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新能源汽车如果一次充满电时间为10分钟,续航500公里你会买吗?为什么?

酣在小酒馆220


第一,如果能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相信造价并不会低。所以如何使这样的汽车量产并均摊成本,让老百姓也能触手可及是一个问题。其次,能够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的前提条件下,充电桩的造价会不会很高,又能不能像加油站一样普及开来,这也是一个问题。十分钟充入可续航500公里的电池,这绝不是拉根电线就能做到的,而且,这种功率巨大的充电设备想必价格不菲,且对接入条件相对苛刻,很难做到全面覆盖布局。如果不能实现全面布局,那么这款电动汽车的实用价值就还是不能和普通燃油汽车相提并论。 第二,能够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的汽车的电池组,会不会有其安全性以及可靠耐心性上的保障。众所周知,快充快放是对电池组损坏很大的行为,更别提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了。高效的同时,安全和寿命将是决定消费者是否买单的核心问题。能量密度比越高,电池的稳定性越差,特别在大功率充放电时,安全性是目前制约固态电池工业化的主要因素。作为人命关天的汽车里应用一定会慎之又慎。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也是关键问题,10分钟“爆破式”充电对于电池的寿命影响多少,是否可连续、常态使用这种充电方式?都是消费者需要关注的重要话题。所以,对于电池组的安全性能以及日后的抗衰减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趣味视频分享者


我家里拥有两辆纯电动汽车,自己曾经一口气开着其中一辆纯电动汽车从西安跑到深圳,全程共计2200多公里,充电+行驶总共26个小时,第一天晚上在宾馆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晚上基本上就到了目的地。

这一路上,总共充电7次,大多数使用的是国网的充电桩,我开的这辆车最大可以达到66kW的充电功率。大约每次跑将近300公里,通常也就是280公里左右,开始在服务区充电,大约30到40分钟,充到95%左右,结束充电,继续出发。整个旅途中,我倒是觉得相对轻松很多,比起以前开燃油车跑长途,要舒服很多。大概是因为每次跑两个多小时,可以休息半个小时,吃饭也好,睡觉也罢,总体能够补充很多体力。

针对这段宝贵的经历,我想说,未来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情况会随着里程的提升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果充电10分钟、甚至20分钟,能够补充续航400公里或者500公里,势必会引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行购买。对于快速充电,最直接的方式是提升充电功率,尤其峰值功率会有很快的充电速度。这两年目前比较主流的充电桩基本上在120kW——160kW。

其实早在2019年1月11日,由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投建的电动乘用车大功率充电示范站在北京未来科学城落成。这是国内首座充电设备单枪输出最大功率达到360千瓦的公共充电站,常温下最快可在5分钟内为一辆电动汽车提供行驶200公里左右的电量,将现有充电时长缩短近2/3。

我们按照特斯拉最新升级的超级快充来计算,目前最新发布的Supercharger V3的充电功率最高可以达到350千瓦,但是这个充电功率不是一直维持这么高,取决于很多因素,基本上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这样的峰值,但是不会一直到充满。可见,国家也在布局充电配套设施,未来如果可以在峰值达到300kW左右的充电功率,那就意味着续航600公里的纯电车,拥有90度到100度电的汽车,能够在20分钟内轻松充到40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

这为纯电动汽车的长途出行势必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这样的未来离我们不会太远,大功率充电偶尔使用对于电池影响比较少,长时间短时间快速充放电,对电池的耐用性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个就依托于未来更加稳定的动力电池。目前,我开一辆行驶400公里左右的纯电动汽车在高速上跑基本上能够维持300多公里的续航还剩下20%的电量,补电30-40分钟,我自己已经很满意,如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电速度翻倍,我当然欣然接受。而且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新能源汽车阵营,因为其中的妙处真是非常之多。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留言,欢迎讨论,谢谢!


陕西王朝车友会


我已经有一部纯电动车六年了,续航190公里,已经跑了5万多公里,更换了一块电池,当然是免费的,去年第一次年检,快的很,才20分钟结束,因为没有尾气检测。我的电动车除了续航里程短没有其它的问题,感觉很不错,准备过二年再买一部造车新势力的纯电,电动车的优点就是省心,免维护,使用成本低,是未来的主流。


九公主873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每个人的环境不同、地域不同、消费心理不同、对新能源汽车的看法也不同,假如有款纯电动汽车10分钟就能充满并且续航可达到500公里,会有人买,也会有人不买,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答案因人而定,但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会买,下面说说原因。

当下很多消费者不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原因就是里程焦虑,这类人群在潜意识里会觉得新能源汽车就存在“里程焦虑”仅管他根本就没有车,在这种认知下他就不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就和有些人觉得电动汽车有辐射一样都是认知错误。

其实我更愿意把里程焦虑看做一种对时间的焦虑、能源补给的焦虑,时间焦虑是指充电时长的问题,因为不能像燃油车那样立马加完油就走所导致的时间焦虑,能源补给的焦虑是对充电桩位置的不确定、充电桩是否有用的不确定、是否得排队等因素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会让大家心慌没有安全感。

至于我为什么会买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开纯电动汽车,我体验过这些感觉,并且能短时间适应这些感觉,从而提高安全感,再者我车辆的用途就是市区代步偶尔郊区通勤,一周充一次电基本就可以满足了我的用车需求,所以我会买。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热爱大自然,热爱新能源,威马汽车车友会,分享驾驶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车维保知识,为您解决选车、用车烦恼,欢迎威马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车主关注我们!


威马汽车车友会


你说的这种技术就目前来说,只有石墨烯电池能达到了。甚至更高,一次充电5分钟,续航1200公里,对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等行业将是颠覆性的。只是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石墨烯每克造价是黄金的十倍,根本无法商用,也只有华为手机magic2上搭载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

如果没有新材料的出现和制造成本的下降,很难打破现有的格局。

新能源电动汽车有3大致命缺点:1.续航里程太短,且受夏季冬季温度影响太大。2.充电时间太长,快充都要一两个小时,有急事等充满黄花菜都凉了。3.普遍售价远高于燃油车。

最后如果真有这样的车,现在售价肯定很高,要是还和燃油车一样的价钱,那三桶油估计离破产就不远了


长鹰10


充电10分钟跑500公里 按照目前的技术跑500公里需要匹配60kw的电池 充电功率在50kwh左右 这是目前的技术 要想坐到10分钟充电跑500公里 就得把充电功率提升到360kwh的充电功率 前提是电池本身能接受这么大且快的速度充电 还有就是最主要的 安全问题 国家电网有么有这么大的充电桩 估计即使是有 充电枪连接线还不得和腿一样粗 我认为一位的追求充电速度 续航里程没有任何意义 还有就是商业化 我相信工程师研发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想要商业化 不大可能 最起码目前的技术不大可能 我自己的车 就是续航400公里 充电1.5小时充满快充 家用电慢充7个小时充满 用的就很好 每天只要是不开车我就用慢充充上电 出门就是满电出发 基本上没有去过快充站

最后我认为 降低充电功率是为了降低风险 充电功率越大越危险 60kwh的充电功率已经不小了 生命只有一次 想想飞机是不是每次降落之前都要抛油 油箱的油越多就越危险 不要盲目的追求充电速度和续航 我认为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邰金龙1


为什么不呢?充电时间半小时以内都可以接受

电动汽车是一种优缺点都非常突出的机动车,其缺点主要集中在续航里程的短以及充电时间的慢。但这些问题都会在2020年开始出现升级,不过充电时间并不会有更大程度的提升,只是仍旧可以接受,下面来分析一下电动汽车的特点。


1:续航里程与价格的突破

  • 电池类型丰富

  • 良性竞争开启

这两点是2020年电动汽车必然出现转机的核心因素。早期的电动汽车存在价格高续航短的特点,原因在于动力电池被限制为镍类三元锂;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符合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标准线,所以即使制造成本高也不得不用,综合补贴计算成本实际总会赚得更多。然而这也带来高成本电池导致车辆高价的问题,只是在政策的扶持下这些车并不愁卖,但是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会取消。

补贴的取消首先等于电池类型限制的取消,至此动力电池中必然会出现“磷酸铁锂”。这种电池的使用寿命约为镍类三元锂电池的一倍,主被动安全等级也要高的多,重点是制造成本可以下降⅓左右,那么这种电池为什么没有普及呢?实际在2010年前后第一批普及的电动汽车,其电池多为磷酸铁锂,但是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不能达到补贴的高要求而不得不被搁置。自此电池的技术研发方向以“钻牛角尖”的状态开始冲击能量密度,甚至会建立在安全等级下降的基础上。

补贴的作用在初期是为了刺激车企转型技术研发,但在后期似乎起到了反作用。那么在这一节点自然会出现“急流勇退”,补贴取消是为技术发展的多元化。磷酸铁锂电池则能依靠低成本的安全性高的优势重新回到第一线,从这一年开始电动汽车必然会出现续航里程不增长但是价格会下探,或者是价格不变动续航里程出现大幅提升;下半年预计会出现一些真实续航超500公里的轻奢级电动汽车,普通400线的电动汽车有可能跌至10万级,因为以电池为基础的续航增长或价格下探必然带来新一轮的价格战。


2:续航里程无忧虑,重点时间长短还重要吗?

电动汽车的核心优势是用车成本低,其次才是NVH与性能的领先。使用公用充电桩快充的标准约为30分钟充满80%,假设为充电50kwh,费用按照峰值电价加上服务费计算也会低于100元;那么续航里程按照80%标准的400公里计算,每公里的开支也会低于0.1元。而燃油车行驶相同的公里数,即使是普通的低油耗紧凑级代步车也要0.5元左右1公里。

  • 五倍的用车成本开支

  • 加油按照5分钟计算

  • 充电按照30分钟计算

25分钟的时间剩下的是100元,相信对于大部分普通汽车用户而言,“时薪”能达到200元以上的应该不多。而且这还只是长途出行的成本开支差异,日常代步时总会使用家用充电桩充电,每kwh的成本只是0.3元多一些,每公里的开支会低至0.05元左右,这与燃油车的日常代步油耗开支会是十倍以上的差价,为了省钱也许大多数消费者总会接受了。


总结:选择普通代步型的电动汽车,关注点不应放在性能等附加值上,因为20万以下还没有超高性能的电动车。所以选择这些车主要关注点还在用车成本上,只要品牌能提供电芯的终身质保解决换电问题,剩下的用车开支十倍差异是否有价值,这一问题只有自己斟酌了。




天和Auto


500公里续航起码70度电,充电10分钟,峰值功率要700千瓦,500V电压的话电流1400安培,充电电缆有你大腿粗了…还要配个大大的变压器…你想去哪儿充电?变电站吗?


无可厚非


一次充电十分钟可行驶500公里。其它我们都不说了(电池的衰减,总行驶里程,冬夏的冷暖空调,充电桩覆盖面,換电费用安全等),等你真的达到这些,可能氢燃料车也完全符合民众需求,大批上市取得市埸制高点了。


何家老大27


先要问有这样的桩吗?家里无所谓,因为有时间,有电。长途自驾能不能保证这种桩的服务很重要!其实大家都明白,无论燃油车还是电动车,车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大家需要的是一个系统,燃油车看似你买了一台车,但是伴随而来的是一个完整的燃油服务系统,车其实是不独立的!而充电汽车呢,充电网络设施和充电效率始终上不去!尤其是充电设施,快慢无所谓首先你得有!

燃油设施的建设国家重视,投入,建设的非常成熟方便,深深融入生产生活一点一滴,甚至每天大家都在讨论国际油价吐槽国内油价,是下至个人上到国家的日常。。。

反观充电桩,新能源普及了至少有七八个年头了,充电设施的建设根本没有重视上来,而是交给市场任其发展?充电设施企业能得到多少扶持和措施,能盈多少利?能见到的基本都只是观望圈地,先不说家庭桩小区桩没见几个,公共桩的布局设点更是凤毛麟角,出门靠的公共桩建成这样,还指望什么续航多少,几分钟充满吗?续航多少为什么那么被在乎?是因为怕回不来吧[捂脸][捂脸]。想想看,燃油车续航500那是不折不扣的续航500,开到500随时随地补油,油价稳定!电动车续航500其实就是250,你必须得把返程考虑清楚,否则再牺牲的就是充电时间和承担找不到桩的风险。野外的话尤其如此,你可以提着一桶油过去加上,你不可能搬着一块电池安上,不然原先一块放哪?何况你也搬不动卸不下。。。

所以,关键是充电桩布局设点这块没人关心,已成为电动汽车最大痛点和关口。买汽车其实买的是一个服务系统,系统严重不完善,买了其中的车只能摆着看!

再说一句,为啥混动还行,因为混动借助了燃油补给系统规避了这个痛点。但是,混动车基本相当于两辆车的造价,技术门槛高,贵呀[捂脸][捂脸][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