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與養生

《黃帝內經》與養生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導讀:本節論述自然四時生長收藏的規律,提示人類要順從四時陰陽調神養生。做到春使志生,夏使志無怒,秋令志安寧,冬使志藏。人類能順應四時陰陽變化調養精神情志和生活起居,則體健神旺,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若違逆四時陰陽,則內傷相應五臟,並可能在下一季節發生病變。這一認識充分體現了中醫學“天人相應”整體觀思想及預防醫學思想,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