熱等氣候環境是溫疫類病毒細菌繁殖與傳播的最佳條件。因此,凡逢此種異常氣候出現之時,應給予高度重視,此時及時地進行疾病預防與治療顯得更加重要。

《黃帝內經》對疫病的認識

2 生態環境被破壞可使氣候異常更加嚴重

《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理論重視日地月運行、氣 候、物候三者發生連帶變化的系統性與相關性,認為五運六氣變化直接關係到動植物生長與自然生態環境。《內經素 問》兩遺篇也描述了各年份運與氣時常所致 的“清生風少,肅殺於春,露霜復降,草木乃萎”,“太陰不遷正,即雲雨失令,萬物枯焦,當生不發”(《素問·本病》)等氣候、物候表現,認為天德下流,地氣上交,天地之氣正常升降,始有萬物正常生化;同時也指出了天之氣候異常越嚴重,地之物候異常也隨之更加嚴重;反之,地之物候異常現象表現嚴重,也會影響於天之氣候,促使氣候更加異常,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使生態環境更加惡劣,直接影響到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人體作為自然生態的一分子,也會受到直接影響。


《黃帝內經》對疫病的認識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地球生態系統不僅與岩石圈的深層、大氣圈的高層緊密相連,也與之外的天文宇宙系統息息相關,但對於某一特定的國家和地區來說,自然變異對人類社會影響和破壞的程度,既取決於各種自然系統變異的性質和強度,也取決於人類系統內部的條件和變動情況;既是自然變異過程和社會變動過程彼此之間共同作用的產物,也是該地區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對自然變異承受能力的綜合反映。

地球生態系統進化到今天已經遭到汙染,這就提示人類不僅要從大自然中攝取能量和物質,而且為了地球生態及地球上各種生命現象的完好生存,更應該保護地球生態系統,要從愛護大自然所有生物包括人類的角度來保護生態,各種行為都要有利於萬物共生,促進萬物協調進化,這也是中國古代哲學中一再強 調 的天德與人倫,有學者將其稱為“人文生態學”。其實,早在數千年前,《黃帝內經》尤其五運六氣理論就提出了自然環境生態平衡的“天人相應”大生態觀,並認為大生態平衡與天德、地 氣、人倫直接相關,因此當今時代教育人類保護自然環境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