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江心“孤岛”迈向现代都市田园

<table>

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坐落在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岛。南方日报记者 刘力勤 摄

/<table>

近日,袁隆平院士选址、谋划和题名的“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下称“隆平公园”)在广州市黄埔区启动建设,一期项目大吉沙岛水稻公园水稻种植工作全面启动。昔日江心“孤岛”将升级为现代都市田园,千亩稻田育下良种,带动当地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隆平公园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研培训、学术交流、大众科普的重要基地,成为珠三角广大城市居民亲密接触大自然、农业生态环境,了解农业智能化生产的现代都市田园。大吉沙岛水稻公园将在今年完成一造1340亩优质水稻的种植,其中包括30亩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试验田。

南方日报记者 李鹏程 通讯员 范敏玲 徐洁芹 高亮

袁隆平谋划选址的“黄埔试验田”

袁隆平院士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半个多世纪,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隆平公园由袁隆平院士谋划、选址、题名,将打造集农业、科研、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公园,规划面积达6662亩。

2019年12月,经袁隆平院士同意授权,葛林美集团和黄埔文化集团合作,引进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专家团队,利用黄埔长洲岛及相邻的白兔沙岛、大吉沙岛等地块,共同打造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推进第三代杂交水稻试验田建设。

今年1月,受袁隆平院士委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在黄埔区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到大吉沙岛现场考察了水稻试验田选址。

隆平公园一期项目选址在大吉沙及白兔沙岛,占地面积约1790亩,包括“都市锦田”计划垦造水田项目、优质水稻种植项目、国家重点农业科研项目等。

“在广州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中,隆平公园给人们提供了与自然,特别是与农业生态环境紧密接触的机会。”罗锡文表示,人们既可以领略传统的农耕文化,也可以看到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他指出,这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人们了解农业是立国之本,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大吉沙岛水稻公园建设已开始水田耕种准备工作,计划年内完成一造1340亩优质水稻的种植,其中包括30亩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试验田。

项目投资方黄埔文化(广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黎学军介绍,大吉沙水稻公园计划分两期建设:近期将用两年时间完成基础种植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土壤及水质环境改良,打造农业公园生态特色景观,提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

中远期(2022—2030年)将进一步优化基础种植,提高第一产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导入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标志性项目,让大吉沙水稻公园成为广州东部江心岛的亮丽生态景观。

未来,黄埔区还将依托隆平公园,推进农科院士港的建设,使之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研培训、学术交流、大众科普的重要基地,辐射整个大湾区。

黄埔水域将闪耀“绿色明珠”

大吉沙岛是广州东部、临近珠江入海口的一颗绿色明珠,与黄埔长洲岛、黄埔港对望。因四面环水,这里唯一的出岛方式就是渡船,岛上居民的生活几十年如一日。随着隆平公园项目的落户建设,这片都市人眼中的世外桃源,即将迎来华丽蝶变。

近年来,黄埔区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早在2018年,黄埔区就对大吉沙及白兔沙岛实施了土地综合升级整治,并在次年完成了集体农用地承包约1790亩,将租赁土地移交施工,新增水田1340亩。

“针对区里土地撂荒闲置的问题,我们把散落农户和村集体的土地集中流转起来,统一谋划,再引进外部高端资源打造隆平公园。这样一来,打破了岛上居民以往自行耕种受天气等影响,没有保障或单纯靠出租农地获取较低收入的局面。”黎学军介绍。

两座江心岛成功升级为“都市锦田”,为进一步提升岛内耕地质量、改善居民生活、打造旅游休闲圣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前村民自耕自足,忙碌了一年后不仅辛苦收入还低,现在引进了这个项目,村民的年收入增加了,还给了就业的机会,建好后可能还会带动旅游业发展。”下沙社区董事长张矅三说。

农业和休闲度假的紧密融合,能带动当地农业不断转型升级,促进三大产业高度融合,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农业增效的同时带动农民不断增收,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下一步,项目还将发展具有生产、观赏、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旅组合产业,挖掘黄埔军校、长洲岛等具有黄埔特色的文化元素,串联黄埔乡村文化脉络,提升黄埔区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隆平公园将成为黄埔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项目和重要抓手。

“相信不用多久,这里会有最自然的田园风光、最清新的泥土气息、最美好的农事体验,成为珠三角广大市民躲避喧嚣、安放心灵的一方净土。”黎学军说,在丰收季节,人们还可以领略落霞与白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江景。

春耕施行多项举措保障全年产量

春耕春种占黄埔区粮食生产的60%左右。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市春耕备耕会议的要求,黄埔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该区共有耕地面积4.2万亩,在田蔬菜1.23万亩,水果3.9万亩,预计今年春耕在田蔬菜的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以上,粮食种植面积达4000亩左右。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耕比往年滞后了十几天,我们将通过增加器械设备,提高效率,抢回时间;另一方面调整早中晚稻种植的比例,减少早稻面积,提高中晚稻比例,确保全年产量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水稻种植项目合作企业中振智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家兴说。

为了破解土地撂荒问题,提升耕地使用率,黄埔区组织人员深入摸排全区已撂荒地,做到全面恢复耕种,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高标农田的建设力度,改善种植条件,根据实际情况“能种则种、宜粮则粮”。

与此同时,黄埔区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协调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加快复产,尽快恢复产能,增加市场供应,保障春耕生产需要。协助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打通交通障碍,保障企业生产有序、员工安全、流通顺畅、供应充足。进一步加强农资质量监管、打假执法等工作力度。

近日,黄埔区开通春耕服务热线,指定专人负责接听、记录、转办、回复群众来电、来信、来访,解答关于农产品运输、销售、补贴、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该区加快完善农产品产销对接体系,实现农产品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